课件6张PPT。1.气温最高月份( ),最低月份( ),气温年较差( )
2.降水量最多的季节是( ),全年降水量是( )毫米
3.青岛的气候特征( )(毫米)青岛气温和降水量表七月一月30 ℃夏季724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思考题
1.东北平原属于哪个温度带?
2.华北平原属于哪个温度带?
3.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哪个温度带?
4.青藏高原属于哪个温度带?
5.四川盆地属于哪个温度带?
6.塔里木盆地属于哪个温度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青藏高原高寒区亚热带、高原气候区大部分属暖温带中国温度带热带、温带、寒带气温变化的不同特征:热带:各月气温都很高,气温年较差小。A
温带:各月气温变化显著,气温年较差大。B
寒带:各月气温都很低,但各月寒冷程度不同。C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降水较多的月份,广州为_________________月,武汉为__________________月,北京为______月,哈尔滨为_____ 月。4、5、6、7、8、93、4、5、 6、7、87、87、8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二、3四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共同点_______________,
明显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秋多,冬春少越往北雨季越短,降水集中程度越高绘制青岛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习题
1.将下列相关的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
A.寒温带? 1.黑龙江北部???????(1)一年两熟至三熟
B.中温带???? 2.长江中下游平原?????(2)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C.暖温带???? 3.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3)一年一熟
D.亚热带 4.东北平原?????? ? (4)一年三熟
E.热带????? 5.雷州半岛
2.将下列干湿地区与其降水量,植被景观用线连接起来:
A.湿润地区????(1)>400毫米???????????? 1.草原
B.半湿润地区???(2)<400毫米???????????? 2.森林.草原
C.半干旱地区???(3)>800毫米???????????? 3.森林
D.干旱地区????(4)<200毫米??????? ?????4.荒漠
3. 读“广州、北京、武汉、哈尔滨四城市气温降水年变化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
(1)读四城市7月平均气温,说明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四城市月平均气温高于20℃的月份是___________月,此时正值四季中的___________季。
(2)四地降水量季节分配的共同特点是多集中在___________季节。
(3)以上两点说明了我国气候的___________同期的重要特点。这一气候特点,不仅对___________、森林、牧草的生产长有利,而且使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都能种植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喜温作物。
答案:
1.A-1-(3),? B-4-(3),? C-3-(2),? D-2-(1),? E-5-(4)
2.A-(3)-3, B-(1)-2, C-(2)-1, D-(4)4
3.(1)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6-8, 夏季
(2)夏?
(3)雨热,农作物,水稻,小麦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
能力目标:
①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②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
德育目标:
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重点:
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差异。
教学难点:
温度带、干湿地区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有关气候图的分析判读。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观察对比等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有关地图等。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看图A、B,引导学生了解除夕之夜,北国冰城哈尔滨的自然景观 (冰天雪地)和人文景观(“冰灯游园会”):在冰灯游园会上人们冒着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严寒,观赏那正在开屏的冰孔雀、竞相开放的冰荷花、展翅待飞的冰天鹅,还有那昂首欲鸣的冰公鸡、活泼可爱的冰小猫……,晶莹剔透,色彩缤纷,像是步入神话中的水晶宫。南国的广州,在一年一度的春节迎春花市上,数不清的奇花异卉、争妍斗丽,竞放芳香。穿着花花绿绿的人们,有的抱着五颜六色的鲜花,有的手捧金果灿灿的盆栽柑橘,……,喜气盈盈,流连忘返。”使学生获得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的感性认识。
小结:可见,同是冬季、同是春节期间,我国南北的气温和景观差别很大。
板书: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提问: 同学们请估计一下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度?紧接着追问第二个问题“关于气温大家想了解哪些内容?”
总结:大家对气温都非常感兴趣,那么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第一个问题—— 气温的变化
板书 一、气温的变化
一、在黑板上写出一句习语“午热晨凉,冬寒夏暑。”并设置一个问题:“通过这句话你能得出一个与气温有关的什么结论。”
讲授:我们在研究气温的变化规律时,经常要用到一些描述气温的值,请大家阅读课文,自己总结都有哪些值,这些值都是如何得来的。
常用描述气温的值有:
a.日最高气温;b.日最低气温;c.日平均气温;d.月平均气温;e.年平均气温。这些值是通过观测与计算得来的。
读图:学生读图P67图,完成读图活动。
图上纵坐标代表什么?横坐标代表什么?
读出一天中最高与最低气温出现的时刻及度数。
日最高气温与日最低气温的差,叫做什么?
小结: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最低气温出现日出前后。
板书 二、南北气温的差异
板书:1.冬季南北温差很大
讲授新课:
提问:我国冬季南北气温为什么会有很大差异呢?
读图:读《中国1月平均气温图》
1.黑龙江省最北部的一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约为-28℃以下)
2.海南省的一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学生回答:16℃以上)
3.计算一下,我国南北一月平均气温大约相差多少度?(相差约50℃)
4.自南向北,我国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愈往北,气温愈低)
5.在图上找出0℃等温线,看看它大体与哪条河流和哪条山脉的分布一致。(向学生说明,一月0℃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这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要求学生记住)
归纳:从一月平均气温图上可以看出,我国冬季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气温相差很大;一月0℃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向西沿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过渡:刚才,我们搞清了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我国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
读图:《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思考:1.七月,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多少摄氏度以上?(我国大部分地区七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
2.黑龙江省北部和海南省南部的七月平均气温各约多少摄氏度?我国南北气温大约相差多少摄氏度?(黑龙江省北部约为16℃,海南省南部约为28℃,我国南北七月平均气温相差仅12℃左右,气温差 别不大。)
3.我国七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分布在哪里?为什么?(我国七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分布在青藏高原。因为这里海拔特别高,所以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归纳: 从七月平均气温图上我们看到:夏季,除了青藏高原外,我国大多数地方气温均在20℃以上,全国普遍高温。
板书:2.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过渡:前面,我们搞清了我国冬夏季南北气温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下面再来了解一下我国的温度带。
板书 三、温度带的划分及其分布
读图:《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
提问:我们知道,地球上有热带、北温带和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热量带。请同学们想一想:划分地球五带的依据是什么?我国主要位于哪个带?(地球上的五带是根据温度高低和热量多少来划分的,我国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过渡:那么,用什么指标来衡量一个地方的温度高低和热量多少呢?
提问:我国的温度带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呢?读图观察观察一下我国自北向南划分为哪5个温度带?在我国西南部还有一个什么气候区?(根据各地热量状况的总体差异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5个温度带;另外,由于青藏高原海拔特别高,还形成了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垂直温度带)
那么,我国的各温度带都包括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
引导学生阅读我国温度带的分布图,并将温度带的分布与地形区、省级行政区等有关地图相对应,尤其应着重指导学生观察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并将其与0℃等温线相对应,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同时使学生明确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它既是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又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小结:学生观察判断后,归纳小结:寒温带位于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东北部;中温带位于东北和内蒙古大部分、新疆北部;暖温带位于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和新疆南部,亚热带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热带位于滇、粤、台南部和海南省。
课堂活动:阅读下面的资料,再补充有关资料,说说不同的温度带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1)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着不同的果树。如,暖温带内适合种苹果、梨,柑橘只能在亚热带生长,芒果、香蕉主要分布在热带。
(2)在不同的温度带内,作物能够成熟的次数也不一样。如中温带内一般只能一年一熟,到了热带就可一年三熟。
(3)不同的温度带内,同一种粮食作物(如小麦)选择的播种时间也不同。暖温带适合于秋季播种小麦,收获的是冬小麦;中温带只适合于春季播种小麦,收获的是春小麦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搞清了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这节课,再来看看我国东西干湿的差异(板书)。
讲授新课:
板书 四、降水的变化
展示《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中国地形分布图》和《中国行政区划图》。
读图观察:引导学生按照阅读等值线地图的步骤和方法阅读上述地图,从中找出并观察判断1600毫米、800毫米、400毫米和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分别穿过我国哪些地形区、省级行政区?
学生活动:
16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江南丘陵、两广丘陵、云贵高原东南和西部、青藏高原东南部;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山东丘陵、黄淮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北部、青藏高原东南部;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大兴安岭西侧、东南侧,内蒙古高原南部、黄土高原北部、青藏高原东部;2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内蒙古高原中部、青藏高原东北部、中部。
16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的省区有浙、赣、闽、台、粤、桂、云、藏、琼等;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鲁、皖、豫、陕、甘、川、云、藏等省区;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内蒙古、黑、吉、辽、冀、晋、陕、宁、甘、青、藏等省区;2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内蒙古、宁、甘、青、藏等省区。
在上述基础上,引导学生将800毫米、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用彩色笔描出,并对照《中国1月平均气温图》观察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哪条等温线几乎重合,其东部穿过什么东西走向山脉和什么东西流向的河流?(0℃,秦岭、淮河)以加深对秦岭—淮河这条我国南北方的自然分界线的印象。
提问:从《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中可看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或规律?
小结:学生答后,补充:从图中可看出:我国各地区的降水差别很大,既有南北向的差异(南多北少),又有东西向的差异(东多西少),年降水量空间(地区)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板书:1.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阅读材料:同学们从《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上可看出: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年降水量较多,超过1600毫米,而西北大片地区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那么,我国降水最多和降水最少的地方在哪里呢?同学们读《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小字资料就明白了。
过渡:前面我们了解了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特点)和总趋势,下面再来了解一下我国的干湿地区。
板书:2.干湿地区的划分与分布
讲解:一个地方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若降水量远大于蒸发量,则该地为湿润地区;若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则该地为半湿润地区;若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则该地为干旱地区;若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则该地为半干旱地区。
提问:从《中国的干湿地区划分图》上可看出,我国分为哪四类干湿地区?(学生: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地区)其中,什么干湿气候区面积广大,主要位于我国西北部地区?(学生: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读图:读《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对照《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我国地形分布图》及《我国行政区划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提问:
1.我国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相当于哪条等降水量线?(学生: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哪条等温线?(学生:0℃等温线)哪两个温度带的分界线?(学 生:暖温带和亚热带)大致通过什么东西走向山脉和什么东西流向河流?(学生:秦岭、淮河)什么自然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2.为什么东北地区大兴安岭北部、小兴安岭、长白山以东地区属于湿润地区?(学生答后,小结:东北地区纬度位置较高,气温相对较低,蒸发量小,降水量相对较大,因此气候较为湿润,属于湿润气候区)
3.地跨三个以上温度带或干湿地区的省级行政区各有哪些?(学生:①内蒙古、陕、甘、新、云;②内蒙古、陕、甘、藏)
4.我国四类干湿地区分布在什么地区?各干湿地区年降水量有什么特点?(学生读图回答后,小结)
干湿地区
干湿状况
分布地区
湿润地区
年降水量>800 mm
降水量>蒸发量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东北三省东部、黑龙江西北、内蒙古东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半湿润地区
年降水量>400 mm
降水量>蒸发量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
半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200 mm
降水量<蒸发量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分
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200 mm
降水量<蒸发量
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
5.①哪一条等降水量线将我国分为东西两部分,东西部各为什么干湿气候区和农业区?(学生答后,小结:400 mm等降水量线,将我国大致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为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是我国主要农业区;西部为半干旱、干旱地区,是我国主要草原放牧业地区)
②哪一条等降水量线又将我国东部地区划分为南方和北方,南北方各为什么干湿气候区和农业区?(学生答后,小结:800 mm等降水量线;南方为湿润地区,是我国主要水田农业区;北方为半湿润地区,是我国主要旱地农业区)
课件30张PPT。第 3 章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气温和降水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它们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气温和降水的基本规律!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1. 气温的测定 一、气温的概念气温:是指大气的冷暖程度,一般用 ℃ 表示。 确切反映一个地方天气状况的气温,是用放置在气象台装置气象观测仪器的百叶箱内的温度计来测定的。 通常一天要观测四次气温,一般在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观测。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百叶箱是安置测定温度、湿度仪器用的防护设备。它的作用是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的反射辐射,保护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并使仪器感应部分有适当的通风,能真实地感应外界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百叶箱分大小两种:小百叶箱内部高537毫米、宽460毫米、深290毫米。安置干湿球、最高、最低温度表和毛发湿度表;大百叶箱的内部高612毫米、宽460毫米、深460毫米,安置温度计和湿度计。百叶箱内外各部分均涂刷白色油漆。 百叶箱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2. 平均气温日平均气温:把一天四次观测到的气温相加并除以4就得到了当天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把一个月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相加并除以本月的天数就到了本年度当月的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把一年中各月平均气温值相加并除以12就得到了当年的平均气温。 反映一个地方气候特征的月平均气温是指当地有气象观测记录以及多年来当月的平均气温。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日平均气温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出现在什么时候?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二、气温的时间变化1.气温的日变化 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课本P67图C)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最高气温: 出现时间:最低气温: 出现时间:31.2 ℃24.2 ℃14:0003:00气温日较差是: 31.2-24.2=7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2. 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为了直观地反映某地各月气温的高低变化,通常绘制全年气温曲线图,图底的横线上标出各月份,左侧竖线上会有表示气温的标尺,各月的平均气温用圆点标出,各点的连线,就是全年的气温变化曲线。 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七月,南半球出现在一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一月,南半球出现在七月。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0-10-20102030气温( ℃ )1月 4月 7月 10月(月份)全年气温变化曲线图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绘制气温的年变化曲线画一画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哪幅图是南半球?为什么?练习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3. 气温年较差 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叫该地的气温年较差。哈尔滨
与广州
相比,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哈尔滨24-(-20)=44 ℃28-14=14℃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三、气温的空间变化中国1月平均气温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北极村、海口市的1月平均气温各约多少摄氏度?两者相差多少摄氏度?0℃等温线大体经过哪些地方?想一想此线南北地区的河流有什么不同的现象?找出1月气温最低及最高的地区。等温线是怎样分布的?有没有规律可寻?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什么?什么原因导致了气温的差异?对照课本P70页图G思考中国1月平均气温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北极村、海口市的7月平均气温各约多少摄氏度?两者相差多少摄氏度?找出7月气温值最高的地区。找出7月气温最低地区,该地区比其他地区温度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同1月气温相比,7月南北温度差有何变化?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什么?对照课本P71页图J思考中国7月平均气温四、温度带中国温度带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温度带的积温和作物熟制拓展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思考题
1.东北平原属于哪个温度带?
2.华北平原属于哪个温度带?
3.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哪个温度带?
4.青藏高原属于哪个温度带?
5.四川盆地属于哪个温度带?
6.塔里木盆地属于哪个温度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青藏高原高寒区亚热带、高原气候区大部分属暖温带练习中国温度带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热带、温带、寒带气温变化的不同特征:热带:各月气温都很高,气温年较差小。A
温带:各月气温变化显著,气温年较差大。B
寒带:各月气温都很低,但各月寒冷程度不同。C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五、降水及降水的变化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1.降水量的测定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2.我国降水的时间变化(1)降水较多的月份,广州为_________________月,武汉为__________________月,北京为______月,哈尔滨为_____ 月。4、5、6、7、8、93、4、5、 6、7、87、87、8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四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共同点_______________,
明显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秋多,冬春少越往北雨季越短,降水集中程度越高2.我国降水的时间变化(2)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3.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 (1)年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的地区大多_____________。东南沿海地区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___岭、 __河附近至_____高原东南边 缘。它与我国一月份的___等温线大体是一致的。秦淮青藏0℃(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____ ___岭、张家口市、____ 市、_____ 市至 喜马拉雅山脉东缘。大兴安兰州拉萨 (4)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下的地区大多在 ___________。西北内陆地区 (5)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从_____ _____向_____内陆递减。东南沿海 西北阅读课本P75页图P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什么地方?它与1月份的哪条等温线大体上一致?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哪些地方?找出年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及低于200毫米的地区。能否大致确认学校所在地的年降水量是多少毫米?中国年降水量分布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降水量与蒸发量----→ 干湿地区的划分降水量 > 蒸发量降水量 < 蒸发量----→气候湿润----→气候干燥六、 干湿区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中国干湿区的划分阅读课本P76页图Q思考: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哪条降水量线?
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
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
学校所在地属于哪个干湿地区?生长的植被有何特点?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气温的变化时间变化空间变化日变化
年变化冬季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大夏季气温分布普遍高温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青藏高原高寒区降水的变化时间变化空间变化季节分配不均
雨热同期东多西少
由东南向西北减少干湿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小结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再见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