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生活中,有许多奇妙有趣的科学现象。
烧不破的气球
瓶子吹气球
瓶子吞吐鸡蛋
最近,你和家人做了什么实验呢?
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
单元习作要求:
◎写之前,先借助图表整理小实验的主要信息。
◎写的时候,可以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把做小实验的经过写清楚;还可以写一写自己做实验时的心情、实验中的有趣发现等。
◎写完后,交换读一读,再评一评:实验过程是否写清楚了?有没有用得不合适的词语?
可以向法布尔学写作!
蜜蜂有辨认方向的本能。
①捉些蜜蜂,
放在纸袋里面
②带着蜜蜂,
走了四公里路
③打开纸袋,
做记号放蜜蜂。
④记录蜜蜂飞
回时间和数量。
◎看一看我们为法布尔整理的实验记录单
①
②
③
◎法布尔是如何把实验过程写清楚的呢?
捉蜜蜂—放纸袋—走四公里—打开纸袋—做记号—放蜜蜂
◎法布尔是如何把实验过程写清楚的呢?
写出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思考。
◎法布尔是如何把实验过程写清楚的呢?
写出做实验时的心情。
实验名称:
实验过程: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实验结果:
实验准备:
干冰吹泡泡
干冰、连着管子的罐子、温水、一碗洗洁精
管子里一个接一个地吹出了泡泡。
戴上手套,把干冰放入罐子中。
把插入洗洁精里的管子提出来。
将罐子上的管子插入洗洁精里。
往罐子里倒入温水,把罐子的盖子拧紧。
◎借助图表整理小实验的主要信息,口头说一说。
◎借助整理的图表信息,试着口头说说实验过程。
小贴士:说的时候,可以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把实验过程说清楚。
◎借助整理的图表信息,试着口头说说实验过程。
小贴士:说的时候,可以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把实验过程说清楚;还可以说一说自己观看实验时的心情、实验中有趣的发现,以及你的思考。
◎看到这些有趣的现象,你在思考什么呢?说一说。
实验过程:
第一步,把干冰放入罐子中。
第二步,往罐子里倒入温水,把罐子的盖子拧紧。
第三步,拿起管子,放进洗洁精里。
第四步,提起管子。
罐子瞬间冒出大量的白烟,翻滚着,好像仙境一般,太神奇了!
白色的烟雾从连接在罐子上的管子里飘出来。
洗洁精里不断往外冒泡泡。
泡泡一个接一个地从管子里冒出来,仿佛变魔术似的,真好玩!
科学小知识
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它沸点极低,是-78.5℃。当干冰放入水中,水的温度会使干冰从固态直接转变为气态,因此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使周围的空气温度迅速降低,形成大量的白雾。洗洁精会形成一层膜,把管子里冒出来的二氧化碳气体一个一个地包裹住,变成气泡。
小朋友,你做了什么有趣、好玩的小实验呢?介绍给大家吧!
实验名称:
实验过程: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
实验结果:
实验准备:
◎写之前,先借助图表整理小实验的主要信息。
◎借助整理的图表信息,把实验过程写清楚
小贴士:写的时候,可以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把实验过程写清楚;还可以写一写自己观做实验时的心情、实验中有趣的发现,以及你的思考。
评价内容与标准 自评 互评 师评
1.能运用连接词写清楚实验过程,用词合适。 ☆☆ ☆☆ ☆☆
2.能用合适的词句写出自己做实验时的心情。 ☆☆ ☆☆ ☆☆
3.能写出实验中有趣的发现、产生的思考。 ☆☆ ☆☆ ☆☆
4.写完后,能尝试运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 ☆☆ ☆☆
◎对照评价标准,评议习作例文(或学生习作)
神奇的传声杯
“妈妈,声音真的能通过毛线传过来吗?” 今天老师布置了传声杯实验,我捏着两个纸杯兴奋地问。妈妈神秘一笑:“试试看就知道啦!”
首先,我们选了两个一次性纸杯,用牙签在杯底戳洞。细细的毛线像调皮的小蛇,怎么也穿不进洞里。我急得鼻尖冒汗,妈妈教我把线头蘸湿捻尖,接着对准小洞轻轻一推,终于成功穿过去。然后我们把毛线末端系在铅笔上,突然发现线不够长,又翻箱倒柜找出另一段毛线接上。
开头写清楚了实验目的、实验准备。
通过一组连接词,加上一些列合适的动作,把实验过程写清楚了。
“小科学家,听得见吗?” 当妈妈的声音从杯子里传来时,我像被电到似的跳起来。毛线拉直的瞬间,妈妈的声音像溪水般清澈,连她咳嗽的轻响都听得清清楚楚。为了验证效果,我反复调整毛线的松紧,发现只有绷直时声音最清晰。这时,我突然想起科学课上老师说的:“声音是靠振动传播的,毛线拉直后振动更明显。”原来电话的发明就是这个原理呀!
后来我还发现,如果把杯子扣在耳朵上说话,自己的声音会变得瓮声瓮气,这大概是因为声音在密闭空间里产生了共鸣。
写出了做实验的心情。
小作者把实验过程中的观察、思考和发现,写得非常清楚!
鸡蛋跳水记
鸡蛋真的能在盐水里游泳吗?我迫不及待拿出家里的鸡蛋和食盐。打算做个小实验。
首先,我往玻璃碗里倒满清水,鸡蛋像个胖娃娃,“扑通”一声沉到碗底。接着我一勺勺加盐,筷子在水里画出银色的漩涡。加到第三勺时,鸡蛋晃了晃,像刚睡醒的乌龟慢慢探出脑袋;第五勺时,它突然浮到水面,露出光滑的蛋壳。这时,我屏住呼吸轻轻按了按,它又倔强地弹回水面,溅起的水花在阳光里亮晶晶的。
开头写清楚了实验目的、实验准备。
作者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很仔细!你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为了探究原理,我查阅了《十万个为什么》,原来盐水的密度比淡水大,浮力更强,就像死海能让人漂浮一样。于是我突发奇想往水里加了点糖,鸡蛋居然浮得更高了!这说明溶解更多物质能增加液体密度。这时我发现鸡蛋在盐水中会微微旋转,可能是因为盐水的流动产生了浮力差。
现在每次吃鸡蛋,我都会想起这个实验,仿佛看见鸡蛋在盐水里跳着优美的圆舞曲。
小作者很善于思考和探究,发现了实验中的科学原理。
鸡蛋跳水记
一张纸能托住一杯倒过来的水?这怎么可能?我立刻拿出玻璃杯和 A4 纸,准备亲做做这个小实验。
我先小心翼翼地把杯子装满了水,玻璃杯就像一座透明小山似的。接着,我把纸盖在杯口,然后轻轻倒转过来。那一刻,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手一直在发抖,生怕水会漏出来。这时,奇迹真的出现了!纸像施了魔法,紧紧贴在杯口,水纹丝不动。为了验证稳定性,我试着倾斜杯子,水依然稳稳地待在杯里。
开头交代了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写清楚了,还写出了实验过程中的心情、发现的有趣现象。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查阅资料才发现,这是大气压的功劳——杯子里的水重量被外部大气压抵消了。于是,我立即做了个对比实验:用有孔的纸盖杯口,水立刻流了出来,因为空气进入杯中破坏了压力平衡。这时我发现,杯口必须完全湿润才能和纸紧密贴合,否则会有空气进入导致失败。
这次实验让我明白,科学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只要掌握它的规律,就能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奇迹。
小作者善于思考,乐于探究。他不但查阅了资料,而且还做了对比实验。
小作者还总结了这次实验的感悟。
◎对照评价表,小组内互相评一评写好的习作
评价内容与标准 自评 互评 师评
1.能运用连接词写清楚实验过程,用词合适。 ☆☆ ☆☆ ☆☆
2.能用合适的词句写出自己做实验时的心情。 ☆☆ ☆☆ ☆☆
3.能写出实验中有趣的发现、产生的思考。 ☆☆ ☆☆ ☆☆
4.写完后,能尝试运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 ☆☆ ☆☆
我养了螃蟹一只,他眼睛、嘴巴都不怎么显眼,钳子倒是很大。它最爱显摆它的钳了。有一次,我轻轻点了它一下用一根小棍,它立刻转动身体,向我高高举起那大钳子剪刀似的。我又点了几下,它钳子越举越高,突然,整个身子翻了过去。它急了,, 腿和钳子在空中乱舞,好不容易才借助玻璃缸壁翻身过来。
子
它
◎根据同学的评议,尝试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
◎根据同学的评议,尝试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
评价内容与标准 自评 互评 师评
1.能运用连接词写清楚实验过程,用词合适。 ☆☆ ☆☆ ☆☆
2.能用合适的词句写出自己做实验时的心情。 ☆☆ ☆☆ ☆☆
3.能写出实验中有趣的发现、产生的思考。 ☆☆ ☆☆ ☆☆
4.写完后,能尝试运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