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 课件(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 课件(4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5 21:3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语文园地六
识字加油站
2
沙滩
看图识字
海滨
旭日

瞭望
liào
岛屿

缆绳
lǎn
铁锚
máo
巡航
xún
旭日
岛屿
刚刚升起的太阳
小岛
海滨
与海邻接的陆地,通常指的是沿海地带或海边。
沙滩
巡航
巡逻航行
缆绳
系船用的粗大绳索
铁锚
锚铁制的停船器具,用铁链连在船上,把锚抛在水底,可以使船停稳。
沙滩
看图识字
海滨
瞭望
旭日
岛屿
巡航
铁锚
缆绳
读词语( ),我仿佛看到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旭日东升,红霞铺满东方的半边天空。海滨静悄悄的,只有海浪不时涌向沙滩。不远处,一艘船巡航归来,铁锚挂在船头,缆绳系在港湾的铁桩上。
旭日东升,海滨哨所,海防战士们已经早早起床,他们有的站在一艘军舰上向四周瞭望,有的在附近岛屿上四处巡逻。沙滩上,美丽的贝壳静静地躺着,和缆绳、铁锚相望,他们一起说着悄悄话。
词句段运用
3
读一读,说说你的发现?
“熟”和“味道”是多义词
米饭没熟,还要再蒸一会儿。
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
熟:①食物烧煮到可吃的程度;②成熟,植物的果实或种子长成;③程度深;④因经常接触而知道得清楚;
⑤熟练,对某种工作精通而有经验
①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跟“生”相对)
②(食物)烧煮到可以食用的程度
③因常见或常用而知道得很清楚
④程度深
这条路我常常走,所以很熟。
妈妈轻轻拍了一下我的手,说:“小馋猫,排骨还没熟呢!”
她睡得很熟,连打雷都没把她吵醒。
西瓜已经熟了。





味道:①物质所具有的能使舌头得到某种味觉特性;②气味;③情趣、趣味;
我很喜欢苹果的味道。
这本书越看越有味道。
.
.
.
.
写话训练
4
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
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吃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
第一个例句用三个“怕”字把表弟的胆小写得很具体。
他们高兴极了,唱了一首又一首的歌,还围在一起跳舞。
第二个例句用“唱歌、跳舞”的事实把他们高兴的表现写出来了。
先找到关键词,画一画思维导图,将特点写清楚。
多才多艺
小丽多才多艺,她画的虾活灵活现;她弹琴也非常动听,简直就是天籁之音。她跳舞非常迷人,她翩翩起舞的样子就像一位美丽的仙女!
小丽多才多艺……
什么是才艺?
从哪些方面表现小丽的多才多艺?
可以用一些什么写法表现小丽多才多艺呢?
小丽多才多艺,她能像百灵鸟一样演唱动听的歌曲,能像小孔雀一样表演优美的舞蹈,还能写得一手利落的毛笔字。

雨下得真大,豆大的雨滴打在树叶上,发出滴滴嗒嗒的声音;路上积满了雨水,车子驶过,溅起巨大的水花;路上的行人就算打着伞也被这大雨淋成了落汤鸡。
雨下得真大……
大雨是什么样子?会发出什么声音?
大雨会落到哪里?
大雨中的人和事物会怎么样?
雨下得真大。哇!雨点一串又一串“劈哩啪啦”从天而降,打在地上溅起了一朵一朵美丽的水花。不一会儿汇到一起变成了潺潺流淌的小河,急速地奔向远方。
雨下得真大……
大雨是什么样子?会发出什么声音?
雨下得真大!哗啦啦的大雨从天空中倾泻而下,黄豆大的雨点打在屋顶上,噼里啪啦直响,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大雨会落到哪里?
大雨中的人和事物会怎么样?
日积月累
5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周易》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这三句话中都有什么字?
知错就改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周易》
君子见到美善的品行就倾心追随,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迅速改正。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一个人谁能没有过错?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2.每当东东犯错时,他都会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为自己辩解,但他每次都不改正。针对这种情况,我会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告他。
1.丽丽把班级图书角的书弄脏了,偷偷还了回去。第二天,她看到同桌小心地把那本书的脏处擦拭干净,还包了书皮。丽丽羞愧地向老师承认了错误,老师说:“你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好样的。”
选合适的句子填空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周易》
见到好的行为就努力学习,犯了错误就立马改正。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犯了错误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谁不会犯错呢?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交流平台
1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理解难懂句子的方法?
我发现,理解难懂的句子和理解难懂的词语,方法比较相近。
理解词语的方法有联系上下文,在语境中理解。
理解词语的方法结合生活实际或经验理解。
实在没法理解的就可以查查字典、词典,或者上网查查资料,还可以向别人请教。
理解词语的方法有哪些?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理解难懂句子的方法?
结合生活经验,我理解了《剃头大师》里“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这句话,因为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理解难懂句子,运用“结合生活经验”的方法。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碰到难以理解或是一些看起来不合常理的句子或词语,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情况,或者是否看到过这样的情景,然后设身处地去想,就会理解句子或词语的含义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理解难懂句子的方法?
联系上下文,我知道了“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原来是在写小孩子们的样子。
联系上下文理解。联系上文“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是写小孩子采到蘑菇高兴地叫起来,因此,这里的“斗笠”是指“小孩子们”。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理解难懂句子的方法?
理解难懂的句子,还可以查查资料,或者向别人请教。
查阅资料或者向人请教。有些句子或词语可能涉及一些科学知识或我们不曾了解的内容,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查阅资料或向其他人请教,这也是理解句子或词语的好方法。
高兴的时候,他总是“咯咯咯”地笑个不停,同时嘴角出现两个小酒窝。同样,哭起来,他也真够呛!不过,在他脸上,酒窝总是比眼泪出现的时候多。
联系上下文,酒窝代表笑,眼泪代表哭,可知他开心的时候多。
读下面的片段,用学到的方法理解画线句子的意思。
你若喜欢上一本书,不妨多读,第一遍可囫囵吞枣地读,这叫享受;第二遍就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三遍便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三遍读过,放上几天,再去读读,常又会有再新再悟的地方。
先查找资料,结合语境,弄清楚句中几个词语的含义,再对照自己平时读书方式、过程的一些体验,品味句子表达的“三读”意境。
指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对诗歌或文学作品的深入品味和体会
深入追究
小沙有个脾气很大的妈妈。但是她有个想法让人害怕:她希望我和小沙都胖乎乎的,一站到体重秤上那计量针就往右倒去。
读下面的片段,用学到的方法理解画线句子的意思。
联系生活经验,体重秤的指针越往左越轻,越往右就越重,这里指体重非常重。
突然,蝴蝶从书桌上缓缓飞起,在我这小小的空间里翩翩起舞,它舞动的姿态很优美,在半空中划出一条又一条美美的弧线。我呆呆地用手托着腮,就这样傻傻地看着它飞舞。
结合观看飞行表演的生活实际,飞机在空中左飞行特技表演,机尾拉出的彩烟就是一条条弧线。类似地,以空间为画布,把彩蝶看成是上下翻飞的画笔,飞到哪里,美就跟到哪里,半空中出现了“一条又一条美美的弧线。”
读下面的片段,用学到的方法理解画线句子的意思。
一、交流平台。
读书时遇到难懂的词语或句子应该怎么办?在你认为正确的做法后面打“√”,错误的做法后面打“×”。
1. 查查资料,加以理解。 ( )
2. 结合生活经验去理解。 ( )
3. 跳过去,不管它。 ( )
4. 向别人请教。 ( )
5. 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 )


×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二、识字加油站。
1. 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旭日(xiù xù) 岛屿(yǔ yǚ)
瞭望(liáo liào) 巡航(xún xín)
缆绳(lǎn nǎn) 铁锚(māo máo)
海滨(bīn bīng) 沙滩(tān tiān)
.
.
.
.
.
.
.
.








课堂练习
2. 从上题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括号里。
这是我国南海的一座( )小城。清晨,( )东升,金色的阳光洒满整片( ),不时有几只海鸟飞过。登上( )塔,远处的( )像大海中的粒粒明珠。一艘军舰刚刚( )归来,战士们抛出( ),放下( ),走下军舰。
海滨
旭日
沙滩
瞭望
岛屿
巡航
缆绳
铁锚
课堂练习
三、词句段运用。
1. 给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雨后的空气很清爽。 ( )
(2)夏天适合吃一些滋味清爽的
食物。( )
(3)被妈妈收拾过的屋子变得很清爽。 ( )
(4) 你要把话讲清爽,不然别人怎么能听懂呢? ( )
(5)任务完成了,我的心里很清爽。 ( )
清爽:①清洁凉爽。②轻松爽快。③整洁;干净。④清楚;明白。⑤清淡爽口。





.
.
.
.
.
.
.
.
.
.
课堂练习
四、日积月累。
将下列名言补充完整,并选择恰当的名言填空(填序号)。
A. 见善则迁,_________________ 。
B. 人谁无过?_________________ ,善莫大焉。
C. 过而不改,_________________ 。
犯错误并不可怕,正所谓“_______”。可怕的是明明知道自己错了却不改正,就像《论语》中所说的“_______”。
有过则改
过而能改
是谓过矣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