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宇宙生命之谜
第二课时
11.
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哪些科学知识?
整体感知
提出问题——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
分析问题——宇生命存在至少有四个条件,根据这些条件进行推测,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就是火星,研究证明火星表面还没有生命存在,但仍相信地球以外的太空有生命存在。
得出结论——至今没有在地球之外找到生命,但是仍然相信有生命存在,一直在探索宇宙生命之谜。
有目的地阅读
浏览内容法
提取关键信息法
勾画段意法
对比筛选法
查找资料法
段意概括法
问题1.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
与问题相关的内容仔细读,必要时多读几遍。与想要了解的问题关系不大的段落不需要细读
(精读与细读相结合,关注重点内容)
2.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有的信息可能是不准确的,需要再查查相关资料加以判断。
(查找资料,验证课文内容拓宽知识面)
问题2. 如果要探究这两个问题,需要阅读哪些内容?又要用到哪些方法呢?
如果你想探究下面这些问题,会怎样阅读这篇文章?
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呢?
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
交流: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呢?
我们需要知道
火星是否具备生存条件
火星的情况
人类居住条件
默读第3—9自然段,圈画关键词句。
从理论上说,宇宙是无限的。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小的部分,银河系对宇宙来说又是沧海一粟。整个银河系中有几千亿颗恒星,类似太阳系这样的天体系统为数不少,其中肯定有与地球类似的行星。可以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但是,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存在生命的星球。
默读第3—9自然段,圈画关键词句。
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150℃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系统提供能源。
默读第3—9自然段,圈画关键词句。
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水星离太阳最近,朝向太阳的一面表面温度达到300~400℃,不可能存在生命。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太阳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140℃,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默读第3—9自然段,圈画关键词句。
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是火星。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地球自转一圈是23小时56分4秒,火星自转一圈是24小时37分;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有66度34分的倾角,而火星的倾角约66度1分,所以火星和地球昼夜长短相近,而且也有四季更替。更有趣的的是,1877年,意大利的一位天文学家观察到火星表面有很纵横的黑色线条,人们猜测这是火星人开挖的运河。人们还观察到火星表面的颜色随着季节而变化,有人认为这是火星表面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了颜色。
默读第3—9自然段,圈画关键词句。
为了揭开火星神秘的面纱,科学家们决定利用探测器对火星作近距离的观测。1971年,美国发射的“水手9号”探测器进入了环绕火星飞行的轨道,给火星拍摄了大量的照片。这些照片表明,意大利天文学家观察到的所谓“运河”,原来是一连串的暗环形山和暗的斑点。通过近距离观测还发现,以前观察到的火星表面上所谓颜色的四季变化,并不是植物的生长和枯萎造成的,而是风把火星表面上的尘土吹来吹去引起的颜色明暗变化。
默读第3—9自然段,圈画关键词句。
科学家们还发现: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在它的大气中虽然找到了水汽,但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百分之一;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96%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少;火星表面温度很低;火星上没有磁场,它的大气层中又没有臭氧层,因而不能抵御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
生物生存必备条件 火星情况 是否具备 结论
合适的温度 否
必要的水分 适当成分的大气 足够的光和热 干燥
氧气极少
温度很低
温度很低
在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
人类到底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呢?先总说观点,再逐条说明理由
人类到底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呢?这是难以实现的。
一是 ;
二是 ;
三是 ;
四是 ;
五是 。
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但仍然相信遥远的太空存在着生命。近年来,科学家对落在地球上的一些陨石进行分析,发现陨石上存在有机分子,说明太空可能存在生命。
默读第3—9自然段,圈画关键词句。
说明方法
1971年,美国发射的“水手9号”探测器进入了环绕火星飞行的轨道,给火星拍摄了大量的照片。
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地球自转一圈是23小时56分4秒,火星自转一圈是24小时37分;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有66度34分的倾角,而火星的倾角约66度1分,所以火星和地球昼夜长短相近,而且也有四季更替。
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学生说说加点的字词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这些字词能否删掉或替换,为什么?
①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零下五十摄氏度至零上一百五十摄氏度之间……②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③近年来,科学家对落在地球上的一些陨石进行分析,发现陨石上存在有机分子,说明太空可能存在生命。
明确:这些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说明文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这就要求它必须用准确的语言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特征、本质、规律。所有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的说法都要求准确无误。
小结:科学家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呢?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第五步
第六步
列出四个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比较火星与地球的相似之处,猜测火星有生命
进一步取样分析,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可能存在于火星岩石层中
分析排除六大行星
近距离观测,分析判断,推翻猜测,火星难以有生命
分析陨石,猜测太空可能存在生命
科研精神:以事实为依据 严谨论证过程
带着目的阅读,你使用了哪些阅读方法?
浏览时紧紧抓住“科学家”这一线索,进行跳读、圈画,确定阅读内容。
在阅读科学家分析排除六大行星这一段落,我通过提取关键信息,收集各大行星的条件,又使用了联系上文、作比较的方法,作出判断。
多种阅读方法的更换和调整,加快了阅读的速度。
课堂小结
浩瀚的宇宙,隐藏着无穷的奥秘,课文中运用了许多科学概念、科学数据以及科学结论,通过具体介绍科学家们大胆猜测、小心求证、严谨结论,体现了勇于探索、追求真知的科学精神。希望同学们向这些科学家一样,胸怀理想,向更多的未知领域进发!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语文学科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1 宇宙生命之谜教学设计
课题 11 宇宙生命之谜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年级
核心素养 目标 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哪些科学知识? 2.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学习常见的说明方法并学会运用。 3.重点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弄懂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4.培养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从小养成热爱科学、热爱地球、保护环境、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重难点 1.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哪些科学知识? 2.过了解宇宙生命之谜,培养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从小养成热爱科学、热爱地球、保护环境、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过程 一 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宇宙生命之谜》,谁能复述这篇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哪些科学知识? 生:回忆课文内容并复述。 2.进行“有目的地阅读”时,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二 借助课后练习,巩固运用方法 确定阅读重点: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 教师引导学生留意课后习题第1题,归纳阅读方法。 ①与问题相关的内容仔细读,必要时多读几遍。与想要了解的问题关系不大的段落不需要细读。 ②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有的信息可能是不准确的,需要再查查相关资料加以判断。 (查找资料,验证课文内容拓宽知识面) 教师围绕课后练习二提出问题:如果要探究这两个问题,需要阅读哪些内容?又要用到哪些方法呢? (1)解决问题1: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呢? ①教师提出要求:默读第3—9自然段,圈画关键词句。 ②汇报交流 (2)方法总结 教师提出问题: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是怎么阅读文章的? 预设:先筛选内容,然后以科学家为主体,重点阅读关键词句,根据科学家的判断过程总结判断方法和结果。 (2)解决问题2: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 ①教师引导学生:默读第5—8自然段,圈画关键词句。 ②交流第7自然段内容,提取关键信息 必背条件火星情况是否具备合适的温度必要的水分适当成分的大气足够的光和热
③交流第8自然段内容 预设:在火星的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在对火星表面取样的培养中,未发现生物的存在。这说明目前人类还不能移居火星。 ④综合以上信息,得出结论:目前,人类还不能移居火星。 3.教师小结:学完这篇课文后,你对“有目的地阅读”有了怎样更深刻的体会? 预设:同一篇文章,想要解决不同的问题,需要选择不同部分的内容来阅读。 三 读法探究,写法借鉴 学习常见的说明方法,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出示说明方法,学生在文中勾画相关句子,自主交流。(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 出示例句,学生说说加点的字词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这些字词能否删掉或替换,为什么? ①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零下五十摄氏度至零上一百五十摄氏度之间…… ②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 ③近年来,科学家对落在地球上的一些陨石进行分析,发现陨石上存在有机分子,说明太空可能存在生命。 明确:这些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说明文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这就要求它必须用准确的语言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特征、本质、规律。所有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的说法都要求准确无误。 2.主题概括,拓展延伸 《宇宙生命之谜》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主要介绍了科学家对“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探索。 3.阅读同一篇文章,阅读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会有所不同。“有目的地阅读 常用方法: ①浏览课文法;②圈画中心句;③概括段意;④提取关键信息; ⑤圈画关键词;⑥对比筛选;⑦查找资料。 课堂小结: 浩瀚的宇宙,隐藏着无穷的奥秘,课文中运用了许多科学概念、科学数据以及科学结论,通过具体介绍科学家们大胆猜测、小心求证、严谨结论,体现了勇于探索、追求真知的科学精神。希望同学们向这些科学家一样,胸怀理想,向更多的未知领域进发!
作业设计 1.再次阅读《宇宙生命之谜》,你又收获了哪些经验和方法 补批在文中。 2.在《竹节人》和《宇宙生命之谜》的学习中,我们运用了各种不同的阅读方法和策略,用你喜欢的方式梳理一下。(选做)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课 宇宙生命之谜 第二课时 学习任务单
一 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复习课文内容,这篇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哪些科学知识?
2.有目的地阅读”时,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浏览内容法、勾画中心句、段意概括法、提取关键信息、对比筛选法、查找资料法。
二 借助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教师引导学生留意课后习题第1题,归纳阅读方法。
①与问题相关的内容仔细读,必要时多读几遍。与想要了解的问题关系不大的段落不需要细读。
(精读与细读相结合,关注重点内容)
②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有的信息可能是不准确的,需要再查查相关资料加以判断。
(查找资料,验证课文内容拓宽知识面)
2.默读课文第2——9自然段,找出每段的中心句或者关键词,提取出关键信息。
3.读一读本课旁批,学习课后习题提到的方法,围绕本课要解决的疑问,有目的地阅读,说说你用到了哪些方法,你还知道哪些方法。
(1)“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必要的水分”“适当成分的大气”“足够的光和热”是生命生存的四个必要条件。
(2)第6—8自然段分别通过近距离观测、根据因素推论、着陆取样分析判断出火星表面也没有生物存在。
(3)交流第7自然段内容,提取关键信息
必背条件 火星情况 是否具备
合适的温度
必要的水分
适当成分的大气
足够的光和热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根据以上条件火星不适合人类生存。
4..教师小结:学完这篇课文后,你对“有目的地阅读”有了怎样更深刻的体会?
同一篇文章,想要解决不同的问题,需要选择不同部分的内容来阅读。
三 读法探究,写法借鉴
学习常见的说明方法,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
2.主题概括,拓展延伸
《宇宙生命之谜》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主要介绍了科学家对“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探索。
3.阅读同一篇文章,阅读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会有所不同。“有目的地阅读
常用方法:
①浏览课文法;②圈画中心句;③概括段意;④提取关键信息;
⑤圈画关键词;⑥对比筛选;⑦查找资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课 宇宙生命之谜 第二课时 分层作业
【识字与写字】
1.用“yù”字组成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
(1)改革开放让中国人民过上了________的生活。
(2)平时我们要加强锻炼,强健体魄,以________各种病毒对身体的侵害。
(3)西藏________辽阔,风景优美,真是令人向往。
2.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
(1)人们发现,火星( )和地球昼夜长短相近,( )也有四季更替。
(2)( )火星上没有磁场,它的大气层中又没有臭氧层,( )它不能抵御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
(3)以前观察到的火星表面上所谓颜色的四季变化,并( )由于植物的生长和枯萎造成的,( )由于风把火星表面上的尘土吹来吹去,才造成了颜色明暗的变化。
3.给下列句子选出正确的说明方法。
举例子 作比较 列数字
(1)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般应在零下五十摄氏度至零上一百五十摄氏度之间。( )
(2)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小的部分。( )
(3)于是,有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嫦娥奔月,仙女下凡,蟠桃盛会……( )
【阅读与鉴赏】
【片段一】:
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150℃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系统提供能源。
【片段二】:科学家们还发现: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在它的大气中虽然找到了水汽,但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1%;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96%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少;火星表面温度很低;火星上没有磁场,它的大气层中又没有臭氧层,因而不能抵御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如果你想探究“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这个问题,就要重点阅读( )
片段一 B.片段二
(2)阅读片段一,天体有生命存在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请简要概括。
(3)阅读片段一,开头的两个问句起 的作用。
(4)阅读片段二,选文是( )结构。
A.总—分B.分—总C.总—分—总
【课外阅读】
生命是在与各种严峻恶劣的环境预强搏斗中延续、发展的,许多奇异的生命现象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1936年,法国旅行家安让·李甫,在千岛群岛上,捡到几条冻硬的小鱼准备煮了吃。谁知当水要烧开时,这几条小鱼摆着尾巴游起来。原来这种鱼长期生活在附近一个火山口的热水里。《史记》记栽,有人用乌龟支床腿,几十年后,人死床移,乌龟却还活着。1952年,辽东半岛上的新金县从泥炭土层中,挖掘出在地层中已沉睡了1000多年的古莲子,经北京植物园园艺家精心培育,这些古莲子终于发芽展叶,开出清香丽质的荷花。
考察,研究生命的奇异现象,对探索物种起源、种子处理、生物进化、人类的益寿延年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本文采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是( )。
A.举例子 B.打比方 C.列数字 D.作比较
(2)文中列举了哪些生命奇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参考答案:
富裕 抵御 疆域
(1)虽然 但是 (2)因为 所以 (3)不是 而是
(1)列数字 (2)作比较 (3)举例子
【阅读与鉴赏】
1.(1)B
(2)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二是必要的水分,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
(3)引起下文
(4)C
2. (1)A
(2)①几条冻硬的小鱼受热后竟然又游动起来;②乌龟几十年不吃不喝却还活着;③沉睡了1000多年的
古莲子还可以开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