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资源套餐(教学设计+课件+习题无答案+素材) (1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资源套餐(教学设计+课件+习题无答案+素材) (1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8-07 17:57:00

文档简介

《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语句中,描述天气的是(  )。
A.昆明四季如春。 B.北京冬季寒冷干燥。
C.极地地区全年严寒。 D.黄河下游地区明天大风降温。
2.下面描述语言中,你认为不合适的是:(  )。
①今天的气候很好,适合外出游玩。
②今年冬季气温较常年偏高,天气出现了异常。
③昆明四季如春,这里的气候真不错。
④早饭后还是晴空万里,到了中午却是乌云滚滚,大雨倾盆,今天的气候变化真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日常生活中,天气预报描述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
A.气压和风 B.气温和降水
C.气压和湿度 D.空气质量和风
4.天气的特点是( )。
①短时间 ②长时期 ③常变化 ④少变化
A.①④ B.②③ C. ①③ D.②④
5.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对人类的活动的影响表现在( )。
①生活方面 ②农业生产方面 ③军事 ④交通方面 ⑤工业生产和工程建设方面 ⑥商业、旅游活动和休闲娱乐等方面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6.下列天气适合出去游玩的是( )。
7.下列天气状况与人们的户外活动对应妥当的是( )。
A.沙尘漫天——在操场打篮球
B.台风将至——捕鱼船队起航
C.久雨初晴——带儿童日光浴
D.雷雨大作——在大树下避雨
8.天气预报中说今天有寒潮到来,你将做的准备应该是( )。
A.防寒保暖 B.少穿衣服 C.防晒 D.防潮
9.下列行为对空气质量没有影响的是( )。
A.秋收后,村民把秸秆烧掉,用秸秆灰肥田
B.城里的汽车越来越多,尤其是私人汽车
C.许多家庭用煤炉生火做饭
D.电动摩托车的使用
二.读图综合题
10.读“天水地区某日天气预报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日天水地区的天气为 ,最低气温为 ℃,最高气温为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左右。
(2)此日天水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3)天气预报中最基本的气候要素是( )。
A.空气质量 B.风向
C.气温和降水 D.风力
11.读“我国的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为影响我国的________(冬、夏)季风,受此影响期间,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为________季风,来自________洋,主要影响我国的________地区;②为________季风,来自________洋,主要影响我国的________地区、华南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等。
(3)我们把受到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A称为________区,而我国________地区B受其影响不明显,称为________区。
(4)A与B之间的分界线大致为________—________—贺兰山—巴颜喀拉山—________山。
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B 4.C 5.D 6.C 7.C 8.C 9.A
二.读图综合题
10.(1)小雨 19 28 午后2点
(2)昼长夜短
(3)C
11.(1)夏,? 高温多雨
(2)东南,? 太平洋,? 东部地区,? 西南,? 印度洋,? 西南
(3)季风,? 西北内陆,? 非季风
(4)大兴安岭,? 阴山,? 冈底斯山
《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语句中,描述天气的是( )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秋高气爽,水碧林红
C.常德夏季高温多雨
D.春暖花开,草长莺飞
2.下列天气中最适合户外运动的是( )
A. B. C. D.
3. “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6度到8度,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这段天气预报表明 ( )
A.天气是稳定的 B.气候是多变的
C.天气的变化有规律可循 D.气候的变化不可预测
4.某日的天气预报显示:降水概率100%,风向东南风,风力二.三级转三.四级,气温20℃/8℃。对于这次预报小明的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一定有雨 B.风是吹向东南方向的
C.风力会越来越大 D.当日最低气温为8℃
5. 2008年1月中旬到2月上旬,我国南方各省发生了50年一遇的大范围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严重的损失。这次南方低温冰冻天气,仅从1月25日~30日,全国有3250个航班取消,3350个航班延误。广州有100余万旅客滞留。说明这次灾害天气严重影响了( )
A.工业生产 B.农业生产
C.军事训练 D.交通运输
6.对于天气预报和制作过程正确的是( )
A.观测—接收数据—处理资料.制图—分析判断—做出预报
B.观测—接收数据—分析判断—做出预报
C.观测—处理资料—分析判断—做出预报
D.观测—接收数据—分析判断—处理资料.制图—做出预报
7.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在该地区的卫星云图上有利于抗震救灾的颜色是( )
A.蓝色 B.白色 C.绿色 D.红色
8.对大城市交通民警危害最大的污染物是( )
A.工业废气 B.工业废水 C.酸雨 D.汽车尾气
9.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表现在(??? )
①农业生产方面???? ②水利建设方面
③城市建设方面???? ④海、陆、空交通和工程建筑方面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 以下省区中跨热带和亚热带的有(??? )
①福建???? ②海南???? ③广东??? ④云南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洪涝和干旱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
B.在自然灾害的种类中,尤以气象灾害最为常见
C.水旱灾害主要是由各年夏季风强弱不同引起的
D.夏季风强的年份,北方容易出现干旱
12.下列关于影响我国的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包括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
B.影响我国的冬季风主要来自北冰洋
C.在夏季风影响下,我国夏季各地高温多雨
D.我国境内受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季风区
13.下列关于我国气候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南方气候湿润,农业生产以耕作业为主,北方气候干旱,以畜牧业为主
B.我国南北气候湿润程度不同影响了主要粮食作物分布,进而影响南北居民饮食习惯不同
C.我国东部地区气候湿润,林木繁茂,西部干旱地区则适合草类植物生长
D.我国北方农村的砖墙斜顶房适应了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环境
14.下列关于我国温度带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0℃以上的持续期内的气温累加总和,称活动积温
B.当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
C.亚热带地区农作物一年可以两熟至三熟
D.水稻只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
二.简答题
15.简述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答案:
1-5 ACCBD 6-10 ACDDD 11.D 12.A 13.BC 14.BC
15.利:
1. 晴天可以晒干衣物。
2. 雨天能冲刷干净空气中的尘埃。
3. 雪天所下的雪可以保护农作物。
4. 干燥的天气可以使人心情舒畅。
5. 多云可以提供云景供人观赏。
弊:
1. 雾可以使交通瘫痪。
2. 冰雹可以把人砸伤,破坏人的财产。
3. 扬沙可以使空气质量下降,危害人的健康。
4. 湿热的天气可以使人心情烦闷。 5. 雨天会阻碍人们出行
《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2.会使用各种方法查阅资料。
教学重点:
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教学难点:
学会使用各种方法查阅资料。
课前准备:
1.天气预报流程图
2. 学生课前准备:查找有关天气的网站、准备语文书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随着天气渐凉,我们所在的地区已进入了秋季,同学们都增加了衣服。那今天要给同学介绍的天气有什么特点?现在就请两位同学说一下近几天的天气状况。
1.如何描述天气?
承转:天气是我们经常聊起的熟悉话题,那么什么是天气,如何描述天气?请同学们仿照书本上图A的描述来描述我们现在的天气。
板书:一、描述天气
活动:看书,同位交流。描述我们现在的天气。
提问:书本上A描述的是什么天气状况?
总结:一般人们会用哪些词语来描述天气?
(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等来描述天气。)
展示图片:展现雾、沙尘暴、台风、暴雨、冰雹的天气图片。提问;除了我们刚刚描述的天气状况外,你还知道有哪些天气状况吗?请同学们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
二、天气有什么特点?
承转:究竟什么是天气呢?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话来总结什么是天气?
(天气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大气的变化状况)
提问:天气和气候是一样的概念吗?
(不一样。)
讲述:气候反映的是一个地方多年平均的大气状况。
判断:判断以下所描述的是天气还是气候?
1.明天大风降温
2.昆明四季如春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极地地区全年严寒
过渡:正所谓天有不测之风云,天气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活动:学生同位之间讨论,全班交流。
小结:变化快——同一地方,不同时刻,天气不同。
差别大——同一时刻,不同地方,天气不同。
判断:下列描述说明了天气的什么特点?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天气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承转:今天的天气、过去经历过的天气我们都能描述出来。那么,明天的天气怎么样?我们能不能知道?可以通过什么途径?
活动:学生交流获取天气预报的途径(看电视、上网、打电话、手机短信定制、看报纸、从生活迹象推测……)活动:请几位同学介绍《如何在网上查找天气资料》并介绍几个网站的名称。
过渡:天气对我们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人们必须要提前掌握天气的发展动向,以便安排好近期的工作和学习。正是在这样的需求下,历史上才出现了第一张天气图。那么,
天气图是预报天气的主要工具,但是天气图是怎样完成的呢?天气预报又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呢?
小结:收看天气预报可以安排好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也是良好的习惯。请同学收看一周的天气预报,下节课的任务是《模拟天气预报》。
布置作业:
模拟天气预报:
1.学生提前一周收看天气预报及空气质量日报,并在表格中填出。
2.以一个小组为单位进行,由小组长负责召集。
3.讨论以什么形式进行模拟天气预报。
4.每组推荐2-3位同学共同做主持人。
5.请各小组准备的解说词写在作业本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别不同的天气符号。学会正确使用天气述语。
2.学会识读卫星云图、城市天气预报图。
能力目标:
1.培养读图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2.培养收集各种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天气及其影响,明确天气与人类活动之间的辩证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并让学生养成趋利避害的观念。
2.培养学生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良好习惯。
3.学会寻找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引发兴趣,并将学会的知识用于生活。
教学重点:
1.常见天气符号的识别。
2.学会识读卫星云图、城市天气预报图。
教学难点:
风力风向图标等的含义
教学准备:
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完成以下两个任务:
1.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并注意预报了哪些方面的信息。
2.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天气与生活的关系的资料。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这是让每个中国人都备感自豪的大事。让我们一起回顾让世人传为佳话的两个情景:10月12日,酒泉,“天降瑞雪,银装素裹;雪停天晴,成功发射!” 。10月17日,内蒙古主着陆场。“轻风拂面,朗月当空;垂直着陆,自主出舱。”真是天赐良机,天公作美啊。
因此,众多的评论都一致认为这次的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天气预报对神六问天的成功所起的作用重要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章 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 第二课时”。打开书本P79页。
板书:天气和气候??????
过渡:一般而言,人们比较常用的是看电视天气预报。现在让我们来观看一则天气预报。同学们仔细观察,思考:天气预报一般播报什么信息?如果你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你首先要掌握那些知识?
活动:学生观看之后,交流。
过渡:现在,让我们先来学习一些天气预报的必备的知识。
1.认识卫星云图
指图认识:绿色代表什么?(陆地);蓝色代表什么?(海洋);白色代表什么?(云区)。一般而言,云越白,云层越厚,一般是阴雨区。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在卫星云图的基础上,人们制作出了城市预报,这是天气预报的一个重要组成。播报城市预报,还必须要熟悉常用的天气符号。
活动:学生看书识别,然后进行知识竞赛。
(全班分为两组,老师出示课前制作好的天气符号,各组在规定时间内轮答,答对加一分,答错不加分。高分组为胜。)
3.认识风力风向图标。
活动:我当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
过渡: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卫星云图和天气符号,具备当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的基本条件了。现在,让我们来当播报员,并向刚才那位节目主持人挑战,好不好?
(学生自主站起来播报。要求:流利、清晰、简洁。鼓励学生向电视上的主持人挑战,用3秒钟播报一个城市。最后评出一位最佳播报员)
4.空气质量
提问:什么能反映空气污染程度?
回答:空气质量好坏。它是根据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来判断的,可用空气污染指数来表示。
提问:空气质量的好坏受什么影响?
回答:空气质量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时也受风、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人为污染物的排放是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季风的概念、特点,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不同气候特点和分界线。
2.理解季风与我国降水空间和时间分布的关系,培养学生空间想像力和分析能力。以及我国的干湿地区。
3.渗透热爱祖国的教育和辩证法的教育。
4.我国气候特征
教学重点:
我国气候特征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
教学难点:
我国的季风气候是如何形成的
教学准备:
《中国的温度带分布图》、《中国的干湿地区分布图》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前一节课,我们已了解了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降水的空间差异及我国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与分布。那么,从气温和降水两个主要因素来看,我国气候有什么特征呢?为何会形成这样的气候特征?这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何关系?它们各有什么优越性呢?同学们带着以上四个问题自学课文。
讲授新课:
板书:一、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读图:读图I“中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并将P84页的活动题补充完整。
提问:我国有哪五种气候类型?
回答:高原、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指导自学: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浏览课文一至两遍。
提问:我国气候有哪些特征?(学生: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那么,什么是季风?季风与季风气候是一回事吗?(学生:不是)
小结:学生答后,补充小结:季风是指一年内盛行风向随季节变换而有显著变化的风。季风气候则是指一年内因盛行不同风向的季风而形成的气候类型。
设问:那么我国的季风气候是如何形成的呢?
板书:二、季风气候显著
读图:引导学生观察《中国的冬季风》、《中国的夏季风》,在引导学生回忆或回顾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我国的海陆位置有什么特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从图上观察出我国冬夏季风的源地、风向及海洋与大陆气压状况的区别后,进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冬(或夏)季风从大陆吹向海洋,还是从海洋吹向大陆,为什么?
小结:学生读图、观察、思考、回答后,补充讲述:
1.冬季风从亚欧大陆内部纬度较高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和蒙古高原一带,吹向低纬的太平洋、印度洋热带洋面,主要是由于北半球冬季大陆内部气温较低,气压较高,而热带洋面气温较高,气压较低,于是寒冷干燥的气流从大陆吹向海洋,从纬度较高的地方吹向纬度较低的地方,使沿途所经地区普遍降温,进一步加大了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的差异,这样就形成了干冷的偏北风(西北风、东北风)即冬季风。可以说,我国南北受冬季风影响程度大小不同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2.夏季风从低纬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热带洋面吹向纬度较高的大陆内部,主要是由于北半球夏季低纬的热带洋面气温相对较低,气压较高;而大陆内部气温较高,气压较低。于是温暖湿润的气流从纬度较低的热带洋面吹向纬度较高的大陆内部,形成了温暖湿润的偏南风(东南风、西南风)即夏季风。
提问: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除了受纬度位置的影响,还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学生:冬季风)为什么?(学生思考回答后,补充小结)
小结:冬季风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一带频频南下,我国北方地区首当其冲;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冬季风在南下过程中,受重重山岭的阻挡,势力逐渐减弱。南方受冬季风影响而降温的程度,远比北方小。因此,寒冷干燥的冬季风的盛行,也是导致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总结:综上所述,我国东部广大地区之所以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除了纬度位置的影响外,还有海陆位置的影响。
展示《冬季风形成图》、《夏季风形成图》,引导学生边观察边填写下表
季风名称
成因
发源地
风向
陆地→海洋
海洋→陆地
性质
影响范围(地区)
冬季风
由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
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和蒙古高原一带
偏北
(西北、东北)
从陆地吹向海洋
寒冷
干燥
我国东部广大地区(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台湾岛)
夏季风
太平洋、印度洋热带洋面
偏南
(东南、西南)
从海洋吹向陆地
温暖
湿润
东南季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西南季风:我国西南、华南、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
读图:请同学们观察《中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再与《中国的温度带分布图》、《中国的干湿地区分布图》对照,了解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不同气候特点、分界线。
提问:
1.什么叫季风区、非季风区?
2.习惯上,我们把自东北向西南的哪些山脉,作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自然分界线?(学生: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气候特点有何不同?
小结:学生发言后,补充:1.季风区是指受夏季风影响很明显,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季的地区;非季风区则是指受海洋影响小,受地形等因素的制约,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较少,全年都比较干旱的内陆地区。
4.季风区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炎热的夏季。即我国季风气候区多雨期与高温期一致,都集中于夏季。我国季风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雨热同期。(板书:夏季多雨高温〈雨热同期〉)非季风区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
提问:想一想这种降水和热量的配合特点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 ?(学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肯定学生答案后补充:降水量最多的季节,也是气温最高的季节,这时也正是农作物旺盛生长的时期,雨热同期为我国季风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课件42张PPT。第 3 章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打雷要下雨,嘞哦;下雨要打伞,嘞哦;天冷穿棉袄,嘞哦,嘞哎呀;天热扇扇子,智慧就是,这么简单。为什么要打雷下雨(为什么),为什么有冬天夏天,(是个难题),不知道的奥秘万万千千,智慧简单,又不简单,不知道的奥秘万万千千,嘞嘞嘞哦,嘞嘞嘞哦,智慧简单,(什么?),又不简单。(咳!)欣赏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 短时间内一个地方大气的风雨、阴晴、冷热等状况。或者说是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 刮风、下雨、雷电等都属于天气现象。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天气是什么?大风、暴雪、严寒的天气微风、晴朗、高温的天气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 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天气你能根据上面的图示举一些例子吗?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讨论1.下列词语中哪些是描述天气的?阴转多云  冬暖夏凉  晴空万里秋高气爽  和风细雨  终年高温冬雨夏干  雷电交加2.你能说说今天的天气状况吗?阴转多云晴空万里和风细雨雷电交加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3.其余几个描述的是什么呢?气候仔细体会,气候与天气有什么区别。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平均天气状况。阴转多云  冬暖夏凉  晴空万里 秋高气爽  和风细雨  终年高温 冬雨夏干  雷电交加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天气与气候的比较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怎么知道明天的天气呢?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   乌龟、蜻蜓、知了、蚂蚁和泥鳅都能预报天气。想一想,天气变化时它们各有下列哪种反应。
①??? 搬家,将有雨下。
②??? 飞得低,出门带雨衣。
③??? 潮,下雨兆。
④??? 吐气泡,雨天将来到。
⑤??? 拼命叫,天热气温高。谚语擂台赛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天气预报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电视网络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12121天气热线电话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上海《文汇报》根据以下信息,说一说天气预报的内容。报纸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 大雨大冷暖读懂天气预报内容首先要认识这些标志!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
画有风尾或者风旗的一方即为风向。1.一道风尾为 2 级
2.一个风旗为 8 级风级: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西风4级西南风10级东风6级南风8级西北风2级东北风12级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城市天气预报图试做小小天气预报员活动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蓝色、绿色、白色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
白色越浓,表明________, _____越大;目前范围较大的降水云区出现在什么地方?移动方向怎么样?海洋陆地云雨区云层越厚降雨卫星云图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你看懂这个了吗?你知道台风过境的天气特点吗?它会带来什么灾害?活学活用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上航东航停飞暴雨狂风麦莎台风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及时做好天气预报,有助于防灾、减灾。2005年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复习——气温与降水中国一月平均气温中国七月平均气温中国年降水量分布中国温度带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中国年降水量分布中国干湿区的划分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中国的气候特征1——复杂多样中国温度带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请判断气温与降水变化的共同点是什么?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中国的气候特征2——季风气候显著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低气压低气压东南季风西南季风 1. 影响我国的夏季降水,既有来自_____洋的_____季风,也有来自______洋的_____季风。太平东南印度西南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原因(1)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2)东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的____地区,西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____地区、____地区。低气压低气压东南季风西南季风东部西南华南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原因(2)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低气压低气压东南季风西南季风 (3)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受不到夏季风影响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
_____,所以西北干旱。 远离海洋和山脉阻挡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原因(3)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4)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大致________岭 、___山、____山、________山、______山为界。大兴安阴贺兰巴颜喀拉冈 底 斯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原因(4)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家乡所在的地区属于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 颜 喀 拉 山冈底斯山脉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
——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降水量年际变化大
——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夏季风对气候的影响:中国年降水量分布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南北温差约44℃ 南北温差约8 ~12℃ 中国一月平均气温中国七月平均气温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使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寒
冷干燥;
——对北方影响大,加剧冬季
南北温差。 冬季风对气候的影响: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季风气候的突出特点:
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农业生产
——夏季气温高,有利喜温作物生长
——气候复杂多样,动植物种类繁多
——多气象灾害气候对我们的影响: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中国的气候小结 气候的主要特征 主要影 响降水。 加剧南北温差。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1.某市专业气象台2004年10月23日08时00分发布的天气
预报: 【市区天气】 ??今天多云,明天多云转阴,后天多云转阴有时有阵雨 ? 温度:26~15 ℃? 北到东北风5级阵风6 ~ 7级?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0月23日这一天的最高气温是______,出现在__________
左右,最低气温往往出现在____________,日较差为______
画出天气符号以及风向图。26oC午后2时日出前后11oC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课堂练习
2. 古人说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这里:
A.不受夏季风影响
B.夏季风来的迟
C.年降水量稀少
D.雨季来的迟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课堂练习再见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课件5张PPT。描述天气1. 天气的阴晴2. 冷热(气温的高低)3. 有无雨或雪4. 风向、风力天气的特点1. 时间短,变化快
 例如: “太阳雨”、“雷阵雨”。
2. 同一时间,不同地方的天气不同
例如:“东边日出西边雨”。
3. 同一地方,不同时间的天气不同
 例如:早晨雾,中午晴天,傍晚刮风下雨。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讨论时间)北京的四季天气与气候有何不同?1. 昆明四季如春 ( )
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
3.明天大风降温 ( )
4.极地地区全年严寒 (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填填看”)下面几句话中,哪些是说天气的,哪些是说气候的?天气气候天气气候天气与气候的异同(小结)课件1张PPT。天气与气候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