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二节 台湾省-资源套餐(教学设计+课件+习题无答案+素材) (1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二节 台湾省-资源套餐(教学设计+课件+习题无答案+素材) (1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8-07 17:54:51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台湾省》习题
一.选择题
1.台湾省的范围包括( )(多选)
A.台湾岛   B.澎湖列岛、钓鱼岛  C.琉球群岛   D.九州岛
2.台湾岛隔台湾海峡与大陆相望的省市是( )
A.浙江省    B.福建省    C.广东省   D.上海市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
A.台湾东临太平洋 B.西隔台湾海峡 C.北临黄海  D.南临东海
4.下列有关台湾地形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
A.台湾岛约有二分之一的山地   B.岛上多火山、地震
C.台湾山脉为东西走向       D.西部为平原
5.台湾山地森林资源丰富,有从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森林类型的变化,是由于 ( )(多选)
A.台湾山脉从北向南地处温带——热带   B.台湾海拔高,垂直变化明显
C.台湾山脉地处低纬度          D.由于台湾气候变化大,多台风
6.下列台湾各种物产中,居世界首位的是 ( )
A.甘蔗   B.樟脑   C.水稻   D.茶叶
7.下列有关台湾物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多选)
A.森林树种丰富,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温带树种在平原地区均有分布
B.西部平原水稻、谷子、高粱种植普遍
C.处热带、亚热带,水果丰富,有“水果之乡”的美名
D.有丰富的矿产,如铜、金、硫、天然气、石油、煤
8.台湾的渔场分布在 ( )
A.东部太平洋沿岸  B.西部台湾海峡   C.南海   D.钓鱼岛
9.关于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台湾岛就是台湾省
B.台湾省包括台湾岛及附近许多小岛,如钓鱼岛等
C.台湾省面积3.5万平方千米
D.台湾岛面积3.6万平方千米
二.填空题
1.台湾省包括_____岛、_____列岛、______岛等许多小岛组成,面积约______平方千米。
2.台湾岛位于我国大陆______方向,隔海峡与______省相望,东临______洋,北临______海,南临_______海。
3.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________的岛屿。
4.台湾位于气候带的______带、______带、______区(干湿区),森林资源丰富。从山麓到山顶分布有______带、______带、______带、______带的森林,树种很多,______最为著名,________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5.台湾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糖料作物有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和茶叶驰名中外。
6.台湾经济以“进口—________出口”型,出口商品中以________为主。
7.台湾人口密度为_______,人口大部分分布在_______。
三.综合题
1.在右图中填注
(1)台湾海峡、太平洋、澎湖列岛、钓鱼岛。
(2)台湾山脉、台北、基隆和高雄。
(3)台湾经济为外向型_______工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
2.图中为台湾省沿北回归线的地形剖面图。
(1)A为_______省,B为_______海峡,C为_______岛,D是_______山,E是_______洋。
(2)台湾省的地形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
(3)台湾省的河流特点是_______,水能_______。
(4)台湾省的海盐产地在_______,影响其分布的气候原因是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AB 2.B  3.AB  4.BD  5.BC  6.B 7.CD 8.B 9.B
二.1.台湾 澎湖 钓鱼 36000   2.东南 台湾 福建 太平 东 南   3.大 4.热 亚热 湿润 热 亚热 温 寒温 樟 樟脑 5.水稻 甘蔗 香蕉 菠萝 6.加工 工业制成品
7.每平方千米有近600人 西部平原   
三.1.(1)略 (2)略  (3)加工 西部平原
2.(1)福建 台湾 澎湖列岛 玉 太平(2)有三分之二的山地,在台湾岛的中部,西部是平原(3)短急 丰富 (4)临台湾海峡的西海岸这里日照充足,降水少
提示:2.(4)台湾西部沿海在地形上处在山地背风坡,台湾山脉海拔高,而降水又多来自夏季的东南风和台风,在东部迎风波形成丰富的降水,由于山脉的阻挡,背风坡相对少得多。
《第二节 台湾省》习题
一.填空题
1.台湾省位于我国 ,隔 与我国 省相望,由 及 、 等许多小岛组成。
2.台湾地形以 为主,其中最高峰是 。
3.北回归线穿过台湾 部,穿过我国的 、 和 三个省区。
4.台湾森林资源丰富,有“ ”的美誉, 是最著名的树种。
二.选择题
5.从台湾东部海域开始,按逆时针方向,台湾岛濒临的海域是( )
A.南海、太平洋、东海、台湾海峡
B.太平洋、东海、台湾海峡、南海
C.太平洋、南海、台湾海峡、东海
D.台湾海峡、南海、太平洋、东海
6.台湾有“海上粮仓”之称,盛产稻米,主要产自( )
A.台湾东部 B.台湾西部 C.台湾中部 D.台湾北部
7.台湾产业构成中( )
A.第一产业最高 B.第二产业最高
C.第一、第二产业为主 D.第二、第三产业为主
8.台湾享有热带、亚热带“水果之乡”的美名,四季鲜果不断,驰名中外的有( )
A.香蕉、菠萝 B.桃、杏 C.荔枝、桂圆 D.椰子、葡萄
9.台湾的地下矿藏多种多样,西部主要分布有( )
A.金、铜 B.天然硫磺 C.煤、石油 D.稀土
10.台湾对外出口贸易迅速增长,出口商品中最多的是( )
A.农产品 B.工业制成品 C.畜产品 D.矿产品
三.读图题
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l)台湾岛是我国第_____大岛,与大陆最近的省是_____。
(2)图中数字代表的岛屿是①______、②______。
(3)图中字母代表的海域是: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
(4)台湾岛西部地形为_____,盛产稻谷和甘蔗,有“_____”和“____”之称。
(5)台湾省_____树世界著名,_______产量居世界第一。
(6)图中E为我国十大旅游名胜之一的______,它属_____旅游资源。
1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地形B是_____,其生产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主要经济作物是______。
(2)A为____________。
(3)C为纵贯全岛的__________山脉,山地除有丰富的__________资源外,还是__________等矿的重要产地。
答案:
一.1.东南沿海 台湾海峡 福建 台湾岛 澎湖列岛 钓鱼岛 2.山地 玉山
3.中南 广东 广西 云南 4.亚洲天然植物园 樟树
二.5~10BBDACB
三.11.(1)一 福建 (2)①钓鱼岛 ②澎湖列岛
(3)A东海 B太平洋 C南海 D台湾海峡
(4)平原 海上粮仓 东方甜岛 (5)樟 樟脑  
(6)日月潭 自然风光
12.(1)西部平原 水稻 甘蔗   (2)台湾海峡
(3)中央 森林 金、铜
《第二节 台湾省》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2.理解台湾与祖国一脉相承的文化,知道如何保护台湾的自然环境。
3.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德育目标
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重点
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教学难点
台湾的经济特色。
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图片等。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画面配以台湾的一些著名的景观。
提问:阿里山位于我国哪个省?
学生齐答:台湾省。
讲述:台湾岛与台湾省含义相同吗?台湾除阿里山外还有些什么山、什么河呢?今天我们就来畅游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讲授新课]
板书:祖国的宝岛
我们首先来认识台湾省位置、范围等概况。
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及图B,回答以下问题:
1.在地图上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等地理事物,并填在填充图册上。
2.看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哪个部位?
3.看图说出台湾省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范围。
学生自学、填图、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学生回答。(略)
归纳讲述:台湾省,简称台。由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岛及其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组成。面积共约3.6万平方千米,人口密度达611人/km2,属人口稠密地区。
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北濒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南部,因此台湾位于低纬度,南部属热带,北部属北温带。
归纳讲述:台湾岛多山,山地丘陵占2/3。其中玉山最高峰3952米,为全省最高点,平原主要分布在台湾西部及东部狭窄的沿海地带。
台湾岛属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温20℃~22℃,年降水量2200 mm左右,季节分配较均匀。岛上河流众多、水量丰富,但由于地形限制,流程较短,最大河流为浊水溪,最大湖泊日月潭。
温暖湿润的气候和面积广阔的山地孕育了台湾岛丰富的森林资源。台湾山脉海拔较高,从山下至山上气候的垂直分异明显,使得台湾森林树种十分丰富,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其中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台湾西部平原气候温暖湿润,土壤深厚肥沃,成为稻米、甘蔗、亚热带热带水果的主要产区,因此台湾有“植物王国”、“海上粮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的美誉。
台湾岛四面环海,还有丰富的渔业和盐业资源,因此台湾又有了“东南盐都”的美称。
从图上我们还可得知,台湾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铁、石油、天然气、铜等。
承转:丰富的资源,优越的位置为台湾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我们来了解台湾的经济特点。
板书:与祖国一脉相承的文化
带领同学们学习P71页的“思考”。台湾人民绝大部分是从福建广东迁去的,语言、风俗、生活习惯和大陆相同。老师展示图片,说明这一现象。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早日实现祖国统一是两岸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板书:自然环境的保护
台湾省的自然环境警告了由破坏到保护的历程。历史上台湾因蔗糖、热带水果、樟脑、木材、鹿皮等物产文明于世。人们为了得到这些物产,曾大力开荒、伐树、狩猎,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付出了沉重点代价,不断受到水土流失喝干旱的困扰。
向同学们展示“1982年以来,我国设置大型自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照片和视频。
承转:丰富的资源,优越的位置为台湾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我们来了解台湾的经济特点。
板书:富有海外特色的外向型经济
讲述:20世纪60年代以前,台湾的经济一直以农业和农产品的加工为主,主要出口蔗糖、菠萝、稻米、樟脑等,大家看图,上世纪五十年代,农产品和农产加工品的出口比例远大于工业产品,但从60年代以后,台湾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重点发展了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大家从老师展示的图上以明显看出60年代后出口商品中工业品直线上升,而农产品和农产加工品下降很快,到90年代,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在台湾出口商品中所占比例已微乎其微。
承转:那么,大家思考过没有,台湾发展出口加工业的优势在哪?
活动:请大家读阅读课本P73~ P74,分析回答刚才所提问题。
提问,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讲述:台湾经济在60年代以后得以飞速发展,一跃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四小龙”之一,得益于以下几个有利因素:
1.台湾地肥水美,物产丰富,从基础产业到工业原料都为经济的腾飞创造了条件;
2.台湾是个海岛,有许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
3.60年代后,台湾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大幅度提高了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时台湾人口稠密,这为台湾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而又素质很高的劳动力;
4.60年代后,台湾扩大了开放力度,吸纳了大量外国资本,为经济的腾飞提供了资金保障;
5.为加速经济发展,台湾还大力建设了大量出口加工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台湾工业主要分布在台北、台中、高雄等位于台湾西部平原的沿海城市。
这种分布特点的形成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从地形来看,这几个城市都位于平原。平原地势平坦、土壤深厚肥沃、农业发达,这为城市的形成、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2.从开发历史来看,西部与祖国大陆隔海相望,相距较近,是大陆移民首先到达,最早开发的地区;
3.由于西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移民又先到达,因此西部开发历史悠久,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这也促进了城市和工业的发展;
4.这几个城市多为沿海城市,交通便利,尤其是海运便利,高雄是台湾最大的港口,这为台湾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提供很大便利。
总之,工业的分布,城市的分布是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这些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随着经济的发展,台湾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变化。
活动:提问1,台湾的产业结构有何变化?
学生回答,略。
讲述:从1965年至1998年三十多年间,台湾的三大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第一产业持续下降,而且下降的幅度较大,下降了近2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是波动小幅度上升,第三产业升幅较大,目前是三类产业中所占比例最高的,达63.1%。比1965年上涨了将近20个百分点。这再一次说明60年代以后,台湾的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
课件27张PPT。第二节 台湾省一、祖国的宝岛台湾省在中国的位置台湾的位置和范围包括________和附近的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等许多小岛。面积共________平方千米。台湾省的组成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36 000赤尾屿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位于台湾东部的北回归线地标 北回归线从台湾岛中部穿过。台湾岛气候湿热,四季常绿,到处呈现着迷人的热带和亚热带风光。多山的海岛看图说明台湾的地势变化多山,地势东高西低,平原集中在西部沿海地区。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1) 多山海岛(2) 气候湿热(3) 河流短急(4) 植物王国台湾岛旅游资源阿里山风光玉山风光日月潭风光台北101大厦台北夜市台湾岛主要物产台湾水果台湾的樟树 在我国古代地理著作《禹贡》中提到“岛夷卉服”(东南海岛上居住着穿麻制衣服的岛夷)。《史记》中也曾提到,战国时就有人出海寻找仙山,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都曾派人出海,秦始皇派徐福出海寻找不老之药,并在日本定居。到了汉代,台湾被称为“夷洲”。台湾的得名  连横的《台湾通史》中说:台湾原名埋冤——台湾(闽南话。同音)现在认为是由台窝湾演变而来,也就是由台湾原住族群的名字发展而来的,平埔族中的台窝湾族群最早与大陆渔民接触。明代万历时官方正式启用台湾一词。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清统一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属福建省,“台湾”正式被政府命名。1885年中法战争后台湾升为省,刘铭传为首任巡抚。二、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 关于台湾名称的由来,归纳起来有几种说法:一说,因为该岛浮海如平台,地形似弯弓,故名台湾;一说,根据台南附近的土人“大恩”二字的转音而得名;一说,是由闽南话“台员”转音而得名;一说,是从“台窝湾”(高山族浦族中的一个族称)演变而来。共同的文化中国神圣领土钓鱼岛三、自然环境的保护垦丁公园读下表,谈谈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进口出口的货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四、富有海岛特色的外向型经济台湾岛主要工业台北科技园区台湾先进的农业喷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