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一课时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课前回顾
缺点:无法完全反应物质的属性
酸的分类
1、按是否含有氧元素
含氧酸:
H2SO4 HNO3 H2CO3 H3PO4
无氧酸:
HCl H2S HBr HF
2、按完全电离时
生成氢离子的个数
一元酸:
HNO3 HCl HF CH3COOH H3BO3
二元酸:
H2SO4 H2CO3 H2S
多元酸:
H3PO4
3、按沸点的高低
易挥发酸:
难挥发性酸:
HNO3 HCl
H2SO4 H3PO4
4、按电离是否完全
强酸:
弱酸:
H2SO4 HNO3 HCl HClO4 HBr HI
H2CO3 H3PO4 HF CH3COOH
碱的分类
可溶性碱:
难溶性碱:
KOH NaOH Ba(OH)2 Ca(OH)2 NH3·H2O
Cu(OH)2 Fe(OH)3 Mg(OH)2 Zn(OH)2
1、按水溶性
3、按电离是否完全
2、按完全电离时生成
氢氧根离子的个数
一元碱:
二元碱:
多元碱:
KOH NaOH NH3·H2O
Ba(OH)2 Ca(OH)2 Cu(OH)2 Mg(OH)2
Fe(OH)3
强碱:
弱碱:
KOH NaOH Ba(OH)2 Ca(OH)2
NH3·H2O 所有难溶性碱
盐的分类
1、按组成分为
正 盐
酸式盐
碱式盐
NaCl FeS MgCl2
某化某
NaNO3 CuSO4 CaCO3
某酸某
NaHSO4 Ca(HCO3)2 NaHS
某酸氢某、某氢化某
Cu2(OH)2CO3 Mg(OH)Cl
碱式某酸某、碱式某化某
2、按是否可溶于水
可溶性盐:
难溶性盐:
NaCl MgCl2 CuSO4
CaCO3 AgCl BaSO4
3 、按阴、阳离子来分
阳离子:
阴离子:
K+ Na+ NH4+ Cu2+ Ca2+
NO3- SO42- Cl- CO32- PO43-
复 盐
KAl(SO4)2 CuFeS2
回顾延伸
由氧元素与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
氧化物
按组成分
按性质分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CO2,SO2,SO3,P2O5,Mn2O7,SiO2,CrO3等
( SO2、CO2 、CO、NO2)
( Na2O、CaO)
能与碱反应,只生成对应的盐和水
能与酸反应,只生成对应的盐和水
不成盐氧化物
H2O,NO,CO,N2O,NO2,N2O4等
不与酸、碱、水反应
不能得到对应的盐
两性氧化物
BeO,Al2O3,Cr2O3,ZnO等
Na2O,K2O,CaO,BaO,MgO,Fe2O3,CuO等
过氧化物
Na2O2,H2O2等
氧化物分类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Mn2O7
3H2SO4+Fe2O3=Fe2(SO4)3+3H2O
H2SO4+2NaOH=Na2SO4+H2O
H2SO4+Na2CO3= Na2SO4 +H2O+CO2↑
说说物质的类别?总结什么是酸性?
CO2+2NaOH=Na2CO3+2H2O
CO2+Na2O=Na2CO3
CO2+H2O+NaClO=NaHCO3+HClO
H2SO4+Fe=FeSO4+H2↑
随堂检测
典例2 磷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磷的一种化合物叫亚磷酸(H3PO3)。已知:H3PO3与NaOH反应除了生成水外,只生成Na2HPO3和NaH2PO3两种盐,回答下列问题:
(1)H3PO3属于 (填“一”“二”或“三”)元酸。
(2)Na2HPO3为 (填“正盐”或“酸式盐”)。
(3)写出H3PO3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
二
正盐
H3PO3+NaOH===NaH2PO3+H2O
物质的转化的应用
工业生产
反应进行的可行性
原料来源
成本高低
设备要求
工业生产中制取NaOH ,是怎么做的呢?
2NaCl + 2H2O ==== 2NaOH + H2↑ + Cl2↑
通电
工业上制取NaOH一般不采用Na2O与H2O反应,而主要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
Na+H2O
Na2O+H2O
安全、产率、污染...
随堂检测
单质 氧化物 酸 碱 盐
A 金刚石 冰水混合物 硫酸 烧碱 胆矾
B 黄铜 干冰 盐酸 石灰乳 石膏
C 碘酒 石英 磷酸 碱石灰 食盐
D 硫磺 磁性氧化铁 醋酸 纯碱 小苏打
典例1 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
A
一、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得到的混合物体系。
2、组成
分散系中被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叫做分散质,
另一种物质叫做分散剂。
一、分散系及其分类
3、分散系的分类
溶液
胶体
浊液
(2) 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散系可分为三类:
一、分散系及其分类
4、胶体的分类:
有色玻璃
雾
稀豆浆
墨水
血液
液溶胶
固溶胶
气溶胶
按分散剂的状态分类
云
二、胶体的制备及性质
1、Fe(OH)3胶体的制备
【观看胶体的制备实验,记录实验步骤,观察实验想象】
往小烧杯中加入40ml蒸馏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FeCl3 + 3H2O △ Fe(OH)3(胶体)+3HCl
红褐色
二、胶体的制备及性质
2、 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
有一条“光亮”的通路
分别用激光笔照射Fe(OH)3胶体和CuSO4溶液,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
区分胶体和溶液是一种常用的物理方法。
可见光
照射胶体
胶粒
使可见光散射
形成光亮的“通路”
原因:
二、胶体的制备及性质
生活中的丁达尔效应
二、胶体的制备及性质
Fe(OH)3
Fe(OH)3
Fe(OH)3
Fe3+
Fe3+
Fe3+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思考1】胶体粒子带电荷的一般规律
胶体粒子的构成
正电荷 Mx(OH)y、MxOy
负电荷 非金属氧化物,土壤胶粒
电中性 单个大分子(如淀粉)
不对!胶体和溶液一样呈电中性。
应区别“胶体”和“胶粒”。
【思考2】胶体粒子因为吸附了溶液中的离子而带电荷,因此胶体不是电中性。对吗?
法扬斯规则
二、胶体的制备及性质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 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 (阴极或阳极) 作定向移动的现象,叫做电泳。
实验:
结论:
应用:
说明Fe(OH)3胶粒带正电荷。
注意:胶体本身是不带电的,带电的是胶粒!
静电除尘
2、 胶体的性质——电泳(补充)
如图所示
二、胶体的制备及性质
2、 胶体的性质——胶体的聚沉(补充)
胶体是一种介稳体系,当稳定性条件被破坏,胶粒就会聚集成为较大的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来,即形成了悬浊液。
加入酸、碱和盐等电解质溶液
加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加热或搅拌
措施
【思考1】为什么用蒸馏水不用有自来水?
自来水中含有电解质、杂质较多,易使制备的胶体发生凝聚。
胶体净水原理:比表面积大具有吸附性,胶体粒子带电与泥沙胶粒中和,共同聚沉。
二、胶体的制备及性质
3、 胶体的提纯——渗析法(补充)
分散质粒子直径/m
10-10 10-9 10-8 10-7 10-6 10-5
半透膜 滤纸
沉淀颗粒
胶体粒子
分子离子
结论: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简称胶粒)能透过滤纸,但无法透过半透膜。
应用:分离和提纯胶体
二、胶体的制备及性质
淀粉胶体
和食盐溶液
半透膜
蒸馏水
实验操作:盛有淀粉胶体和食盐溶液的半透膜浸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
烧杯中的溶液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烧杯中的溶液加入碘水无现象。
3、 胶体的提纯——渗析法(补充)
练习、从①渗析、②聚沉、③电泳、④丁达尔效应,将正确
的选项填在相应的位置(填序号):
(1)在肥皂水中透过强光,可看到光带,这种现象称为_____;
(2)在Fe(OH)3胶体中加入少量电解质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这种现象叫作_____;
(3)用半透膜把胶体中的NaCl分离出来的方法叫作_____;
(4)在水泥和冶金工厂常用高压电对气溶胶作用,除去大量烟尘,减小对空气的污染,这种做法应用的主要原理是______。
①
②
③
④
二、胶体的制备及性质
C
二、胶体的制备及性质
典例 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在一定条件下,将含等量的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可得到分散质粒子大小在36~55 nm之间的黑色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B.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Fe2O3
C.用光束照射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分散系为胶体,分散质粒子大小即1个Fe(OH)3粒子的直径
三、三类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1 nm 1~100 nm >100 nm
分散质粒子 分子或离子 许多分子的集合体或单个高分子 巨大数目分子的集合体
外观 均一、透明 均一、透明 不均一、不透明
性质 能否透过滤纸 能 能 不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 能 不能 不能
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 无 有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