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物质的分类 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1 物质的分类 学案(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26 10:21: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1物质的分类
【内容出处】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学习目标】
通过对生活实例的认识,理解分类的意义和方法,并迁移至物质分类。能对酸、碱、盐、氧化物进行分类,建立物质分类的基本模型。
以含碳单质为例,认识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类的物质,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以酸和氧化物为例,理解根据物质的性质可以对物质分类。
通过对氢氧化铁胶体性质的讨论,能从微观上辨析分散系的分类,体会微观粒子的变化对宏观物质的性质的影响。
【任务评价】
思考1、2,检测1(检查目标1)
思考3、4、5,检测2(检测目标2)
思考6,检查3(检测目标3)
【学习过程】
——资源与建议:
本节课位于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该部分的教学内容是在高中阶段首先接触的化学知识,本节从分类的角度出发,安排了“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和“分散系及其分类”这两部分内容,在整个高中化学学习阶段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对分类方法的系统学习,可以分类梳理一下已经学习过的化学知识,将这些化学知识在头脑中进行系统化处理,同时利用对分散系进行分类的方法,学习胶体的基本性质。而在本章后续的学习过程中,还要利用这种方法,学习化合物的分类,反应类型的分类等等,这种方法实际也要贯穿于学生整个的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
本节课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学习: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分散系及其分类。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建立分类的科学思想,掌握物质和分散系的分类方法,了解胶体的概念和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课中学习:
【情境引入】视频“机器人对快递件的高速分拣”
思考1:机器是怎样将快递件进行分类的?如果以其他方式分类是科学的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会在什么地方用到分类的方法呢?
任务一: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
资料:生活中任何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如氢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的元素,含氢元素的物质有H2、H2O、H2SO4等。碳是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元素之一,金刚石、石墨、C60、温室气体之一的CO2中都有碳元素的身影。钠(Na)是一种活泼的金属,生理盐水中的NaCl、碱面里的Na2CO3、管道疏通剂的有效成分NaOH中都含有钠元素。钙是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自热米饭发热包中的CaO、用来杀菌除虫的波尔多液[由Ca(OH)2和CuSO4配制而成] 、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aCO3都含有钙元素。钡是生产绿色烟花必须添加的一种元素,用x射线检查肠胃病时病人服用的BaSO4浊液(俗称钡餐)当中也含有钡元素……
思考2:请同学们根据初中学习的化学知识,尝试将上述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并且交流大家的分类标准。
思考3:金刚石、石墨、C60 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它们是同一种物质吗?性质相同吗?
【归纳总结】同素异形体是指 ,
例如 和 互为同素异形体 ; 和 互为同素异形体 。
【检测1】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1)Na、NaCl、SiO2、H2SO4都称为分子式(  )
(2)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不可以断定该物质一定是一种纯净物(  )
(3)用于环境消毒的漂白粉是混合物(  )
(4)胆矾(CuSO4·5H2O)属于混合物(  )
任务二: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
思考4:请从不同角度对下列 5 种酸进行分类: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磷酸(H3PO4)、和氢硫酸(H2S)
思考5:除了物质的组成,我们还可以利用物质的性质进行分类。例如,如果氧化物根据性质又可以进行怎样的划分呢?
【归纳总结】
酸性氧化物是指 ,例如
碱性氧化物是指 ,例如
两性氧化物是指 ,例如
不成盐氧化物是指 ,例如
【检测2】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1)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2)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
(3)纯碱属于碱,硫酸氢钠、碳酸氢钠属于酸式盐(  )
(4)已知NaH2PO2是正盐,其水溶液呈碱性,则H3PO2属于三元弱酸(  )
任务三:分散系及其分类
思考6:阅读书本P8完成下表
分散系 实例 分散质 分散剂 特征 鉴别方法
【归纳总结】
生活中哪些属于胶体: 。
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 。
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是 。
【检测3】
(1)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
(2)“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
(3)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
(4)碳纳米管属于胶体分散系,该材料具有超强的吸附能力(  )
(5)胶体不一定是液态,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属于物理变化(  )
(6)土壤中离子的吸附与交换过程有保肥作用,该过程与胶体有关(  )
【课堂小结】
【检测与作业】
A组检测题
1.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是“笔墨纸砚”,下列对应的主要材料所属物质、物质分类有误的是(  )
分类选项 文房四宝 材料所属物质 物质分类
A 毛笔(纯狼毫) 蛋白质 化学纤维
B 墨 碳 单质
C 宣纸 纤维素 糖类
D 石砚 石英、云母、石灰石 氧化物、盐
2.物质分类的依据通常有组成和性质。下列物质分类中,只考虑组成的是(  )
A.NaClO4是钠盐、高氯酸盐、正盐
B.HNO3是一元酸、强酸、挥发性酸
C.Fe(OH)2是二元碱、难溶性碱、弱碱
D.Al2O3是两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难熔氧化物
3.(2019·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三月考)下列属于酸性氧化物是(  )
A.SiO2 B. BaO
C.CO D.H2O2
4.德国著名行业杂志《应用化学》上刊登文章介绍:某中德联合研究小组设计制造了一种“水瓶”,用富勒烯(C60)的球形笼子作“瓶体”,一种磷酸盐作“瓶盖”,恰好可将一个水分子关在里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王水、双氧水都是纯净物
B.石墨和C60互为同位素
C.磷酸钙中所含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
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C60是化学变化
5.PM2.5是重要的空气污染物,PM2.5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10-6m)的颗粒物,因此均能形成胶体
B.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降低机动车尾气排放,可以减少PM2.5污染
C.PM2.5专用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D.工厂利用胶体的电泳性质,采用静电除尘工艺,可部分降低细颗粒物造成的污染物质
6.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所形成的种种美景的最本质原因是(  )
A.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大小约为10-9~10-7 m
B.光是一种胶体
C.雾是一种胶体
D.发生丁达尔效应
7.下列解释与胶体无关的是(  )
A.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烧碱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豆制品厂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
C.水泥厂用先进的电除尘技术除去空气中的粉尘
D.洪灾发生地的农民用明矾净化河水作为生活用水
B组检测题
8.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 "G:\\唐兰\\2020\\大一轮\\化学\\化学 浙江专用\\Word\\17.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G:\\唐兰\\2020\\大一轮\\化学\\化学 浙江专用\\Word\\1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G:\\唐兰\\2020\\大一轮\\化学\\化学 浙江专用\\Word\\1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G:\\唐兰\\2020\\大一轮\\化学\\化学 浙江专用\\Word\\1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G:\\唐兰\\2020\\大一轮\\化学\\化学 浙江专用\\Word\\1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G:\\唐兰\\2020\\大一轮\\化学\\化学 浙江专用\\Word\\1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G:\\唐兰\\2020\\大一轮\\化学\\化学 浙江专用\\Word\\1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G:\\唐兰\\2020\\大一轮\\化学\\化学 浙江专用\\Word\\1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唐兰1\\g\\唐兰\\2020\\大一轮\\化学\\化学 浙江专用\\Word\\1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唐兰1\\g\\唐兰\\2020\\大一轮\\化学\\化学 浙江专用\\Word\\17.TIF" \* MERGEFORMATINET
A.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Z中固体与液体分离
B.X、Z烧杯中分散质相同
C.Y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aCO3+2Fe3++3H2O===2Fe(OH)3(胶体)+3CO2↑+3Ca2+
D.Z中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9.科学家在研究化学物质时,常常对物质进行分类,以便对同类物质的组成和性能进行深入研究。
(1)下列各组物质中有一种物质从化学性质角度看与其他物质不属于同一类,请将其挑出来(余下的必须属于同类),并说明理由。
物质组 不属于同类的物质 理由
①MgO、CuO、CaO、Al2O3
②CO、CO2、SO2、Mn2O7
③HCl、H2SO4、HNO3、HClO
(2)请对以下过程形成的分散系进行分类。
①花生油加入水中后充分搅拌 ②向蒸馏水中加入硝酸钾至恰好饱和
③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④氢氧化钡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⑤用滤纸过滤氢氧化铁胶体后得到的滤液 ⑥碘水和酒精的混合物
⑦将纳米材料分散在塑料中制备复合材料
属于浊液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溶液的是 ;属于胶体的是 ,能导电的是 。
10.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下面的实验方法制备氢氧化铁胶体:首先取少量蒸馏水于洁净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滴加饱和的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反应原理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做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实验时,有些同学没有按要求进行,结果没有观察到胶体,请你预测其现象并分析原因:
①甲同学没有选用饱和氯化铁溶液,而是将稀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结果没有观察到 ,其原因是 。
②乙同学在实验中没有使用蒸馏水,而是用自来水,结果会 ,原因是

③丙同学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后,长时间加热,结果会 ,原因是 。
(2)丁同学按要求制备了Fe(OH)3胶体,但是他又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了稀H2SO4溶液,结果出现了一系列变化。
①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 。
②随后沉淀溶解,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