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铁及其化合物 第一课时 课后说课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1 铁及其化合物 第一课时 课后说课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26 14:24: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铁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 课后说课)
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第一节
授课标题:构建铁的价类二维图
CONTENTS
01 教学分析---P03
02 教学过程---P10
03 教学反思---P26
目录
教学分析
1、结合真实的情景或实验探究,了解铁及其化合物主要性质以及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结合金属的多样性,知晓化学反应可以探索物质性质,增加应用价值。
3、从STSE的视角强调元素化合物的社会价值,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课标分析
承前
九年级下册
1、衔接初中知识,深化了金属材料的学习。
2、巩固了物质分类和转化的关系,逐步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3、初中必做实验中,要求学生具备基础实验观察和操作能力。
初中必做实验
教学分析
2、教材分析
启后
必修一
选择性必修一
1、帮助学生获取实验探究、善于发现、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实验探究和创新意识的核心素养落地。
2、为电解池和原电池打下基础。
3、同时引导学生建构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核心思想,培养学生物质类别观和元素价态观。
教学分析
2、教材分析
素质目标
学习障碍
已有基础
初步形成铁元素简易认识模型。
具备一定物质类别及转化观念。
证据推理及批判性思维能力有所不足。
就经验做出片面判断,缺乏深度广度。
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社会发展,STSE等内容,感受化学反应整体性和复杂性。
教学分析
3、学情分析
学科价值
了解铁元素在自然界形态,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体会化学对人类生活重要意义。
核心素养目标
1
2
3
文化自信
从我国使用铁的化学史感受中华民族在科技发展进程中的贡献,增强文化自信。
认知模型
利用氧化还原认识铁的化学性质,基于铁与水蒸气反应,建立实验学习认知模型,培养安全意识。
教学分析
4、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难点知识解析
重点知识解析
铁与不同物质反应,生成不同价态的产物。
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教学分析
4、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教法
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
实验探究
生活实践
实验启发
目标驱动
情景创设
讲授法
学法
教学分析
5、教学方法
新课导入
5分钟
新课讲授
30分钟
总结提升
5分钟
计时:共计40分钟
教学过程
暗线:社会责任感
明线:目的→过程→结果
九年级下册P16
利用“高炉炼铁”的视频导入课程内容,同时配合《九年级下册》教材图片和文字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回忆初中知识,完成初高中知识的过度与整合。
炼铁厂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问题线
新疆、张掖
铁从何来
情境线
存在形式
知识线
五金市场
物理性质
铁制电线?
实验探究
人为补铁?
铸剑工艺?
燕麦产
钢铁厂
化学性质
培养总结归纳能力
能力线
设计优化
完成实验
落实性质
决定用途
价态视角
认识物质
模型认知
素养线
科学态度
证据推理
宏微结合
教学过程
2、新课讲授
探究一、铁从何而来?
根据图片,总结出铁的存在形式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增强多学科联系性,全方位发展
塑造整体的科学观,价值观
新疆
甘肃灵台
甘肃张掖
探究二、铁的物理性质(能否用铁做电线)
根据图片,提炼要素,概括性质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化学与生活相结合
提升化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金市场
探究三、铁的化学性质(燕麦加铁)
生成问题
生成问题
生成问题
燕麦厂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作用机理
燕麦中添加铁粉的目的?
如何正确补铁?
铁与不同物质反应的不同产物
探究四、实验探究(产物组成)
生成问题
生成问题
Fe3+
1、引导学生设计并优化实验。
再探铁与水反应
产物验证
生成问题
猜想预测
生成问题
如何检验黑色产物价态?
猜想预测
设计方案
检验黑色产物中铁的价态
酸溶检验Fe3+、Fe2+
设计方案检验离子
如何验证黑色固体
分组实验
检验混合溶液中是否有Fe3+、Fe2+
检验单一溶液中的是否有Fe3+、Fe2+
得出结论
证明黑色固体是四氧化三铁
2、分组实验
探究四、实验探究(优化实验)
生成问题
生成问题
Fe3+
2、如何除去干扰?保证实验准确性。
1、实验中是否存在干扰?
终探铁与水反应
实验改进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设计实验
产物仅有Fe3O4吗?
产物中混有未反应完全的铁粉。
用CuSO4溶液检验并除去铁粉。
产物探究
探究四、实验探究
生成问题
生成问题
生成问题
认识铁与水反应,铁的氧化物,Fe3+、Fe2+的性质及检验方法,从物质类别及元素价态二维图视角丰富了铁元素的认知模型。
单质铁
铁的
存在
物理
性质
化学
性质
实验
探究
提升学生自主总结归纳的能力
“划繁为简,以简驭繁”
教学过程
3、课程总结
1、课后实践探究作业
化学
性质
1、查阅资料,以菠菜中铁元素的检验,为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收集其中铁元素的检验方法。
2、根据学校实验条件,确定制备和检验实验样品的步骤,仪器和用品等。
教学反思
建立解决问题的角度和思路,
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2、教学落实评价
教学反思
1
亮点
2
3
4
2、把握真实的史实,体现科学的严谨性。
1、创设真实的情景,体现化学的实用性。
3、学科活动的多样,体现化学的趣味性。
4、课堂问题的连贯,体现课堂的高效性。
3、教学亮点
教学反思
思所失
思所疑
思所难
思所创
2、不应越俎代庖,放手学生讨论与思考。
1、不是全员都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教学。
3、重难点问题处理不到位。
4、循规蹈矩,教材深挖不到位。
不足
4、教学不足
教学反思
三大
特点
5、教学改进
教学反思
感谢聆听
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