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群落的组成和结构 课件(1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6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群落的组成和结构 课件(19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8-25 07:2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二章 群落(1)
群落的组成和结构
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二
学习目标
1.阐述优势种的概念及其在群落中的作用(生命观念)
2.结合实例阐述生态位的概念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和适应意义;举例说明生态位重叠和竞争排斥原理、生态位分化,并将生态位理论应用于解决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相关问题(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社会责任)
3.学会常见土壤动物丰富度的调查方法;描述不同群落土壤动物的类群组成,形成物种丰富度的概念;认同丰富度调查可以反映群落的物种组成(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4.认同群落结构的形成是物种长期自然选择和适应的结果,并将群落结构的知识应用于农业生产上(生命观念、社会责任)
(1)一株枯树和其上的苔藓、真菌、昆虫和蜗牛等生物共同组成一个群落。 ( )
(2)种群密度过大,大鲈鱼会吃掉小鲈鱼,这属于捕食关系。 ( )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种间竞争关系。 ( )
(4)群落的组成和外貌会随时间发生规律性变化。 ( )
(5)玉米田中玉米高低错落有致,体现了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 )
(6)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 )
(7)如果两种鸟的觅食生境一样,则这两种鸟的生态位完全一样。 ( )
(8)生态位重叠也一定伴随着竞争。 (  )
(9)优势种的主要识别特征是个体数量多,个体的体型大,在群落中常占有持久不变
的优势。 (  )
×
×
×

×

×
×
×
快速诊断
一、基础知识自查
1.群落及相关概念
所有生物种群
总数
数量
物种数目
结构 内部环境
决定
生态适应

其他物种
2.生态位
位置
地位
生态位
竞争
自然选择
排除竞争
共同生存
食物种类,形成不同食性
活动范围
活动时间
(2)时间结构
①概念:群落的________和________可随________改变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②群落的________变化明显。
3.群落的结构
生长型
不同高度
水平方向
分层
外貌
镶嵌性
阳光
食物
扩散能力
人类活动
自然选择
范围
(1)空间结构:
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组成
季节性
时间
不均匀
独学内化
1.什么是群落?什么是物种丰富度?优势种?生态位?
群落的概念和特征
(1)概念: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注意:
①有一定有时间和空间
②必须包括全部的生物。即必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三大功能类群
③生物间有一定的关系。各种生物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彼此之间以物质和能量为纽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特征:
包括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空间结构、时间结构、生态位、群落演替、边缘效应等。
种内互助、种内斗争
种内关系:
种间关系:
生物间的关系
竞争、捕食、寄生、互利共生、原始合作
群落的物种组成
要认识一个群落,首先要分析该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
(1)意义: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衡量指标:物种丰富度,即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
寒带常绿针叶林
北极冻原
热带雨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物种丰富度


我国从东北到海南的森林群落,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注意:物种丰富度与物种的种类数目有关,与生物个体数量无关,生物个体数量多,但种类不一定多,如人工林
①一般来说,热带地区群落的物种比温带和寒带地区的物种丰富。群落的生态环境越优越,组成群落的物种越丰富,反之越少。
②群落中的物种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
③不同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不同。数量多且对群落中其他物种影响很大的物种称为优势种。   
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原来不占优势的物种可能逐渐变得有优势;
原来占优势的物种也可能逐渐失去优势,甚至从群落中消失。
如何判断一个群落的优势种?(特点)
2.如何研究物种丰富度?(活动)
不同群落中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实验原理 ①在森林、草原等不同的群落中,土壤动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都有所不同
②通过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可以反映不同群落中土壤动物物种数目的多寡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不同群落中土壤动物的类群和数量不同,这可反映出其物种丰富度不同
注意事项 ①取样时应注意随机取样,以免结果偏差较大
②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的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并尽可能多地收集小动物
③在取样的塑料袋上要标明取样的地点和时间
④同一营养土壤中采集的样本,多组同学进行统计比较
调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的方法:
统计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的方法:
取样器取样法
目测估计法、记名计算法
例1.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一个群落中,数量最多的种群即为优势种
B.生态位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C.物种丰富度小的群落没有垂直结构
D.荒漠群落中,植物只有在有水的情况下才能发芽、开花和结果
独学内化
D
[解析]
优势种是指对群落的结构和内部环境的形成有明显决定作用的物种,其对其他生物的生存和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并不一定数量最多,A错误;
生态位形成后,会随着生物的进化而分化,B错误;
物种丰富度小的群落也有垂直结构,只是垂直结构较为简单,C错误;
荒漠群落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干旱区,群落中植物只有在有水的情况下才能发芽、开花和结果,D正确。
什么是生态位?一个物种的生态位取决于哪些因素?特点?
P28
群落中不同物种往往占据不同的生态位
同一群落中两个物种的生态位不可能是完全重叠的
自然群落中,生态位有重叠的物种会发生生态位分化
生态位分化的机理
群落有哪些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研究群落结构有什么意义?
如何区分不同生长型植物?
植物,动物分层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
陆地群落中垂直结构最明显的是什么群落?垂直结构最复杂的是什么群落?
群落的结构
P33
P33
群落的分层现象不仅表现在地面上,也表现在地下,但地下群落分层现象主要与水分和矿质元素有关。水生群落也有分层现象,影响因素主要有光的穿透性、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
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这是垂直结构吗?
高山从低到高植被分布依次可为阔叶林—针叶林—高原草甸—苔原,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吗?
合学讨论
(1)不是。垂直结构涉及的是群落中“不同物种”在空间垂直方向上呈现的“分层”现象,切不可将“同种生物”的高矮差异视作垂直结构。
(2)不是。高山植被从低到高分布不同是由于随海拔升高,温度下降明显,从而导致不同海拔高度植被分布不同。这种状况与地球南(北)半球随纬度升高植被分布的原理相同,属于植物的地带性分布,不是群落垂直结构中的分层现象。
某湖泊从湖岸到湖心依次生长着芦苇、浮萍、金鱼藻等生物,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