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遗传中的致死问题 课件(2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6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遗传中的致死问题 课件(20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8-25 09:07: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遗传中的致死问题致死+平衡致死体系
CATALOGUE
目录
1.
高考遗传分析
致死
平衡致死体系
迁移应用
2.
3.
4.
热点 考情
致死与平衡致死体系 ①2024·浙江6月选考,17;
②2024·贵州卷,20;
③2023·全国乙卷,6;
④2023·山东卷,18;
⑤2022·全国甲卷,6;
⑥2022·海南卷,15;
⑦2022·河北卷,7
高考遗传分析
2024·浙江6月选考,17
真题情境
17.某昆虫的翅型有正常翅和裂翅,体色有灰体和黄体,控制翅型和体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且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研究人员选取一只裂翅黄体雌虫与一只裂翅灰体雄虫杂交,F1表型及比例为裂翅灰体雌虫∶裂翅黄体雄虫∶正常翅灰体雌虫∶正常翅黄体雄虫=2∶2∶1∶1。让全部F1相同翅型的个体自由交配,F2中裂翅黄体雄虫占F2总数的(  )
A.1/12 B.1/10
C.1/8 D.1/6
B
【解析】翅型有正常翅和裂翅,假设控制翅型的基因为A、a,体色有灰体和黄体,假设控制体色的基因为B、b。控制翅型和体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可知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分析F1表型及比例:
雌性 裂翅:正常翅 2:1
灰体:黄体 1:0
雄性 裂翅:正常翅 2:1
灰体:黄体 0:1
翅型:常染色体,裂翅为显性性状,正常翅为隐性性状,AA显性致死。
体色: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黄体为隐性性状
推测亲本:裂翅黄体雌虫的基因型为AaXbXb
裂翅灰体雄虫的基因型为AaXBY
单对分析:
全部F1相同翅型的个体自由交配,即2/3Aa和Aa,1/3aa和 aa杂交,
2/3Aa和 Aa杂交,因 AA 致死,子代为 1/3Aa、1/6aa;
1/3aa和 aa杂交,子代为 1/3aa,
因此子代中Aa:aa=2:3,即 Aa占 2/5,aa占 3/5。
再分析 XBXb和 XbY,后代产生XbY的概率是 1/4。
综上可知,F2中裂翅黄体雄虫(Aa XbY)占F2总数=(2/5)x(1/4)=1/10。
活动1.1:
分类讨论致死问题
一对等位基因下的致死 合子致死
配子致死
两对等位基因下的致死 合子致死
配子致死
任务1:梳理解题过程,分类总结遗传致死问题
问题1:如何解决遗传中的致死问题?
(1)一对等位基因下的致死
合子致死 显性纯合致死 P:♀Aa×♂Aa→F1:显性∶隐性=2∶1
隐性纯合致死 P:♀Aa×♂Aa→F1:全为显性
配子致死 显性花粉致死 P:♀Aa×♂Aa→F1:显性∶隐性=1∶1
P:♀XAXa×♂XAY→F1:只有雄性,且显性∶隐性=1∶1
隐性花粉致死 P:♀Aa×♂Aa→F1:全为显性
P:♀XAXa×♂XaY→F1:只有雄性,且显性∶隐性=1∶1
致 死
(2)两对等位基因下的致死
(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均为完全显性且独立遗传)
①合子致死问题
各种情况下合子致死时AaBb自交后代的分离比及其分析
②配子致死问题(棋盘格法)
各种情形下配子致死时AaBb自交后代的分离比分析
1、AB雌/雄配子致死, 大三角(双显)少了4份,其余不变,分离比变为5:3:3:1
2、Ab雌/雄配子致死,大三角(双显)和中三角(前显后隐)均少2份,其余不变分离比变为7:1:3:1
3、ab雌/雄配子致死,,每一项均少1份,分离比变为8:2:2:0,即4:1:1
4、ab雌雄配子致死,大三角(双显)、中三角(前显后隐)和小三角(前隐后显)均少2份,小点(双隐)完全消失,分离比变为7:1:1:0
5、Ab雌雄配子致死,大三角(双显)少4份、中三角(前显后隐)少3份,小三角(前隐后显)和小点(双隐)不变,分离比变为5:0:3:1
6、AB雌雄配子致死,大三角(双显)少7份中三角(前显后隐)、小三角(前隐后显)和小点(双隐)不变分离比变为2:3:3:1
活动1.2
迁移:利用棋盘格法解决配子不完全致死问题
A/a与B/b独立遗传,雌配子育性正常,但含有a的花粉50%不育、50%可育
含有a的花粉50%不育雄配子比例由1AB: 1Ab:1aB:lab变为IAB:1Ab:50%aB:50%ab,
即2AB:2Ab:1aB:1ab
雄配子
雌配子
2
2
1
1
子代中个体总份数=雌配子系数和x雄配子系数和=4x6=24(份)
大三角:子代中A B 体占比为15/24
中三角:子代中A_bb个体占比为5/24
小三角:子代中aaB_个体占比为3/24
子代中aabb个体占比为1/24
评价
某种自花传粉植物的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A/a控制花粉育性,含A的花粉可育;含a的花粉50%可育,50%不育。B/b控制花色,红花对白花为显性。若基因型为AaBb的亲本进行自交,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子一代中红花植株数是白花植株数的3倍
B.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所占比例是1/12
C.亲本产生的可育雄配子数是不育雄配子数的3倍
D.亲本产生的含B的可育雄配子数与含b的可育雄配子数相等
B
[解析] 分析题意可知,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故含a的花粉育性不影响B和b基因的遗传,所以Bb自交,子一代中红花植株B_∶白花植株bb=3∶1,A正确;基因型为AaBb的亲本产生的雌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B∶Ab∶aB∶ab=1∶1∶1∶1,由于含a的花粉50%可育,故基因型为AaBb的亲本产生的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B∶Ab∶aB∶ab=2∶2∶1∶1,所以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4×1/6=1/24,B错误;由于含a的花粉50%可育,50%不可育,故亲本产生的可育雄配子是A+1/2a,不育雄配子为1/2a,由于Aa个体产生的A∶a=1∶1,故亲本产生的可育雄配子数是不育雄配子数的3倍,C正确;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所以Bb自交,亲本产生的含B的雄配子数和含b的雄配子数相等,D正确。
致死问题在生产育种中的应用——平衡致死体系
特点:存在两个纯合致死基因(A与B),且两个致死基因(A与B)要分布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上。
平衡致死体系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仍全为平衡致死体系。
常染色体上的平衡致死体系应用:永久制杂种(以杂合状态世代保存,不发生分离)
性染色体上的平衡致死体系应用:性别选择(只繁育某种具有某种优良性状的性别)
阐述平衡致死系的特点
问题2:平衡致死体系在育种实践中有哪些应用价值?
平衡致死
任务2 运用平衡致死体系解决性别相关育种难题
活动2:设计实验选育雄性家蚕
实验素材1: 10号常染色体上的卵色基因:黑色卵(A)对白色卵(a);
Z染色体上体表透明度基因:正常蚕幼体体表不透明(Os)对油蚕体表透明(os)
实验目的:雄蚕食桑少,蚕丝质量高,蚕农希望只养雄蚕,避免雌、雄蚕混养。
环节1 :通过改造W染色体实现只养雄蚕的目的。
实验素材2: 利用W2构建家蚕平衡致死体系中,m基因和n基因为隐性致死基
因,os基因能遮蔽m基因的致死作用(不考虑Z染色体上的Os/os基因)。普通蚕无m、n隐性致死基因(基因型为aaZMNZMN、aaZMNW)
请构建出平衡致死体系的雄蚕
环节2 :
小组交流,设计利用家蚕平衡致死体系只繁殖雄蚕的育种方案。
提出、交流育种方案:
让家蚕平衡致死体系中的雄蚕(aaZmNZMn)与普通蚕的雌蚕(aaZMNW)杂交,子代中雌蚕(aaZmNW、aaZMnW)致死,存活的全为雄蚕(aaZMNZmN、aaZMNZMn)。
环节3 :
家蚕平衡致死体系除了可以只繁殖雄蚕,也可以继续保持自身体系稳定,请用遗传图解阐述原理。
注:遗传图解只要求写出个体的基因型,基因型写法参照下例:平衡体系中的雌蚕写作aaZmNWosA
平衡体系的保持
评价 :
学会归纳——迁移
平衡致死体系的基因型一般应为双杂合子;两个纯合致死基因为非等位基因,且分别位于1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上。若两个纯合致死基因均为显性纯合(或均为隐性纯合)致死,平衡致死体系应为下图1所示;
若两个纯合致死基因一个为显性纯合致死,另一个为隐性纯合致死,则平衡致死体系该如何设计?请在图2中标注出相应基因。
遗传高考考情分析
真题情境:
尝试解决遗传致死问题
拓展:遗传平衡致死体系
评价反馈
应用情境:
运用平衡致死体系
解决育种问题
总 结
分类分析致死问题
感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