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自动采集数据 课件(共18张PPT)-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下《信息技术》西南大学出版社(2024)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自动采集数据 课件(共18张PPT)-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下《信息技术》西南大学出版社(2024)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5-08-25 11:34: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信息科技》
4 年级下册
数据采集
第二单元
第6课
自动采集数据
学习目标
情境引入
新知学习
项目探究
目录
学习目标
知道自动采集数据的内涵特征,以及生活中常见的数据自动采集设备。
亲身体会生活中的数据自动采集设备,理解数据自动采集设备的数据收集原理。
分析自动采集数据与手动采集数据的优缺点,并学会应用数据自动采集设备。
运动场上球员跑动距离的数据,使用表格这类工具进行定点采集,可能要耗费巨大的精力和财力,而且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智能化可穿戴设备能够自动采集这类数据,方便快捷且误差较小。
情境引入
可能会有十几千米吧!你看他们戴的手环,那个设备能够自动收集这些数据。
这些球员在一场
比赛中会跑多远呢?
比赛真精彩!
自动采集数据是借助计算机程序或自动化工具,自动收集和提取数据的过程。
新知学习——数据的自动采集
自动采集数据一般需要使用专业软件或自动化工具来实现。
与手动采集数据相比,自动采集数据可以更快速地获取大量数据,而且数据准确性更高,能够避免人为错误。
新知学习——数据自动采集设备
生活中的数据自动采集设备已经越来越多,常见的有各类可穿戴式设备。在运动场上,运动员在场地中灵活跑动,运动轨迹无法预知,更无法准确测量,而在可穿戴式设备发明之后,这个问题就变得非常简单了。
新知学习——数据自动采集设备
可穿戴式设备是一种物联网设备,其中有各类传感器,能够穿戴在身上,自动地实时采集想要的数据,如图 6-1所示。以跑步为例,传感器会自动记录震动的次数,将每次震动计为一步。
图6-1 可穿戴式设备
新知学习——数据自动采集设备
可穿戴式设备数据采集方式与计分、计犯规次数的方式明显不同,不需要人眼观察、记录,只要穿戴上它,运动的数据就会被自动采集。
可穿戴式设备在生活中已经屡见不鲜了,比如我们常常用到的计步排行,就是利用手机的传感器采集一天的震动,并转化为步数的,然后与好友们一起排名,如图6-2所示。
图6-2 计步排行
现在,一些传感器被集成在手机和手环、手表等可穿戴式设备中,可采集步数、体温、心率、血氧饱合度等数据。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如何采集自己一天行走的步数。
项目探究——采集运动步数
1.在微信内搜索“ 微信运动”,如果微信运动停用,则选择启用。
2.找到“进入微信运动”,点击进入。
3.查看父母的手机、手环等数据采集设备是否支持计步传感器,是否已经打开。
项目探究——采集运动步数
4. 在一天时间内,都要随身携带手机、手环等数据采集设备。
5. 点击“步数排行榜”,实时查看当前步数。
6. 通过步数排行榜,还可以查看 其他人的步 数,如图6-3所示。
图6-3 运动步数月统计
操作练习——练一练
带上步数采集设备去操场,看一下我们在操场上跑一圈之后,步数的变化情况。
操作练习——练一练
活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1. 打开运动步数的功能,在起点处记录采集设备当前的步数。
2. 戴上采集设备,绕操场跑一圈,同时默数自己跑过的步数。
3. 在终点处,查看采集设备记录的步数,用终点处的步数减去起点处的步数,得到行走一圈的步数。
提示:健康运动应当持之以恒,量力而行,要尽量减少受伤的概率。
操作练习——做一做
2. 大家可以尝试手持采集设备行走但不摆臂,看一看采集的步数是否与之前正常行走步数一致。
1. 对比采集设备记录的步数与自己默记的步数,如果相差比较大,想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拓展阅读——智能运动鞋
智能运动鞋通过将传感器、芯片和连接设备集成在运动鞋中,实现运动数据的自动采集。
它能够自动采集运动者的步数、距离、速度、运动时长等基本运动数据,还能通过内置的压强、加速度和陀螺仪等传感器,自动采集足底压强、力量方向和运动体态等信息,分析运动者的步态、跑姿以及膝盖负荷,有针对性地指导跑步训练和预防运动损伤,为运动者制订个性化的训练目标和计划,帮助人们更加科学、高效地进行锻炼。
单元学习评价
①学习本单元后,我认为我能够:
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数据采集场景。 ☆☆☆☆☆
合理使用数据采集工具,采集一些有用的生活信息。 ☆☆☆☆☆
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数据采集设备。 ☆☆☆☆☆
单元学习评价
②学习本单元后,我的收获是:
③学习本单元后,我在以下方面还需要努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