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信息科技》
4 年级下册
跨学科主题活动
用数据讲故事
我国作为粮食生产第一大国,2023 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3908.2亿斤。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粮食排名不高。因此,粮食安全对于我们来说关系重大。一方面,我们要改善粮食生产环节,生产出更多符合人民需求的粮食;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重视节约粮食,尽量减少粮食的浪费,这对一个人口大国来说,显得十分重要。
那么,请大家以“粒粒皆辛苦”为主题,开展“数据收集”“数据分析”“主题演讲”三个活动任务,弘扬“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美德。
任务一——数据收集
活动设计
在体会与感受农作物生长的过程中,采集农业相关数据。
任务一——数据收集
活动实施
1.体会与感受农作物的生长过程
在教师的指导下,每人尝试种植一种农作物并完成以下任务。
选择一种你打算种植的农作物,了解它的生长习性、种植环境;
观看所选农作物的种植视频,了解种植的具体操作步骤;
准备需要种植农作物的种子或者幼苗、化肥、铲子、水壶等种植材料与工具。
任务一——数据收集
活动实施
1.体会与感受农作物的生长过程
现代农业是在现代科技和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和传统农业多采用人力、畜力和简单农作工具进行生产劳动不同,现代农业主要利用现代科技和设备,在数字技术的帮助下,让农业生产变得更科学,更高效。
任务一——数据收集
活动实施
2.采集农业相关数据
(1)每天记录各自培育的农作物生长高度,收集它们连续10天的生长高度数据,如表1所示。
时间 第1天 第2天 ...... 第9天 第10天
高度(cm) 2 2.2 ...... 3.5 3.6
表 1 农作物生长高度记录表
任务一——数据收集
活动实施
2.采集农业相关数据
(1)同时记录10天内的浇水、施肥、除草等相应管理措施,如表2所示。
时间 第1天 ...... 第9天 第10天
浇水次数(次) 0 ...... 1 0
施肥次数(次) 1 1 0
除草次数(次) 0 0 0
表2 农作物管理记录表
任务一——数据收集
活动实施
2.采集农业相关数据
(2)搜集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当地主要粮食作物的平均亩产量、个人每天食用某种粮食的量等数据。
(3)搜集全国各省耕地面积、粮食自给率等数据。
任务一——数据收集
活动实施
3.交流讨论
项目 难题 解决方法
农作物生长
人均数据
各省数据
其他( )
在采集数据时,你遇到了哪些难题,是如何解决的?
任务一——数据收集
活动实施
3.交流讨论
在采集数据的过程中,你使用了哪些方法?你记录各项数据时,使用了哪些方法?
其他同学有哪些好的方法
借鉴他/她方法的理由
我使用的方法
我的理由
任务二——数据分析
活动设计
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农作物生长预测”“各省粮食自给率”“一个农民伯伯养活多少人”为主题,以小组合作方式整理、分析数据,设计出你们心中的用数据讲故事的新方案。
活动实施
1.“农作物生长预测”案例分析
设计一个农作物生长高度记录表,如表1所示,记录一段时间内农作物生长高度数据,并使用第9课学习的预测方法,生成预测图和相应的预测数据,通过这个图我们就可以看出农作物生长和精细管理的关系。
任务二——数据分析
活动实施
2.“各省粮食自给率”案例分析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各省粮食自给率的案例分析方案,学会使用排名、分类、数据地图等方式分析和展示数据。
(1)各省粮食自给率排名。
使用第7课学到的数据排序方法,对全国各省的粮食自给率进行排名,并计算平均值和总量。
任务二——数据分析
活动实施
2.“各省粮食自给率”案例分析
(2)将各省按粮食自给率进行分类。
自定规则,将各省按粮食自给率进行分类。例如,我们可以将粮食自给率划分为三个类别:自给率大于300%,为充分自给;自给率小于 300%,大于 70%,为基本自给;自给率小于 70%,为难以自给。
任务二——数据分析
活动实施
2.“各省粮食自给率”案例分析
(2)将各省按粮食自给率进行分类。
大家可以根据第 11 课学习的数据分类方法和表 3 的数据,通过手动或自动的方式将上述省份划分到所属类别中,并统计每个类别中省份的数量。
任务二——数据分析
任务二——数据分析
省份 粮食自给率 省份 粮食自给率 省份 粮食自给率
甘肃 123.1% 山西 101.8% 天津 45.1%
江西 121.3% 重庆 85.2% 海南 36.2%
湖北 119.7% 陕西 80.3% 福建 30.5%
湖南 115.7% 西藏 73% 广东 25.4%
江苏 110.5% 贵州 71% 浙江 24%
四川 107% 广西 69.1% 上海 9.4%
云南 102.2% 青海 46% 北京 4.3%
...... ...... ...... ...... ...... ......
表 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自给率
活动实施
2.“各省粮食自给率”案例分析
任务二——数据分析
议一议:
①为什么有些省份的粮食自给率很高,有些省份的粮食自给率很低?
②国家要怎么做才能实现各省粮食保障供给?
③粮食运输会带来多少损耗?
活动实施
2.“各省粮食自给率”案例分析
(3)粮食自给率图表展示。
按照上面的分类结果,制作一个粮食自给率柱状图,分别使用三种颜色标注三个类别,将各省份涂上对应的颜色并展示。
任务二——数据分析
活动实施
3.“一个农民伯伯养活多少人”案例分析
根据搜集的人均耕地面积以及当地主要粮食的产量数据,计算一个农民伯伯一年内能够生产某种粮食的产量;根据搜集的一个人每天消耗此种粮食的数量,计算一个人一年内消耗粮食的总量,并进一步计算出一个农民伯伯能养活多少人。
任务二——数据分析
任务三——主题演讲
活动设计
以“粒粒皆辛苦”为主题进行演讲,并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活动实施
1.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以“粒粒皆辛苦”为主题的演讲。
2.可利用“群投票”发起“我认为最容易导致粮食浪费的行为”的在线匿名投票,分析投票的结果,找出容易导致浪费的行为,并交流如何杜绝这些行为的发生。
任务三——主题演讲
1.案例展示
在教师和父母的帮助与指导下,完成所有的案例分析,并在全班进行展示,各组之间进行评比。各组将在展示交流中发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对自己的方案进行优化。
展示分享
任务三——主题演讲
你们小组在展示交流中 发现了什么问题? 你们小组将进行怎样的修改
2.主题演讲
在以“粒粒皆辛苦”为主题的演讲中,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同时,通过“我认为最容易导致粮食浪费的行为”的群投票活动,分享自己认为容易导致浪费的行为,交流如何杜绝这些行为的发生。
展示分享
任务三——主题演讲
跨学科主题活动学习评价
①根据自己的情况填写下表
评价维度 评价内容 评价方式 自评 互评 师评
过程评价 能合理利用数据采集工具,搜索和采集所需数据
能合理使用数据处理工具,分析数据并提出观点和论据
能合理使用数据展示工具,综合运用劳动、信息科技、语文等多学科知识讲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能积极参与主题演讲活动
积极参与展示分享活动,陈述得完整准确
作品评价 案例分析与展示简洁、准确,方法使用得当
演讲清晰明了,具有逻辑性
②学习本活动后,我的收获有:
跨学科主题活动学习评价
③学习本活动后,我在以下方面还需要努力:
跨学科主题活动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