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陈渭岩《巴夏礼夜壶》
巴夏礼
同学们,先瞧一瞧眼前这只奇特的陶制夜壶。夜壶上的巴夏礼头戴英式帽,被塑造成尿壶口,身躯侧屈卧,手托下颊着地,双腿屈勾贴屁股,另一手还弯曲做成尿壶提手,丑态尽显。大家是不是好奇,究竟是怎样的深仇大恨,才让人们把一个人制成夜壶,还人人都想往里面撒尿呢?
制作:黎燕琳
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2课
一场的悲剧重演的侵略
——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一场悲剧重演的侵略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英法主谋
美俄帮凶
直接原因
时间
参与国家
导火索
“(《南京条约》签订后)这年的好收成和中国条约的消息,把英国从困难和痛苦的可怕境遇中拯救出来。”——英国首相皮尔,托利党领袖
皮尔
英人满怀信心地期待
“十年之后,英国人发现中国人消费的英国产品还赶不上荷兰的一半。英国七千万镑的生产总值中,中国只接受了两百万镑。他们对中国的胃口本来是两千万英镑的。中国作为英国的一个顾客,其重要性竟然比不上西印度殖民地、意大利诸国和附近的岛屿,或是一个大一点的欧洲国家。”——《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二次鸦片战争》第六册
现实无情的泼冷水
一、一场悲剧重演的侵略
“除了鸦片贸易之外,对华进口贸易迅速扩大的主要障碍,乃是那个依靠着小农业与家庭工业相结合的中国社会经济结构。”——《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阻碍
NO,NO!
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面对这样的情况,英人如何维护自己的利益?
一、一场悲剧重演的侵略
“由于克里木战争法国和英国之间建立起来的利害一致,使两强有可能并且有精神准备对中华帝国采取共同行动。不管是外交上进行干涉也好,还是军事上进行干涉,要找些借口总是轻而易举的事!”——《西方通史》(德)海因里希·奥古斯特·温克
根据史料,英法找了什么借口
马赖
马神甫事件
亚罗号事件
想一想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会不会发生
狼要吃羊羔,需要理由吗
一、一场悲剧重演的侵略
根据教材,梳理战争第一阶段的过程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标志
过程
①
②
③
1858年
④
内容
①
②
③
④
⑤
第一阶段过程
炮轰广州
易混易错:增开南京为通商口岸的是《天津条约》,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的是《北京条约》。
攻陷广州
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清政府求和
1.找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增开的通商口岸。
特点:数量多;范围广;位置深
2.比较两次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位置有什么不同。
不同:由东南沿海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一次文明史上的暴行
——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二、一次文明史上的暴行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根据教材,梳理战争第二阶段的过程
第二阶段过程
时间
咸丰皇帝
皇帝
罪行
天津和北京的门户
影响
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咸丰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二、一次文明史上的暴行
野蛮的火把第一次焚烧园明园时,九州满是麻木混沌
唯有当屈辱场景重现在心,才觉醒家国之痛。
第一步:洗劫(1860年10月6日—11日)
10月6日,法军率先闯入圆明园,开始疯狂抢劫。
火烧圆明园
二、一次文明史上的暴行
“这一大群各种肤色、各种样式的人,这一大帮地球上各式人种的代表,他们全都闹哄哄地蜂拥而上,扑向这堆无价之宝。他们用各种语言呼喊着,争先恐后,互相扭打,跌跌撞撞,摔倒又爬起,诅咒着,辱骂着,叫喊着,各自带走自己的战利品,初看起来,真像是一个被踏翻了的蚂蚁窝”。”——法国军队翻译官德里松,他在《翻译官手记》写道
不能带走的直接砸了或烧了
10月7日,英军加入抢劫,军官们公开拍卖赃物,连主帅额尔金的秘书都承认:“在场的每个人都腰缠万贯,满载而归。”
火烧圆明园
二、一次文明史上的暴行
火烧圆明园
第二步:焚烧(1860年10月18日—19日)
为迫使清政府尽快签订和约,并“惩罚”皇帝(咸丰帝),额尔金下令焚烧圆明园。10月18日清晨,英军第一师3500人奉命纵火,先用炸药炸毁主要建筑,再泼煤油焚烧。
“浓烟遮蔽天空,火焰吞噬了整个园林,连远在百里外的通州都能看见火光。”——(英国《泰晤士报》随军记者报道)
“大火持续三天,长春园、绮春园的木质建筑全部化为灰烬,石头雕刻也因高温爆裂。”——法军军医阿尔芒·吕西《中国远征记》
“日光被天空的浓云所笼罩,仿佛一场持久的日食一般,周围的地区也是一片黑暗”。——亲眼这场浩劫的英军斯文候
目击者的亲述:
二、一次文明史上的暴行
圆明园俯瞰图(来源圆明园2D宣传影片)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请您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维克多·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火烧圆明园
二、一次文明史上的暴行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法]维克多·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1861年11月25日)
阅读材料,谈谈你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感受。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
兽首下落、回归情况
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外的喷泉的一部分,十二生肖铜像以水报时,闻名世界。兽首由驻华耶稣会教士郎世宁设计。是清乾隆丰间的红铜铸像。1860丰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兽首铜像开始流失海外。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野蛮的行径,是对全人类的犯罪。圆明园因被烧毁使中国的文化遗产受到损坏,是中平民族的耻辱;同时,它也让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暴露无遗,侵略者的气焰更加嚣张。它永远警示看中国人民,落后就要换打,也激励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二、一次文明史上的暴行
梳理战争第二阶段的过程
第二阶段过程
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咸丰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结束标志
内容
①
②
③
外国势力进一步扩张
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人民负担进一步加重
二、一次文明史上的暴行
总理衙门
地位
职责
了解总理衙门
对外开始半殖民地化
晚清外交近代化的开端,1901年,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一系列蚕食疆土的条约
——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三、一系列蚕食疆土的条约
“ 国所处的地位显然令人极为羡慕。的确,非常可能,从目前同中国人发生的冲突中, , 国不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2卷)
俄
俄
画横线处的国家应填?
俄国侵占中国领土的概况?
背景
区域
过程
①
②
③
④
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
沙俄是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三、一系列蚕食疆土的条约
找出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的中国领土?
60多万
44万多
7万多
40万
条约 各占区域 面积(平方千米)
《瑷珲条约》
《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
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
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塔城东北和伊犁、喀什噶尔以西
《改订条约》
60万
40万
44万
7万
三、一系列蚕食疆土的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一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影响
①政治上
②经济上:被迫开放大批通商口岸
③文化上:圆明园遭焚毁,损失惨重。
三、一系列蚕食疆土的条约
为什么这场战争叫“第二次鸦片战争”,它与第一次鸦片战争有何关系?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
战争性质 战争结果 侵略国家
侵略时长 开放口岸 战争影响 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清朝都战败,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只有英国
1840-1842,2年
1856-1860,4年
英法主谋,美俄帮凶
东南沿海一带
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课堂总结
时间
美军炮轰广州
《天津条约》签订
1856年
1858年
1860年
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北京条约》签订
战争爆发
战争结束
侵华罪行
中国领土主权遭到极大损害
西方侵略势力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
课堂演练
1.(2025·齐齐哈尔中考·11)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圆明园是皇帝夏季离官,先被联军掠夺,后被下令焚毁。与该书中提到的罪行相关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2025·泰安三模:7)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新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 ”。它负责办理对外交涉以及通商、海关等6事务,是清政府一个权力很大的中枢机构。它的设立说明( )
A.清政府开始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B.清政府开始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C.中国被迫与世界进一步接轨
D.洋务运动开始
B
C
课堂演练
3.(2024·鲁山西北七校三模·9)“有一两师军队散布在乡间,放火燃烧,四个皇家花园中的一切宫殿,从圆明园开始,其次转向西边的万寿14.山、静明园,最后轮到香山。”材料中的“军队”是( )
A.英美盟军 B.俄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4.(2025·深圳二模:7) 有学者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化,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这种变化进一步加剧,同时中国近代工业开始兴起。这两次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呈现出的特点是( )
A.被动转型,曲折发展
B.一蹴而就,全面转型
C.同步进行,各自发展
D.相互矛盾,阻碍发展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