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课时练习卷(21课)
21 古诗词三首
一路风景一路歌,让我们跟随课本的脚步,开启一次寻美之旅。美在诗情画意里,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画中国。
课文基础进阶
一、【导语引入】读语段,完成练习。
夜半三更(gēng gèng),树上的蝉停止了聒(guā guō)噪,小语把船tíng bó( )在桥下。他看到sì miào( )旁边榆树上的鸟窝后不禁fā chóu( ):这hé pàn( )人来人往的,小鸟能安静地生活吗
1.用“ ”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并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词语。
2.根据表格信息,给“更”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三更半夜( ) 万象更新( ) 少不更事( )更进一步( )
二、【诗中有意】请仔细分析诗句,完成练习。
1.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竹喧归浣女(洗衣物的女子)B.江枫渔火对愁眠(渔船上的灯火)
C.聒碎乡心梦不成(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D.身向榆关那畔行(那里的湖边)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C.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D.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3.四时景物皆成趣,一切景语皆情语。《山居秋暝》中以清新自然的笔调勾画出一幅有声(泉声)、有色(青松)、有动(泉流)、有静(月照)的幽静雅致的山间月夜图的诗( )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枫桥夜泊》透过“愁”字,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孤寂、忧愁的羁旅之情。
B.《长相思》的作者是清代的纳兰性德,“长相思”是词牌名,“忆江南”也是词牌名。
C.“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中的“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
D.“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一联诗通过静态描写突出夜色的宁静。
三、【景中有情】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山一程,水一程, ,夜深千帐灯。
将词句补充完整。
2.“榆关”是指 ( ,
A.居庸关 B.山海关 C.嘉峪关 D.雁门关
3.从“山一程,水一程”可以体会到将士们 。
四、【诗中有画】请根据语境补充诗词。
读王维《山居秋暝》中的“ ,天气晚来秋”,我们能感受到初秋傍晚的清新美好;读张继《枫桥夜泊》中的“ , ”,我们仿佛能看到诗人旅途中忧愁满腹难以入眠的情形;读纳兰性德《长相思》中的“风一更,雪一更, , ”,我们能够体会到作者虽身在征途,却心系故园。
五、【客船夜景】阅读古诗,完成练习。(11分)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诗人用霜天月落、乌鸦凄啼、 、 、 、 等为我们编织了一幅幽静美丽的秋夜江景图。(4分)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枫桥夜泊”的意思是“夜晚停泊在枫桥”。
B.“月落乌啼霜满天”中,“月落”是所见,“乌啼”是所闻,用乌鸦的啼叫衬托月夜的静谧。
C.“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意思是江边的枫树对着渔船上的灯火发愁。
D.这首诗字里行间饱含了作者深深的“愁”绪。公众号※豫见清北
3.张继考场失意后,带着书童和万千的思绪乘船回乡。诗人张继与书童站在船上,欣赏着江南的美景。想象当时的情景,完成对话。(4分)
(夜半,书童睡着后又醒来)
六、[西湖春景】来到西湖,语文老师为大家推荐了下面的古诗,请完成学习任务吧!(13分)
春 游 湖①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 央岸②桃花蔃水③开。春雨断桥④人不度⑥,小舟撑⑥出柳阴来。
[注释]①湖:指杭州西湖。②夹岸:两岸。③蘸(zhàn)水:贴着水面开放。湖中水满,岸边桃树枝条弯下来碰到水面,桃花好像是贴着水面开放。④断桥:指湖水漫过桥面。⑤度:同“渡”.走过。⑥擦:擦船篙,就是用船篙推船前进。
1.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 (填季节)游 时的所见。(2分)
2.“双飞燕子几时回”一句写诗人初见燕子时的情景,朗读时的语气不应该充满(3分)( )
A.疑惑 B.惊讶 C.喜悦 D.感慨
3.春日里,湖水上涨,诗人没有通过( )来体现。(3分)
A.燕子飞回 B.桃花蘸水 C.春雨断桥 D.小舟摆渡
4.眼细尿困 请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作者所见到的景物,感受景物的动静之美,完成思维导图。(5分)
综合探究拓展
七、五年级(1)班要举行“爱上古诗词”综合实践活动,请你来参加吧!
1.【诗词闯迷宫】从右边方框内所给的汉字中找出隐藏的诗句。
2.【诗词寻情感】请说说下列诗词句中作者的情感是由什么引发的。
(1)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3)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
(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3.【海报展风采】请你为这次活动的海报配上一条宣传语。
21 古诗词三首
一、1. gēng guō 停泊 寺庙 发愁 河畔2. ②①③⑤
二、1. D解析:身向榆关那畔行: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那畔”即那边,指关外。
2. D解析:正确的朗读节奏应为: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3. C解析:结合题干中“有声(泉声)、有色(青松)、有动(泉流)、有静(月照)的幽静雅致的山间月夜图”可知,对应诗句应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4. (1) 解析:“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典型的动态描写。
三、1.身向榆关那畔行 2. B3.身离故乡之远,行军之艰难
四、空山新雨后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五、1.江边枫叶 渔船灯火 城外寺庙 半夜钟声(每空1分)
2. C(3分)解析:“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意思是作者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难眠。
3.示例:这里是姑苏城外的枫桥。(2分)我怎么睡得着呢 这漫天秋霜,乌鸦凄啼,明月西坠,不禁让我感到孤寂愁闷而思念起家乡呀。(2分)
六、1.春季 杭州西湖(每空1分)
2. D(3分)解析:“双飞燕子几时回”的意思是“双飞的燕子啊,你们几时回来的”。这一句诗表现了诗人初见燕子的喜悦、惊讶和疑惑,并没有感慨的意思。
3. A(3分)解析:古诗的后三句描写的是湖水上涨。“夹岸桃花蘸水开”对应选项 B,“春雨断桥人不度”对应选项C,“小舟撑出柳阴来”对应选项 D。
4.动 示例:一叶小舟从柳荫深处缓缓驶出来。
静 示例:岸边的桃树枝条弯下来碰到水面,鲜艳的桃花已经开放。下了几天雨,河水涨起来淹没了小桥。(每空1分)
七、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 (1) 浮云 (2)明月 (3)梅花 (4)重阳节
3.示例:吟咏传统古诗词,传承千年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