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课时练习卷(25课)
25 忆 读 书
课文基础进阶
一、读语段、完成练习。
某(mǒu móu)天, jiù jiu( )给我送了许多书来,其中四大名著给我带来了 wú xiàn( )乐趣。读《三国演义》,看历史长卷(juǎn juàn)逐渐展开,各路yīng xióng( )逐鹿中原;品《红楼梦》,看满纸huāng táng( )言语shù shuō( )家国xīng shuāi( );阅《水浒(hǔ xǔ)传(chuán zhuàn)》,看官逼民反,梁山好汉勇 zhǎn( )贼寇(guàn kòu)……书是美味佳肴,让我 地品尝。书中那些zhì pǔ( )的文字使我心动,那些饱含 的故事,更是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沉浸在书籍的世界里, suǒ suì( )的生活也变得有趣起来。
1.用“ ”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字词。
2.先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语段中的横线上。
一知半( ) 栩栩如( ) 真( )实感 ( )然无味 ( )( )有味
二、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我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
B.我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C.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
D.我小的时候,读字读半边,比如把“诸”念作“者”。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
①本文的作者是冰心,她以回忆的形式叙述了自己的读书经历。②本文的前半部分以“议”为主.告诉读者应该多读好书。③本文的中心句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④通过描写作者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书籍的感受,我们了解到作者读书非常投入,同时她会有自己的感悟。
A. 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三、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9分)
忆 读 书(节选)
①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②
③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下列能很好地概括选段内容的一项是(2分)( )
A.读书好 B.多读书 C.读好书 D.好读书
2.请说说作者举画“ ”的两个例子的目的是什么。(2分)
3.选段中作者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句中的两个“好”含义不同,请联系全文,完成表格。(5分)
四、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14分)
母亲与读书
吴宇谦
①大抵所有少年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而我的,是成为齐天大圣孙悟空。犹记得四岁那年,妈妈买的《西游记》不过是套薄薄的连环画,却足以令我对这个上得天、入得地的孙大圣佩服得不得了。一双火眼金睛能识别是人是妖,一个筋斗就是十万八千里,岂能不是英雄 可是,童年里,不仅有孙悟空带给我的惊喜,还有妈妈遏哄我读书,那犹如末日般的记忆!
②有时,妈妈会和颇悦色:“宝宝,咱们来读读《三字经》,来,‘人之初,性本善’。”有时,妈妈会一脸庄重:“儿子,‘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今天你必须背会这几首诗。”更多时候,妈妈会字正腔圆地为我诵读长篇大论,说是培养我的语感。那时,在高压式的阅读训练下,我能在客人面前一字不落地背诵《三字经》和近百首唐诗,妈妈高兴得常常对我又抱又亲。那时,虽然阅读能愉悦母亲和满足自己小小的虚荣心,但在心底,我是抵触阅读的,也讨厌晦涩的唐诗宋词,小小年纪,哪里明白什么“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呢
③小升初很快来临,默写古诗词是必考题目。当许多同学为之困扰时,我却可以轻松应对。也因为语文的高分,得以进入当地最好的初中。看着录取红榜上自己的名字时,我心里略微明白了,妈妈的坚持还是有道理的。
④ 上初中了,我狂热地喜欢上了侦探小说。多少次,趁父母睡熟,我躲在被窝里偷偷看,代价是第二天上课时的昏昏欲睡。我还常常模仿侦探小说里反派人物的口吻,故作阴沉地跟父母说话,全然不顾妈妈眼底深深的担忧。一次,妈妈劝我要读适合自己的、健康向上的课外书,我却振振有词:“不是您让我看书的吗 我看这些书挺好的啊,有什么不对啊 ”妈妈叹息着走开了。一天晚上,我看完推理小说后入睡,梦见有人拿着一把枪在追我,小说里熟悉的场景让我大声呼叫,冷汗淋漓。闻声赶来的妈妈心疼地抱着我哭道:“儿子,你的心智尚未发育成熟,不足以承受这些,我们不看了,好吗 ”在母亲的泪水里,我突然明白人生分好多个阶段,一个阶段只能阅读一个阶段的书,阅读不当,也会让成长变得不快乐!
⑤曾经懵懂无知的少年渐渐长大,如今的我,已学会甄别和选择阅读更适合自己身心成长的书籍。《论语》让我沐浴圣贤光芒一路前行,《十万个为什么》是我通往大自然的密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告诉我要坚强不屈,做掌握命运的强者。而今,我吟诵唐诗宋词,也不再觉得它们晦涩枯燥。而是充满了灵动的生命力。
⑥书香伴我成长,见证我的一次次蜕变,也见证了母爱无疆。 (选自《速读》,有删改)
1.读短文第④自然段,概括出“我”读侦探小说的发展情节,完成填空。(4分)
2.在“我”成长的不同阶段,所读的书及读书的感受是不同的。梳理短文,完成表格。(4分)
3.短文标题是“母亲与读书”,能不能改为“我与读书” 为什么 (3分)
综合探究拓展
五、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收获了很多好的读书方法。你有什么好的读书方法可以和大家分享呢 可以结合具体事例或某本书来写。(100字左右)
25 忆 读 书
一、1. mǒu 舅舅 无限 juàn 英雄 荒唐述说 兴衰 hǔ zhuàn 斩 kòu 质朴 琐碎2.解生 情 索 津津 津津有味 真情实感二、1. D解析:引号的作用:①表示直接引用,引用他人的话、书籍、文章中的原句等;②用于强调或表示某些词语或短语在特定语境下的特殊意义;③有时引号中的话与实际情况相反,用以表达讽刺或否定的意味;④表示特定称谓。A项,此句中引号表示直接引用,引用成语或古语,作为句子的一部分来强调自己的消遣方式;B项,这里的引号表示直接引用,引用书籍《三国演义》的开头部分,用以描述自己开始阅读这本书的情境;C项,这里的引号同样是表示直接引用,引用《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或回目名称,用以表达自己对故事的喜爱;D项,这里的引号强调了“诸”和“者”在这个特定语境下的特殊含义。
2.∧解析:《忆读书》的作者是冰心,在这篇文章中主要向学生讲述有关读书的问题。整篇文章完全是冰心对亲身经历的讲述,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跟随自己成长,直到文章结尾得出结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娓娓道来之语.如心底之泉水.缓缓流进了学生的心中,让读者终生难忘。文章没有以“议”为主。故理解正确的是①③④。
三、1. C(2分)解析:阅读第①自然段.由句子“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可知,作者读书时有选择,读那些故事情节精彩、人物形象生动、个性鲜明、带有真情实感、质朴浅显的书。所以在这里作者希望大家要多读好书。
2.目的是说明自己对书籍质量的判断标准,强调了读书要有选择性。(2分)3.(1)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2)读书使“我”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3)情节精彩(5)真情实感 (6)文笔质朴浅显(每空1分)
四、1.(1)深深担忧 (2)“我”振振有词地反驳母亲 (3)心疼地抱着“我”哭(4)人生分好多个阶段,一个阶段只能阅读一个阶段的书,阅读不当,也会让成长变得不快乐!(每空1分)2.(1)《西游记》(2)孙悟空带给“我”惊喜 (3)初中(4)由狂热喜欢到明白读不合适的书不益于身心成长 (5)《论语》(6)是“我”通往大自然的密钥 (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8)告诉“我”要坚强不屈,做掌握命运的强者(每空 0.5分)
不能。(1分)因为“我”童年、少年时期的读书活动是在母亲的指导下进行的,因此以《母亲与读书》为题更贴切,而“我与读书”不能涵盖母亲对“我”读书的指导这一内容,所以不能改。(2分)
4.示例:《安徒生童话》让我感受到想象的精神世界的丰富,《水浒传》让我领略了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的个性魅力,《红楼梦》让我了解了一个家族的兴衰存亡。(3分)(评分建议:运用排比句式,得1分;答出好处或启发,得1分;语句通顺合理,得1分。)
五、示例:我的读书方法是先读几遍,再回忆一遍,读完后总结内容。通过阅读《十万个为什么》,我知道了很多日常现象的原理,懂得了很多原来不懂的知识。在回忆书中知识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成了一个知识渊博的人,读书使我感到非常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