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观察物体的形状
一、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学生能够知道物质具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形态,并且清晰了解这三种形态物体在形状方面的特点,即固体有确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明白液体静止时其表面一般会保持水平。
2.科学思维: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状态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发现不同特点的能力;学会对物体按照形状特点进行分类,辨别出固体、液体和气体在形状上的差异;运用模拟类比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三种形态的形状特点。
3.探究实践: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实验探究活动,通过观察石头、水、空气等物体,准确判断出物质的三种形态;借助七巧板活动,深刻感知固体形状的确定性;认真观察水在不同容器以及气体在气球等不同盛装情况下呈现的形状,从而得出液体和气体形状不确定的结论。
4.态度责任: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意识,积极与同伴分享探究成果;引导学生在实验和观察过程中做到细致入微,认真收集信息;促使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理性分析实验现象和结果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清楚知道物质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形态在形状方面的特点,这是本节课的核心知识,也是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2.教学难点:液体和气体相关实验的操作与现象分析。例如在探究液体形状时,如何引导学生准确观察水在不同容器中形状的变化;在探究气体形状时,怎样帮助学生理解气体形状随容器改变以及气体容易扩散的特性,这些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准备优化后的爱牛课件,用于展示不同物体的形状图片、实验操作步骤以及相关的动画演示,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为每个小组准备一套学生实验材料,包括七巧板、异形瓶、色素、气球等,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2.学生准备:自带七巧板;准备好异形瓶、色素、气球用于课堂实验;准备好学生活动手册,用于记录实验现象和结论。
四、教学过程
(一)聚焦问题
1.材料展示与观察:教师将石头、木块、橡皮、水、果汁、醋、充气气球等物品放置在讲台上,同时展示相关的PPT。引导学生运用摸一摸、捏一捏、倒一倒、压一压等方法,仔细观察这些物体有什么不同。随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教师巡视各小组,了解学生的观察情况。
2.物体分类讨论:小组活动结束后,教师提出问题:“把这些物体分为三类,怎么分类呢?”引导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和分析。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并板书:像水、牛奶、醋这样,可以流动的物体称为液体;像石头、木块、橡皮这样,不能流动的物体称为固体;像空气这样能在空中向四面八方流动的物体称为气体,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物质三种形态的概念。
(二)探索三种形态的特征
1.探究固体的形状
七巧板拼图活动:教师给每个小组发放一副七巧板,并提出问题:“用七巧板能拼出哪些形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七巧板拼图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拼出各种不同的形状,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的拼图过程。
形状变化讨论:拼图活动结束后,教师提问:“在拼图的过程中,每个七巧板小块的形状发生了改变吗?”引导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七巧板有确定的形状,可以拼出各种形状,但无论拼出什么形状,每个七巧板小块的形状都不改变,进而让学生理解固体有确定的形状这一特点,并进行板书。
2.探究液体和气体的形状
实验材料观察:教师为每个小组发放异形瓶、色素、气球等实验材料,并展示相关的PPT。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实验材料,思考如何利用它们来探究液体和气体的形状。
液体形状探究:教师指导学生将色素滴入水中,然后把带有色素的水分别倒入不同形状的异形瓶中,让学生观察水在不同容器中的形状变化,并填写实验记录单。例如,当水倒入锥形瓶里,水变成锥形;倒入盘子里,水变成盘子的形状。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和分析,得出水的形状根据容器的形状会变化的结论。接着,教师提问:“把杯子倾斜一些后,水面会怎么样呢?”引导学生再次观察并讨论,最终得出静止的水面都是水平的,即使把杯子倾斜一些后,水面也会保持水平的结论。
气体形状探究:教师指导学生先将气球吹起来,观察气球中气体的形状,然后让学生尝试把气球捏成不同的形状,如苹果形、压成一张厚厚圆饼等,观察气体形状的变化,并填写实验记录单。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将瓶中的气体瓶盖打开会发生什么现象,随后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将瓶盖密封和拿开时瓶中气体的状态变化。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和分析,得出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其形状随着盛装的容器而变化,并且容易扩散的结论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进行总结:固体有确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
(三)研讨和交流
1.物质形态提问:教师提问:“物质有哪三种形态?”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内容,准确回答出物质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形态。
2.固体形状提问:教师继续提问:“固体有确定的形状吗?”让学生结合七巧板拼图实验,说明固体有确定形状的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
3.液体和气体形状提问:教师提问:“液体和气体也有确定的形状吗?”引导学生根据水在不同容器中的形状变化以及气体在气球中的形状变化实验,阐述液体和气体没有确定形状的原因,进一步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
五、整理
教师指导学生将实验材料进行整理,放回原位,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让学生意识到实验结束后整理材料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
六、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的形状
物质的三种形态:
固体:不能流动,有确定的形状
液体:可以流动,没有确定的形状,静止时表面一般保持水平
气体:能向四面八方流动,没有确定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