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拔尖测评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拔尖测评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5 10:3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拔尖测评卷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姓名: 得分:
【卷首语】民间故事,口耳相传,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让我们畅游民间故事世界,亲近传统文化。
活动一 民间故事初分享
一、同学们纷纷讲述了自己最喜欢的民间故事,让我们来看一看吧!(14分)
小语:我最喜欢《猎人海力布》。故事中的小白蛇知恩图报,用珍宝chóu xiè( )恩人,为了恩人的安危,再三 dīng zhǔ( )他要保密;海力布舍己救人,他在得知灾难将临后jiāo jí( )地催促乡亲们搬家,但是哪怕他发誓(shī shì)也无法说服乡亲们,最终他为了拯救乡亲们道出了自己的秘密,变成了石头。
小文:我最喜欢《牛郎织女》。故事中牛郎和老牛的情谊让我很感动,牛郎给老牛吃筛
(shāi chāi)得一点儿土都没有的干草,喝干干净净的水,在被哥哥sǎo zi( )赶出家门时,他不稀罕(xī hànxī han)车,只庆幸自己还有老牛做伴;而老牛投桃报李,指引牛郎与织女相识。
小江:我也最喜欢《牛郎织女》。故事中织女厌倦了手拿梭(suō jùn)子织彩锦的生活,下凡后认识了牛郎并与之jié hūn( )。王母娘娘知道后抓走了织女并划天河将二人隔开,织女极力抗争,终于被允许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与牛郎见面。《乞巧》中的“ , ”两句就描写了七夕当晚,人们仰望天空,想象牛郎和织女在鹊桥相会的画面。
1.用“ ”选出加点字词的正确读音。(4分)
2.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词语。(5分)
3.语段中加点的“筛”“梭”都是形声字,通过字形我们可以猜到筛子的材质是 ,梭子的材质是 。(填序号)(2分)
①丝线 ② 竹子 ③木头 ④金属
4.“稀罕”在词典中有以下几种意思:①稀奇;②认为稀奇而喜爱;③稀罕的事物。语段中画“ ”的“稀罕”应取第 种意思。(填序号)(1分)
5.结合课内所学,在横线上将诗句补充完整。(2分)
二、同学们感受到了民间故事的魅力,有些问题小语不明白,请你帮帮他吧!(15分)
1.将句中加点的词语换成相应的俗语,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我们做人必须饮水思源,切不可恩将仇报。(盼星星盼月亮)
B.既然你专程来问我的意见,我就直言不讳了。(打开天窗说亮话)
C.这是他辛苦做的饭,你就不要百般挑剔了。(横挑鼻子竖挑眼)
D.大家都不赞成,小语孤掌难鸣,不得不算了。(一个巴掌拍不响)
将“他们相信林默娘的神灵能在海上保护着他们”插入段落中,最恰当的位置是(3分)
( )
①湄洲岛的乡亲们对林默娘的贤德十分崇敬,为了纪念她便在岛上建起了妈祖庙。②每当遇到风险,只要高声呼喊妈祖的名字,她就会立刻赶来救援。③沿海各地的渔民也把妈祖奉为“海上保护神”.修建了许多妈祖庙。④北从河北省的秦皇岛,南至广州,也都陆续建立了妈祖庙。
八.①之前 B. ①和②中间
C. ②和③中间 D. ③和④中间
3.读民间故事节选内容,下列选项中,与下面故事无关的一项是(3分) ( )
法海把许仙关在寺院里。当白娘子得知许仙被法海抓走后,跑到金山寺请求法海放了许仙,可法海哪里肯听 白娘子实在没有办法,掀起滔滔大浪。浪潮向金山寺直逼过去。法海连忙脱下袈裟,变成了一道长堤,拦在寺门外。任凭波浪再大,也漫不过去……
A.断桥相会、篷船借伞、盗灵芝仙草
B.鹊桥相会、女娲补天、精卫填海
C.她越战越勇,突然猛一挥剑,只听一声巨响,雷峰塔倒塌了。
D.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告诉我们要心怀感恩,多做善事。
4.下列关于本单元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民间故事《牛郎织女》是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原创作品。
B.民间故事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但没有固定的类型和重复的段落。
C.猎人海力布为他人着想、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品质值得人们传颂。
D.《乞巧》这首诗赞美了牛郎织女真挚的爱情,表达出诗人对像王母娘娘一样的统治者的不满。
5.在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时,下列同学的准备存在问题的是(3分) ( )
A.小语:在讲《鼓手与鳄鱼》时,将提前背熟的故事流畅地背诵出来。
B.小文:在讲《八仙过海》时,变换情节顺序,先讲仙人过海的神奇。
C.小曈:在讲《鲁班学艺》时,把自己想象成鲁班,以鲁班的口吻讲述。
D.小萌:在讲《蜘蛛与驼峰人》时,大胆想象,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
三、民间故事以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内涵,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传递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智慧。班级开展了“分享民间故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0分)
1.[任务一:插图选一选]在故事阅读会中,同学们一起阅读了民间故事《田螺姑娘》,如果给这个故事配个插图,下列最适合的一项是(3分) ( )
2.[任务二:角色对对碰]民间故事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请从下面故事中选择合适的人物,制作一张“角色之‘最’”评价卡。(4分)
《孟母三迁》《田螺姑娘》《白娘子》《木兰从军》《神笔马良》《沉香救母》
角色之“最”评价卡
人 物 田螺姑娘 (1) (3)
个 性 “最”勤劳 (2)“最” (4)“最”
3.[任务三:情节更精彩]读语段发挥想象,把语段中画“ ”部分的情节写得更具体。(3分)
沉香带着开山神斧来到华山,母亲劝他先去二郎神庙找舅舅求情。沉香于是来到二郎神庙,谁知二郎神不念亲情,舞起三尖两刃刀,就向沉香下手。沉香与二郎神连打数百回合,不分胜负。
活动二 民间故事博览馆
四、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15分)
口耳相传的经典———民间故事
[材料一]
从前有座大山,人们都叫它马兰花山,因为每到春天,山上的马兰花就会盛开。马兰花淡蓝色的花瓣优雅地向四周伸展,黄色的花蕊镶嵌在花瓣中间,像金子,像宝石,又像天上闪着亮光的星星。马兰花是神奇的花,可以带给人们幸福。
这年春天来了,马兰花到了开放的季节。一大早,太阳还没有爬上来,叽叽喳喳的小鸟已经 把马兰花山上的动物朋友们都唤醒了。大树爷爷身边聚集着小猴子、小兔子,还有领着小鹿的鹿妈妈,砍柴的王老爹唱着山歌上山了,大家都等着看山崖上那朵马兰花的绽放。
(选自《马兰花》,有删改)
[材料二]
燃烧的火焰果然把怪物吸引过来了。不过,怪物也发现了藏在大树上的母子俩,它站在树下盯着母子俩,兴奋地说:“我还以为我把周围的人都吃了,没想到漏了你们两个。我今天就要把你们都吃了。”
男孩毫不畏惧地说:“那就要看你的本事了。”
怪物很生气,就开始用手拍打树干,大树晃晃悠悠,看起来马上就要倒了。男孩镇定地拿出弓箭,瞄准怪物开始放箭,每一箭都射中怪物的要害。(选自《吃人的怪物和勇敢的孩子》,有删改)
[材料三]
“好啊,老舅,你们挂着的几条羊腿真呱呱叫!不过,你们不该挂出来给人看到。万一偷东西的,一下子来了,一下子又走了,你们跟羊腿,就算再见啦!再说,有什么朋友呀,亲戚呀,想要一片尝尝,总得给吧。”
“外甥,谁要能偷走这几条羊腿,算他有本事!更不要说开口来要了,谁要也不给!”
“说得对!”列那狐顺着大灰狼的语气,“可是你那么善良,心肠一软,就会去割一片,再割一片,一片又一片.羊腿就分完了.还能给自己剩下什么呢 我要是你,就把羊腿藏在谁也找不到的地方,想吃的时候就跑去吃一通.对别人就说羊腿被偷走啦!不过,你们爱怎么办就怎么办,你们比我这可怜的狐狸要聪明得多!”
说罢,狐狸就告辞了。
不过,列那狐没走多远。等天黑后又回到了大灰狼家附近,屏息静气,悄没声儿地轻轻跳上屋顶,在挂羊腿的地方扒开茅草,解开吊绳,把羊腿提回了家。 (选自《列那狐的故事》,有删改)
1 1..上面三则材料选自不同地区的民间故事。三则材料中,更适合歌颂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的材料是(2分) ( )
A.材料一 B.材料二 C.材料三 D.材料一和材料二
2.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完成下面的对话,在横线上填写你的发现。(3分)
3..材料二中的小男孩,本来可以选择跟母亲躲藏起来,但是却冒着危险点燃火堆,把怪物引出山:洞。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开的意义是(2分) ( )
A.宣扬怪物也没有什么可怕的。
B.向人们宣扬,为了更多人的生命安全和幸福,应不惧邪恶,勇敢斗争。
C.宣扬不能像男孩那样蛮干。
D.宣扬很早以前,可能真有吃人的怪物。
4..材料三中有两处描写列那狐的语言,第一次说话的目的是想要吃一点肉,第二次说话的目的是 。这两处语言描写突出了列那狐的 。(2分)
5.党决要求学习民间故事,要学会创造性地复述,这样能使故事更生动。请你大胆想象,为材料三中画“ ”部分增加合理情节,进行故事内容再创造。(2分)
6.小语读完民间故事后做了一张读书卡,请按要求完成任务。(4分)
(1)根据小语做的读书卡的内容可以推测他读的民间故事是《 》。(1分)
(2)相信你也读了许多民间故事,制作一张你的民间故事读书卡吧。(3分)
五、阅读民间故事,完成练习。(16分)
梁山伯与祝英台
[场景一:十八相送]
① 一晃三年过去了。一天,祝英台接到家信,说她的父亲病了,要她赶紧回去。祝英台托师娘做媒,等她走后,为她向梁山伯提亲。祝英台将起程回家的时候,梁山伯一定要亲自送她。
②他们二人一路上相依相随,总是不愿意分手。祝英台要向梁山伯表露自己的爱意,又不便直说,只好多次暗示梁山伯。
③他们看到河里有一对鹅,祝英台就唱道:“前面来到一条河,河里游着一对鹅,公鹅就在前面游,母鹅后面叫哥哥。”老实厚道的梁山伯没有听懂她的意思,继续往前走。祝英台又唱了好几首比喻男女爱情的歌,梁山伯还是没有明白。祝英台开玩笑说:“你真是一只呆头鸼!”
④祝英台又指着池塘里的一对鸳鸯唱道:“青青荷叶清水塘,鸳鸯成对又成双。英台若是红妆女,梁兄啊,你愿不愿意‘配鸳鸯’ ”梁山伯叹了一口气说:“可惜你不是红妆女啊!”
⑤祝英台见梁山伯还是不明白,便说:“我家有个九妹,长得和我一模一样,我愿做媒,让九妹和你结为夫妻,你愿意吗 ”梁山伯本来很爱祝英台的才貌,一听说九妹和她生得一模一样,就高兴地答应了。
⑥梁山伯送出十八里,来到河边,二人才恋恋不舍地分手。临别的时候,祝英台和梁山伯约定在七月七日到祝家提亲。梁山伯望着河对岸祝英台的身影越走越远,渐渐地看不见了。
[场景二:化蝶双飞]
① 花轿抬到半路上,忽然来了一阵大风,吹得抬轿人走不动了。这时丫鬟告诉祝英台,前面就是梁山伯的坟墓。祝英台不顾别人的阻拦,走出轿来,一定要到梁山伯的墓前去祭悼。
②祝英台来到梁山伯的墓前,放声大哭,痛不欲生,全身扑到坟上。霎时间,电闪雷鸣,风雨大作,坟墓裂开一条大缝,祝英台喊着梁山伯的名字,一下子就跳进坟里去了。
③ 一会儿,雨停了,云开了,天空出现了一道彩虹。只见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坟墓中飞出来,绕着坟头翩翩起舞。人们都说,这对蝴蝶就是梁山伯和祝英台变的。至今人们还把这种黑花纹、翠绿斑点、尾翼上有两根飘带的大蛱蝶,叫作“梁山伯祝英台”呢。 (根据中国民间故事改编)
1.要学科知识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场景一补充完整,并给两个场景选择合适的配乐风格。(3分)
配乐风格:A.欢快活泼 B.低沉悲壮 C.舒缓轻柔
场景二:化蝶双飞
2.对场景一中祝英台给“九妹”和梁山伯做媒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祝英台想把自己的妹妹嫁给梁山伯。
B.祝英台想把梁山伯骗来祝家再见面。
C.祝英台想让梁山伯来祝家向她提亲。
D.祝英台想要逗弄呆笨的梁山伯。
3.陈德要斯在场景二“化蝶双飞”中,祝英台是怎样化为蝴蝶和梁山伯比翼双飞的 请把这个故事简要介绍给奶奶听。(3分)
4 4.思维探究结合“资料袋”,从文中祝英台的行为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祝英台 并写出理由。(4分)
[资料袋]在中国古代,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常常由媒人中间牵线,若双方父母同意,一桩婚事就算办成了,男女双方在婚姻大事上没有自主权,他们甚至在拜堂成亲前都不会见面。
5.链接教材比较《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牛郎织女》的异同点,填写下表。(4分)
篇 目 《梁山伯与祝英台》 《牛郎织女》
文学类型 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
主人公 (1) 牛郎与织女
主 题 反抗封建礼教,对感情坚贞不渝 (2)
结 局 (3) 每年只有七夕能相会
艺术特色 描写细腻,想象丰富 (4)
活动三 民间故事讲解员
六、习作。(30分)
如果你想把上文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十八相送》这个故事情节简要地讲给你的同学听,就需要让它变得短一些,简单一些。请你把这个故事缩写成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介绍给你的同学。注意,缩写后的故事要完整,不能改变原意。
第三单元拔尖测评
一、1. shì shāi xī han suō(每空 1分)
2.酬谢 叮嘱 焦急 嫂子 结婚(每空1分)
3. ② ③(每空1分) 4. ②(1分) 5.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每空1分)
二、1. A(3分)解析:“饮水思源”指喝水的时候想到水的来源,比喻人在幸福的时候不忘幸福的来源。“盼星星盼月亮”形容盼望的心情非常急切。二者的意思不同,不可替换。
2. B(3分)解析:由所给句子中“他们”可知,出现第三人称代词,说明前一句提到了指定人物,即①中“湄洲岛的乡亲们”;由“保护”可知,后面要接有关林默娘的神灵在海上保护乡亲们的事例,即②。因此句子要放在①和②中间。
3. B(3分)解析:故事节选是《白蛇传》的内容,“鹊桥相会”讲的是牛郎织女的故事,“女娲补天”的主角是女娲,“精卫填海”的主角是精卫。
4. C(3分)解析:A项,《牛郎织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民间爱情故事,起源于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由叶圣陶整理,而不是他的原创作品;B项,民间故事寄托着人们朴素美好的愿望,通常有固定的类型和重复的段落,这是为了方便在流传中进行记忆;D项,《乞巧》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5. A(3分)解析:讲故事的时候,我们可以丰富故事的细节,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把故事讲得生动、有吸引力。背诵故事并不是复述故事的有效策略。
三、1. B(3分)解析:A项,画面是一个女子在城墙上哭,据此可推测是《孟姜女哭长城》;B项,画面是一个女子从田螺中出来,据此可推测是《田螺姑娘》;C项,画面是两个人在鹊桥上相会,据此可推测是《牛郎织女》;D项,根据图可知这是8个人,据此可推测是《八仙过海》。
2. 示例:(1) 沉香 (2) 孝顺 (3) 马良 (4) 善良(每空1分)3.示例:沉香见到二郎神后,跪下对他说:“舅舅,我娘是你的亲妹妹啊,你放了她,让我们一家团聚吧!”谁知二郎神说:“她是罪有应得,我不会帮你的。”随即直接舞起三尖两刃刀,向沉香刺去。沉香一见舅舅如此不念亲情,便也不再顾忌,举起开山神斧迎了上去。他们从白天打到了黑夜,又从黑夜打到了白天,一直未分胜负。(3分)(评分建议:围绕对话、打斗过程写,得2分;想象合理、语句通顺,得1分。)
四、1. A(2分)2.马兰花的美丽神奇 动作男孩儿的机智、聪敏(每空1分)
3. B(2分)解析:仔细阅读材料二,结合“男孩毫不畏惧地说:‘那就要看你的本事了。’”“男孩镇定地拿出弓箭,瞄准怪物开始放箭,每一箭都射中怪物的要害”可知,故事向人们宣扬,为了更多人的生命安全和幸福,应不惧邪恶,勇敢斗争。
4.奉承舅舅,让他失去警惕 聪明机智,随机应变(每空1分)5.示例:列那狐撇撇嘴,说:“你自己决定吧,我就先走了。”说罢,耷拉着脑袋,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离开了。他心里却想:嘿嘿,等我杀个回马枪,就可以好好地享用美味的羊腿了。(2分)(评分建议:想象合理,得1分;情节合理,得1分。)6.(1)孟姜女哭长城(1分)(2)示例:木兰从军(1分)木兰从军体现了木兰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也有孝敬父亲的女儿情怀。(2分)
五、1.(1)表露爱意 (2)约定提亲 (3)亲自相
送 (4)欣然答应 (5) A (6)B(每空0.5分)
2. C(2分)解析:精读场景一可知,“儿妹”就是祝英台,她给“九妹”和梁山伯做媒,其实就是想让梁山伯来祝家向自己提亲。
3.示例:祝英台的花轿路过梁山伯墓前时,祝英台下轿扑坟痛哭,突然间电闪雷鸣、风雨大作.坟墓裂开了,祝英台跃入坟中。不一会儿,云开日朗,彩虹高悬,一对蝴蝶从墓穴中飞出并绕着坟头飞舞。(3分)(评分建议:复述的故事完整、合理,得2分;语言通顺,得1分。)4.示例:我读出了一个有主见、敢抗争的祝英台,(2分)因为她有勇气主动向梁山伯表明自己的爱意,宁可跳进梁山伯的坟墓来表示自己追求爱情的决心。(2分)(评分建议:答出祝英台的特点,得2分;理由充分且体现人物特点,得2分。)5.(1) 梁山伯与祝英台 (2)示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双双化蝶 (4)示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每空1分)
六、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