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一节 首都北京-资源套餐(教学设计+课件+习题无答案+素材) (1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一节 首都北京-资源套餐(教学设计+课件+习题无答案+素材) (1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8-07 18:01:49

文档简介

《第一节 首都北京》习题
1.北京位于 的北部边缘,北以 山脉与 高原接壤。
2.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全国的 中心、 中心城市。
3.北京的 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
4.北京的地势特点是 。
5.北京的气候特点是 。
6.北京的城市用水最主要来自( )
A.密云水库 B.官厅水库 C.十三陵水库 D.怀柔水库
7.读北京地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区内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 B.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C.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部 D.燕山是东西走向
8.下列关于北京城市建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北京的建设是以旧城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兴建新区和卫星城
B.北京在城市建设中,注意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
C.近年改建的平安大街两侧是一些高级旅游饭店和住宅小区等现代建筑,原来的四合院都已拆除
D.北京的古建筑、园林和特色街区得到了保护和修缮
9.北京今后应着重发展( )
①钢铁工业 ②石油化学工业 ③高科技工业 ④耗能少、耗水少、污染少的工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下图中位于北京的建筑物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下列旅游景点不属于北京市的是( )
A.八达岭长城 B.故宫 C.颐和园 D.承德避暑山庄
12.北京市现代交通格局的特点是( )
A.井字形格局 B.由圆环路和井字路组成
C.棋盘形格局 D.由环路和放射路组成
13.“北京是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所在地,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也常驻北京。中央和国务院各部委、各人民团体的中央机构都在北京办公。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的各个国家,都在北京设立了驻华使馆机构”。据此说明北京的职能之一是( )
A.全国的军事中心 B.全国的经济中心
C.全国的政治中心 D.全国的文化中心
读图,完成14~15题。
14.图中铁路枢纽是( )
A.郑州 B.沈阳
C.北京 D.徐州
15.该城市不具有的职能是( )
A.政治中心 B.农牧中心
C.文化中心 D.交通中心
16.北京市的气候类型为( )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17.下列有关北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地形区划分,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南部
B.从四大区域划分,北京属于南方地区
C.按地球五带划分,北京属于热带
D.按城市职能划分,北京是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18.水资源是北京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请你为解决北京城市水资源紧缺想想办法。
19.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08年8月8日至8有24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举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的主要城市职能是全国的 、 中心,也是国际交往中心。右上是北京奥运会比赛的主场馆建筑,名称是 。
(2)北京大致位于40°N,属 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 ,冬季 。
(3)如果有机会去北京,你最想参观哪两个名胜古迹? 、 。
参考答案:
1.华北平原 燕山 内蒙古
2.政治 文化
3.人民大会堂
4.西北高,东南低
5.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春季干旱,多风沙,秋季凉爽
6.A 7.A 8.C 9.B 10.A 11.D 12.D 13.C 14.C 15.B 16.C 17.D
18.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提高农业用水效率,调整产业结构,严禁发展耗水量大的工业;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尽快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从长江调水到北京,生活中注意节约用水,防止浪费;治理和防治水污染。
19.(1)政治 文化 鸟巢
(2)暖温带大陆性季风 高温多雨 寒冷干燥
(3)略
《第一节 首都北京》习题
1.有关北京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B.位于燕山、太行山和东北平原的结合部
C.东部濒临渤海 D.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
2.下列哪些思想或措施有利于古城保护( )
A.大力兴建立交桥、快速环路疏导交通堵塞
B.拆除四合院,修建高层建筑,享受新的生活
C.不能让四合院和胡同完全被现代商业楼、住宅小区和道路取代
D.不断扩大城市绿地和城市水网建设
3.下列关于北京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背靠群山,面向渤海,地理位置优越 B.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热
C.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国际交往中心 D.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
4.下列对北京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华北平原北部 B.历史上是个古都
C.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和商业中心 D.是一个重要的国际交往城市
5.关于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华北平原的中部 B.城市职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C.今后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D.有故宫、颐和园等名胜古迹
6.关于北京自然环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B.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C.南面是能源丰富的黄土高原 D.地势从南向北逐渐倾斜
7.北京市发展和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最重要的有利条件是( )
A.自然资源丰富 B.科技力量雄厚
C.劳动力资源丰富 D.地理位置优越
8.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此时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昼短夜长 B.昼长夜短 C.昼夜平分 D.无法确定
9.在北京城市建设和发展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注意了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
B.可以看到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交相辉映
C.城市绿地和城市水网建设不断扩大
D.现代化的商业楼、住宅小区完全取代了四合院和胡同
10.下列有关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京最近的出海港口在秦皇岛 B.北京的西面是燕山
C.北京的地势南高北低 D.北京市中心区呈中轴对称布局
11.下列环境问题跟北京无关的是( )
A.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 B.水资源匮乏
C.交通拥挤、空气污染严重 D.土地荒漠化
12.下面各方面不能说明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的是( )
A.是全国高等学校最集中的地区
B.有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以及众多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
C.有众多的体育馆,一些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经常在此举行
D.拥有各类博物馆120多个,包括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
13.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行。有一中学生向外国朋友介绍北京的情况,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
A.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国际交往中心B.北京的名胜古迹有长城、故宫等
C.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边缘 D.北京的气候四季如春
14.为迎接奥运会,北京市政府大力推广学英语活动,其原因是( )
A.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B.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C.英语是联合国规定的唯一工作语言 D.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
15.北京的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解决该问题的措施不可行的是( )
A.多修立交桥和大型停车场 B.鼓励市民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C.调整人们上下班时间,错开人流和车流高峰D.禁止外地车辆进京
16.下列有关北京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按地形区划分,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南部
B.按干湿地区划分,北京属于湿润地区
C.按温度带划分,北京属于暖温带
D.按城市职能划分,北京主要是一个工业城市
17.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A是 水库,B是密云水库,目前主要为北京提供水源的是 水库。
(2)图中有北京最大的河流,它的名称是 。
(3)八达岭在黑坨山的 方向。
(4)根据永定河与潮白河的流向判定北京地区的地势特点是 。
(5)请你从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适合在北京地区种植的作物( )
A.冬小麦 B.春小麦 C.桃 D.柑橘 E.梨 F.香蕉
(6)为城市居民服务,为首都市场提供充足的农副产品,是北京市农业的主要任务。通过专业化和商品化生产,优先发展 ,是北京市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7)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北京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过快, 短缺, 严重,城市 用地过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明确首都的发展方向,做出科学的规划,边建设,边治理,实现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8)《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确定北京城市发展的基本目标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全国 中心和 中心的功能,保证党中央、国务院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领导全国工作和开展国际交往的需要,成为全国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最发达、道德风尚和法制建设最好的城市。建设以 为先导,第三产业发达,经济结构合理,适合首都特点的高效益经济。
参考答案:
1.D 2.C 3.B 4.C 5.D 6.B 7.B 8.B 9.D 10.D 11.D 12.B 13.D 14.B 15.D 16.C
17.(1)官厅 密云 (2)潮白河 (3)西南 (4)西北高,东南低 (5)ACE 解析:春小麦适宜在东北地区种植,柑橘和香蕉适于在南方种植。 (6)粮食、花卉、蔬菜等农业和畜牧业
(7)人口增长 水资源 环境污染 建筑 (8)政治 文化 高新技术产业
《第一节 首都北京》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运用地图了解北京的位置、范围,并对北京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2.学会利用资料了解北京的自然条件、城市职能和名胜古迹。?
能力目标?
1.培养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2.初步领会运用地图和资料,认识、分析和评价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的基本方和思路。?
情感目标?
培养对北京的热爱,进一步培养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城市职能?
教学难点
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
教学方法
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谈话法等??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知不知道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主办地在哪??
回答(北京)???
提问: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请说出你心中的北京是什么样的??
学生回答:略
出示课件展示北京建设情况?
组织活动:看了美丽的北京,我想大家一定也很想去北京,不一定只是游玩,大家一定有自己的想法,请说出来让我们共同分享。?
过渡讲解:?看起来,大家真的很想去北京,有人想上清华北大,有人想去中关村、中央电视台,有人想去考查古都风情??北京有你的梦、我的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
提问?根据以往的经验知道,我们在学习一个区域的时候,首先应该知道么??
回答(位置)
板书:?一、自然地理特点?
出示?
请打开课本P60页,让我们学会从地图上寻找北京、认识北京,请每个小组积极合作,作好记录。
分小组对内容进行学习整理引导学生读图回答?
1.北京的纬度位置怎样?属于什么温度带??
2.北京是内陆还是沿海??
3.北京有哪些邻省??
4.北京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5.北京附近地形区分别是什么?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6.北京附近有哪些主要河流?其流向如何??
学生讨论:(以四人小组为单位)
教师巡回参与指导。(根据时间要求,可安排1、2组讨论1、2题,3、4组讨论3、4题等)?
出示:北京市交通图
教师讲解:北京市的对外交通十分便利。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有京沪、京九、京哈—京广、京包—包兰等密集的铁路网;北京市还是中国最大的航空港之一,有多条国际航线通向世界各地;北京的公路密度也是全国最大的,有多条高速公路连接(全国各地);北京虽地处内陆,但东距大海只有150千米。??
提问:综上所述,请同学们回答北京位置的优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分组讨论并推选代表举例说明。
1.北京地处中纬度暖温带,距海不远,使北京有适合城市发展的冷热、干湿都适中的气候优势。?
2.北京的地形地势决定了北京市战争年代易守难攻,和平年代适宜经济发展、城市建设。?
3.北京西部背靠我国黄土高原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南邻粮、棉、油等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北抵我国最大的牧区内蒙古牧区,这些区域为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你知道北京主要的城市职能是什么,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吗??让学生随意抢答,补充。?
板书:二、历史文化传统
活动:请大家阅读课文,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北京建城有多少年的历史?有哪几个朝代在此建过都?
2.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哪两个朝代?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这样布局?
提问,学生回答,略。
归纳、讲述:
1.北京建城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最早为周武王时的蓟城,先后有金、辽、明、清各代在此建都。(板书:建城时间早)
2.至明、清两代,北京旧城的格局基本形成。旧城格局的特色是皇宫外面有皇城,皇城外面有都城。城市的建筑排列成棋盘状。城市中轴线突出,皇宫位于城市中心中轴线上,东西建筑以中轴线对称展开。方城十字街,大小四合院,环环相扣,层次分明。
北京旧城之所以这样布局,从自然因素考虑,一主要是要利用现在北海和中海为城市提供充足的水源。因为城市是人口集聚的大型聚落,每天需要大量的淡水,因此水资源的分布会影响城市的布局;二是因为我国位于北半球,北京位于我国北方,冬季严寒且常刮西北风,为了有充足的光照,以利于房屋的避寒保暖,坐北朝南成为城市布局的主导方向。
北京旧城的这种布局特色还体现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思想。将宫城和殿堂放在城市中心体现了“普天之下,惟我独尊”的封建帝王思想;面向南方体现了“面南而王”的传统观念。
承转:北京旧城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也曾不断变化。
现代北京城是在明清格局基础上的拓展。如北京的二环线就是以北京城墙为基础的,这说明“历史”对“今天”有深刻的影响。
承转:北京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为北京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板书)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北京可以凭借这一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
活动:请大家阅读书本P61,页,说说你所了解的北京的名胜古迹。
(请一两位同学给大家介绍几个景点,教师可适当介绍代表性景点,如天安门、故宫等。详细资料见备课资料。注意不要上成旅游课)
承转、提问:每个中国人都有到北京旅游的愿望,都想亲眼目睹首都的风采,加之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影响力增强,人民收入提高,文化品味要求提高,因此这几年到北京旅游的人数不断增加,仅“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到北京故宫的日游容量达10万人次,给故宫的保护带来很大压力。这又出现了一个新矛盾:这一笔历史文化遗产到底如何得以充分利用,同时又能妥善保护,得以持续利用下去呢?
归纳、承转:大家刚才谈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很好,有些想法还颇有见地。大家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归纳整理以后,寄到北京市有关部门,为北京的建设保护做一份贡献。课本的第四点“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虚拟旅游”就是一个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利用和保护这一对矛盾的好主意。
活动与探究:调查了解当地有哪些文物古迹?当地在旧城改造和城市建设中是如何保护和利用的?
板书?:三、北京的城市职能??
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中国的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的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以及党中央等在北京。?
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北京有北大、清华、人大、中科院等数百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还有众多的体育场馆,各类博物馆,众多国家级文艺团体等。?
北京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有许多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外国新闻驻京记者站等国际交往机构,各种国际会议也在此频繁召开。???
板书:、四、飞速发展的北京
城市形态面貌的变化:北京现代化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城市面积不断扩展,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状况有了很大改善。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北京注意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重要的古建筑、园林和特色街区得到了保护和修缮。
活动:请大家阅读课文P64~P65页,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你的认识和感受,说说你对城市现代化的理解。
2.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
3.为加快北京的发展速度,采取了哪些措施?
提问,学生回答,略。
归纳讲述:城市现代化表现在经济的方方面面,如交通方便快捷、信息通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施先进、文化、教育、科研水平高等。
北京是中国的心脏所在,是中国的象征,因此北京必须朝着现代化大都市方向发展。为了北京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功能,北京一方面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方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北京越来越成为人地协调发展的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
课件41张PPT。第一节 首都北京学习目标1、认识北京的地理位置及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2、了解北京的历史及“京味儿”文化特色;
3、走近北京,了解北京的城市职能。北京在中国的位置:一、自然地理特点优越的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40°N,116°E)北温带中的暖温带看图北京在中国的地理位置2、海陆位置: 距最近的海----渤海仅约150千米,属于半湿润区
能否从北京的位置判读其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温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3、相对位置: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端,北面是燕山,西面是西山。(扼华北平原与东北平原的咽喉,在东北、西北和南方之间各交通要道的交汇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北京北京的地形特征怎样?(点击地图可放大)地形:
山地平原兼备,平原主要分布在山前地带(北依山险,南控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平原二、历史文化传统北京历史的开端——远古的北京 根据专家对化石资料的研究分析以及考古学家对地层新的科学测定,周口店龙骨山遗址的北京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50万年至24万年。 辽、金、元、明清北京城址的变迁辽朝陪都——南京城
公元938年,辽太宗诏以皇都为上京,升幽州为南京(也称燕京)。此后,北京从中原王朝的边疆重镇而一变成为北方游牧民族王朝的陪都,拉开了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的序幕。金中都的建立
金中都城在辽南京城的基础上向东、西、南三面扩展,并参照了北宋都城汴京的规划、建筑,动用了120万人,至1153年完工。大一统的政治中心——元大都
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九年(1272)二月,改中都为大都,从此,大都城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而闻名于世。 明朝北京城的营建
永乐帝登基后,于永乐十九年(1421)正月初一,正式迁都北京,南京则降为陪都。
满清的北京城
崇祯十七年(1644)九月,顺治帝从盛京迁都至北京,开始了清王朝以北京为都城的长达二百多年的统治。三、北京的城市职能 从新中国诞生之日起,北京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举行了开国大典。城市职能
城市在国家或一定地域内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天安门——新中国的象征天安门广场是世界名城中最大的广场新华门 中南海南门,党中央国务院办公所在地的正门人民大会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的地方,也是我们国家领导人和人民群众举行政治、外交活动的场所外交部最高人民法院与全国政协全国政协办公大楼最高人民法院 北京是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所在地,国家重要的新闻机构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在北京,各国驻华大使馆设(国际交往中心)在北京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小结2、全国的文化中心 北京是全国科学、教育、文化和体育机构最为集中的城市,这里有科研院所500多个,高等院校80多所,还有众多的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剧场和体育场(馆),是全国的文化中心。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学校始终保持“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百余年来,为民族复兴、国家强盛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目前,北京大学已经拥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种学科,充分发挥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功能。清华大学 北京是全国教育最发达的地区。2010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89所,在校人数达80万。中国国家图书馆 我国规模最大、藏书最
多的综合性国家图书馆,成立
于1909年。图为1987年建成的国家图书馆,建筑雄伟,具有民族特色,设施先进,藏书达1 400万册。中央电视台 中央电视台简称央视,英文简称CCTV,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电视台,1958年5月1日试播,称北京电视台,9月2日正式播出。1978年5月1日改称中央电视台。国家体育场 国家体育场(“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由2001年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李兴刚等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设计,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国家大剧院当堂检测1、北京的气候特征是( )
A、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B、全年高温多雨
C、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D、全年炎热干燥
2、下列是关于北京的城市职能叙述,正确的是( )
A、北京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政治中心
B、北京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城市
C、北京是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和对外交往城市
D、北京是我国北方经济中心和旅游中心AB3、济南的小亮同学去年参加了一次夏令营活动,以下是他凭记忆对所看到的景象和感受的描述,你认为可信的是( )
A、沿京沪铁路乘火车到北京,途中看到了大片玉米地和菠萝园
B、在北京郊区游览了以古代建筑艺术著称的避暑山庄
C、在内蒙古自治区游玩的时候,看到周围的情况,忍不住唱起了歌儿“蓝蓝的天空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D、在返回的途中,在天津参观了大型造船厂C四、飞速发展的北京北京城市发展变化(1978-2010)北京市经济结构的变化(1980-2010) 北京的发展变化还表现在经济结构的变化上。信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金融业、现代服务业、物流业等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目前第三产业产值已占全部产业的四分之三。  全市有农村常住人口574.8万人,耕地面积23.2万公顷。2010年,蔬菜总产量296.9万吨,肉类总产量44.4万吨,涌现了以“锦绣大地”为代表的一批闻名全国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农业蓬勃发展的生态农业  全市有工业企业近2万家,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带动工业增长的龙头。形成了包括电子、机械、化工、轻工、纺织、印刷等行业,门类齐全、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899.1亿元,利税总额180.6万亿元,其中,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279.9亿元,轻工业完成619.2亿元,高新技术产业迅速成长。工业以高科技为主的产业结构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点击地图可放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快速现代化建设说一说你眼中北京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初的复兴门外大街2010的复兴门外大街(点击地图可放大)北京的立体交通北京金融街北京CBD地区讨论:北京发展中的问题有哪些?北京的古建筑保护问题:
1.北京有很多具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
2.在城市规划和城市改造过程中,许多古建筑都面临或拆或留的两难选择。北京的水资源问题:
1.密云水库是北京最主要的水源,多年来其水位在不断下降。
2.北京的地下水水位在不断下降。
3.北京人均水资源约为全国的1/10。1.这组材料反映了北京在城市现代化过程中遇到的哪些问题?
2.针对这些问题谈谈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