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拔尖测评卷
(范围:第一单元至第四单元)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姓名: 得分:
【卷首语】本学期的学习之旅已经来到“中点”,班级决定举办一场“巧用知识乐游园,欢乐闯关赢徽章”活动。现邀请你一起加入,挑战自己!
第一关:闯知识基础关,赢“知识达人章”
一、请将本次活动的启动语认真抄写在方框中。(5分)
1.卷面书写:认真书写,字迹端正,卷面整洁。(3分)
2.书写句子:请用楷书抄写下面句子,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书写要端正,字体要美观。不出现错别字或不规范用字的现象。(2分)
面对着姹紫嫣红的春日,或月凉似水的秋夜,我想念的是故乡矮墙外碧绿的稻田,与庭院中淡雅的木樨花香。 ——琦君
二、同学们搜集了许多资料,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习题。(8分)
阅读之于头脑,犹如运动之于身体,有效的jīng diǎn( )阅读能带来的知识是无法gūliang( )的。本学期我们徜徉在书海里,仿佛置身于画中,体会一花一鸟带给我们的美感yùn wèi( ),有时也能漫步于圆明园中, bǎo lǎn( )中外奇异的风景名胜,更能体会到我国自古流传的生动有趣又令人āi tòng( )的民间故事的美好。
1.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词语。(5分)
2.文段中的“异”字有六种解释,请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3分)
(1)圆明园中有许多奇珍异宝。( )
(2)这两部喜剧片有异曲同工之妙。( )
(3)他用惊异的目光打量着我。( )
三、同学们在闯关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请你帮他们解惑。(4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1分) ( )
A. 白鹭(lù) 堡垒(léi) B. 依偎(wēi) 执拗(niù)
C. 玲珑(nóng) 轮胎(tāi) D. 鳞片(líng) 筷子(kuài)
2.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句子中最恰当的一项是(1分) ( )
我们现在虽然生活在 、 的太平盛世,人们 ,但我们依
然要发愤图强.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
A.内忧外患 多事之秋 人寿年丰 B.国泰民安 丰衣足食 安居乐业
C.内忧外患 丰衣足食 路不拾遗 D.国泰民安 政通人和 流离失所
3.下列句子中,最能完整概括该语段的是(1分) ( )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
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 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A.圆明园化为灰烬。
B.圆明园被八国联军洗劫一空。
C.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并劫掠、烧毁了圆明园。
D.英法联军掠夺、破坏、毁掉了圆明园的历史文物。
4.同学们在活动中阅读了许多优美的文章,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1分) ( )
A.《牛郎织女》是我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之一。
B.阅读时集中注意力,连词成句地读能加快阅读速度。
C.《将相和》是按照“渑池会面——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的顺序来写的。
D.《白鹭》和《珍珠鸟》两篇课文的作者分别表达了自己对白鹭和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四、同学们进入句子关啦,请你一起写一写吧!(5分)
1.照样子,把词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2分)
左右为难:大家说秦王不过是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要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犹豫不决 喋喋不休 不计其数
2.根据要求分别用“骄傲”写句子。(3分)
(1)指自高自大,看不起人:
(2)指自豪:
(3)指值得自豪的人或事物:
五、请你帮助同学们回忆课文内容,一起完成默写关吧!(8分)
1.[文中有画面]“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 ,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 画。田的大小好像是 ”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
2.[诗中有真情]陆游在《示儿》一诗中写道:“ , 。”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至死都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愿。
3.[文中有壮志] (填人名)在《少年中国说》(节选)里诉说着中国人的强国梦想,我中国少年肩负重任 ——“故今日之责任, , ”
六、五年级(1)班最近出现了一些不文明的现象,老师决定让同学们制定一份班级公约。请你根据图中的情景拟写几条公约吧!(最少写4条)(分)
第二关:闯课外阅读关,赢“阅读达人章”
阅读关为同学们准备了三个文本,请你一起读一读!
七、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11分)
[材料一] 蛮话的由来
在炎亭的海外,有个地方叫南高山。南高山的海底有条白蛇精,在它的北面有个地方叫北高尾,北高尾的海底有条泥鳅精。这两个妖精专门残害百姓,做生意的人谁也不敢经过这里,当地的渔民谁也不敢出海打鱼。
后来,仁宗皇帝出了一道圣旨,命令杨家将出兵到炎亭收妖。杨文广在山顶筑起了瞭望台,每日观察海上的动静。果真,经过这里的渔船、商船都被妖精所害。杨文广经过七天的观察,就开始行动了。谁晓得这事早就被两个妖精知道了,原来它俩专门派了小妖在探听杨文广的计谋。杨文广用福建话安排的计划,被它听着了,用官话安排的计谋,也被它听着了。就这样,杨文广来了一个多月,一点也对付不了它们,终日闷闷不乐。
有一天,杨老令婆过生日,杨文广多喝了几杯,昏昏大醉,乱语不停。这时,杨老令婆突然念头一闪:咦,有了,我们就造话。他们把杨文广醉后的话拿来参考,编造了一种话,叫蛮话。蛮话编造起来后,杨文广就命令属下学习蛮话,并用蛮话编排了新的计谋去除妖。第二天,杨文广摆好阵势,海上突然出现了很多的渔船,两个妖精见海上有这么多的渔船,带着众妖出现在海面上。杨文广见时机已到,令旗一挥,海上、岸上突然出现了神兵神将,箭就像雨一般射向妖精。自从妖精被除,蛮话也就在这一带流传开了。
[材料二] 公婆石的由来
有一对老夫妻,男的是杨文广府里的管家,女的是煮饭婆。杨文广收妖到江南,收了很多妖怪,其中当然多数是坏妖,却也有些并不害人的好妖,也被他统统除掉了。夫妻俩害怕了,就从杨府逃出,到了藻溪三台山化装成山民。
那日,他俩正上山砍柴,忽然看见一只老虎冲向村里的羊圈,叼住一只羊。老夫妻一边追,一边喊:“虎咬羊了!”正巧杨文广经过,一听到喊声立刻赶来,他看不清夫妻俩的真面目,认为也是妖怪,就喊:“你们在干什么 你们不讲,我就要用照妖镜了。”
夫妻俩听到主人声音,吓得找不到北。杨文广一见,就立刻拉开弓,一箭射去,这二老都中了箭,却直立着没有倒。杨文广举起照妖镜一照,二老没现出什么原形,却化成了两块巨石。后来,这一对石头被叫作“公婆石”,到现在还挺立在三台山脚下。
1.阅读材料一,完成下面的故事情节图。(3分)
2.材料一中杨文广能除掉两个妖怪,最关键的一环是(2分)( )
A.杨文广在山顶筑起了瞭望台,每日观察海上的动静。
B.海上、岸上突然出现了神兵神将来帮助杨文广。
C.杨文广利用妖怪听不懂的蛮话来传达编排的新计谋。
D.杨文广提早摆好阵势,将妖怪引诱到海面上来。
3.材料二的民间故事写得比较简单,请联系上下文,将文中加点的“吓得找不到北”这个情节写具体。(2分)
4.民间故事中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两则材料中哪些情节让你觉得不可思议 任选一处简要概括并写出这样写的好处。(2分)
5.同学们在阅读这两则民间故事后,做了下面的思维导图来对比不同民间故事中杨文广的形象,请:补充思维导图中杨文广形象的不同点。(2分)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1分)
北极燕鸥
① 北极燕鸥的体态十分优美。它们的体形中等,长喙和双脚是鲜红的,就像是用红玉雕刻出来的。头顶是黑色的,像是戴着一顶呢绒帽子。其背面的羽毛是灰白色的,若从上面看,会和大海的颜色融为一体;其腹面的羽毛则是淡灰色的,海里的鱼若从下面望上去,很难发现它们的踪迹。加上尖尖的翅膀,长长的尾翼,北极燕鸥集中体现了大自然的巧妙雕琢和完美构思。
② 北极燕鸥具有非凡的飞行能力。它们总是在南北极的夏季中度日。当北半球是夏季的时候,燕鸥们在北极圈内繁殖后代。一旦冬季来临,燕鸥便出发开始长途迁徙。它们向南飞行,越过赤道,绕地球半周,来到冰天雪地的南极洲,享受南半球的夏季。等到南半球的冬季来临,它们就再次.起飞,回到北极。北极燕鸥每年在两极间往返一次,行程数万千米。可以说是鸟类中的“长途飞行之王”。人类虽然已经造出了非常现代化的飞机,但是要在两极之间往返一次,也绝非易事。
③北极燕鸥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大部分燕鸥可以活上20年。1970年,有人捉到了一只腿上套环的燕鸥,发现那个环是1936年套上去的。也就是说,这只北极燕鸥已经活了至少34年。由此算来,它在一生当中已经飞行了至少150万千米。
④北极燕鸥的对外防御能力极强。虽然它们内部经常争吵不休,大打出手,但是
一遇到外敌入侵,则立刻抛却前嫌,一致对外。实际上,它们经常聚成大群,就是为了集体防御。狐狸之类的动物非常喜欢偷吃北极燕鸥的蛋和幼鸟,但在如此强大的阵营面前也往往畏缩不前,就连北极最强大的北极熊也怕它们三分。 (选自《极地海洋》,有删改)
1.保维导图 短文从哪四个方面对北极燕鸥进行了介绍 阅读全文,完成下图。(3分)
2.阅读第①自然段,海里的鱼很难发现北极燕鸥的踪迹,是因为(2分) ( )
A.北极燕鸥背面的羽毛是灰白色的,和大海的颜色融为一体。
B.北极燕鸥头顶是黑色的,像是戴着一顶呢绒帽子。
C.北极燕鸥腹面的羽毛是淡灰色的。
D.北极燕鸥体形中等,不引人注意。
结合短文内容,完成同学们的对话。(3分)
4.文中画“”的句子中的“至少”一词能去掉吗 为什么 (3分)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4分)
郑振铎的“最后一课”(节选)
张 进
①1941年,大半个中国被日军侵占,唯有上海的租界仍在英美的势力范围内,犹如“孤岛”。12月8日这一天,“孤岛”也沉沦了。大清早,暨南大学校长办公室里,空气仿佛凝固了。老校长老泪纵横,正主持着简短的校务会议,最后他颤声宣布:“……课照常进行,只要看到一个日本兵,或是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就立即停课。”
② 默默无声的人群中,有一个紧锁浓眉、面容清癯(qú)的中年男子。他,就是暨南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郑振铎。
③郑振铎拿起讲义来,快步走进了教室。教室里坐得满满的,鸦雀无声。郑先生热泪盈眶:“我想……大家都知道了,今天是我给你们上的中国文学史的最后一课。要永远记住,我们是中国人!”讲课开始了,一分一秒都显得格外沉静,平素调皮的学生今天也是屏着呼吸,眼里满噙了泪水。不幸的时刻终于来临。近处忽地传来了沉重的车轮碾地声,几辆卡车已进了校门。阴森森的风中,一面太阳旗抖动着。
④“现在下课!”郑先生挺直了身体,做了立正的姿势,全体同学唰的一下站起来,很久很久,没有一个人说话,只有几个女生低声啜泣……师生们的胸中都燃烧着爱国的烈焰,一个一个捏紧了拳头。
(选自《学习之友》,有删改)
[资料]自从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暨南大学在真如的校园毁于日军炮火,被迫迁入上海市区公共租界,继续办学。暨南大学在四年里搬迁了三次,最后以康脑脱路(今改称康定路)的一栋楼房作为临时校舍。这是一栋三楼三底的小洋房,除隔成十多间课室外,其他用房很少,师生们都在校外租屋居住。校舍虽小,却具有巨大的凝聚力。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随即侵入上海英法租界,“孤岛”的局面已不复存在,上完最后一课,大多数师生经过千难万险到达福建建阳,重整旗鼓,继续教学和学习。
1.第①自然段画“ ”的句子中的“孤岛”是指 ,“孤岛”沉沦的意思是 。阅读了相关资料以后,我会用两个四字词语来概括《郑振铎的“最后一课”》(节选)故事发生的背景: 、 。(4分)
2.思维导图文章一共描写了四处流泪,照样子填一填,并写一写感情。(4分)
这些眼泪都表达了相同的感情: 。
3.下列是对郑振铎先生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郑振铎先生怀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有一种不可侵犯的浩然正气。
B.郑振铎先生讲最后一课时,沉着镇定,没有一丝的紧张神色,只有坚定的决心。
C.郑振铎先生在即将和学生分别的时候热泪盈眶,显得有些儿女情长。
D.郑振铎先生热爱祖国,是个大义之人。
4.批注阅读联系全文和资料,说说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写到文中的批注框中。(2分)
5.资料中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暨南大学师生艰苦的教学和学习经历,你觉得他们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传承和学习 (2分)
第三关:闯习作表达关,赢“写作达人章”
十、习作。(30分)
“家乡风物展”向全校同学征集描写家乡的习作,请你从下面任选一个任务,完成习作。要求:题目自拟,做到条理清晰,不少于450字。
任务一:向外地朋友介绍你熟悉的一种家乡特产或一处家乡景观,可以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把事物介绍清楚。
任务二:向久居外地不能常回乡的本地人描绘如今的家乡,可以描写发生在家乡的一件事,也可以借助家乡的具体事物描绘家乡的变化,表达自己的情感。
期中拔尖测评
一、1. 略(3分) 2. 略(2分)
二、1.经典 估量 韵味 饱览 哀痛(每空1分) 2. (1)② (2) ① (3)③(每空1分)
三、1. B(1分) 解析:A项,堡垒(léi)—lěi;C项,玲珑(nóng)—lóng;D项,鳞片(líng)—lín。
2. B(1分)解析:根据“太平盛世”可知,前两空应填入表现社会安定、时代昌盛的词语,后一空应填入表现人们生活美好的词语。所以空格处依次填“国泰民安”“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3. C(1分)解析:通过读语段可知,本语段共有四句话,第一、二句主要写了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并将圆明园中的珍宝运走或毁掉。第三、四句主要写了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综合以上信息可知,语段主要表达了英法联军掠走圆明园的珍宝,并在园内放火,烧毁了圆明园。
4. C(1分)解析:《将相和》是按照“完璧归赵渑池会面一负荆请罪”的顺序来写的。
四、示例:1.喋喋不休:放学路上,小红一直跟小丽聊着天,从今天的课堂趣事到昨晚看的动画片.说个不停,小丽都快走不动了,她还在滔滔不绝地说着。(2分)2.(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2)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3)你是我们的榜样,你是少先队员的骄傲。(每小题1分)
五、1.站着钓鱼 嵌在玻璃框里的 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2.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3.梁启超 不在他人 而全在我少年(每空1分)
六、示例:①要团结同学;②不要在校园里乱跑乱闯;③不要给同学起外号;④在阅览室里要保持安静,不要影响他人。(每点1分)
七、1.计谋被听 编造蛮话 消灭妖精(每空1分)
2. C(2分)解析:A项,只是杨文广收集情报的手段,并非除妖的关键。B项,文章并未明确提到神兵神将是关键,且他们的出现是基于杨文广已经成功编排并传达了蛮话计谋后。C项,是文章的转折点,也是杨文广能成功除妖的关键。妖精因为听不懂蛮话,所以无法提前知晓杨文广的计划。D项,只是计划执行的一部分,并非除妖的关键。
3.示例:老夫妻俩听到杨文广的声音、脸色煞白.眼神惊恐,双腿颤抖无力,脑袋一片混乱,不知该往何处跑,完全失去了方向。(2分)(评分建议:围绕“吓得找不到北”来写,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4.示例:材料一中杨老令婆提议根据杨文广醉酒后的乱语造出蛮话并用来除妖很不可思议。(1分)好处是增添故事的神奇色彩,使情节更吸引人,体现民间故事的丰富想象力。(1分)(评分建议:答出情节.得1分,答出好处,得1分。)5.(1)有谋略,善创新 (2)鲁莽(每空1分)
八、1.(1)飞行能力非凡 (2)生命力顽强(3)对外防御能力极强(每空1分)
2. C(2分)解析:由句子“其腹面的羽毛则是淡灰色的,海里的鱼若从下面望上去,很难发现它们的踪迹”可知,海里的鱼很难发现北极燕鸥的原因是北极燕鸥腹面的羽毛是淡灰色的。
3.作比较(1分)突出说明了北极燕鸥迁徙路途之长、不怕艰难、飞行能力非凡的特点(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4.不能。(1分)“至少”是最少的意思,根据前文可知,被套上环的北极燕鸥起码活了 34年,在被人类发现并标记前它可能还活了一段时间,去掉“至少”后句子表达的意思就改变了,所以不能去掉。“至少”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2分)
九、1.上海租界 上海租界被日本占领 示例:战火纷飞 流离失所(每空1分)2.热泪盈眶满噙泪水 低声啜泣 对祖国深深的热爱(每空1分)
3. C(2分)解析:结合“郑先生热泪盈眶:‘我想……大家都知道了,今天是我给你们上的中国文学史的最后一课。要永远记住,我们是中国人!’”可知,郑振铎先生热泪盈眶,是出于对祖国的爱,也为学生们以后不能再上课了感到可惜,并不是儿女情长。
4.通过“胸中都燃烧着爱国的烈焰”“一个一个捏紧了拳头”可以体会到师生们强烈的爱国之情。(2分)5.示例:他们在战火连天的背景下,仍然自强不息,坚持教学和学习,努力保存民族文化,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传承和学习。(2分)(评分建议:答出“爱国主义精神”即可得分。)
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