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习题
1.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__________”。
2.目前这里成为一个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体系。
3.这里是我国重点________之一。
4.珠江三角洲曾经是全国著名的__________基地、最大的_________基地、__________基地、__________基地和全国三大蚕桑产区之一。
5.珠江三角洲主要出产的水果有____________等。
6.珠江三角洲已成为我 _____________农业__________农业和 ____________农业的典范。
7.珠江三角洲位于哪条江的下游( )
A.长江 B.黄河 C.黑龙江 D.珠江
8.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交通枢纽是( )
A.广州 B.深圳 C.珠海 D.佛山
9.珠江三角洲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其濒临的海洋是( )
A.东海 B.渤海 C.南海 D.黄海
10.当前珠江三角洲面临干旱、洪涝、水环境恶化等问题,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资源总量少是造成干旱的原因 B.珠江入海口少是造成洪涝的主要原因
C.水环境恶化是由于自然原因造成的 D.水质危机大于水量危机
11.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资的主要来源是( )
A.东南亚 B.日本 C.台湾地区 D.港澳地区
12.香港和澳门地处祖国大陆的( )
A.北端 B.东南端 C.南端 D.西端
13.香港城市建设中保留大片的绿地,其原因是( )
A.香港土地面积大,有大量空地闲置 B.香港人口密度小,有大量空地闲置
C.为了绿化、美化、净化城市环境 D.香港土地价格昂贵,很少有人开发
14.香港人多地少,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有限,解决香港土地不足的办法是( )
A.建设城市绿地 B.建设高层建筑
C.限制工业发展 D.减少城市绿化用地
15. 香港“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是因为( )
A.建设水平高 B.资金充足 C.人多地少 D.眼光远大
16.对于香港和澳门,我国政府不允许其实行的政策是( )
A.“一国两制” B.“高度自治” C.完全独立 D.港人治港,澳人治澳
17.以下产业是澳门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的是( )
A.金融服务 B.信息服务 C.转口贸易 D.博彩旅游业
18.关于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珠江东侧,北与珠海接壤 B.面积16平方千米,人口400万
C.经济以博彩业和加工业为主 D.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
19.关于港澳与内地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港澳的经济发展 与祖国无关 B.港澳的发展主要靠自身位置优越,资源丰富
C.祖国内地主要通过澳门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
D.港澳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是互惠互利,优势互补
20.香港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①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②有优越的地理位置 ③有优越的天然港口 ④有丰富的森林资源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1.南大门 2.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开放区 3.侨乡
4.商品粮 蔗糖 淡水鱼 亚热带水果 5.香蕉、菠萝、龙眼 6.三高 生态 旅游
7~11 DACDD 12~16 BCBCC 17~20 DCDC
《第七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珠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西南部 B.珠江三角洲的外资主要来自台湾
C.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D.广州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特区之一
2.下列各项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优势的是(????????)
A.珠江三角洲地区毗邻港澳,临近东南亚,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B.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沿海经济开放区,有政策优势
C.珠江三角洲地区是著名的侨乡
D.珠江三角洲地区得到了国家大量投资
3.珠江三角洲位于(????????)
A. 广东省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云南省 D.青海省
4.我国的“南大门”指的是(????????)
A.香港 B.台湾 C.长江三角洲 D.珠江三角洲
5.珠江三角洲位于哪条江的下游 (????????)????
A.长江??? ?B.黄河? ?C.黑龙江???? D.珠江?
6.下列不属于香港的主要产业部门是( )
A.旅游业 B.转口贸易 C.机械制造 D.金融业
7.下列城市与香港相邻的是(????????)
A.深圳 B.珠海 C.广州 D.虎门
8.下列不属于香港和澳门的特征是(????????)
A.人多地狭 B.第三产业发达 C.交通便利 D.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9.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其中扮演“厂”的角色是(????????)
A.澳门 B.香港 C.香港和澳门 D.珠江三角洲
10.香港人多地狭,扩展城市建设用地往往采用“上天”“下海”的方式,对这两种方式的正确理解是(????????)
①建设高层建筑 ②居住在船上 ③向月球移民 ④填海造陆
A.①和③ B.③和④ C.②和④ D.①和④
二、问答题
1.了解珠江三角洲区域优越的地理位置,知道珠江三角洲区域实行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2.简述外向型经济的特征;列举珠江三角洲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特点;分析珠江三角洲区域与香港、澳门的密切联系。
答案:
一、选择题
1~5 CDADD 6~10 CADDD
二、问答题
1.(1)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邻近香港、澳门,与东南亚隔海相望,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
(2)水陆交通便利;临近港澳台及东南亚;劳动力充足而且廉价;低廉的土地租金;相对开放的历史经验等。
2.(1)引进来——主要指引进境外的资金、技术、设备与管理模式(经验);走出去——主要指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珠江三角洲区域最初的“走出去”主要是指产品出口)。
(2)出口产品由低级产品转向高级的工业产品;出口额大幅度增长。
(3)答案开放,言之有理即可。
《第七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明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理解其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
(2)会分析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越想性,归纳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特点并能分析其成因,理解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3)了解香港、澳门的组成及基本概况。知道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共同发展。
2.能力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地理图表的分析能力和对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以及综合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2)在区域对比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区域比较过程中,寻找差距,要做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树立区域可持续发展观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外向型经济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了解这个概念的内涵,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使学生对外向型经济的主要特点有较全面和辩证的了解;使学生懂得各地的外向型经济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其个性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广泛占有经济学相关资料,制作绘声绘影的视频课件,应用PowerPoint和Flash制作课件,设计教学及评价方案。
学生:划分合作小组,明确小组成员的组内分工。推选小组长、中心发言人、助理中心发言人、记录员。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平时喜欢听歌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一首歌,
课件展示:《春天的故事》。
谈话交流:“一位老人”指的是谁?(邓小平)。歌中唱道,他画了“一个圈”,这里大体包括了广东省的哪些地区呢?说说你还对哪句歌词感兴趣?(如,“神话般的堆起一座座金山”,这说明本地区经济增长状况如何?快!)
课件展示:2003年,全国人均收入排名前十强的城市。
谈话交流:这十个城市哪几个不在珠江三角洲?
师生活动:现场采访。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思考:人们说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那么它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读图观察:投影“珠江三角洲地区”彩图,引导学生观察本区地理位置后,分析上述问题。
评价点拨:对学生的发言加以激励评价后,指出:珠江三角洲地区之所以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与它的重要地理位置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濒临南海,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十分便利。
读图分析
1.引导学生观察珠江三角洲地图,并在图上描画出北回归线,并利用已学知识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属于地球上哪个热量带和我国的哪个温度带?得出这里的气候条件优越,农业基础好,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等环境特点。
2.引导学生观察投影图《东南亚地图》,重点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周边地区以及隔海相望国家的相对位置关系。
评价点拨:对学生的分析激励评价后,教师指出:与周边地区的位置关系是珠江三角洲
地区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的根本条件。正是由于具有这样的位置条件,历史上才会有大量的移民从这里流向“南洋”,广东和福建才成为华侨的主要故乡,而今日的华侨故乡又能获得境外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等现代经济发展条件。
引导学生收看国家为经济特区制定的优惠政策及珠江三角洲的深圳、珠海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带来巨大变化的录像后分组讨论:将全班学生分成A、B、C三个组,结合以上所学知识,分别从区位因素、人文因素和政策因素三个方面讨论,归纳总结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
评价点拨: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及时激励评价并点拨。
珠江三角洲地区热量充沛,降水丰沛,十分有利于亚热带和热带经济作物生长,一直是商品粮和热带水果的生产基地。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已由过去的商品粮和水果基地发展塘鱼、蔬菜、优质水果等高产农业。
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师问: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
生答: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紧邻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就近接受港澳的产业扩散,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同时也引进了先进技术设备、经营管理办法和最新高科技信息,创办了一大批对劳动力数量要求较多的加工制造企业,如纺织和服装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玩具制造业等。
师问:珠江三角洲地区引进的大量外资来自哪里呢?
投影:“珠江三角洲外资的主要来源地”
生答:珠江三角洲的外资74%来自港澳地区,这是本区最大的外资来源地。
师问: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经济呢?引导学生学习课本52页到53页内容,结合投影 “外向型经济一例”,加深学生对外向型经济的理解。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外向型经济是一种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以出口外销为经营方向的经济。
三、香港和澳门
教师提问:为何英国侵占香港、葡萄牙侵占澳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祖国怎样来推动它们的高速发展?
学生发言:(略)
教师承转:英国侵占香港、葡萄牙侵占澳门,说明香港和澳门地理位置优越;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后,祖国应加强与他们的密切联系,才能推动它们的高速发展。今天我们来探究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以及它们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这些重点知识。
师问:课本图7-3-1,简要说明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香港和澳门的海陆位置、相对位置有何优越性(提示: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去分析)?
生分组讨论发言:(略)
师总结: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相对位置);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与广东省相邻(海陆位置)。其海陆位置对其发展对外贸易和外向型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以中国内地为腹地的相对位置使其获得了对内对外广阔发展的空间。
(1)组成和面积
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部分及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面积1098平方千米;澳门由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组成,面积约25.4平方千米。
(2)人口
香港666.5万人,澳门43.8万人。
(3)人多地狭
香港人口密度6070人/平方千米,澳门人口密度17244人/平方千米。
四、区际联系与共同发展。
1、香港和澳门的产业构成
香港是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旅游中心,博彩旅游业是澳门的经济支柱。
2、港澳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
(1)香港和祖国内地的优势
祖国内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香港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经验。
(2)经济联系的基本模式、原则和意义
基本模式是香港到内地建厂,内地通过香港加强对外贸易往来;原则是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意义是双方取得经济效益。
(3)香港的转口贸易
祖国内地经香港转口贸易额增长很快,成为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
3、港澳与祖国内地更广泛领域的联系
人口流动、科技交流、交化交流、双边旅游等,推动双方各项事业的发展。
【质疑时间】
关于今天的话题,欢迎同学们把依然萦绕在你们脑海里没有解决的问题拿出来,我们共同研讨。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课件32张PPT。第七章 认识我国的区域第七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1、能运用地图说出本区的位置和范围
2、了解本区的外向型出口创汇农业类型
3、认识本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条件和不利条件
4、认识本区以轻工业为主的主要工业部门
位于广东南部沿海,面对浩瀚的南海,三角洲内河纵横,海岸曲折,岛屿众多。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知识储备我国有哪几个经济特区?其中有哪些位于广东省?哪些位于珠江三角洲?厦门我国的经济特区示意图汕头深圳珠海海南 从珠江入海口逆流而上,两岸便是郁郁苍苍的珠江三角洲。它是由西江、北江三角洲和东江三角洲合成的复合三角洲。广义的珠江三角洲分别以高要、清远、惠阳为顶点;狭义的珠江三角洲,西起三水,东至石龙,南至崖门,是一个发育在海湾内的丘陵性三角洲,海拔50米左右。在这块位于广州南部的三角洲平原上,山丘散布、河道纵横、蔗甜鱼肥、桑嫩蚕壮。这里是全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很早以来,勤劳的三角洲人民就在这里生息、开发、建设,使之成为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桑蚕之乡”“蔗糖之乡”和“果蔬花木之乡”。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点击地图可放大)1.分析珠江三角洲的海陆位置及其对本区经济发展的影响?2.分析珠江三角洲与港澳的位置关系,对本区经济发展有何影响?京广线京九线北回归线珠海深圳1.纬度位置热带亚热带2.海陆位置广东东南部,临南海,交通便利3.相对位置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称为我国的南大门南海马 来 西 亚文莱印 度 尼 西 亚新加坡菲 律 宾珠江三角洲中华人民共和国珠江三角洲,我国的南大门飞速发展的珠江三角洲二、外向型的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引进国外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创办了大批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企业。这里生产的服装、食品、家用电器等,主要通过港澳贸易渠道,出口至世界各地,为国家赚取大量外汇。人文因素纬度位置气候优越农业基础好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交通便利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著名侨乡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地理位置 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得益于工业发展对经济的突出贡献。有利条件:便利的交通、丰富的廉价的劳动力、侨乡和港澳支持、对外开放政策不利条件:矿产资源缺乏、能源短缺你知道本区工业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吗?外向型出口创汇农业大亚湾核电站 近年来,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一些劳动密集型和占用土地多的企业逐步转移到了内地省份。珠江三角洲地区正在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为主的智力密集型产业。产业转型升级三、香港和澳门香港和澳门的位置香港:国际贸易中心
运输中心
金融中心
信息服务中心
旅游中心等澳门:工业
博彩旅游业
运输业等香港旅游业已成为香港的经济支柱香港是国际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澳门四、区际联系与共同发展 香港和澳门与祖国内地唇齿相依,两地居民日常生活中的肉、蛋、奶、蔬菜、水果等各种副产品,甚至大部分淡水都来自祖国内地。
改革开放以来,港澳与祖国内地,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其他地区在经济上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点击地图可放大)珠江三角洲港澳地区土地劳动力投资管理技术信息家电制造玩具制造服装制造 优势互补加工制造业出口外销产 品2.这家玩具厂的投资资金、样品、设计、技术管理人员来自于哪里?1.这家玩具厂的厂房、工人由什么地方提供?4.产品主要销往哪里?3.生产出的产品有什么特点?问题情境 1982年初,香港凯达实业有限公司在深圳蛇口工业区兴办了第一家港商投资的玩具厂——深圳蛇口凯达玩具厂,工厂里的技术管理人员都是香港人,来自深圳各地上千名的打工妹,她们按照港商的设计及提供的样品,生产出各式各样的塑料玩具,产品主要销往香港、美国等地。1.这家玩具厂的厂房、工人由什么地方提供?2.这家玩具厂的投资资金、样品、设计、技术管理人员来自于哪里?3.生产出的产品有什么特点?4.产品主要销往哪里?深圳香港以轻工业产品为主外销到香港、美国等地本节知识小结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区域联系与共同发展香港和澳门1.香港经济的发展
2.澳门经济的发展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1、图中字母B表示的城市( )?
A.香港??????? B.澳门???? C.深圳?????? D.广州2、能到达A特别行政区的铁路干线C是( )
A.京沪线??????B.陇海线???? C.京九线?? D.沪杭线试一试BC课堂练习(1)一、填空题
1.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_______省的东南部,___江下游,毗邻______、______特别行政区,与_____ 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2.1980年,我国建立了4个经济特区:厦门、汕头、_______、_______。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被辟为__________。
3.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的产品,主要是通过_____贸易渠道出口至_______、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赚取了大量的外汇,使该地区贸易国际化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珠海珠香港 澳门东南亚深圳广东经济开放区港澳东南亚3、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资的主要来源是( )
A.东南亚 B.日本
C.台湾地区 D.港澳地区
4、珠江三角洲出口产品通过的主要贸易渠道是( )
A.国同市场 B.港澳
C.台湾 D.美国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