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开学摸底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上饶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开学摸底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5 17:0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上饶市四中2024年秋季第一次统考摸底卷
满分60 时量80分钟
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15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niàng(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给第③段中加点字写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酝niàng( ) 窠巢( )
2.“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3.下列表述对选文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第②段主要是抓住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的特点写的。
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三个句子的句序不能颠倒,因为这三个句子是按颜色由深到浅的次序安排的。
C、春风本是无形、无味、无声、难以捉摸的,但作者笔下的春风却形、味、声俱全。
D.“散在草丛里,像跟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一句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
4.第④段中,除雨外,作者还写了哪些人和物 写这些内容的作用是什么 (4分)
5.一切景语皆情语,你认为在选文中作者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怎样的情感?(3分)
二、课外阅读,阅读文章,完成文后习题。(15分)
笔墨童年
余秋雨
在山水萧瑟、岁月荒寒的家乡,我度过了非常美丽的童年。千般美丽中,有一半,竟与笔墨有关。
那个冬天太冷了,河结了冰,湖结了冰,连家里的水缸也结了冰。就在这样的日子,小学要进行期末考试了。
破旧的教室里,每个孩子都在用心磨墨。磨得快的,已经把毛笔在砚石上舔来舔去,准备答卷。那年月,铅笔、钢笔都还没有传到这个僻远的山村。
磨墨要水,教室门口有一个小水桶,孩子们平日上课时要天天取用。但今天,那水桶也结了冰,刚刚还是用半块碎砖砸开了冰,才抖抖索索舀到砚台上的。孩子们都在担心,考试到一半,如果砚台结冰了,怎么办?
这时,一位乐呵呵的男老师走进了教室。他从棉衣襟下取出一瓶白酒,给每个孩子的砚台上都倒几滴,说:“这就不会结冰了,放心写吧!”于是,教室里酒香阵阵,答卷上也酒香阵阵。我们的毛笔字,从一开始就有了李白余韵。
其实岂止是李白。长大后才知道,就在我们小学的西面,比李白早四百年,一群人已经在蘸酒写字了,领头那个人叫王羲之,写出的答卷叫《兰亭集序》。
我上小学时只有四岁,自然成了老师们的重点保护对象。上课时都用毛笔记录,我太小了,弄得两手都是墨,又沾到了脸上。因此,每次下课,老师就会快速抱起我,冲到校门口的小河边,把我的脸和手都洗干净,然后,再快速抱着我回到座位,让下一节课的老师看着舒服一点。但是,下一节课的老师又会重复做这样的事。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如果我写不好毛笔字,天理不容。
后来,学校里有了一个图书馆。由于书很少,老师规定,用一页小楷,借一本书。不久又加码,提高为两页小楷借一本书。就在那时,我初次听到老师把毛笔字说成“书法”,因此立即产生误会,以为“书法”就是“借书的方法”。这个误会,倒是不错。
当时,学校外面,识字的人很少。但毕竟是王阳明、黄宗羲的家乡,民间有一个规矩,路上见到一片写过字的纸,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经污损,也万不可踩踏。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庙门边上,有一个石炉,上刻四个字:“敬惜字纸。”石炉里还有余烬,把字纸放下去,有时有一朵小火,有时没有火,只见字纸慢慢焦黄,熔入灰烬。
家乡近海,有不少渔民。哪一季节,如果发心要到远海打鱼,船主一定会步行几里地,找到一个读书人,用一篮鸡蛋、一捆鱼干,换得一叠字纸。他们相信,天下最重的,是这些黑森森的毛笔字。只有把一叠字纸压在船舱中间底部,才敢破浪远航。
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不识字的人尊重文字,就像我们崇拜从未谋面的神明,是为世间之礼、天地之敬。
这是我的起点。起点对我,多有庇护。笔墨为杖,行至今日。
1. 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梳理概括文中四个主要事件。(6)
①蘸酒写字进行期末考试;
②            
③            

2.作者的家乡出了很多文化名人,提到的有 、 、 。(3)
3.结合上下文,根据提示,说说下列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4)
(1)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提示:修辞手法角度)
(2)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提示:从动词运用的角度)
4.联系全文及作者信息,写出你对文章结尾句“这是我的起点”的理解。(2)
三、写作(30分)
斗转星移,万象更新,时间从未止步;殷殷期待,谆谆教诲,爱从未止步;文化积淀,红色血脉,传承从未止步;东风破浪,被荆新棘,奋斗从未止步。
请以“从未止步”为题耳,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③不得抄裘;④不少于500字。
七年级语文专项检测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课内阅读(15分)
1.酿 kē(2分)
2.将春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轻柔、闪亮、细密地特点;同时三个“像”字运用排比的修辞,使句式整齐,节奏鲜明,感情充沛,增强了语言气势,表达了作者对于春雨的喜爱和内心的愉悦。(3分)
3.B(3分)
4.描写有关人或物的场景有:“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作用:侧面烘托出春天雨夜的安宁、和平、生机、诗意。(4分)
5.通过对草、花、风、雨的赞美,展现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着生机与活力,表现了春天的新鲜、美丽、欢快、具有强大生命力,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无比欢欣愉悦之情,及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3分)
二、课外阅读。(15分 )
1.老师抱我洗去墨迹 我们用小楷借书 乡人敬惜字纸 (每小题2分)
2. 王阳明 黄宗羲 王羲之 (每横线1分)
3.(1)本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起到了强调的作用,更表现了老师对“我”的关爱,由此突出了书法对“我”童年学习生活的启蒙作用。
(2)通过“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这些动作描写,展现了乡人对字纸的尊敬态度,反映了家乡人民深厚的敬惜字纸的文化传统。 (每小题2分)
4.文章结尾句子“这是我的起点”的意思是这都是童年时老师的关爱,激发了“我”对书法的热爱,打下了“我”书法的功底;家乡的乡人对字纸的敬惜,以及家乡浓郁的文化氛围,启蒙了“我”对文学和文化的热爱。这一切为作者日后成为著名的学者和作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2分)
三、写作(30分)
1.一类卷(24-30分)符合题意,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语言流畅,条理清楚,书写规范整洁,标点正确。
2.二类卷(21-23分)符合题意,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语句较通顺,结构完整,书写整洁。
3.三类卷(16-20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较明确,内容较充实,语句较通顺,层次较清楚,书写较于整洁。
4.四类卷(15分以下)中心不够明确,内容贫乏,语句凌乱结构松散,卷面混乱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