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02 14:47: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
朗读课文,让学生学会从文本中提炼信息的能力。
2、
通过语言的感受,了解报告文学的两个特性:真实性和文学性。
3、
结合画面和文字,激发学生的想像力,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的精神、忧患意识和人文关怀。
二、
教学重点:
1、通过对文本的体验,了解报告文学的真实性和文学性。
2、通过朗读感悟,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
三、
教学思路:
以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把美的东西毁灭给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就是悲剧。”为主线贯穿课堂,先营造罗布泊过去美的环境(依据文字,越美越好),再把这个美生生的毁灭。在学生心里产生一种强烈反差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挖掘美被毁灭的原因。除了这些铺垫,还有必要通过图片的再现罗布泊消失前后的反差,进一步触碰学生内心的柔软面,以真正达到震撼学生心灵的效果。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四、
教学课时:1课时
五、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引——斯文·赫定《亚洲腹地探险八年》):
Ppt.
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它小鸟欢愉地歌唱着……
问题设计一: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罗布泊?
预设:悠游自在
美丽
静谧
富有生命力
诗意……
出示课题:罗布泊,
仙湖
(板书:仙湖)
(二)
整体感知课文:
1、快速阅读课文,寻找勾画:文章描写罗布泊的句子,请用笔划出相关词句。
Ppt.
语段一:罗布泊,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罗布泊天空中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21·cn·jy·com
问题设计二:现在,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罗布泊?
预设:一片死寂
荒芜
恐怖
(板书:死地)
语段二: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罗布泊的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www.21-cn-jy.com
问题设计三:情感朗读这段文字,你感受到了什么?(朗读指导)
预设:无奈
沧桑
痛苦
饱受欺凌
(板书:垂垂老者)
2、情感齐读三段文字,感受罗布泊的演变悲剧美。
完整出示课题: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3、(过渡)问题设计四:造成“仙湖”罗布泊消逝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三)深入感悟课文:
1、探究原因:
(板书:人口激增
“四盲”)
2、追问1:文中除了罗布泊让人痛惜扼腕之外,还有别的事物让你叹息吗?(胡杨林)
图片欣赏
——那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啊(朗读相关语段)
追问2:文章即写罗布泊,为什么还要写那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呢?
明确:营造渲染浓重的悲剧气氛,表达了对人类肆意破坏的强烈控诉。
(四)课外延伸,震撼心灵。
Ppt.
余秋雨的《沙原隐泉》
通过秋雨散文,让学生感受自然环境之美、自然环境之殇。
(五)小结:
救救青海湖
救救月牙泉
救救那些将逝的风景
救救那些将逝的文化
(六)课后巩固:
1、拓展阅读《文化苦旅》。
2、写一句保护校园环境的标语。
如保护草坪:已有阳光大道,何必另辟蹊径。
(七)板书设计:
仙湖
(人口)


(“四盲”)
死地
垂垂老者
六、
教后反思: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上完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但留在心中复杂的滋味久久不能消去。在备课的过程中,不知多少次被作者字里行间的忧患意识深深地震撼。我一遍一遍地读,心里一遍一遍地难过,情到深处,眼泪都快要夺眶而出了。人类怎么可以把这样一个天堂轻而易举地就变成地狱?这不禁让我想起鲁迅先生所言:“把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就是悲剧。”于是我把这句话作为贯穿整堂课的线索。21教育网
在教学过程中,同学们也正是沿着这条线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步一步去感受这个悲剧的。从“美的再现”到“美的毁灭”再到“毁灭原因的挖掘”,可谓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尤其是通过画面的再现,更加打动了学生。因此学生有很多发自内心的感言:“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在同一片蓝天下一同呼吸……”;“作为人类我感到羞愧……”;“我幻想回到罗布泊的过去……”;“我想走进罗布泊,但心中有种莫名的恐惧……”至此,学生已经深深地融入了对悲剧的忧患中。于是我把握时机,让他们再次进入课文。此时他们品位语言,已经不是单纯地朗读了,而是能够发自内心地去体验文字的内涵了。学生找到的相信是真的震撼他们的语句。
当然,本堂课还有好多遗憾。比如,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品味语言时,缺少到位的点拨;对文中列举的很多数字的作用,由于时间的关系,指导得不够到位;多媒体的设置上也有画面过多之嫌;还有在学生面的关注上还不够广等等。但我相信,只要我心中时刻提醒自己:“这堂课,我要教给学生什么?”我想我的课堂会更受学生欢迎。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