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古文专题22课五柳先生传
基础知识:1.解释词语:造:
辄:
吝情:
萧然:
晏然:
戚戚:
俦:
觞
:
汲汲:
会意:
www.21-cn-jy.com
2.翻译句子:
(1)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4)
好读书,不求甚解
默写: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
晏如也。
2.
——————,不慕荣利。好读书,
————————-。
3.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
,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1-题。(17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21cnjy.com
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⑴好读书,不求甚解
好:
⑵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会:
⑶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期:
⑷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屡: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⑵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文中介绍了五柳先生的哪三大爱好?(可用原文回答)(3分)
4.结合文章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7题。(8分)
二.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
( http: / / www.21cnjy.com )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21教育网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
⑵亲旧知其如此
(
)
⑶不汲汲于富贵
(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好读书,不求甚解。
3.五柳先生的率真体现在哪里?请结合文章的有关内容,简要分析。(3分)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4
—8题。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乙)陶潜,字元亮,大司马①侃之曾孙也。祖②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
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每一醉,则大适③融然④。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
音,而畜⑤素琴一张,弦徽⑥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
上声!”(节选自《晋书 列传第六十四》)【注】①大司马:官名。②祖:祖父。③适:满足。
④融然:和悦的样子。⑤畜:通“蓄”。⑥徽:系琴弦的绳子。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地方)B.造饮辄尽(到 去)
C.潜亦无所辞焉(告辞)D.亦雅咏不辍(停止)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期在必醉
陈太丘与友期 B、博学善属
文忠之属也
C、或置酒而招之
前人之述备矣
D、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6.下列对甲乙两段文字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写五柳先生姓字不详,表现了作者对门第观念的蔑视;乙文从人物的姓氏、
门第写起,符合纪传体文章的一般特征。
B.甲乙两文在内容上各有侧重。甲文主要表现五柳先生的“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乙文主要表现陶渊明的“颖脱不羁,任真自得”。
C.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相似之处,都是运用简笔勾勒人物,虽只寥寥数语,但人物形
象鲜明突出,跃然纸上。
D.甲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五柳先生的肯定与颂扬之意,乙文则以“为乡邻之所贵”出人
们对陶渊明的厌恶之情。
7.用现代汉语写出甲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8.乙文中,陶渊明“性不解音,而畜素
( http: / / www.21cnjy.com )琴一张,弦徽不具”,并自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你认为陶渊明的“琴中趣”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情趣?(3分)
.
四.对比阅读
(一)
先生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
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
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
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颜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靳秋田索画(之二)
三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是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
懂懂,没没墨墨,绝不知乐在何处。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
对芳兰,啜苦茗,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郑板桥集》二、文言文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5--8题。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5.选文(一)中最能概括五柳先生性格的一句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文(二)描写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亦不详其姓字
详:
②每有会意..
会意
③绝.不知乐在何处
绝:
④用以慰.
天下之劳人
慰:
7.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
②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
8.比较阅读选文(一)和选文(二),举例谈谈郑板桥与陶渊明在思想品格上有哪些相
同点。(只谈一点即可)(3分)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