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3.2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一、单选题
1.如图,在中,,,将绕点旋转得,使得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旋转的角度是( )
A. B. C. D.
2.如图,,,,下列等式不一定正确的是( )
A. B. C. D.
3.如图, ,, ,则下列结论中:① ;② ;③ ;④ ;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④ D.②③④
4.如图,在中,,,若将绕点逆时针旋转后得到,连接和,则( )
A. B. C. D.
5.如图,在的正方形方格中,点A,B在格点(小正方形的顶点)上,若点C也在格点上,使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格点C的个数是( )
A.2 B.4 C.5 D.6
二、填空题
6.如图,用圆规以直角顶点为圆心,以适当半径画一条弧交两直角边于两点,若再以为圆心,以为半径画弧,与弧交于点,则等于 .
7.如图,点是内的一点,,,则 .
8.在中,,,则 .
9.顶角为的等腰三角形叫做“黄金三角形”.如图,是一个“黄金三角形”,是的角平分线,延长到点,使得,则的度数为 .
10.如图,,点是内的定点,且.若点、分别是射线、上异于点的动点,则周长的最小值是 .
11.由于木质衣架没有柔性,在挂置衣服的时候不太方便操作.小敏设计了一种衣架,在使用时能轻易收拢,套进衣服后松开即可.如图①,衣架杆,若衣架收拢,,如图②,则此时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
三、计算题
12.已知四边形,,.
(1)如图1,若,则________;
(2)如图2,,连接,平分交于,交延长线于,连接.
①求的度数;
②若,,求的长.
13.已知等腰的周长是32,且腰长比底边长的2倍少4,求等腰的三条边的长.
四、解答题
1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6cm,若其中一边长为6cm,求另外两边的长.
15.如图,点E,F在BC上,BE=CF,AB=DC,∠B=∠C,AF与DE相交于点O,请判断△O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五、综合题
16.如图,AB∥CD,直线 EF 分别交 AB、CD于 点 E、F,EG 平分∠AEF,
(1)求证:△EGF 是等腰三角形.
(2)若∠1=40°,求∠2 的度数.
17.为了测量一池塘两端A,B的距离,三个数学研究小组设计了不同的可行性方案,如池塘示意图,他们在池塘西岸的点A处测得池塘点B恰好在点A的正东方向,测量方案如下表
课题 测量池塘两端A,B的距离 池塘示意图:
工具 测量角度的仪器,标杆,皮尺,激光笔
小组 第一小组 第二小组 第三小组
测量方案 ①从A点出发,向北走到C点;②测得, ①从A点出发,向北走到O点插上一根标杆; ②继续向北走相同的距离到达D点; ③再向西走到E点,使B,O,E三点共线; ④测得 ①将标杆垂直立在池塘岸边的点A处,再将激光笔固定在标杆的顶部F处; ②调整激光笔与标杆的夹角,使其射出的光线正好落在池塘对岸的点B; ③保持标杆与激光笔的夹角不变,转动标杆,使激光笔射出的光线落在同岸的点G,此时; ④测得:数据1:; 数据2:.
测量示意图
(1)第一小组测得即的距离,证明方法如下:
证明: (转右框) (理由:______)
(2)请用第二小组的方案,求出池塘两端A,B的距离;
(3)其他小组的同学发现,第三小组方案的第④步只用其中一个数据就可以求出池塘两端A,B的距离,请你在第④步中选择一个有效数据求出池塘两端A,B的距离.
18.如图,已知 , ,AC与BD交于O, .
求证:
(1) ;
(2)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旋转的性质
2.【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3.【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4.【答案】B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旋转的性质
5.【答案】D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6.【答案】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7.【答案】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8.【答案】6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9.【答案】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10.【答案】4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轴对称的性质
11.【答案】20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12.【答案】(1)
(2)①;②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13.【答案】等腰的三边的长为12,12,8
【知识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14.【答案】6cm,4cm或5cm,5cm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15.【答案】解:△OEF的形状为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
∵BE=CF,∴BE+EF=CF+EF,即BF=CE.
在△ABF与△DCE中,
,
∴△ABF≌△DCE(SAS),∴∠AFB=∠DEC.
∴OE=OF,即△OEF的形状为等腰三角形.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6.【答案】(1)证明:∵AB∥CD,
∴∠1=∠AEG,
∵EG平分∠AEF,
∴∠AEG=∠FEG,
∴∠1=∠FEG,
∴FE=FG,
即△EGF是等腰三角形;
(2)解:∵∠1=40°,∠1=∠AEG=∠FEG,
∴∠AEF=40°+40°=80°,
∴∠2=180°-80°=100°.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7.【答案】(1)等角对等边
(2)A,B的距离为
(3)选择有效数据:,A,B的距离为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8.【答案】(1)证明:∵AD⊥AB,BC⊥AB,
∴∠DAB=∠ABC=90°,
∵AD=BC,AB=BA,
∴△ABC≌△BAD(SAS)
(2)证明:∵△ABC≌△BAD,
∴∠CAB=∠DBA,
∴OA=OB.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