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磁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我们捧起一本书,在yōu( )闲的夜晚守着一盏孤灯阅读的时候,躁动的心灵就会得到沉淀。读《邓稼先》,我们能看到他被称为“两弹元勋”是______(①当之无愧②众望所归)的;读《驿路梨花》,我们能看到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感受到她助人为乐、甘于奉献,感受到雷锋精神平凡而伟大的力量;读《紫藤萝瀑布》,我们能看到宗璞伫立在紫藤萝瀑布前,在生命的长河里涤荡心灵,人生不再充满遗hàn( );读《井冈山翠竹》,我们能看到井冈山的翠竹曾经为革命建立功勋( )。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yōu( )闲 ②遗hàn( ) ③功勋( )
(2)从语段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将对应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当之无愧 ②众望所归)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意见正确的一项是( )
A.把两个“感受”改成“体会”。
B.把“感受到她助人为乐、甘于奉献”和“感受到雷锋精神平凡而伟大的力量”互换位置。
C.在“奉献”的后面加上“的美好品质”。
D.把“平凡而”删除。
二、综合性学习
2.班级开展以“孝亲敬老,传承家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1)【对联我来选】同学们来到敬老院,发现门口的对联已经模糊不清,依稀可辨其中的上联为“孝亲似锦心中系”,请你选一个合适的下联( )
A.颐养春风拂面来 B.敬老如花脸上开 C.情融孝道沐春雨 D.敬老尊老崇大义
(2)【观点我来说】活动中,有同学说“我学习忙,我的父母身体都健康,等我将来有时间了,有能力了,等我的父母老了,身体不好了,我再来尽孝”,针对这种“将来再尽孝”的观点,你怎么看?请谈谈你的看法。
(3)【家风大家谈】为做好发言,某同学收集了三则材料,请根据材料谈谈我们为什么要传承家风?
材料一
家风自上而行于下。国家领导人谈家风时强调,“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欲齐其家者,须先修其身。家风好者,家道兴盛;家风差者,贻害社会。
材料二
谦恭仁善、孝亲敬老、好学上进是李应昇家族的家风;清廉俭朴、勤奋上进、忠勇报国是左宗棠家族的家风;代续书香、讲究孝悌、牺牲自我是谭嗣同家族的家风。这些家族都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材料三
宋神宗元年七月,苏迈赴德兴上任,临行时,其父苏轼赠送一方砚台给他,并题写《迈砚铭》。用它来学习圣贤的道理,要如饥似渴;用它来学写文章,要时出新意;用它来治理财务,要想着给予他人。苏迈在家风的熏陶下,品行端正,好学上进,为官清廉。
三、名句名篇默写
3.请将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困于悲观时,读一读诗中的山水吧。跟随杜牧,夜泊秦淮,触景感怀,欣赏“ ,夜泊秦淮近酒家”的朦胧夜景;跟随李白,闻笛洛城,倾听“谁家玉笛暗飞声, ”的思乡心曲;跟随木兰,替父从军,翻山越岭,体会“ ,关山度若飞”的报国决心;跟随陆游,做客农家,跋山涉水,领悟“ , ”的人生哲理;跟随杜甫,遥望泰山,畅想登顶,高歌“ ,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跟随龚自珍,体会他虽然辞官,但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他的诗句“ , ”,以落花为喻,自然地融入心志。
四、诗歌鉴赏
登飞来峰
宋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4.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飞来山上千寻塔”,八尺为一寻,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峻,也暗示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B.“闻说鸡鸣见日升”,诗人写因为塔高,故鸡一鸣时可见旭日东升,也体现了诗人对前途充满信心,为整首诗歌奠定情感基调。
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面即景说理,实则以“浮云”借代品德高尚的人,通过用典间接抒发了自己变法革新的决心。
D.这首诗是登高抒怀之作,诗人登上飞来峰,触景生情,抒发豪情壮志。
5.有人说:“王安石善于用诗的形式表达自己从生活现象中提炼的哲学思考。”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结合本诗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五、文言文阅读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竹有节而啬花,梅有花而啬叶,松有叶而啬香,惟兰独并有之。兰,君子也。餐霞饮露,孤竹①之清标;劲柯端茎,汾阳②之清节;清香淑质,灵均③之洁操。韵而幽,妍而淡,曾不与西施、何郎④等伍,以天地和气委之也。
(节选自《王氏兰语》,有删改)
【注】①孤竹:指伯夷和叔齐。②汾阳:指介子推。③灵均:屈原的字。④何郎:指三国时期玄学家何晏,何晏仪容俊美,被称为“傅粉何郎”。
6.解释下列加点词。
(1)可爱者甚蕃 (2)香远益清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惟兰独并有之
7.翻译下列句子。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餐霞饮露,孤竹之清标。
8.【甲】文中,作者为什么要花费大量笔墨写菊花和牡丹?
9.【乙】文中,作者认为兰花与竹、梅、松相比,具有哪些美好品质?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向上的红薯心
蔺丽燕
①朋友送我一包红薯,吃到最后,还剩了几颗,被冷落在纸箱里。一天收拾厨房时,发现这几颗红薯表皮疙疙瘩瘩的,拿起来一看,红薯竟然发芽了!
②看到发芽的红薯,儿子说:“把这些红薯扔了吧,妈妈。”我看了看红薯,端详着那些豆粒大小的芽苞,和儿子说:“这些红薯咱不扔,留着水培吧,就当一盆花来养。”
③一听说“水培”,儿子翻箱倒柜地找水培容器,接水,帮忙选择放红薯的位置。就在一切就绪时,儿子又带着将信将疑的口气问:“妈妈,红薯能长叶子吗?你看它的芽多小。”“试试看吧。”我说。
④一个曾经被用作插花的玻璃瓶子,现在是这颗红薯的安身之所,扎根之地。儿子把红薯放在了午后阳光最充足的窗台上,必是想把最多的温暖送给它吧。
⑤一个星期又一个星期,儿子天天忙着上学、放学,回家后多数时间都在写作业。偶尔闲下来,他就迫不及待地找小伙伴玩去了,至于那颗红薯,大概早被他忘在了脑后。而我,上班下班,披星戴月,周末培训,手里的时间紧巴巴的,仿佛插根针都难,哪里有时间和心思去关注一颗红薯的芽苞是否更加饱涨。
⑥在步履匆匆中,我们都忘记了曾经还水培了一颗红薯。直到那个天气晴好的午后。
⑦午后收拾房间,擦窗台时,与红薯相遇。之前的芽苞已经长成了一片片指甲盖大小的叶片,翠绿的颜色,一片挨着一片,一叶叠着一叶。你推我挤,像淘气的顽童凑在一起,欢笑着,吵嚷着,争先恐后地举起自己小小的手臂说:“看我,看我!”
⑧瓶子里浸在水中的部分,最底下已经生出了好多根须,又细又长。这颗红薯,终于凭借自己执着的努力,根须生长得又细又长,又多又密。
⑨为了让这颗红薯生活得不拘束、不憋屈、不压抑,我和儿子找来一个空饮料瓶,稍加裁剪,摇身变成一个最环保最廉价最简约的水培容器,红薯搬进了“新居”。
⑩每次经过窗台,目光抚过那颗红薯,像抚过春天里头戴柳条小帽的孩子,眼里心里,皆是欢喜。这颗小小的红薯,搭乘春日的温暖,在融融春光里赋予自己新生。虽然,也曾被,质疑,被冷落,被粗糙地对待,可是,它从来都不曾停止生根发芽长叶的脚步,从来都不曾有过丝毫的颓废堕落、自暴自弃。
这颗红薯,它已经完成了对现实的超度,实现了生命的超越。
人,若能像一颗红薯一样,不失生长的心,不信现实的邪,坚定信念,向上生长,能够静默,愿意等待,竭尽全力用实力说话,那么,就算是深陷泥淖,也不会-蹶不振;就算匍匐在地,依然可以微笑着抬头仰望星空。
(选自《通州日报》2023年3月21日,有删改)
10.阅读全文,补全思维导图。
11.按要求回答问题。
(1)朗读下面这句话时,加点的词语应该读重音,请简析理由。
一天收拾厨房时,发现这几颗红薯表皮疙疙瘩瘩的,拿起来一看,红薯竟然发芽了!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⑦段画线的句子。
你推我挤,像淘气的顽童凑在一起,欢笑着,吵嚷着,争先恐后地举起自己小小的手臂说:“看我,看我!”
12.请简析文章第⑥段的作用。
13.本文与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运用的相同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分别简析。
14.请品味文中第①段画横线句子的含义,并说出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这颗红薯,它已经完成了对现实的超度,实现了生命的超越。
七、名著阅读
15.通过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阅读,完成下面问题。
①八月十九日,在利沃夫地区的激战中保尔丢掉了军帽。他勒住了战马,但前面骑兵连的弟兄们已冲入波兰白军的散兵线,进行着殊死的肉搏战。杰米托夫在洼地的丛林中飞驰。他一面朝河岸那边飞奔,一面大声叫喊:“师长牺牲了!”
②保尔哆嗦了一下。他的师长,英勇的、不屈不挠的列图诺夫同志牺牲了!保尔无比愤怒。保尔用马刀背拍打着已经精疲力竭、嚼子上沾满鲜血的战马格涅特克,向激烈厮杀的人群冲去。
③“砍死这帮畜生!砍死他们!砍死这些波兰小贵族!是他们杀死了列图诺夫!”保尔狂怒至极,连眼皮都不眨一下就愤怒地向一个穿绿制服的人劈去。为了替牺牲的师长报仇,骑兵连全体战士燃起了复仇的怒火,把波兰白军杀得落花流水。
④他们冲向旷野,追杀残兵败将,可是波兰炮队瞄准他们射击,榴霰弹在空中爆炸,向四周散播着死亡。
⑤绿色的火焰像镁光在保尔眼前闪烁,雷一般的响声震痛他的耳朵,他的头像被烧红的铁灼伤了。大地可怕地、不可思议地在旋转、在翻动、在向一侧倾倒。
⑥保尔像稻草人似的滚下马鞍,滑过黑马格涅特克的头,沉重地摔倒在地上。
⑦这时好似黑夜骤然降临在保尔的头上。
(选自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内容。
(2)请根据选段内容,概括出保尔的性格特点。
(3)联系整部著作,说说在21世纪的今天,保尔精神对我们做人有什么意义?
八、作文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在成长的道路上,尝试是人生的必修课。比如,尝试着举手发言,尝试着参加竞赛,尝试着克服困难,尝试着宽容待人……每一次尝试不一定都成功,但一定会有收获。在尝试中,我们的智慧得到增长,能力得到提升,人性得到升华。勇于尝试吧,让我们在尝试中成长。
请以《最难忘的一次尝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参考答案
1.(1) 悠 憾 xūn
(2)①
(3)C
2.(1)B
(2)这种观点不正确。尽孝不应等待“将来”,而应从当下做起,如关心父母健康、分担家务等,否则可能留下遗憾。
(3)①家风影响家庭兴衰和社会风气;②良好家风是家族传承的精神财富;③家风能熏陶个人品行,促进成长。
3. 烟笼寒水月笼沙 散入春风满洛城 万里赴戎机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会当凌绝顶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4.C 5.同意。“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通过登高所见,提炼出“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体现用诗表达哲学思考的特点。
6. 多 更加 亲近而不庄重 只 7.(1)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2)(兰花)像伯夷、叔齐一样餐霞饮露,有着高洁的品格。 8.用菊花和牡丹衬托莲花,突出莲花的君子品格,表达作者的赞美与追求。 9.兰花兼具竹的气节、梅的花朵、松的叶片,且清香、淡雅、高洁,有君子之风。
10.(1)“我们”水培红薯 (2)“我们”再遇红薯 11.(1)示例:重读“竟然”可以读出“我”的出乎意料,流露“我”见到红薯发芽时的惊喜。
(2)示例: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新生的绿叶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写出了绿叶旺盛生命力和惹人喜爱的情态,流露出作者的喜悦与对生命的赞美。 12.第⑥段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我”和“儿子”忙于工作、学习、玩耍,忘记了水培的红薯;引出下文“天气晴好”时“我”和红薯的再次相遇。 13.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紫藤萝瀑布》由紫藤萝的衰而复盛、重获新生,感悟到生命的永恒;本文由红薯的经历感悟到要坚定信念,向上生长。 14.示例:这颗红薯曾被质疑、冷落,但是它没有颓废堕落、自暴自弃,在春光中赋予自己新生,努力生根发芽长叶。启示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时,要像文中的红薯一样,毫不气馁,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15.(1)保尔在利沃夫地区激战中,因师长牺牲而愤怒冲锋,不幸被炮弹炸伤。
(2)英勇无畏、重情重义、仇恨敌人。
(3)示例:保尔精神激励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勇于担当,为理想不懈奋斗,在平凡中创造价值。
16.
例文:
最难忘的一次尝试
在我的记忆中,有许多次尝试,而最让我难忘的,是那次独自走夜路的经历。
那是一个冬天的傍晚,我在同学家玩得太投入,忘记了时间。当我意识到天色已晚时,外面已经漆黑一片。同学的父母提出送我回家,可我心想自己已经长大了,应该勇敢一些,便谢绝了他们的好意,决定独自走回家。
刚走出同学家的小区,我就有些后悔了。昏暗的路灯散发着微弱的光,寒风“呼呼”地刮着,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路边的树木在黑暗中影影绰绰,仿佛一个个张牙舞爪的怪物。我的心开始“砰砰”直跳,脚步也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走着走着,我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沙沙”的声音。我的神经一下子紧绷起来,头皮发麻,心想:是不是有坏人在跟踪我?我不敢回头,加快了脚步往前跑。可那声音似乎也加快了速度,紧紧地跟着我。我害怕极了,几乎要哭出来。这时,我突然想起老师说过,遇到危险要冷静。我停下脚步,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回头看去。原来是一只流浪猫在垃圾桶里翻找食物,我不禁松了一口气。
克服了这小小的恐惧后,我继续往前走。虽然还是有些害怕,但我不断地给自己打气:“我是勇敢的,没什么好怕的。”就这样,我一步一步地朝着家的方向走去。当我看到家里温暖的灯光时,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这次独自走夜路的尝试,让我明白了恐惧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就能战胜它。它也让我变得更加独立和自信,成为了我成长道路上一段难忘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