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天平天国运动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天平天国运动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25 18:0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史实;
2、掌握《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内容及评价;
3、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阶级局限性;
4、认识到农民阶级英勇无畏的抗争精神,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
学习目标
阅读下列材料,概括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输入年年激增,白银外流。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所以有史学家评价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材料二: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材料三: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①外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②内因:清政府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
③诱因: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直接原因)
出身农家
创拜上帝
屡试不第
传教反清
洪秀全
四次考试以落选告终
萌发了信仰上帝、追求众生平等的思想。创立了 “拜上帝会”。
前往广西传教
定都天京
进程 事件
爆发
建制
定都
全盛
转折
失败
1851.1 金田起义
1851.9 永安建制
1853.3 定都天京(南京)
(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长沙之战
(萧朝贵牺牲)
全州之战
(冯云山牺牲)
换图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内容:
(2)进步性:
(3)局限性:
①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②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有利于调动农民参加反封建斗争的积极性。
带有浓厚的空想色彩,在长期的战争环境下未能推行。
定都天京
【拓展问题】根据材料,分析《天朝田亩制度》特点有哪些。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天朝田亩制度》
指导思想的不合潮流
东王、北王、翼王上奏天王请征办米粮:“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粮米,以充军储而裕国课。弟等兮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将佐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天王批道:“胞等所议是也,即遣佐将施行”。
——摘自张德坚《贼情汇纂》
革命性: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落后性:维护小农经济,逆工业化
政治体制的难逃巢臼
空想性:绝对平均、违背经济发展规律
落后性:自身封建性,不能冲破封建体制
北伐西征
目的
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北伐
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灭
西征
取得重大胜利
掌握了安徽、江西、湖北东部和江苏部分地区。
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
目的
评价
不能实现的原因:
违反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不符合当时历史发展水平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前期的建国纲领
①反映农民愿望,对于发动农民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作用。②绝对平均分配,脱离社会实际。
天京陷落
天京事变:
原因
经过
影响
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
天王制造24只金碗,金筷子,浴盆亦以金,连净桶夜壶都以金造。——潘旭澜《太平杂说》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
天京事变
洪秀全相貌复原图
洪秀全
猜忌内讧 信仰崩塌
翼王石达开





密诏
处死




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1856年
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
1
2
3
4
5
6
重整国政
军事指挥
总理朝政
《资政新篇》
没有实施
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天王洪秀全
挽救措施
知识拓展:《资政新篇》
实质
内容
评价
最早提出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1)进步性: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近切愿望,顺应社会发展潮流。
(2)局限性:①未反映农民最迫切的土地愿望和要求;
②受历史条件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1)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救援失败,安庆陷落。后陈玉成被俘。李秀成率军克杭州,逼上海,遭到李鸿章淮军和洋枪队的抵抗反扑。
2) 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李秀成率军回师救援,激战40天,未能解除湘军对天京的威胁。
3)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湘军冲入城内,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天京陷落
曾国藩
李鸿章
洪秀全
太平天国运动
【合作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同以往历次农民运动相比较有何不同?
农民起义 历经时间 规模 口号或纲领 影响
陈胜吴广起义 1年左右 几十万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黄巾起义 9个月 几十万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沉重打击东汉
李自成起义 15年 一百多万 均田免赋 推翻明朝统治
太平天国运动 14年 几百万 《天朝田亩制度》
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起义组织工具不同:太平天国利用外来宗教,吸收了西方的“平等”思想。
影响:(1)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
材料一:太平天国的出现使原本就已经行将就木的清王朝的统治力量进一步削弱,不得不起用汉族士大夫的力量来维持其最后几十年的国运。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鱼宏亮
材料二:西方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许多侵略权益。但太平天国不予承认,这就使西方列强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阴谋大大推迟了。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前仆后继、坚持反侵略斗争的结果。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2)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壮烈篇章。
【合作探究】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带来怎样的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
【合作探究】根据材料,讨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颁布了一套“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的礼制,从天王到普通士兵之间,等级非常森严……诸王出行,官兵必须回避道旁,高呼万岁或千岁,否则就要受到严厉惩处,天王及诸王、候都都是世袭的
——李侃《中国近代史》
“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自我量为勇猛王爵英王、翼王死后,我军确受重大损失,但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课长久支持。”
——《洪仁玕自述》
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2.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直接原因)
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团队的腐败;
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太平天国运动
定都天京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天京陷落
时间地点
背景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剥削加重,激化了阶级矛盾。
永安建制
标志着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称“太平军”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①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 战争;②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地打击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天朝田亩制度》
北伐全军覆没,西征战场取得重大胜利。
标志着
由盛转衰,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标志。
目的
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战况
标志着
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北伐西征
内容
目的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评价
①反映农民愿望,对于发动农民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作用。②绝对平均分配,脱离社会实际。
重整国政
封洪仁玕为玕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
挽救措施
《资政新篇》
提出向西方学习,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1.太平天国想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的方案是( )
A.“拜上帝会” B.《天津条约》
C.《天朝田亩制度》D.《资政新篇》
2.“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女,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根据材料可知,《天朝田亩制度》不能实现的原因是( )
A.未能得到资产阶级支持 B.未能得到帝国主义支持
C.处于紧张的战争环境 D.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3.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政权的标志是( )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定都天京 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
D
C
4.与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遇到的新情况主要是
A.利用宗教来发动农民 B.发生了内部斗争 ( )
C.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D.领导人贪图享乐
5.电视剧《太平天国》反映了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从爆发到走向毁灭的故事。剧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C.太平军抗击洋枪队D.太平天国推翻清朝统治
6.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规定“凡东王、北王、翼王及各王驾出,侯、丞相轿出,凡朝内军中大小官员兵士如不回避,冒冲仪仗者,斩首不留”。该规定反映了太平天国( )
A.官员人数急剧膨胀 B.王侯之间争权夺利
C.法律制度过于严苛 D.封建等级观念浓厚
C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