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绪论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化学观念:初步了解化学学科研究的内容,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知道化学的特征是从分子层次认识物质,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
科学思维:初步了解化学科学的发展历程,体会实验探究和模型建构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科学探究与实践:自主查阅化学发展史中的重大事件、化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有关资料,并与同学合作、分享、交流、讨论。
科学态度与责任:初步认识化学学科对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社会进步而勤奋学习的责任感。
素养目标
点点化学美------化学对生活的影响
请自主阅读教材第1页,欣赏插图,联系生活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重
要作用,完成下列填空。
影响
衣
食
住
行
水立方
港珠澳大桥
国产大飞机
航天服
化学农药促丰收
金茂大厦
下列我国古代的化学的成就中,与化学有关的是__________;
化学发展的历程
-------璀璨的中华文明
①酿酒 ② 制作陶器 ③ 制造青铜 ④造纸 ⑤ 蚕丝织布
①②③④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造纸术、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与化学有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
火药和造纸术
1.化学光荣榜
认识化学巨匠,讲述他们的贡献
拉瓦锡
道尔顿
阿伏加德罗
门捷列夫
发现质量守恒定律
先后提出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2.惊艳世界的中国制造
(1)物质结构理论和高效催化剂的研究
闵恩泽被称为“中国催化剂之父”: 他站在历史的高度致力于把催化科技应用于绿色化学中去,把自己的催化剂研究从石油炼制领域扩展到石油化工的有机化工原料以及化纤单体领域为化学绿色化做出巨大贡献。
(2)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965年9月17日,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一牛胰岛素在中国诞生。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与天然胰岛素分子相同化学结构并具有完整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标志着人类在揭示生命本质的征途上实现了里程碑式的飞跃。
徐光宪
耐高温合金材料:2022年中国造出最强耐高温材料,3000度毫发无伤,领先全球!
2024年2月23日,高强度材料制得的“蛟龙号”在南大西洋顺利完成23次下潜,并创造九天九潜的下潜新纪录
祝融号登陆火星:采用了耐高温、高强度合金材料
月球上第一面国旗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芳纶材料制得
化学研究的对象:物质
小结
化学的概念: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
其特征是从分子层次认识物质,通过化学创造物质。
化学研究的内容:
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
发现了青蒿素: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若贝尔奖。
2020年9月,我国正式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用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化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发展造成环境污染,百害无一利
B.化学制造出化肥,提升了粮食产量
C.利用化学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了优良人造纤维
D.利用化学制造新材料,助力航空、潜水
A
2.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研究内容的是( )
A.利用石油生产人造纤维
B.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
C.培育新品种,提高农作物产量
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
课堂练习
A
课堂练习
3.我国古代科技灿烂辉煌,下列科技成就与化学无关的是( )
A.造纸 B.烧制陶瓷 C.活字印刷 D.冶炼金属
4.化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列问题与化学无关的是( )
A.使天空变得更蓝
B.使水变得更清澈
C.使通讯网络更便捷
D.使人们生活用品更丰富
C
C
课堂练习
5.下列科学巨匠及其贡献不对应的是( )
A.道尔顿---提出原子论
B.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C.屠呦呦-------制造了结晶牛胰岛素
D.拉瓦锡----发现质量守恒定律
C
谢谢观看!(共13张PPT)
知识点一 化学的发展史
1.古代化学
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在生存中学会了使用 ,继而陆续发现了一些物质的变化。
绪论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火
2.近代化学
等化学家发现质量守恒定律,道尔顿、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先后提出 , 等化学家发现元素周期律。
3.现代化学
20世纪,随着对原子结构及微观粒子运动规律认识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物质的研究和认识从宏观深入微观,达到了 水平。
拉瓦锡
原子论、分子学说
门捷列夫
原子和分子
跟踪训练
1.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
A.原子论、分子学说、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B.火的发现和利用
C.氧气的发现
D.纳米技术的应用
A
2.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科学家为此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对应不正确的是( )
A.拉瓦锡——探究空气组成
B.闵恩泽——研发多种石油化工生产催化剂
C.门捷列夫——提出分子学说
D.道尔顿——提出原子论
C
知识点二 化学研究的内容
1.化学的概念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 、 、 、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分子层次认识物质,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
2.化学的作用
(1)化学在防治环境污染、解决粮食问题、应对能源危机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21世纪以来,化学研究和应用更加重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化学已成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组成
结构
性质
跟踪训练
3.下列属于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
A.物体运动 B.研制化肥
C.植物分类 D.人体结构
4.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和促进社会进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事实中不能体现化学造福人类的是( )
A.使用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B.电脑软件升级
C.炼制石油用作燃料
D.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B
B
基础巩固
精评价 综合演练 02
1.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首先要了解它研究的主要内容,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
①物质的性质和组成 ②物质的结构和转化 ③物质的运动规律 ④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规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A
2.下列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研究领域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研制碳纳米管材料
B.研制新型显示材料
C.研发数字货币加密技术
D.研发高纯稀土金属提取技术
C
3.下列对于化学发展的实际情况,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③门捷列夫等化学家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④火的使用 ⑤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进行微观探测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④①③⑤② D.④①⑤③②
C
4.下列是我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几位获得者及其部分研究领域,其中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具有优良性能导电材料开发的是( )
A.闵恩泽,石油化工催化剂研究
B.师昌绪,材料腐蚀研究
C.赵忠贤,高温超导材料研究
D.张存浩,高能化学激光研究
C
5.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下列图片内容不是化学对人类贡献的是( )
特训
D
A.制得商代四
羊青铜方尊
B.研制碳化硅
单体反射镜
C.研制芳纶
复合材料
D.研究杂交
水稻品种
6.2024年10月9日,诺贝尔化学奖揭晓,表彰了三位科学家在蛋白质设计和结构预测领域作出的贡献。化学为人类的发展与进步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将下列做法中试图解决的主要问题的字母填写在横线上。
A.健康问题 B.能源问题
C.环境问题 D.粮食问题
(1)开发不产生废物的生产工艺和产品: 。
(2)高效、无毒的化肥的合成: 。
(3)研制高效、无毒副作用的药品: 。
(4)用生物细菌分解水得到的氢气作燃料: 。
C
D
A
B
能力提升
7.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生活等都离不开化学,在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化学领域对生活的贡献的是( )
A.色泽鲜艳的衣料需要经过处理和印染
B.粮食、蔬菜的丰收需要化肥、农药的合理使用
C.水泥、钢材、玻璃、塑料等化工产品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D.人工智能是研究使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的学科,使计算机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应用
D绪论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素养目标
通过具体的事例,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通过化学对生活的影响,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
3.通过关注一些生活和社会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激发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4.通过化学发展历程,初步认识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5.体会化学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初步形成热爱化学的情感
课堂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请自主阅读教材第1页,欣赏插图,联系生活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完成下列填空。
影响
衣
食
住
行
【学习任务二】下列我国古代的化学的成就中,与化学有关的是________。
①酿酒 ② 使用陶器 ③ 青铜器使用 ④造纸 ⑤火药 ⑥蚕丝织布
【学习任务三】化学发展的巨匠
(1)_________等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
(2)_____和________先后提出原子论、分子论学说。
(3)1869年,门捷列夫等化学家发现了_______,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学习任务四】
近代我国科学家在化学基础领域取得长足的发展,例如对物质的结构理论和高效______进行深入研究、合成____________等生物活性物质,创建了稀土分离理论,研究耐高温合金材料等。
【学习任务五】
化学的概念: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______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_______层次认识物质,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
【学习任务六】
化学发展到今天,已与物理、数学、生物等学科相互渗透、融合。已成为能源科学、_________、环境科学、__________________、信息科学及航空航天工程等现代科学的基础。化学在防治环境污染、____________,应对能源危机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课后任务
1.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 生命的形成及功能
B. 矿产资源、地域分布和环境
C. 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光电现象
D. 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
2.下列有关化学发展简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
B.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C.道尔顿采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组成
D.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火药、造纸属于化学方面取得的成就
3.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敏等8人共和国勋章。以下涉及化学学科的研究领域是( )
A. 于敏: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
B. 孙家栋: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
C. 袁隆平: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D. 屠呦呦:研究发现了青蒿素
4.下列图示不是体现化学造福人类的是( )
A. 合成药物 B. 研发单晶硅
C. 用基因技术研制杂交水稻 D. 生产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5.下列对于化学发展的实际情况,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②绿色化学的提出
③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④火的使用
⑤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进行微观探测.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①④③⑤
C. ④①③⑤② D. ④①⑤③②
6.化学不断发展,极大的改善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解决环境问题,应从源头禁止排放污染物,而不应先排放后治理
B. 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证人体健康
C. 化学只研究自然界已存在的物质的变化
D. “绿色化学”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7.2023年亚运会在杭州成功举办,此次亚运会的理念之一是“绿色亚运”,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 )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B.增加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
C.改进燃煤技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D.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8.化学科学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请你各举出具体两例。
参考答案
课堂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衣料来自化学方法合成的纤维和染料 粮食和蔬菜的丰产需要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建筑要用到水泥、钢材、玻璃、塑料和涂料 汽油、柴油等燃料
【学习任务二】①②③④⑤
【学习任务三】拉瓦锡 道尔顿 阿伏加德罗 门捷列夫
【学习任务四】催化剂 结晶牛胰岛素
【学习任务五】转化 分子
【学习任务六】材料科学 生命科学 解决粮食问题
课后任务
1. D 2.C 3. D 4. C 5. C 6. C 7.D
8.(1)化学科学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①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产量;②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2)化学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①食品添加剂使用不当会造成化学危害,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滥用、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或将化工用品用在食品生产中,将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②酸雨能使非金属建筑材料(混凝土、砂浆和灰砂砖)表面硬化水泥溶解,出现空洞和裂缝,导致强度降低,从而建筑物损坏。建筑材料变脏,变黑,影响城市市容质量和城市景观,被人们称之为“黑壳”效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绪论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课标分析 内容要求 1.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 2.初步了解化学科学的发展历程,体会实验探究和模型建构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3.认识化学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了解化学科学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价值。 学业要求 能举例说明化学科学对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列举化学家创造的对日常生活有价值的物质。
教材分析 本课题的内容主要围绕着两个问题展开:什么是化学和化学有什么用。首先,从身边的日常生活开始,举例说明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其次,按照自古至今的发展历程,简要描述了产生于生产实践、伴随着猜想和经验的古代化学,形成于科学实验和有关分子、原子理论的近代化学,以及在分子、原子层次上深入研究物质的现代化学发展及其特点。最后,联系能源、医药、材料、信息、环境等化学应用的主要领域,以及与化工产品有关的工农业生产,说明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自然科学,即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应用的科学。从而展示了化学能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独特魅力,化学及其学习的价值也深刻地蕴含其中。
学情分析 在进入化学课堂以前,学生已经接触了很多有关化学的知识,对化学可能已经不再陌生,但学生所知道的只是零碎、肤浅的化学常识。使学生系统地认识化学则是今后化学课的重要任务。初三学段,学生在心理上和知识储备上都已具备了学习化学的条件,并且该年龄段好奇心强,对化学充满了好奇,为学习提供了先决条件。 本节课学生障碍点可能有化学与物理学科区别是什么,如何学好化学。
素养目标 1.通过具体的事例,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通过化学对生活的影响,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 3.通过关注一些生活和社会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激发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4.通过化学发展历程,初步认识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
教学重点 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难点 化学研究的内容及范畴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小魔术:烧不坏的手帕。将2体积95%酒精和1体积水混合,将一块纯棉手帕浸入其中,浸透后取出,用坩埚钳夹持,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你想知道这些化学魔术的原理吗 要想知道反应原理,就必须学好化学。 [新知探究] 一、点点化学美——化学对生活的影响 【教师活动】 请自主阅读教材第1页,欣赏插图,联系生活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完成下列填空。 请欣赏小魔术:烧不坏的手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学习的乐趣
续表
影响衣食住行
【教师活动】 (总结)化学在衣、食、住、行各方面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衣:利用化学知识合成各种新材料能制造出各种各样的衣服,如能调温的、能变色的防弹服、防火服、宇航服等。 食:利用化学技术生产的化肥、农药,提高了粮食的产量,解决了人类的温饱问题。利用化学知识合成新的药物,制造先进的医疗器械,更好的保障人体健康。 住:利用化学知识生产各种建筑材料,我们的住房变得更加坚固、美观而且节能。 行:利用化学知识生产的材料,我们的道路更加结实平坦,汽车更加漂亮、安全和节能,使我们的出行更加快捷、安全。 二、悠悠化学史——化学发展的历程 【过渡】 从火的使用到电子隧道显微镜的使用,从宏观到微观,经过漫长的时间,化学成了一门科学。 (一)化学的过去——探寻中华五千多年中的化学 【教师活动】 展示我国古代化学成就。 教师课件展示。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和历史知识寻找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中的化学! 【总结】 四大发明中的火药、造纸;青铜器;酿酒等。 (二)化学的今天——电子隧道显微镜下的化学 1.化学光荣榜 【教师活动】 认识在化学发展中作出巨大贡献的巨匠。 教师播放课件:科学巨匠 到了近代,拉瓦锡等化学家发现质量守恒定律,道尔顿、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先后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门捷列夫等化学家发现了元素周期律,使化学研究和学习变得有规律可循。 【教师活动】 只要你努力学习,将来的光荣榜上也会有你的名字。 【讲解化学学习的方法】 (1)动手:化学实验及其观察。 (2)动脑:记忆化学用语、分析实验现象。 (3)动口:积极发言,参与小组讨论,发表观点。 2.惊艳世界的中国制造 (1)物质结构理论和高效催化剂的研究。 (2)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3)稀土分离理论。 (4)耐高温合金材料。 阅读、欣赏、讨论完成学习任务一 讨论总结我国古代璀璨的化学文明 根据信息总结完成学习任务二 认识化学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巨匠,知道他们对化学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 完成学习任务三 欣赏中国科技成就 完成学习任务四 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提取信息的能力 通过学科知识的融合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感受科学发展的曲折性,从化学家的创新故事中感受科学精神 感受中国力量,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化学的未来——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师活动】 展示新材料、新科技 (1)蛟龙潜水 (2)嫦娥探月 (3)祝融号登上火星 【总结】 化学的概念: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分子层次认识物质,通过化学创造物质。 三、浓浓化学情 【教师活动】 展示 (1)屠呦呦与青蒿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 (2)中国的承诺——碳中和 【引导讨论】 绿色化学 小组讨论化学对材料科学的巨大贡献 看课件,总结化学研究的内容,完成学习任务五 阅读教材第5页, 感受化学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完成学习任务六 认识化学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小结
本节课是化学的启蒙课,主要通过神奇的实验和身边的化学情景让学生走进化学,感受化学的神奇,初步形成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从而产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强烈的学习欲望。课堂上尽量运用中华文明中的化学成就和当前中国科技中的化学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板书设计 绪论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绪论课对于学生建立对化学学科的认识角度、培养对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学习化学学科的学习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节课在新课引入上,我的设计思路是从表演小魔术:“烧不坏的手帕”开始的,学生很震撼,这时课堂气氛达到第一个高潮。他们觉得化学是伟大的,是神奇的,无处不在。本节课关键环节是要对化学及其研究的范畴有一定的了解,在策略上考虑选择视频播放化学与生活,进行系统构建。在化学史的学习中贯穿我们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在现代化学学习中,认识新材料对生活的影响,让学生切实感受化学确实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不足的地方是对于我国航天、潜水中的化学介绍稍显不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