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V
第一章单元检测案(1)
1.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环太平洋地带是世界最重要的地震带,几乎囊括了世界90%的浅源地震和60%~70%的中源和深源地震,同时也是干旱、洪水、热带风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多发区。
材料二 干旱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各地区受干旱灾害影响的程度差异很大。
(1)材料一反映了自然灾害的什么特性?环太平洋地区多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原因是什么?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新疆地区和华北地区受旱灾影响的差异及成因。
【答案】(1)区域性、联系性。该地区处在地壳板块边界地带,岩层活动,多高大山脉,山高坡陡,气候条件复杂,多暴雨、洪涝灾害,再加上人类活动对植被破坏严重,所以滑坡、泥石流灾害严重。
(2)新疆地区受旱灾影响远小于华北地区。
成因:新疆地区以冰雪融水为主要水源,稳定可靠;华北地区年降水量虽大于新疆地区,但仍不能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求,且季节、年际变化很大,华北地区工农业生产发达,人口稠密,旱灾的损失很大。
2.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2010年10月25日印度尼西亚摩鹿加海海域发生里氏6.1级地震。由此引发的海啸已造成449人死亡,96人失踪,270多人重伤。其中北巴盖岛的蒙代村整村被夷为平地,只剩下地基的痕迹。全村314名村民已有108人确认死亡,还有42人失踪,60人受伤。
(1)此次地震海啸是否属于自然灾害?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2)此次海啸造成了哪些危害?
【答案】(1)属于自然灾害。因自然异变对人类和人类社会造成了危害。
(2)主要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右图中甲国AB两城市历史上曾发生多次损失惨重的地震。据研究,AB一带20年内极有可能有大地震。乙国C火山是世界上最活跃的火山之一。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图中A、C两地区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2)B地地震最可能诱发的灾害是_______。体现了自然灾害__________的特点。
【答案】(1)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处。
(2)滑坡、泥石流、崩塌、海啸
联系性
4.
2011年6月2日前,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西、湖南、湖北局部地区旱情严重,相关部门指导抗旱救灾工作。6月3日至7日、9日至11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西、湖南、湖北局部地区旱涝急转,受到两次强降雨的袭击,暴雨引发的灾情较为严重。
分析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的原因。
【答案】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易出现旱涝;夏季风强弱不稳定;
6月3日前夏季风偏弱,降水少,处于干旱状态;之后夏季风突然增强。降水量大增,导致旱涝急转。
5.
(2012·山西阳泉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2月22日12时51分(当地时间),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发生里氏6.3级地震,至少有上百人死亡,还有数百人被埋在废墟下等待救援。这是近5个月来,克赖斯特彻奇发生的第二起强烈地震。据统计,1900年以来,新西兰平均每两三年发生7级以上地震1次。1980年以来,发生5级以上地震平均每年约有35次。
材料二
克赖斯特彻奇最近两次地震情况表
时间
震级
震源深度
震中
死亡人数
当地时间2011年2月22日12时51分
6.3级
4千米
距市中心人口密集区约10千米
数百人
当地时间2010年9月4日4时35分
7.1级
33千米
位于城市以西40千米
零死亡
(1)新西兰是个多地震的国家,原因是什么?
(2)此次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大量建筑物受损,城市遭受重创。新西兰总理在惠灵顿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为60亿新西兰元(约合45亿美元)。受此次地震影响,损失最大的经济部门是
( )
A.建筑业
B.旅游业
C.牧业和渔业
D.保险业
(3)比较该市两次地震资料,分析说明22日里氏6.3级地震导致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原因。
【答案】(1)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强烈。
(2)D
(3)震源浅和震中靠近市中心,地震波到达市中心距离短,穿越的地下岩层厚度小,地震能量抵达地面前被岩层吸收少;地震来袭时,正值午餐时间,市中区商业区顾客人数众多,各种公共设施开放,以上三个因素巧合,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6.(2012湖南益阳箴言中学第六次月考)甲国面积11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8千万,经济上以传统的农牧业为主,矿产资源种类较多,但资源开发程度非常低,目前,甲国全面改革开放,是非洲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有投资潜力的国家之一。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说出图中A-C及B-C地带地质灾害类型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自然原因。
【答案】
地震、火山活动、泥石流、滑坡;该地位于东非裂谷带,地壳运动活跃、岩浆活动频繁;断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地形坡度大;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多滑坡,泥石流。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风暴潮是一种海洋灾害,具有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的特点,可冲毁海堤、道路,吞噬沿海地区的码头、工厂、村镇,酿成巨大灾难。2008年我国风暴潮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92.24亿元。
(1)指出引发我国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的天气系统。
(2)简要回答海南岛沿海风暴潮类型、空间分布特点。
【答案】(1)热带气旋(或台风)、温带气旋
(2)类型:台风风暴潮(或热带气旋风暴潮)
空间分布特点:在海南岛的东南部沿海
8.读下列图回答问题。
甲
乙
(1)这次地震位于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地震带,它属于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震带。
(2)图中断裂带呈_______________走向,位于断裂带附近,受灾严重的城镇有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举四例)。受灾最严重的铁路线是_____________。
(3)抗震救灾时,灾区多次爆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加大了救灾难度。请分析该地形成泥石流的条件。
【答案】
(1)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川滇西部
地中海—喜马拉雅
(2)东北—西南
都江堰、映秀、汶川、茂县、北川等
宝成线(成昆线)
(3)该地地形起伏大;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壳活跃,大小地震频繁,地表物质破碎松散;植被破坏严重。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潮引起的巨浪,它能破坏沿海建筑、夷平村镇,破坏力极大。
材料二
印度洋地震海啸遇难者和灾后疫病流行造成死亡人数已造成近30万人蒙难。右图为本次地震震中分布图。
(1)本次地震震中位于__________岛西北近海,震级达里氏9.0级,该地区发生大地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本次灾害发生的特点,对沿岸地区有哪些破坏作用?
(3)为什么该地区海啸过后容易爆发瘟疫?
(4)造成该地区巨大人员伤亡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5)我国也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为了减轻地震海啸这类突发性灾害的影响,你有哪些合理的建议?
【答案】
(1)苏门答腊 该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活动。
(2)本次海啸的发生具有突发性、隐蔽性和破坏力巨大的特点,海啸产生的巨浪很容易导致船只颠覆,沿海地区设施摧毁,造成人员损伤。
(3)由于自然灾害的关联性,海啸对基础设施的破坏,造成居民医疗和卫生状况急剧恶化,易爆发瘟疫。
(4)海啸波及地区为人口稠密地区,印度洋上缺乏有效的海啸预警机制,人们的防范意识薄弱。
(5)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对灾害多发地区居民进行避难知识培训并进行演习等。
10.(2012福建文综,40B,15分)红层地貌是地质历史时期红色砂砾岩等岩层上发育的侵蚀地貌,多陡崖,岩性具有软硬互层特点。下图示意中国某区域红层地貌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示红层地貌区由外力作用引起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该类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9分)
(2)简述红层地貌区地质灾害的主要危害。(6分)
【答案】
(1)崩塌、滑坡、泥石流。
断裂发育,岩石破碎;多河谷,地形坡度大;气候湿热,风化强,多暴雨。
(2)加速地表侵蚀,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破坏农田、城镇与村庄、工矿企业、道路等;造成人畜伤亡。
11.读下图,完成(1)-(3)题。(6分)
(1)东西两坡在暴雨时更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是______坡,原因是什么?(2分)
(2)该城镇在地下水利用上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
___,若继续发展下去,将造成怎样的后果?(2分)
(3)随着城市化发展,图中西侧的森林被砍伐,这将会引起地下水、河水怎样的变化?(2分)
【答案】(1)东
坡度较大,又缺乏植被保护。
(2)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地面沉降,并引起建筑物坍塌,有可能诱发地震或塌方。
(3)地下水补给减少,水位下降;河水含沙量增加,流量季节变化加大,洪水水位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