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测试卷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37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
dào páng lǐ jìng qǔ zhī xìn rán zhé zhī guān shēn
miàn rú tǔ sè
二、选择题。下面各小题均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按题目要求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 )”里。(每小题1.5分,共15分)
下面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王戎七岁(年龄) B.诸儿竞走(争着跑)
C. 取之信然(确实) D.耕当问奴(奴仆)
下列对《王戎不取道旁李》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戎不敢摘李子,是因为他胆小。
B. 诸小儿没有摘李子,是因为他们知道李子苦。
C. 王戎通过观察位置和果实多少,判断李子苦。
D. 故事告诉我们不能随便吃路边的果子。
《西门豹治邺》中,西门豹将计就计破除迷信,主要运用了哪种方法?( )
A. 直接禁止河神娶亲 B.用事实教育百姓
C. 惩罚官绅头子 D.让巫婆下河催新娘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见两小儿辩斗(辩论) B.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远)
C.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离开) D.及其日中如探汤(汤水)
下列对“官绅们提心吊胆”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害怕西门豹真的把他们扔进河里。
B. 担心河神惩罚他们。
C. 害怕百姓知道真相。
D. 害怕巫婆责怪。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学习《王戎不取道旁李》,使我明白了观察的重要性。
B. 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的邺县。
C. 历史人物故事对我们很有吸引力很大。
D. 我们班获得了“讲历史人物故事”比赛,同学们都很高兴。
下列人物与著作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 司马迁——《史记》 B.吴承恩——《西游记》
C. 罗贯中——《三国演义》 D.曹雪芹——《水浒传》
“西门豹面对漳河站了很久”一句中,“很久”不能删掉的原因是( )
A. 表明西门豹犹豫不决。
B. 为了等待巫婆回来。
C. 让官绅们有时间害怕,从而教育百姓。
D. 表现西门豹做事谨慎。
下列不属于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一项是( )
A. 掩耳盗铃 B.守株待兔 C.亡羊补牢 D.海的女儿
“大家说话的声音赛过打雷”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
A. 比喻 B.拟人 C.夸张 D.排比
三、判断题。我能在下列语句说法正确的括号里打“ ”,错误的括号里打“×”。(每小题1分,共5分)
《西门豹治邺》是历史故事,《王戎不取道旁李》是文言文。 ( )
“诸儿竞走取之”的“走”与现代汉语中的“走”意思相同。 ( )
西门豹惩罚了巫婆和官绅头子,但其他官绅并未受到惩罚。 ( )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是王戎判断李子苦的直接原因。 ( )
《我的心儿怦怦跳》习作,要重点写心理活动和事件经过。 ( )
四、我会填。(12分)
《王戎不取道旁李》中,王戎推理的逻辑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西门豹治邺》中,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步骤: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认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王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西门豹。(2分)
同学们,你们班级开过哪些有趣的班会?请简要写一写。(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33分)
课内阅读:王戎不取道旁李(15分)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解释加点词。(4分)
尝与诸小儿游( ) ( )
唯戎不动( )
取之信然( )
王戎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用原文句子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2分)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下列对王戎的评价,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 胆小怕事 B.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C. 不合群 D.不喜欢吃李子
课外阅读:司马光砸缸(18分)
宋朝有个孩子叫司马光,聪明伶俐,喜欢读书。一天,他和几个小伙伴在后院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一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进了缸里。缸里的水很深,小孩在水里挣扎,其他孩子都吓得哭起来,跑去找大人。司马光却急中生智,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水缸破了,水流出来,小孩得救了。
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当小孩掉进水缸后,其他孩子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光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司马光“急中生智”的具体表现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说法与故事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 司马光不喜欢读书 B.水缸里的水不深
C. 司马光用石头砸破水缸救人 D.其他孩子没有害怕
第三部分:习作表达(30分)
请以“我的心儿怦怦跳”为题,写一次让你心跳加速的经历。可以是第一次上台演讲、参加重要比赛、等待考试结果……要求:
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突出心理活动描写。
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不少于250字。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
一、看拼音写词语:道旁、礼敬、取之信然、折枝、官绅、面如土色
二、选择题:1.D 2.C 3.B 4.B 5.A 6.B 7.D 8.C 9.D 10.C
三、判断题:1. 2.× 3.× 4. 5.
四、我会填:
1.树在道边而多子→无人采摘→李子必苦
2.先将计就计救新娘;再惩罚巫婆与官绅头子;最后破除迷信
3.善于观察、聪慧机敏;有勇有谋、为民除害
4.示例:我们班开过“历史人物故事会”,我讲了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小明讲了“西门豹智斗官绅”,大家还进行了角色扮演,现场掌声不断。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1.尝:曾经;诸:众多;唯:只有;信然:确实如此
2.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3.示例:遇事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不能盲目跟从。
4.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5.B
(二)课外阅读
1.司马光;司马光砸缸救人
2.吓得哭起来,跑去找大人;急中生智砸缸救人
3.捡起大石头砸破水缸,让水流出来救人。
4.示例:遇到危险要冷静,运用智慧解决问题。
5.C
第三部分:习作表达
(答案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