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要合理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论证合理的重要性,能够清晰认识到合理论证在议论文写作及逻辑表达中的关键作用,增强逻辑思维意识。
2.掌握论证合理的方法,包括选择恰当的论据、运用合理的论证方式以及确保论证逻辑的严密性,提升议论文写作的论证水平。
3.能够在写作和表达中运用所学的论证方法,使自己的观点得到有力支撑,写出论证合理、逻辑清晰的议论文,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4.通过分析优秀议论文和进行写作实践,提高对文本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增强对议论文的鉴赏和创作能力。
5.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精神,在论证过程中尊重事实、尊重逻辑,避免主观臆断和片面性。
教学重点
1.明确论证合理的基本要求,如论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相关性,论证方式的恰当性,以及论证过程的逻辑性。
2.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并能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3.学会对自己和他人的论证进行分析和评价,发现论证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难点
1.能够根据不同的观点和写作目的,选择合适的论证方法和论据,构建合理的论证结构。
2.避免论证过程中的逻辑错误,如以偏概全、偷换概念、因果倒置等,使论证更加严谨和科学。
3.在论证中体现创新性和独特性,使文章具有说服力的同时,展现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教师展示两则议论文片段, 一则论证合理、逻辑清晰,另一则论证混乱、漏洞百出。例如:
片段一:“勤奋是成功的关键。爱迪生一生发明了一千多项专利,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正是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勤奋的工作,才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无数的科学家、企业家也是如此,他们在自己的 领域里刻苦钻研、努力拼搏,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所以,我们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勤奋努力。”
片段二:“我认为读书没有用。我的一个朋友,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在家待业。所以,读书根本不能带来好的前途。”
让学生阅读这两个片段,思考并讨论哪一个片段的论证更有说服力,为什么。
引导学生总结出论证合理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论证要合理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两个不同质量的议论文片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论证合理与不合理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知识讲解
论证的定义
教师讲解论证的概念: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纽带。
结合导入中的片段一,分析论点是“勤奋是成功的关键”,论据是爱迪生的例子以及无数科学家、企业家的情况,论证过程就是通过这些具体事例说明勤奋与成功之间的关系。
论证合理的基本要求。
1.论据的要求
真实性:论据必须是真实可靠的,不能虚构或歪曲事实。教师举例说明,如“人可以长生不老”这样的论据就是不真实的,不能用于论证。
可靠性:论据要有足够的可信度,引用的资料、数据等要来源可靠。比如在论证环保问题时,引用权威机构发布的环境监测数据比个人随意估计的数据更可靠。
相关性:论据要与论点紧密相关,能够直接支持论点。以“读书有益”为例,若用“苹果富含维生素”作为论据,就与论点不相关。
2.论证方式的要求
恰当性:根据论点和论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论证方式。常见的论证方式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多样性:为了使论证更加充分和有力,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式。
3.论证逻辑的要求
严密性:论证过程要符合逻辑规则,不能出现逻辑错误。例如,不能在论证中前后矛盾,或者从论据无法合理推出论点。
连贯性:论证要有条理,层次分明,各个部分之间要有合理的衔接和过渡。
设计意图:系统地讲解论证的定义和论证合理的基本要求,让学生对论证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为后续学习具体的论证方法和进行写作实践奠定理论基础。
三、论证方法学习
1.举例论证
教师讲解举例论证的概念:举例论证是通过列举具体的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展示一些运用举例论证的优秀议论文片段,如”挫折能磨炼人的意志。司马迁遭受宫刑后,忍辱负重,发愤著书,完成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贝多芬双耳失聪,但他凭借顽强的毅力,
创作了许多不朽的音乐作品。他们的经历都充分证明了挫折能够使人在困境中崛起,磨炼出坚强的意志。”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片段中事例的选择、作用以及如何与论点相结合。
让学生自己举例,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坚持就是胜利”这一论点
2.道理论证
介绍道理论证的概念:道理论证是通过引用名言警句、俗语谚语、科学原理等进行论证的方法。
展示一些包含道理论证的议论文片段,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炼。只有在挫折中不断砥砺自己,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分析道理论证的作用和效果,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道理来支持论点。
让学生收集一些名言警句,并运用道理论证的方法证明”知识就是力量”这一论点。
3.对比论证
讲解对比论证的概念:对比论证是将两种相反或相对的事物进行比较,从而突出论点的方法。
展示对比论证的例子,如“在学习中,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主动学习的学生,他们积极思考、勇于探索,能够深入理解知识,取得良好的成绩;而被动学习的学生,只是机械地接受知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效果往往不佳。因此,我们应该倡导主动学习。”
引导学生分析对比论证的好处和运用时的注意事项。
让学生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自律能使人更自由”这一观点。
4.比喻论证
介绍比喻论证的概念:比喻论证是用打比方的方式来论证论点,使论证更加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展示比喻论证的片段,如“生活就像一场马拉松,不在乎你跑得多快,而在乎你能否坚持到最后。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保持坚定的信念,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就一定能够到达终点。”
分析比喻论证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比喻来进行论证。
让学生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论证“诚信是人生的基石”这一论点。
设计意图:详细讲解四种常见的论证方法,通过展示优秀片段、分析例子、学生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每种论证方法的特点、作用和运用技巧,提高学生运用论证方法进行论证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论证的定义、论证合理的基本要求以及四种常见的论证方法。
强调论证合理在议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运用所学的知识,使自己的论证更加合理、有力。
五、布置作业
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至少两种论证方法,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议论文片段,要求论证合理、逻辑清晰。
第二课时
一、作业讲评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和讲评。在讲评过程中,重点分析学生在论证方法运用、论据选择、论证逻辑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对于论证合理、逻辑清晰、论证方法运用得当的作业,给予表扬和肯定,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思路和方法。
对于存在问题的作业,如论据不真实、论证方式单一、逻辑混乱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指导,提出改进的建议。
设计意图:通过作业讲评,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点和经验,进一步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知识,为后续的写作实践提供参考。
二、论证逻辑错误分析
教师介绍常见的论证逻辑错误,如以偏概全、偷换概念、因果倒置、循环论证等,并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分析。
1.以偏概全:例如“我见过的几个南方人都很精明,所以所有南方人都很精明。”这就是用少数南方人的特点来概括所有南方人的特点,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2.偷换概念:比如”物质是不灭的,钢铁是物质,所以钢铁是不灭的。”这里前后两个“物质”的概念不同,第一个”物质”是哲学上的概念,第二个”物质”是指具体的物体,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3.因果倒置:“因为一个人学习成绩好,所以他一定很努力。”有可能是因为他有良好的学习方法或者天赋等其他原因导致成绩好,而不是因为努力,这就犯了因果倒置的错误。
4.循环论证:“他是个好人,因为他做了很多好事;他做了很多好事,因为他是个好人。”这就是用论点来证明论据,又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犯了循环论证的错误。
让学生分析一些包含逻辑错误的议论文片段,找出其中的错误并说明原因。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何避免在论证过程中出现这些逻辑错误。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常见的论证逻辑错误并结合实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论证逻辑错误的危害,提高学生识别和避免逻辑错误的能力,使学生的论证更加严谨和科学。
三、综合写作实践
教师给出一个具体的作文题目,如“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让学生进行议论文写作。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运用多种论证方法,确保论证合理、逻辑清晰,字数不少于600字。
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帮助。
设计意图:通过综合写作实践,让学生将所学的论证知识和方法运用到实际写作中,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四、写作互评与修改
完成写作后,让学生进行小组互评。在小组内,学生互相阅读对方的作文,按照论证合理的要求,从论据的选择、论证方法的运用、论证逻辑的严密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并提出修改建议。
每个小组推选一篇优秀的作文进行全班展示,全班同学一起进行分析和评价,学习其优点,指出可以改进的地方。
学生根据小组互评和全班评价的意见,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完善。
设计意图:通过写作互评和修改,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评价他人的作文,同时也能发现自己作文中的问题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和自我完善能力。
五、课堂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论证合理在议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回顾所学的论证方法和避免逻辑错误的方法。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写出论证合理、逻辑严密、富有说服力的议论文。
六、布置作业
让学生将修改后的作文认真誉写在作文本上,并阅读一篇优秀的议论文,分析其论证方法和论证逻辑,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