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学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1.3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学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8-05 08:41: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二年级_地理学科导学案
     
执笔:
 审核:授课人:
授课时间:
 
  班级:
高二(

 
姓名:
小组:
课题:第三节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课型:自学+展示【学习目标】通过实例体会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所诱发的自然灾害及其危害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其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了解环境污染诱发的自然灾害及其危害实例体会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自然灾害及其危害【重点难点预测】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的关系。环境污染引发哪些自然灾害。【学法指导】
自学辅导
小组讨论
【学习流程】【自主学习】之【基础梳理】一、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1.生态破坏(1)原因:人类对自然界实行了
的利用。(2)表现:土壤侵蚀、土地沙化、
、草原退化。(3)影响:加剧了
、风沙、干旱、
、山崩、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频度和
。2.土壤侵蚀(1)概念: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在
的基础上,由
的加入而使侵蚀强度骤然增加的侵蚀。(2)举例:我国
的水土流失严重。(成因:人类不断加剧的
活动)(3)后果:①侵蚀区:土层变薄,
、蓄水能力降低,
、山洪灾害加剧;②沟谷区:诱发
、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③远离侵蚀区的下游:增加
灾害的发生频率。3.土地荒漠化(1)原因:
和不适当的
,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2)危害:
生产力下降和随之而来的
减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一系列社会问题。二、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1.范围:①区域性(例如20世纪中期八大公害事件);②全球性:表现为气候变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2.全球气候变化(1)原因:大量燃烧
等燃料,导致大气中
含量增多,使全球气温上升。(2)影响:一是造成
;二是加剧洪涝、
和其他气象灾害;三是影响农业和
;四是影响人类健康。3.臭氧层耗竭(1)臭氧层的作用: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2)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人类大量排放
。(3)臭氧层破坏的危害:紫外线照射增强,损坏热的免疫力,使
、白内障患者增多,传染病的发病率会增加。4.生物多样性的减少(1)原因:人类对
的大规模破坏和对
的过度利用。(2)危害:物种的灭绝和遗传多样性的丧失,将逐渐瓦解
的基础。三、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1.
大城市由于
的过量开采和高层建筑物的重力作用导致
、地裂缝等问题。2.
矿区地下形成了大片的
,致使地表沉降、
和塌陷问题出现。3.
工程建设过程中的
,容易诱发崩塌、滑坡。4.
修建水库会使库区及其邻近地区的
环境发生改变,诱发
。【合作探究】:1.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1)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①水土流失的形成:②危害:(2)土地荒漠化①成因:②危害:2.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1)全球气候变暖
分析:(2)臭氧层破坏(3)生物多样性的减少①原因:②危害:【展示提升】:由各组学生代表展示探究结果.
【达标测评】1.
下列事件中,属于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发展活动所引起的自然灾害的是(

A.滥采滥用自然资源、任意排放有害物质
B.高速公路、大型水利工程等建设不当C.水土流失、荒漠化
D.人口过多、工业集中2。下列关于水土流失灾害的直接危害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床变浅,洪涝增加
B.山体滑坡渐增C.泥石流危害日益严重
D.土地肥力下降,人类生存条件恶化2009年7月3日,暴雨侵袭桂林市,由于地下管道宣泄不畅,某些路段积水成灾,给城市交通及公共管理带来了一次“突发性考验”。依据材料回答3~4题。3.这次暴雨给城市带来的损失远比附近郊区大,对城市“突发性考验”,远比郊区严峻,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B.城市处于城市环流的低压区,降水的强度和频率高于郊区 C.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筑物多而集中使暖湿气流长期滞留D.城市交通拥挤4.由于暴雨而形成的城市地面径流,汇入河湖,可能引发的人为灾害是A.水体富营养化,导致鱼类缺氧而亡
B.泥沙淤积,导致河湖面积减小C.水质变坏,危及人类健康
D.水量剧增,淹没农田,冲毁交通5.
我国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昔日风光已经不在,代之而起的却是“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这一变化深刻地反映了

)A.过度放牧,草场退化
B.鼠害猖獗C.草场的季节变化
D.草场载畜量将可继续增加读漫画“人类破坏了我的伞”,回答6~8题。6.
图中的“伞”——臭氧层位于地球大气的
层,该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


)A.平流层
递增
B.
对流层
递减
C.高层大气
递减
D.
平流层
递减7.下列关于“伞”的破坏,说法不正确的是(
)A.破坏“伞”的主要物质是人类活动大量排放出的氟利昂B.“伞”被破坏后会危及人类健康C.
“伞”破坏最严重的地区是北极地区D.图中的“伞”能吸收紫外线8.以上情况告诉我们(  )A.
经济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B.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C.全球气温呈上升趋势
D.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暴雨等极端天气频繁【自主反思】知识盘点:心得感悟:

注(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二氧化碳增多
全球气候变暖
导致结果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