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Unit 1 Our Classroom Lesson 2 Part A Let's learn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学评一体化】Unit 1 Our Classroom Lesson 2 Part A Let's learn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1.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陕旅版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25-08-25 19:0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英语学科
教学设计
学科 小学英语 年级 四年级上册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Unit 1 our classroom A Let's learn 课时 第二课时
课标要求 本课时属于 “人与自我” 和 “人与社会” 主题范畴,属于 “学校生活”主题群下的“教室物品与位置”子主题。依据 2022 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旨在引导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能听懂、会说关于教室物品及位置的词汇和句型,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合作交流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后续英语学习奠定基础。
教材 分析 1. What:(主题和主题内容) 主题:围绕 “物品位置询问与回应” 展开,聚焦教室场景中物品的位置关系。 主题内容:通过 “Let's learn” 呈现教室物品词汇(blackboard 等)、方位介词(in, on 等)及对话示例(“Where is the blue schoolbag It's on the desk.”) 同时,以 “Let's practice” 的填空练习(如 “The cat is... the box”)和指令活动(“Put your ruler on your desk.”)强化对主题内容的理解与运用。 Why:作者意图(情感态度、价值取向) 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空间方位英语表达,培养观察与描述能力,渗透有序认知空间的思维;引导学生有序摆放物品,培养学生整理生活空间、遵守规则的意识。 3. How:(文本形式、语篇结构、语言特点) (1)文本形式:以 “学习板块(Let's learn)+ 练习板块(Let's practice)” 构成,符合新课标 “输入 — 内化 — 输出” 的语言学习逻辑,兼顾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包含对话、词汇列表、填空题、指令句等多元形式,满足不同学习活动需求。 (2)语篇结构:Let's learn 板块:“词汇呈现 — 句型示例” 的线性结构,先列出核心词汇,再通过对话展示词汇在语境中的运用,符合四年级学生 “从词到句” 的认知规律。Let's practise板块“任务驱动 — 分层练习” 的递进结构,从单句填空到对话问答,再到动作指令互动,难度逐步提升,体现 “循序渐进” 的教学原则。 (3)语言特点:以基础名词(教室物品)和常用方位介词为主,简洁易懂。 句型方面以 “Where is... It's...” “Where are... They’re...”的特殊疑问句及答句为核心,结构简单重复,便于学生模仿和记忆,体现 “循环复现” 的低年级语言教学特点。指令句(如 “Put your ruler on your desk.”)注重 “做中学”,符合新课标 “倡导体验、实践、参与的学习方式” 的理念。
学情 分析 1.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储备: (1)词汇方面: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能够听懂简单指令并进行基础对话。学生已在三年级上册Unit 5 I have a bag.学会了基础物品词汇bag,eraser,pencil box,pencil,book,pen,marker,ruler,对教室场景中的常见物品有一定认知,能听懂并说出简单的物品名称,如desk。
(2)句型方面:接触过简单的陈述句(如 “This is a...”)和一般疑问句(如 “Is this a... ”),具备基础的听说能力,能进行简短的日常问候与回应。
(3)学习能力:能根据教师的指令参与简单的课堂活动(如指认物品、跟读单词),对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的理解能力较强。
(4)在学习特点上,学生好奇心强,喜欢互动游戏和情境表演,对贴近自身生活的话题兴趣浓厚。 2.学习障碍点: (1)学生可能对于 “near”“under” 等方位词,学生可能难以区分、精准把握其空间含义 (2)单复数句型的区分:“Where is... ” 与 “Where are... ” 的对应使用场景(单数物品与复数物品)易混淆,答句中 “It's...” 与 “They're...” 的切换可能存在困难。 3.发展点: (1)语言能力:通过本课时学习,可进一步拓展教室物品词汇量,提升运用方位词和单复数句型描述物品位置的能力,学会在互助场景中使用礼貌交际语。
(2)思维品质:在 “寻找物品” 的情境中,培养对物品位置的观察、判断与推理能力,提升根据场景灵活选择语言表达的思维灵活性。
(3)学习习惯: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活动,增强合作学习意识,养成主动参与课堂互动、积极运用英语交流的习惯。|
核心素养目标 学习理解:能在看、听、说的活动过程中获取梳理物品及其位置等信息;能听、说、认读blackboard,door,window,desk,等词汇和方位词on,in; 应用实践: (1)能正确使用 in, on, under, near 完成句子填空,正确描述物品的位置 (2)能根据指令做动作 3.迁移创新:能在小组活动中描述物品在教室里的位置并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 完成本课时需要和核心语言如下: 核心词汇:blackboard,door,window,desk,on,in,under,near 核心句式:Where is... It's... Where are... They're...
教学重点 (1)能听、说、认读教室物品词汇(如 blackboard, desk,door,window 等)和方位介词(in, on, under, near); (2)能理解和运用“Where is... It's.../Where are... They're...”进行物品位置询问与回答。
教学难点 1. 准确使用方位词 in,on,near, under 描述位置;
2. 区分单复数句型的使用场景。Where is... It's...Where are... They're...
教学 方法 情景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TPR(全身反应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Lead-in(导入) Look and say What’s in the classroom 相机逐一呈现教室物品的单词,复习旧单词schoolbag等。 最后相机呈现P3教室情境图,导入新课学习。 Look and say 复习旧单词,为新知做铺垫。
环节二Presentation(新知呈现) Look and say (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的情境图,Now,boys and girls.This is the picture of a classroom.Let's have a look. What else are in the classroom What’s this What colour is it 在情境图中圈出黑板,同时呈现黑板图片, 引导学生回答It's black. 接着呈现blackboard.利用自然拼读法新授单词blackboard,利用构词法引导学生通过black+board进行识记。此处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构词法尝试说白板的单词。 (2)根据教室情境图,按方位顺序逐一呈现door,window,desk,利用自然拼读法进行新授单词,同时渗透有序认知空间的思维; 2.look,listen and say (1)让学生在图片上找到blue schoolbag指一指 (2)听录音,在情境对话中感知、学习介词on的语义和语用 (3)跟读录音,两人练习问答 3.point and say:提出问题Where is the map? 学生在情境图中找到并回答It's on the desk.再次巩固on 的用法。 4.point and say:提出问题Where is the pink schoolbag? 学生在情境图中找到并回答It's under the desk. 4.point and say:提出问题Where is the book? 学生在情境图中找到并回答It's in the desk.听录音,在情境对话中感知、学习介词in的语义和语用,举一反三,说一说...in... 1.Look and say 在情境中学习新单词blackboard,door,window,desk,利用自然拼读法和构词法进行拼读 Look,listen and say 在情境图中寻找物品,并学习介词on,in 1.在完整的教室情境图中有序地学习教师物品单词,利用自然拼读法进行新授单词,提高学生语言能力,使词汇学习不再孤立,而是与表达功能结合,同时渗透有序认知空间的思维。 2.本环节实现介词可视化:通过 “on the desk”“under the chair” “in the desk”等短语,结合情境图中物品的实际位置(如书包在书桌上),让抽象的介词含义通过视觉场景具象化,帮助学生建立 “介词 - 位置” 的直接关联。
环节三Practice(练习巩固) match and say 引导将新学的教室物品单词英文和图片进行匹配 pair work:和同桌观察书本和书桌的位置关系,进行问答练习 Where is the book It’s in/on/under/near the desk. (此处将in,on,under,near 通过书本和书桌的位置关系情境图进行可视化总结) Look and write 用in/on/under/near 填空 首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单句的练习1-4题,再进行评讲 然后让学生两人合作完成对话部分5-6题,交流后抽组进行汇报 Listen ,act and say 教师和一学生进行示范,教师说指令Put your ruler on your desk. 学生摆放尺子在书桌上并说:“Look,It's on my desk.”.集体练习 教师逐一说指令,学生先集体做,后抽个别做。(课件辅助呈现指令和物品摆放的位置,辅助学生理解。) Pair work:学生两人一人说指令,一人摆放物品。 match and say Pair work look and write (1)独立练习 (2)两人合作练习 4.Listen,act and say 练习由易到难,有梯度。首先进行较为简单的match and say ,然后将四个介词借助book和desk进行可视化总结呈现,让学生进行问答练习,促进知识结构化。 通过句子填空由单句到对话,聚焦介词的选择;最后,通过 说指令摆物品的活动,实现 “语言输入 - 动作输出” 的转化,从 “认知” 过渡到 “运用”,推动学生在真实互动中巩固语言知识。
环节四Production(拓展运用) 任务要求: 1.根据脏乱的教室情境图,四人一组模拟整理教室物品,重新布置,用上Put the...in/on/under/near the...等句子。 2.用4句话描述一下你布置好的教室情境图,用上所学的介词介绍物品的位置,小组汇报交流。 3.交流汇报,互相评价 说英语模拟整理教室物品 描述教室物品位置 交流汇报,互相评价。 让学生综合运用本节课核心语言,培养合作与创新能力,符合新课标 “迁移运用中提升语用能力” 的要求,同时在活动中渗透情感价值。
总结评价 对比干净的教室和脏乱的教室,引导学生树立Put things in order and keep tidy.的意识。 2.师生共同回顾:“What did we learn today ”(词汇、句型、介词),板书梳理重点。 3.小结学生在本节课的表现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联系生活说感悟 归纳梳理本节课核心词句、学习技能方法等 自我评价 梳理知识脉络,强化学习重点,渗透情感教育,符合新课标 “立德树人” 的目标。 过程性评价,及时 反馈学习效果,培养元认知能力。
分层作业 基础作业: 1.分类写一写你学过的教室物品的单词和方位介词 2.和同桌玩一玩 Put your...in/on/under/near your desk.的游戏。 拓展作业: 画一画自己的教室,并在旁边用英语标注出 教室物品的英文和2-3 件物品的位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围绕 “教室物品及位置描述” 展开,整体遵循新课标 “学用结合” 理念,通过情境创设、分层练习和拓展运用,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同时也存在可优化之处: 亮点与成效 (1)教学环节紧扣主题,从教室情境图导入,到词汇、句型的逐层呈现,再到多样化练习(匹配、对话、指令动作等),实现了 “输入 — 内化 — 输出” 的闭环,符合四年级学生 “从具象到抽象” 的认知规律。 (2)拓展环节 “模拟整理教室” 将语言运用与生活实践结合,既强化了 “in/on/under/near” 的语用能力,又渗透了 “有序摆放物品” 的情感教育,体现了 “立德树人” 的目标融合。 (3)分层作业兼顾基础与拓展,基础作业巩固词汇与句型,拓展作业(画教室并标注)则鼓励学生迁移运用,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问题与不足 (1)部分学生对 “near” 的空间含义理解模糊,与 “on”“under” 的边界区分不清,需在后续教学中通过具象对比(如 “书在桌上” vs “书在桌旁”)强化认知。 (2)单复数句型(“Where is... /Where are... ”)的转换练习不足,少数学生在描述复数物品时仍误用 “It's”,需增加 “单复数辨析游戏”(如快速判断物品数量并选择句型)。 改进方向 针对方位词难点,可设计 “方位词对比卡”(如同一物品在 “in the box”“on the box”“near the box” 的图片对比),帮助学生精准理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