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Unit 1 Our Classroom Lesson 3 Part B Let's read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学评一体化】Unit 1 Our Classroom Lesson 3 Part B Let's read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5.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陕旅版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25-08-25 19:1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英语学科
教学设计
学科 小学英语 年级 四年级上册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Unit 1 our classroom Part B Let's read 课时 第三课时
课标要求 该内容属于 2022 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 “人与自我” 主题范畴下的 “学校生活” 主题群里的 “教室环境” 子主题。依据 2022 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旨在引导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围绕新教室展开对话,描述教室中的物品(如讲台、黑板、门窗等)并表达对教室的喜爱,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合作交流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后续英语学习奠定基础。
教材 分析 1. What:(主题和主题内容) 主题: 属于“人与自我” 主题范畴下的 “学校生活” 主题群里的 “教室环境” 子主题,聚焦 “教室环境” 这一具体场景。 主题内容:语篇通过教师(Miss Li)与学生(Ma Jing、Liu Zhaoyang、Su Nan)的对话,围绕 “新教室” 展开交流:教师欢迎学生进入新教室,学生感叹教室 “大而漂亮”,随后师生共同列举教室里的物品(讲台、黑板、门窗、课桌、书本等),最后学生表达对教室的喜爱。内容紧密围绕 “描述身边环境” 的核心,符合课标对第二学段(3-4 年级)“能简单描述身边的人、事、物” 的要求。 Why:作者意图(情感态度、价值取向) 旨在传递对新教室的喜爱,隐含珍惜学习环境的导向。 3. How:(文本形式、语篇结构、语言特点) (1)文体:属于口语交际语篇(对话体)。语篇以师生互动的形式呈现,符合课标 “强调真实语境中语言的运用” 的理念,贴近学生课堂生活场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情境性。 (2)语篇结构:遵循 “互动式逻辑”,按 “欢迎 - 描述物品 - 表达喜爱” 的逻辑展开,结构清晰,有助于学生理解对话的逻辑流程,培养语篇意识。 (3)语言特点:用基础词汇(如 classroom, desk)和 there be 句型,语言简洁、口语化,符合真实对话场景(如 “Please have a look.”“Look!” 等互动性表达),体现了 “语言为交际服务” 的课标理念,有助于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语言的实际用法。
学情 分析 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储备: (1)词汇:四年级学生在前期学习中已积累部分基础名词(如 “desk”“book”“door” 等)和形容词(如 “big”“nice”),这些词汇在本课对话中多次出现(如 “desks”“books”“big and nice”),为理解新内容奠定基础。 (2)句型:学生对简单陈述句(如 “This is...”)有一定掌握,本课核心句型 “there be” 虽为新授内容,但结构简单(“There is/are...”),且通过对话场景重复出现,易于学生联系已知句型理解。 (3)学习能力:经过三年多的英语学习,学生具备初步的听、说、读能力,能通过图片、动作等辅助理解简单对话,且已掌握 “圈画关键词” 等基础信息提取方法,可用于梳理教室物品。 (4)学习特点:四年级学生对贴近生活的校园场景(如教室)兴趣浓厚,乐于参与角色扮演、小组交流等互动活动,且处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需借助实物或图片理解语言至。 2.学习障碍点: (1)“teacher's desk”“blackboard” 等词汇可能因拼写较长或发音细节(如 “blackboard” 的连读)成为记忆难点; (2)“there be” 句型中 “is” 与 “are” 的单复数搭配易混淆(如 “There is a...” 与 “There are two...”)。 (3)语用迁移:在分角色表演或介绍自己的教室时,可能出现句型混用(如将 “it's big” 与 “there is big” 混淆),或因紧张导致表达不连贯。 3.发展点: (1)语言能力: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可进一步巩固 “there be” 句型的运用,拓展校园环境相关词汇,提升从对话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2)学习策略:在小组合作介绍教室的过程中,能学会倾听他人发言、补充信息,培养合作学习意识。 (3)情感态度:通过表达对教室的喜爱,增强对学习环境的关注和归属感,呼应对话中 “like our classroom” 的积极情感。
核心素养目标 学习理解: 能在看、听、说的活动过程中,获取梳理出对话中新教室中的主要物品 应用实践: 能分角色朗读表演对话,程度好的同学能运用 “Welcome to...;It is...There is/are... I like...” 等句型复述对话中的新教室特点、物品等信息; 迁移创新:能在小组活动中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介绍自己教室,表达对教室的感受,并在班上进行交流汇报。 完成本课时需要和核心语言如下: 核心词汇:welcome,new,have a look,there,much 核心句式:There is... There are...
教学重点 能听、说、认读welcome,new,have a look,there,much等词汇,能在看、听、说的活动过程中,获取梳理出对话中新教室中的主要物品 2. 理解并运用 “there be” 句型(There is.../There are...)描述物品的存在。
教学难点 1. “there be” 句型中 “is” 与 “are” 的单复数正确搭配。 2. 在真实情境中(如介绍自己的教室)灵活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连贯表达。
教学 方法 情景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Lead-in(导入) Look and say 点击气球,快速反应并说出图片及中文对应的单词,复习教室物品词汇。 Listen, do and say 教师说指令: Put your ....in /on/under/near...学生摆放物品 教师紧接着问:Where is/are... 学生指着物品回答: It's/They’re in/on/under/near... 认读教室物品类单词 听教师指令摆放物品 回答物品位置 由词到句,结合TPR活动复习物品类词汇、方位介词和What's this?Where is/Where are... 等句型 ,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环节二Presentation(新知呈现) 展示新教室图片,提问:“Look! This is a new classroom. 新授单词new,操练单词后引导学生说: This is a new classroom. /Our classroom is new. /... 播放对话录音,提问:“Who are talking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整体感知对话 观察Miss Li 动作,她在欢迎同学们来到新教室,呈现句子“Welcome to our new school.”新授单词welcome,学生模仿说一说,做一做动作。 提出问题: Is the new classroom big?引导学生说出新教室的特点,呈现句子Wow,it's big and nice!学生感受模仿其说话语气,体验感知Ma Jing 对新教室的喜欢。 5.再次播放录音,要求学生在关键词下方画线,标出对话中提到的教室物品,回答What’s in the classroom 6. 核对答案时呈现:Please have a look. What’s in the classroom 新授短语have a look. 7. 核对答案时,课件呈现句型,“There is a teacher’s desk.”教师指向讲台,放慢语速说:(重读 “there is” 和 “a”),示范读(强调发音:“teacher’s” 的连读 / ti t z/,“desk” 的 /sk/ 尾音),并结合动作解释:“This is a desk for teachers. So we call it ‘teacher’s desk’.” 同时配合手势:双手从外向内收拢,示意 “存在、有”。提问引导:“What does ‘There is’ mean ”(可结合中文提示 “这里有……”),让学生初步理解句型表示 “某地有某物”。 接着带领学生齐读:“There is a teacher’s desk.”,强调 “a”与 “is” 的搭配。板书句型,学生跟读后用There is...说句子 8.呈现There are two big blackboards. “Now, look there! Two blackboards.(突出 two)” 强调复数词尾 /s/(对比单数 “blackboard”),解释:“One is a blackboard. Two are blackboards.”教师指向黑板,说:“There are two big blackboards.”(重读 “are” 和 “two”),同时双手张开比划 “两个” 的数量,与之前说 “there is” 时的手势(单手示意 “一个”)形成对比。 提问引导:What’s different from ‘There is a teacher’s desk.” (鼓励学生观察,可提示关键词 “is/are”“a/two”),总结:“One thing → There is;Two things → There are.” 9.接着呈现There are two doors and two windows too. There are many desks. On the desks,there are some books. 引导学生核对答案,在关键词下方画线,再次学习there are 的语义、语用 10.教师提出问题: Does Liu Zhaoyang like the new classroom? 听录音回答问题,呈现并学习Do you like our classroom Yes. I like it very much.新授very much 结合夸张表情(点头、竖大拇指)动作解释:“‘very much’ means ‘a lot’(非常),it shows we like something a lot.”教师示范朗读并强调答句中 “it” 指代 “classroom”。举一反三 引导学生说一说I like... very much. 观察图片,学习new新单词,说句子 听录音,获大意 学习welcome,模仿练习 学习教室的特点 听录音,画一画关键词 学习have a look,核对答案 学习There is...句型 8.学习There are... 9.读一读,画一画关键词 10.回答问题,学习I like it very much. 过情境导入激发兴趣,两次听读活动层层递进,通过圈画关键词等途径,运用对话中出现的教室物品词汇(如 teacher's desk, blackboard, door 等)和 there be 句型,在理解对话内容的情境中,获取梳理出教室中的主要物品,形成对基础词汇和句型的理解与识别素养。
环节三Practice(练习巩固) 模仿跟读录音,注意语音、语调 分角色朗读表演 Fill in the blanks _________ to our ______ classroom. It’s big and nice.There _________ a teacher’s desk. There ________ two big blackboards. There ______two doors and two windows too. There ________many desks. There ______some books on the desk. I like my classroom very ________. (此处,完成练习后引导学生归纳语篇结构、对比归纳There is.../There are ..用法) 1,模仿跟读 分角色朗读 Fill in the blanks 通过模仿对话、分角色表演、复述教室环境等手段,运用 there be 句型及相关词汇,形成初步的语言表达与信息提取素养
环节四Production(拓展运用) 1. 布置小组任务:“Now, let's talk about our own classroom. Work in groups of 4. Discuss: What's in our classroom How do you like it ” 提供句型支架(“There is/are...; It's...; I like...”)。交流时可以用上节课布置画的教室图 2. 巡视各小组,指导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交流,提醒注意 “is/are” 的搭配。 3. 邀请 2-3 个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提问:“What's special in their classroom Do you agree with them ” 小组讨论,分工合作:一人记录物品,一人描述特点,一人表达感受。 运用句型支架交流,互相纠正错误(如 “is/are” 的误用)。 小组代表上台汇报,其他学生倾听并回应教师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任务,将课堂知识迁移到真实生活场景(介绍自己的教室),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合作意识,落实迁移创新目标;通过小组汇报和师生互动进行形成性评价,关注语言准确性和表达流畅度,符合新课标 “迁移运用中提升语用能力” 的要求,同时在活动中渗透情感价值。
总结评价 引导学生树立爱教室、爱学校的意识。 师生共同回顾:“What did we learn today ”(词汇、句型、介词),板书梳理重点。 3.小结学生在本节课的表现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联系生活说感悟 归纳梳理本节课核心词句、学习技能方法等 自我评价 梳理知识脉络,强化学习重点,渗透情感教育,符合新课标 “立德树人” 的目标。 过程性评价,及时 反馈学习效果,培养元认知能力。
分层作业 基础作业 用“There is/are...”描述自己教室的3样物品,用“Do you like... ”向同学提问并记录回答。 拓展作业(选做) 1. 改编对话:以“我们的新教室”为场景,编写5-6句对话,包含欢迎语、评价、物品描述及喜好问答。 2. 画一幅喜欢的校园角落,用3-4句英语描述(含1个There be句型和1句感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紧扣 “人与自我” 主题下的 “教室环境” 子主题,以真实师生对话为载体,符合 “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 的要求。 2.按 “学习理解 — 应用实践 — 迁移创新” 设计目标,通过角色扮演、小组介绍教室等活动,落实语言运用与合作能力培养,呼应课标核心素养要求。 可优化点: 1.文化意识渗透较浅,可增加中外教室对比等元素,深化情感与跨文化认知。 2.评价可更注重过程性,如设计小组互评量表,细化 “句型准确、表达流畅” 等维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