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英语学科
教学设计
学科 小学英语 年级 四年级上册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Unit 1 our classroom A Let's talk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本课时属于 “人与自我” 和 “人与社会” 主题范畴,属于 “学校生活”主题群下的“教室物品与位置”子主题。依据 2022 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旨在引导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能听懂、会说关于教室物品及位置的词汇和句型,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合作交流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后续英语学习奠定基础。
教材 分析 1. What:(主题和主题内容) 主题:围绕 “物品位置询问与回应” 展开,聚焦教室场景中物品的位置关系。 主题内容:教材呈现了两段对话,核心是关于物品位置的询问与帮助。通过对话,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用英语询问物品位置(“Where is/are ... ”)及回应(“It's/They're ...”),同时涉及 “map”“markers”“schoolbag”“chair” 等教室相关物品词汇,以及 “near”“under” 等表示位置的介词。 Why:作者意图(情感态度、价值取向) 情感上,借 “Can you help me ”“Let me help you.” 等表达传递互助友好态度,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和礼貌求助意识;价值上,强调关注他人需求、提供帮助是社交准则,引导学生学会协作、建立和谐同伴关系,同时隐含有序认知周围环境的导向。 3. How:(文本形式、语篇结构、语言特点) 文本为对话体语篇,以人物口语交流为主,贴近真实询问与回应场景,具交际性和实用性;采用 “问题 - 回应” 结构,以物品位置疑问开篇,随之给出具体位置回应,逻辑清晰,符合 “询问 - 解答” 流程;语言上,用词简洁通俗(如 map、chair 等),句型简短易学(核心为 “Where is/are ... ” 和 “It's/They're + 介词短语”),并含 “Excuse me” 等礼貌用语,贴合学生认知且实用得体。
学情 分析 1.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储备: (1)词汇方面: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能够听懂简单指令并进行基础对话。学生已在三年级上册Unit 5 I have a bag.学会了基础物品词汇bag,eraser,pencil box,pencil,book,pen,marker,ruler,对教室场景中的常见物品有一定认知,能听懂并说出简单的物品名称,如desk。
(2)句型方面:接触过简单的陈述句(如 “This is a...”)和一般疑问句(如 “Is this a... ”),具备基础的听说能力,能进行简短的日常问候与回应。
(3)学习能力:能根据教师的指令参与简单的课堂活动(如指认物品、跟读单词),对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的理解能力较强。
(4)在学习特点上,学生好奇心强,喜欢互动游戏和情境表演,对贴近自身生活的话题兴趣浓厚。 2.学习障碍点: (1)学生可能对于 “near”“under” 等方位词,学生可能难以区分、精准把握其空间含义 (2)单复数句型的区分:“Where is... ” 与 “Where are... ” 的对应使用场景(单数物品与复数物品)易混淆,答句中 “It's...” 与 “They're...” 的切换可能存在困难。 3.发展点: (1)语言能力:通过本课时学习,可进一步拓展教室物品词汇量,提升运用方位词和单复数句型描述物品位置的能力,学会在互助场景中使用礼貌交际语。
(2)思维品质:在 “寻找物品” 的情境中,培养对物品位置的观察、判断与推理能力,提升根据场景灵活选择语言表达的思维灵活性。
(3)学习习惯: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活动,增强合作学习意识,养成主动参与课堂互动、积极运用英语交流的习惯。|
核心素养目标 学习理解:能在看、听、说的活动过程中获取梳理物品及其位置等信息;能听、说、认读 map, schoolbag, chair,our,classroom,can,help,where等词汇和方位词near、under;
2.应用实践:能在小组活动中分角色朗读表演对话 3.迁移创新:能在小组活动中结合教室真实场景,运用简单交际语“Can you help me /Excuse me./Thank you.” 发起求助与回应,并运用“Where is... It's.../Where are... They're...”进行物品位置的询问与回答。 完成本课时需要和核心语言如下: 核心词汇:our,classroom,can,help,where,map,near,schoolbag,excuse me,under,chair, 核心句式:Where is... It's... Where are... They're... Can you help me / Excuse me.
教学重点 (1)能听、说、认读 map, schoolbag, chair,our,classroom,can,help,where等词汇和方位词near、under; (2)能能在情境中运用简单交际语“Can you help me /Excuse me./Thank you.” 发起求助与回应,并运用“Where is... It's.../Where are... They're...”进行物品位置询问与回答
教学难点 1. 准确使用方位词 near, under 描述位置;
2. 区分单复数句型的使用场景。Where is... It's...Where are... They're...
教学 方法 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Lead-in(导入) Sharp eyes:逐一闪现文具类物品让学生快速认读 Ask and answer: What is... It’s a/an... Look,find and say 老师装作丢失了钢笔的摸样,:“Boys and girls, my pen is lost! Can you help me Where is my pen ” 引导学生用中文猜,顺势引出 It's in our classroom. It’s under the chair. 板书课题:our classroom并通过自然拼读法和构词法新授our classroom 快速认读物品 学生进行问答 寻找物品并回答 4.听、说、认读、拼读classroom 通过火眼金睛游戏、问答练习和情境激活旧知,激发兴趣,为新知学习铺垫,符合新课标 “真实情境中激发学习动机” 的要求。
环节二Presentation(新知呈现) 活动1:Look,find and say 呈现第一张热身图,说:“Look! Our classmate is also finding things. Let's be little detectives, find school things and learn to ask ‘Where is/are... ’” 激发学生探索欲。 引导学生在情境图中寻找铅笔Can you help me?Where is the pencil ,之后呈现It’s under the chair.在情境中感知后适用自然拼读法新授单词under、chair,关注u、er、ch等发音。借助实物道具引导学生理解under的语义,并举一反三,如 The...is under the...。 引导学生在情境图中寻找书包Can you help me?Where is the schoolbag 新授schoolbag新单词 ,学生已学过bag,通过构词法school+bag学习拼读新单词,关注oo的发音。 引导学生在情境图中继续寻找两把尺子,此处引导学生用复数形式来表达Where are the rulers? 之后呈现They are near the schoolbag. 引导学生观察书包和尺子的位置关系,猜测、理解near的语义,并通过自然拼读法引导学生进行拼读。 引导学生在情境图中继续寻找两支钢笔,Can you help me?Where are the pens? 引导学生 寻找并用near 来描述它的位置,They are near the eraser.进一步巩固Where are...和near 的用法。 (5)play a game:趣味打地鼠快速认读前面出现的核心词汇 活动2:Let's talk 呈现情境图,教师引导学生读图,通过三个W问句(Who are the children? Where are they? What are they looking for?)激活语境,让全面感知语境,激发学生好奇心。 呈现情境图1,播放第一段录音,让学生了解男孩子在寻找什么东西,之后呈现寻找的物品map,新授map,通过a的发音引导学生自主拼读m-a-p。 引导学生关注男孩请求别人帮忙寻找时说了什么。播放录音“Hi,Wu Chen!Can you help me?”,新授新单词 can 和 help,引导学生深入感知其语义和语用(这个句子在前面寻物活动中已进行多次渗透)。 再次播放录音,Listen and answer:Where is the map? 核对答案后进行板书: Where is my map? It's near your schoolbag. 播放第二段录音,让学生了解男孩子这次要找什么东西,关注这次他又是如何寻求帮忙的,呈现并播放“Excuse me. Where are the markers ”新授 Excuse me.引导学生感知其语义及语用,关注Let me help you.的同学回应, 渗透同学乐于帮助寻找的关爱之情。 再次播放录音,学生听录音回答问题:Where are the markers They are under the chair. 板书核心句子 活动1:Look,find and say Look,find and say 学习拼读新单词、跟着老师摆放物品,说句子 Look,find and say,拼读schoolbag,拆分单词 Look,find and say,猜测near语义,尝试拼读near Look,find and say,用near描述钢笔位置 (5)play a game 活动2:Let's talk 读图,回答问题,猜测男孩寻找的物品 听录音,回答问题,学习map 听录音,模仿跟读情境交际语,学习新词句 听录音,获取地图的位置信息 听录音,回答问题,学习交际语 听录音,获取马克笔的位置信息 创设情境,通过多感官输入(听、看、做)帮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学习词汇和句型,“学用结合”,符合新课标 “在语境中学习语言” 的要求。 遵循“先整体后部分”的原则,听前激活语境,预测对话内容,听时带问题听引导学生获取梳理信息,引导学生基于语篇,逐步建构新知,渗透情感价值。
环节三Practice(练习巩固) 1.听录音跟读对话,关注语音、语调和情感。 2.分角色朗读表演,并根据评价表进行自评、互评。 3.Fill in the blanks 4.Sing and compare 用两只老虎的伴奏唱本节课的核心句子,关注两组问答句的表达。 Where is the map Where is the map Near your schoolbag,near your schoolbag. It’s near your schoolbag. It’s near your schoolbag. Where are my markers Where are my markers Under your chair,under your chair, They’re under your chair. They’re under your chair. 5.Think and say:引导学生回顾刚才寻物的过程,说一说询问单件物品的位置和多件物品的位置分别用了什么句型,归纳总结Where is 和Where are 的用法和区别。 6.巩固练习:看情境图,选择恰当的单词填空(is,are,under,near)并进行问答练习 模仿跟读对话 分角色朗读表演 Fill in the blanks 唱一唱,对比观察 思考与小结Where is 和Where are 用法 情境填空 通过模仿跟读、分角色朗读表演、唱一唱、对比小结、情境填空等,让学生深入语篇,在实践中内化知识,符合新课标 “应用实践中巩固语言” 的要求。
环节四Production(拓展运用) 游戏 “教室寻宝”: 1.任务要求: (1)请四人一组寻找老师提前在教室藏好的物品,每组抽取一张“物品清单卡”,写有需要寻找的物品,用英语交流找到物品,并做好记录。 (2)每组派代表汇报物品的位置。 2.课件呈现词句提示和评价标准 3.汇报交流与评价 游戏“教室寻宝” 抽取一张“物品清单卡” (2)用英语交流找到物品,并做好记录。 (3)汇报交流与评价 超越语篇,形成素养。通过真实情境任务(教室寻宝)让学生综合运用语言,培养合作与创新能力,符合新课标 “迁移运用中提升语用能力” 的要求。
总结评价 1.师生共同回顾:“What did we learn today ”(词汇、句型、介词),板书梳理重点。 2.情感引导:提问 “Why should we know the positions of things ”,引导学生说出 “Put things in order,keep tidy, help each other”,升华主题。 3.小结学生在本节课的表现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归纳梳理本节课核心词句、学习技能方法等 联系生活说感悟 自我评价 梳理知识脉络,强化学习重点,渗透情感教育,符合新课标 “立德树人” 的目标。 过程性评价,及时 反馈学习效果,培养元认知能力。
分层作业 基础作业: 1.Listen and repeat. 反复听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大声、自豪地朗读给家人听。 2.替换练习写句子:Where is ... It’s... Where are... They’re... 拓展作业: 情景对话创编:结合生活场景,创编一段关于 “寻找丢失的文具” 的对话,至少包含 3 组问答,使用 “Excuse me”“Let me help you” 等礼貌用语。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围绕 “教室物品及位置表达” 展开,整体设计贴合教材内容,符合 2022 版义务教育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具有以下优点: 1.深入研究语篇,深挖主题意义,实现学科育人价值:从 What、Why、How 三个维度剖析教材语篇,精准把握主题与语言特点。明确对话围绕 “物品位置询问与回应” 展开,挖掘出互助合作的教育意图,还关注到核心词句的语言特点,为教学目标和活动设计提供支撑,体现课标对语篇解读的要求,有助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 2.教学目标明确且多元:依据课标从核心素养四维度设定目标,涵盖语言能力(掌握词汇句型)、文化意识(感知教室有序与互助)、思维品质(空间判断)、学习能力(合作探究);并按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分层设计,符合课标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理念。充 3.学习活动符合学情,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践行了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活动观:分考虑四年级学生特点,如活泼好动、喜欢互动,且已有简单词汇基础但句型运用薄弱。教学中通过设计游戏热身、实物演示、填空练习\结对问答、寻宝游戏等活动,与目标紧密结合。学习理解类活动帮助学生感知知识,应用实践类活动促进内化,迁移创新类活动鼓励灵活运用,体现活动梯度性,符合课标要求。 4.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以评促教:每个环节设评价标准(如参与度、正确率、合作表现),通过观察学生表现及时了解学习情况,体现评价多元化和过程性,符合课标对教学评价的要求。 不过,本节课存在可改进之处: 应给予更多机会给学生进行自主操练;作业设计可增加开放性任务,如用英语制作 “教室物品位置示意图”,更能锻炼学生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