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1)

文档属性

名称 2.3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8-05 15:05: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考查知识点及角度
难度及题号
基础
中档
稍难
我国的地震灾害
1、2
4
我国的泥石流与滑坡灾害
6
3、5
7、8
一、选择题
2011年3月10日12时58分,云南盈江县发生里氏5.8级地震,截至10月23时30分,地震造成25人死亡,250人受伤,房屋严重受损。据此回答1~2题。
1.造成该次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
A.此地多火山而引起地震
B.平原地区,地壳较薄
C.印度洋板块向北挤压而形成构造地震
D.地壳运动引起的断裂活动
2.此次地震对当地农村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与之无关的原因是
(  )。
A.某些建筑抗震能力差
B.正值当地河流洪水期,引发洪水灾害
C.当地人口密度较大
D.当地居民防震知识缺乏
解析 第1题,由于云南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动引
发地震。
第2题,河流引发洪水灾害不是地震引起的。
答案 1.C 2.B
3.读“我国局部地区简图”,图示地区进行交通运输建设时,应充分考虑的地质灾害是
(  )。
A.水土流失
B.滑坡、泥石流
C.冻土
D.火山
解析 由图中信息可知,图中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由于西南地区多滑坡、
泥石流地质灾害,在交通建设时要充分考虑。
答案 B
堰塞湖是指河道因山崩、冰碛物、泥石流或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下图为“5·12”汶川地震中北川县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区示意图。结合有关知识,读图完成4~5题。
4.汶川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不是
(  )。
A.崩塌
B.滑坡
C.泥石流
D.水土流失
5.唐家山堰塞湖形成原因是
(  )。
①地质构造不稳定 ②岩性疏松 ③地形高差大、河谷陡峻(山高谷深) 
④地震发生引发地表物质滑落,阻塞河道 ⑤降水较多,河流水量较大;
⑥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
A.①②③④⑥
B.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⑤
D.③④⑤⑥
解析 第4题,水土流失是由于夏季多暴雨,土质疏松,植被破坏等原因引
起,不是地震引起。
第5题,堰塞湖的形成与气温的变化无关。
答案 4.D 5.C
二、综合题
6.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分析,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型、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这些灾害在本区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发生特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省区是________,该省灾害点数为________,主要分布在该省的________地区________处和________地区________处。
(3)图中发生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省区是________,该省灾害点数为________,主要分布在该省的________地区________处。
(4)相对而言,我国六大区中________发生特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少。
(5)我国中南地区发生的山崩、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
(6)据报道,我国已成为世界石材产量最大的国家。许多人认为,大量开采石材是一种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做法,你对此有何认识?
解析 通过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的具体分布事实分析地质
灾害与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之间的联系,并通过石材开采的事例说明对自
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不要任意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答案 (1)西南区 西南区地处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和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坡陡谷深。地震频繁,岩石比较破碎松散,加上这些地区遇上暴雨天气或冰雪大量融化,就可能产生特大或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
(2)四川省 102 西部 一、二级阶梯交界 东部 二、三级阶梯交界 
(3)云南省 104 西部 一、二级阶梯交界 (4)华东区 (5)东部地区的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界地带
(6)开山采石,必须破坏山林,使生态环境恶化,易发生地质灾害,因此需慎重。
7.读福建省的滑坡、泥石流和地震分布图,回答问题。
(1)试分析福建省滑坡、泥石流和地震空间分布的特点。
(2)你对预防滑坡、泥石流灾害有哪些具体建议?
解析 第(1)题,关键是观察代表地震和泥石流的图例,因为山区地势崎岖,
因此发生滑坡的几率较大;沿海地区靠近板块的交接地带,因此地震发生的
较多。第(2)题,预防滑坡、泥石流灾害应采取的具体措施应该从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方针政策、监测和预报等方面考虑。
答案 (1)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山区,地震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2)①加强对滑坡、泥石流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准确发布灾害信息;②提高建筑物的抗灾能力(强度),建设护坡工程;③植树造林;④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应急处置机制);⑤增强民众的防灾减灾能力(意识),加强灾害的宣传教育。
8.某段高速公路(G)经过单面山(顺向山)地区,地质剖面如图所示。为防止滚石、滑坡等灾害,对施工立面H进行了加固,还在L坡面上打入“岩锚”,以固定表层岩层。2010年春,该单面山的上部山体大规模滑落,导致约200米长的公路被毁。
分析这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
解析 从图中不难看出“岩锚”没有一直打到公路所在的岩层下面,“岩
锚”的作用只是使山体上部的岩层成为一体,在一定条件下,上部岩层容易
整体下滑摧毁公路。另外,也应该分析到公路的修建会对岩层的稳定性产生
一定的影响。
答案 顺向岩层因公路施工失去稳定性。“岩锚”加固使得单面山上部岩层形成整体。(降水、地震等因素导致)深处地层松软(层面松动),使得该单面山上部山体滑落,对公路产生巨大推力,导致该段公路被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