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温度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为家用寒暑表(单位都是摄氏度),其中示数最低的是( )
A. B. C. D.
2.人体的正常体温为( )
A.0℃ B.20℃ C.37℃ D.45℃
3.用如图所示方法测液体的温度,则测得温度较准确的是( )
A.甲和丙 B.乙和丙 C.只有乙 D.只有丙
4.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该温度计的量程是
C.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
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
5.夏季,为满足不同乘客对温度的差异化需求,西安地铁推出“强弱冷车厢”,实现“同车不同温”,如图所示。关于“强冷车厢”与“弱冷车厢”的温度差,以下最合理的是( )
A.2℃ B.20℃ C.30℃ D.40℃
6.下列关于温度和温度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B.温度的高低应凭感觉判断
C.温度计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工作的
D.常用温度计都是利用水银作测温物质
7.如图所示为寒暑表,40℃与10℃两条刻度线相距AB=6厘米,刻度线C与刻度线B相距BC=3厘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处应该刻上5℃ B.C处应该刻上-5℃
C.20℃刻度线距A处2厘米 D.20℃刻度线距B处3厘米
8.根据如表数据判断,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水银 酒精 煤油 乙醚
凝固点/℃ ﹣39 ﹣117 ﹣80 ﹣114
沸点/℃ 357 78 180 35
A.常用温度计是根据玻璃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B.应选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极寒地区的气温
C.可以使用乙醚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应选用酒精温度计测量1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9.如图为某同学用小瓶、橡皮塞、水、玻璃管自制的温度计,下列关于该温度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小瓶放入热水中,玻璃管中水柱下降
B.温度计的设计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C.制作温度计时,玻璃管越粗越好
D.瓶子里面装半瓶水,留一点空气,效果更好
10.一只自制温度计标准大气压下测量冰水混合物时为4摄氏度,测量沸水时为94摄氏度,当测量某一液体温度为31摄氏度时,则此液体的真实温度为( )
A.30摄氏度 B.34.4摄氏度
C.31摄氏度 D.36摄氏度
二、填空题
11. 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 的温度为 100℃。人体的正常体温通常在 ℃左右。
12.如图所示,三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a) ;(b) ;(c) 。
13.如图是一支普通温度计,它是利用 性质制成的。该温度计此时的读数是 。图中视线 方法是正确的(选填“A”、“B”或“C”)。将另一只插在密闭酒精中的温度计取出后,发现温度计的示数 (填“先下降后上升”、“先上升后下降”和“先下降后不变”)。
14.如图在小瓶里分别装有色的、无色的、满瓶的、半瓶的水,给小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要制作液体温度计应选择 (选择字母),制作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 ;
两支体温计的示数均为38.0℃,若没有将水银柱往下甩,就去测量甲、乙两位就诊者的体温,测得甲的体温为38.0℃,测得乙的体温为38.5℃,则测得就诊者 (选填“甲”或“乙”)的体温一定是正确的。
15.有四支温度计,测量范围分别是:
A.-10~110℃ B.35~42℃° C.-20~50℃ D.0~50℃
(1)若要测量沸水的温度应选 ;
(2)若要来测量南京气温应选 ;
(3)如图是常用的一种体温计,它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制成的,此时它指示的温度是 ℃。
16.有一刻度均匀但所标读数与实际温度不相符的温度计,用它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为;用它测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为;再用它测某液体的温度时,它的读数为,则此液体的实际温度应为 当液体的实际温度为 时,用此温度计测出的读数恰好与液体的实际温度相等。
三、作图题
17.如图所示,是一只温度计的局部示意图,当温度为零下2℃,请用笔将细管内的水银部分涂黑。
四、实验题
18.小明和几位同学利用国庆假期尝试自制温度计,用玻璃小药瓶、透明吸管、红墨水等器材制成了图中A、B、C、D四支温度计并标有刻度,其中A、B、C三支温度计的小药瓶中装满红色的水,D的小药瓶是空的,液柱用的也是红色的水。
(1)玻璃小药瓶相当于普通液体温度计构造中的 ;使用透明吸管是为了能够明显地观察到测温物质的 (选填“温度”或“体积”)的变化;
(2)A、B、C三支温度计最初液面高度相同,其中 温度计的精确度最高;(选填“A”或“B”或“C”)
(3)D的工作原理与其他三支 (相同/不同),其工作原理是 ;当气温升高时,D中液柱ab的会向 (左/右)移动。
五、计算题
19.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刻度线不准。用它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为5℃,用它测量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为95℃。
(1)如果实际温度为20℃,则这支温度计的读数为多少℃?
(2)当外界实际温度为多少时,这支温度计的示数等于实际温度?
六、综合题
20.小明和几位同学利用国庆假期尝试自制温度计,用玻璃小药瓶、透明吸管、红墨水等器材制成了图中A、B、C、D四支温度计并标有刻度,其中A、B、C三支温度计的小药瓶中装满红色的水,D的小药瓶是空的,液柱用的也是红色的水;
①玻璃小药瓶相当于普通液体温度计构造中的 ;使用透明吸管是为了能够明显地观察到测温物质 (温度或体积)的变化;
②A、B、C三支温度计最初液面高度相同,其中 温度计的精确度最高(A或B或C);
③当气温升高时,D中液柱ab会向 (“左”或“右”)移动。
《3.1温度》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D C A A B C B A
1.D
【详解】A.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从下向上的数值逐渐增大,故此时应该是0摄氏度以上,故读数为7℃;
B.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从下向上的数值逐渐增大,故此时应该是0摄氏度以上,故读数为9℃;
C.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从下向上的数值逐渐增大,故此时应该是0摄氏度以上,故读数为18℃;
D.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从下向上的数值逐渐减小,故此时应该是0摄氏度以下,故读数为-4℃;
则示数最低是-4℃,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C
【详解】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若高于37.3℃,则视为发烧,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3.D
【详解】如图所示,甲、乙中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碰到了容器壁或容器壁底,丙中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且没有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故只有丙操作正确,测得的温度较准确。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4.C
【详解】A.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该温度计的量程为,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该温度计读数时必须停留在待测液体中,故C错误,符合题意;
D.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故此时的示数为32℃,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A
【详解】夏季车厢空调温度在22~26℃之间是最适合的,因此“强冷车厢”与“弱冷车厢”的温度差在4℃以内最合理,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6.A
【详解】A.温度是物理学中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故A正确;
B.人的感觉往往受到外界环境和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不能准确、客观地反映物体的真实温度,因此需要使用温度计这样的测量工具来准确测量温度,故B错误;
C.实验室中常见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工作的,故C错误;
D.水银是一种常用的测温物质,液体温度计中还常用煤油等作为测温物质。故D错误。
故选A。
7.B
【详解】AB.因为40℃与10°C两条刻度线相距AB=6厘米,所以两条刻度线相距lcm温度差为5°C,当BC=3厘米时,温度相差3×5°C=15°C,又因为寒暑表越往上示数越大,故A示数为40℃,B示数为10°C,C的示数为
10°C-15°C=-5°C
故A错误,B正确;
CD.20°C与30°C相差10°C,相隔,即在B的上面2cm或在A下面的距离为
l=6cm-2cm=4cm
故CD错误。
故选B。
8.C
【详解】A.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制成的,故A错误;
B.极寒地区的气温达到﹣80℃左右,低于水银的凝固点,所以此时水银已凝固成为固体,所以不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故B错误;
C.乙醚凝固点是﹣114℃,沸点是35℃,在﹣114~35℃之间,乙醚是液体,而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在此温度下,乙醚是液体,所以可以用乙醚温度计测量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故C正确;
D.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高于酒精的沸点,故酒精为气态,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量这个温度,故D错误。
故选C。
9.B
【详解】A.将小瓶放入热水中,瓶内液体受热膨胀,玻璃管中水柱上升,故A错误;
B.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制成的,故B正确;
C.升高相同的温度时瓶子越大,玻璃管越细,液柱变化越明显,故C错误;
D.自制温度计的原理是基于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如果瓶子里面只装半瓶水,那么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水的体积变化可能不足以在玻璃管中产生明显的液位变化,从而导致温度计的读数不准确。装满水可以使温度计对温度变化更加敏感,因为即使是微小的体积变化也能在玻璃管中得到放大,更容易被观察到,故D错误。
故选B。
10.A
【详解】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而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体的温度是4℃,标准大气压沸水的温度是94℃,中间是90个小格,则温度计上每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为
温度计测量某种液体的温度为31℃时,距离4℃有27个小格,所以这种液体的实际温度为
故选A。
11. 0 沸水 37
【详解】[1][2]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熔化时的温度为0℃,水凝固时的温度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且在上述三个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3]人的体温是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的结果,而恒定的体温又是机体进行新陈代谢和正常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人类在地球上经过长期的进化,受地球各方面因素和环境的影响,自动调节出了37℃左右的体温。
12. -18℃ 37.0℃ -4℃
【详解】[1](a)图中零刻度在上方,表示零下,每一个大格代表10℃,每一个小格代表1℃,分度值是1℃,示数是-18℃。
[2](b)图中零刻度在下方,表示零上,每一个大格代表1℃,每一个小格代表0.1℃,分度值是0.1℃,示数是37.0℃。
[3](c)图中零刻度在右方,表示零下,每一个大格代表10℃,每一个小格代表1℃,分度值是1℃,示数是-4℃。
13. 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 -6℃ B 先下降后上升
【详解】[1]如图是一支普通温度计,利用测温物质的受热膨胀,受冷收缩,即测温物质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
[2]分度值为1℃,从刻度尺线往下读,故读数为-6℃。
[3]应该平视温度计,即视线与刻度线垂直,故选B。
[4]将另一只插在密闭酒精中的温度计取出后,酒精蒸发吸收热量,故温度计的示数先下降,酒精蒸发完,慢慢恢复室温,故温度计的示数先下降后上升。
14. A 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乙
【详解】[1]在小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把细玻璃管封闭的一端加热,使玻璃管内的空气跑出一些,迅速用橡皮塞塞住瓶口,这样就制成了一个简易温度计,故要制作液体温度计应选择A图。
[2]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甲病人体温计的读数和原读数一致,有可能甲的温度低于38℃,所以读数不准确;乙病人体温计的读数比原来读数大,说明乙病人的体温肯定超过38.0℃,所以水银柱才会上升,读数是准确的。
15. A C 热胀冷缩 36.6
【详解】(1)[1]沸水的温度为100℃,因此要选取量程为-10~110℃的A温度计,故选A。
(2)[2]南京的气温最低在-10℃左右,最高气温在35℃左右,因此要选取量程为-20~50℃的C温度计,故选C。
(3)[3][4]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的体温计的一个大格表示1℃,里面有10个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为0.1℃。因此它的读数为
36℃+0.6℃=36.6℃
16.
【详解】[1]已知此温度计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为4℃,测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为96℃,所以温度计上一个小格表示的实际温度为
温度计测量某种液体的温度为27℃时,这种液体的实际温度为
[2]设液体的实际温度为t,则
解得t=50℃。
17.
【详解】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为﹣2℃时液面在零刻度以下第二格处。据此将此刻度以下部分涂黑,如图所示:
18. 玻璃泡 体积 C 不同 气体热胀冷缩 左
【详解】(1)[1][2]当温度升高时,玻璃小药瓶中的液体受热膨胀,使液体进入吸管,所以玻璃小药瓶相当于普通液体温度计构造中的玻璃泡,使用透明吸管是为了能够明显地观察到测温物质的热胀冷缩,即体积变化。
(2)[3]由图可知,B的吸管最粗,A、C的吸管粗细相同,但C中装的液体较多,温度变化时,C中液柱变化最明显,所以C温度计的精确度最高。
(3)[4][5][6]由图可知,D瓶内是气体,A、B、C瓶内都是液体,所以D的工作原理是气体的热胀冷缩,A、B、C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D的工作原理与其他三支不同,当温度升高时,瓶内气压增大,使液柱ab向左移动。
19.(1)23℃;(2)50℃
【详解】解:(1)用该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实际温度为0℃,读数为5℃,当用该温度计测量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实际温度为100℃,读数为95℃,所以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实际温度为20℃时,这支温度计的读数为
(2)设当温度计读数为t'时,温度计的示数也为t',则
解得
答:(1)如果实际温度为20℃,则这支温度计的读数为23℃;
(2)当外界实际温度为50℃时,这支温度计的示数等于实际温度。
20. 玻璃泡 体积 C 左
【详解】①[1][2]当温度升高时,玻璃小药瓶中的液体受热膨胀,使液体进入吸管,所以玻璃小药瓶相当于普通液体温度计构造中的玻璃泡。使用透明吸管是为了能够明显地观察到测温物质的热胀冷缩,即体积变化。
②[3]由图可知,B中吸管最粗,AC中吸管粗细相同,但C中装的液体较多,温度变化时,C中液体热胀冷缩时,体积变化更大,C中吸管中的液柱变化的更明显,因此C温度计的精确度最高。
③[4]D的小药瓶是空的,里面是气体,当气温升高时,药瓶中的气体由于热胀冷缩,体积会增大,从而使D中液柱ab会向左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