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V
2.4
我国的虫灾与鼠灾(第2课时)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有害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每年因生物灾害损失粮食约200亿千克、棉花400万担,种植业经济损失在100亿元以上,森林虫害受灾面积700万公顷,经济损失达50亿元,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有关虫灾的表现说法正确的是( B )
A.虫灾一般指昆虫造成的灾害,因身材小,不会造成较大的灾害
B.破坏森林,有“不冒烟的森林火灾”之称
C.蝗灾因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而消失
D.传播疾病,危害人类健康
2.对我国农作物造成危害最严重的虫灾是( B )
A.粘虫
B.蝗虫
C.蚜虫
D.稻飞虱
3.我国北方蝗灾十分严重,与其相关联的另一种灾害是( B )
A.寒潮
B.干旱
C.雷暴
D.洪涝
据统计,全球每年因老鼠损失贮粮3500多万吨,因鼠害减产5000万吨,足供3亿人吃1年。此外,老鼠还是各种鼠源性疾病的传染源。全球90%的鼠种,携带着200多种病原体,能使人致病的病原体主要有57种。据此回答4-6题。
4.上述材料中的损失主要是由________造成的( B )
A.家鼠
B.田鼠
C.草地鼠
D.森林鼠
5.下列有关鼠类灾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鼠类会危及水库和防洪大堤的安全
B.鼠类传播禽流感,危害人类健康
C.森林鼠和草地鼠分别破坏森林和草原
D.鼠类糟蹋粮食,造成农作物减产
6.鼠害对我国农业生产已造成很大威胁,我们应加强灭鼠保粮工作,下列措施中最科学的是( D )
A.加大毒鼠强的投放力度
B.人人参与,捕捉老鼠
C.将地面硬化,让其无藏身之地
D.生态灭鼠,保护和饲养老鼠的天敌
传统社会中,人们每遇到蝗灾时就到虫神庙中求蝗神接受人们的供品,不再吃他们的庄稼。结合右图回答7-9题。
7.据图中显示的信息,得知我国蝗灾的分布特点是(
A
)
①集中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
②长江以南较少,东南沿海几乎没有
③长江流域多于黄河流域
④东北平原多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与蝗灾经常同时发生的自然灾害种类和反映的自然灾害特点是(
B
)
A.洪灾
区域性
B.旱灾
联系性
C.地震
频繁性
D.滑坡
周期性
9.下列关于治理蝗灾的正确措施是(
D
)
①集中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工诱捕幼虫、成虫
②农药灭虫
③点火焚烧
④投放天敌(生物措施)
A.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我国松材线虫病疫区已扩大至江苏、浙江、安徽等12个省份的113个县(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癌症”,传播蔓延迅速,防治难,是松树的一种危险性和毁灭性病害,是国内外要求控制和消灭的一种检疫性病害)。据此回答10-13题。
10.下列关于松材线虫病害的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传染容易
B.致死速度快
C.蔓延迅速
D.危害树叶
11.下列属于常见森林虫害的是( A )
①松材线虫
②松毛虫
③杨树蛀干害虫
④泡桐大袋蛾
⑤蝗虫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12.导致森林病虫害多发的人为原因是( C )
A.原始森林面积大
B.森林树种组成多
C.单一人工林太多
D.森林抗病虫害能力差
13.森林病虫害多发的危害有( A )
①危害区域生态环境安全
②森林工业经济损失严重
③森林枯死,林木生长量减少
④虫害蔓延,威胁农作物生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结合课本所学内容,回答14-15题。
14.下列全国性商品粮生产基地中小麦条锈病、水稻白叶枯病均频繁发生的是( C )
A.珠江三角洲
B.三江平原
C.江汉平原
D.洞庭湖平原
15.我国东北地区农林业病虫害较少的原因是( A )
A.纬度高,气温低
B.生物天敌多
C.人口多,诱捕多
D.农药灭害强
16.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2012年4月22日电
据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站提供的消息,截至目前,内蒙古草原鼠害危害面积已达3700多万亩,严重危害面积达1300多万亩。主要危害种类为长爪沙鼠、大沙鼠、中华鼢鼠等。目前,内蒙古鼠害主要发生在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的部分地区。随着气温逐步升高,草原害鼠活动将进一步加剧,危害程度将进一步加重。
(1)我国主要有害鼠类危害区有
鼠类危害区和
鼠类危害区,其中内蒙古地区鼠害属于有
鼠类危害区,原因是
。
(2)我国的鼠害可分成
、
和
三种类型,其中内蒙古地区鼠害属于
。
(3)简要分析老鼠对草原地区的主要危害。
【答案】(1)喜湿
耐旱
耐旱
降水量少,气候干旱
(2)农田鼠害
草原鼠害
森林鼠害
草原鼠害
(3)我国草原鼠类对草原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草原生产能力下降,鼠多、洞多、土丘多,使草原牧草覆盖率下降,有的地区成为不毛之地;二是破草原,严重的可导致土地荒漠化。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林料一
外来入侵物种是指被引入或散布到其原有生活区域之外并威胁到生物多样性的物种。国际社会把栖息地丧失、外来物种入侵、传统化学污染和气候变化列为当今全球四大环境问题。
材料二
1979年,第一只美国白蛾由朝鲜传入我国东北,所到之处,枝枯叶落,如同经历一场“无烟的火灾”。2008年,它从鲁西北方向进入临沂市,随后开始了大规模的繁殖。2011年,在临沂157.4万亩的林地、农场上繁衍生息,肆无忌惮地啃食着绿色。
(1)美国白蛾为什么会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对临沂形成危害,会有哪些危害?
(2)如何防范外来物种入侵?
【答案】(1)环境适宜,白蛾的繁殖能力强;缺少美国白蛾的天敌。
五大危害:导致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物种和遗传资源多样性的丧失和破坏,甚至造成本地生物物种的灭绝;导致草场退化,畜牧业受损;导致农业、林业减产歉收;导致环境污染;影响人类健康。
(2)完善外来入侵物种立法,强化国家管理职能;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加强物流监测;加强对外来入侵生物的预防和控制研究;加强科普教育,提高公民防范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2007年6月下旬以来,洞庭湖沿岸暴发了近20年来最严重的鼠患。仅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在20天内就消灭东方田鼠达90吨。据估计,洞庭湖区共有20亿只东方田鼠。东方田鼠是洞庭湖区主要“生物杀手”之一。
材料2:如图所示,一村民正在看被田鼠毁坏的庄稼。
(1)阅读材料并依据所学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鼠害的主要表现。
(2)洞庭湖区此次鼠害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3)试提出防治该区鼠害的合理化建议。
答案:(1)破坏农作物,破坏草原和危害林木,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2)人为因素:①洞庭湖区的“围湖造田”“筑堤灭螺”等,人为改变了湖区的生态环境;②洞庭湖区多年来田鼠天敌遭大量捕杀。自然因素:2007年的持续干旱,降水少。
(3)退耕还湖,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生态灭鼠,保护和饲养老鼠天敌;投放鼠药,进行药物灭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