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一块奶酪》教案(共两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3.《一块奶酪》教案(共两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6 08:5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块奶酪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并书写“宣、诱”等16个生字,理解"嘀咕、争先恐后"等词语的意思。
2.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童话的趣味性。
3.学生能够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蚂蚁队长在面对奶酪渣时的心理变化。
4.学生能够从蚂蚁队长的行为中,体会到遵守纪律、以身作则、关爱弱小的品质,并将这些品质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5.学生能够发挥想象,对故事进行续编,培养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体会蚂蚁队长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
深入体会蚂蚁队长遵守纪律、以身作则、关爱弱小的品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趣味导入
1.播放一段蚂蚁搬运食物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蚂蚁的行为。
同学们,在大自然中,有一群非常勤劳、团结的小昆虫,它们就是蚂蚁。大家看,视频里的蚂蚁们正在齐心协力地搬运食物,它们小小的身体里仿佛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2.提问:同学们,你们对蚂蚁还有哪些了解呢
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走进一个关于蚂蚁的有趣故事——《一块奶酪》。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蚂蚁搬运食物的视频,直观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蚂蚁的兴趣。让学生分享对蚂蚁的了解,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以课题为切入点,自然地引出新课。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宣(xuān)布 诱(yòu)人 舔(tiǎn)一下 毅(yì)然
禁(jīn) 不住 跺(duò)脚 聚(jù)会 处(chǔ)罚
稍(shào)息 犹(yóu)豫 强(qiáng)大 犯(fàn)错
禁(jìn) 令 稍(shāo)微 调(diào)动
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运用多种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
“嘀咕”:请学生模仿小声说话的样子,体会“嘀咕”的含义。
“争先恐后”:让学生用动作表现这个词语,加深理解。
“七上八下”: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什么时候会有七上八下的感觉。
“犹豫”:通过换词法,让学生理解“犹豫”就是迟疑、拿不定主意。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评价朗读情况。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生字词学习,如指名读、开火车读等,让学生扎实掌握生字的读音。运用模仿、动作演示、联系生活实际、换词法等多种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使抽象的词语变得形象易懂,提高学生的词语理解能力。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及时反馈学生的朗读情况,为下一步的朗读训练打下基础。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一块奶酪”讲了一件什么事
2.引导学生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蚂蚁队长集合蚂蚁们搬运粮食,宣布了一条禁令。
经过:搬运过程中,一块奶酪掉了下来,奶酪渣的香味诱惑着蚂蚁们,蚂蚁队长经过激烈的心理斗争,最终战胜了自己。
结果:蚂蚁队长命令最小的蚂蚁吃掉了奶酪渣,大家继续搬运粮食。
3.同桌互相交流,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指名汇报,教师相机指导概括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默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引导学生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有助于学生把握课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同桌交流和指名汇报,为学生提供了表达和交流的机会,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
四、学习生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
左右结构:宣、诱、舔、毅、跺、聚、犯
上下结构:禁、稍
半包围结构:处
2.教师示范书写,重点指导以下生字。
“宣”:上面的“宀”要写得宽一些,盖住下面的部分;"日”要写得扁一些。
“诱”:右边的“秀”,最后一笔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舔”:右边是“忝”,不要写成"添”。
“毅”:左下部分的“豕”最后一笔捺要变成点。
3.学生书空,然后在练习本上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书写姿势和规范。
4.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构字规律,为正确书写生字奠定基础。教师示范书写,突出重点和难点,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生字的书写规范和笔画顺序。学生书空和练习书写,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并评价反馈,激励学生认真书写,提高书写质量。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认识了生字新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朗读课文,思考:蚂蚁队长在面对奶酪渣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认读。
2.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生字词和课文主要内容,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为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做好铺垫。
二、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1. 默读课文,找出描写蚂蚁队长心理活动的句子,用“——”画出来。
2. 重点研读以下句子,体会蚂蚁队长的心理变化。
今天搬运粮食,只许出力,不许偷嘴。谁偷了嘴,就要受到处罚。
引导学生思考: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蚂蚁队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纪律严明)
指导学生用严肃、坚定的语气朗读这句话。
"当它发现了一块大奶酪时,忍不住发出了感叹:多好的一块奶酪哇!'"
提问:从“忍不住”感叹”可以看出什么 (奶酪很诱人)
指导学生用惊喜、赞叹的语气朗读。
“蚂蚁队长想:丢掉,实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不许偷嘴的禁令。怎么办呢 他的心七上八下,只好下令:休息一会儿!"
组织学生讨论:蚂蚁队长为什么会“七上八下” (既舍不得丢掉奶酪,又怕违反禁令)
指导学生读出犹豫、矛盾的语气。
“他低下头,嗅嗅那点儿奶酪渣,味道真香!可是,他犹豫了一会儿,终于一跺脚:注意啦,全体都有!稍 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
引导学生想象蚂蚁队长当时的动作和表情,体会他内心的挣扎。
指导学生用果断的语气朗读。
“大家又干起活来了,劲头比刚才更足,奶酪一会儿就被搬进洞里去了。”
提问:为什么大家的劲头比刚才更足了 (被蚂蚁队长以身作则的精神所感动)
3.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角色的语气和情感。
设计意图:让学生找出描写蚂蚁队长心理活动的句子,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通过对重点句子的研读,深入体会蚂蚁队长的心理变化,感受他在面对诱惑时的内心挣扎,从而理解蚂蚁队长遵守纪律、以身作则的品质。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角色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演能力。
三、总结品质,拓展延伸
1.组织学生讨论:蚂蚁队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2.教师总结:蚂蚁队长是一个遵守纪律、以身作则、关爱弱小的人。他在面对奶酪渣的诱惑时,能够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禁令;最后把奶酪渣给了最小的蚂蚁,体现了他对弱小的关爱。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应该如何遵守纪律、关爱他人。
4.发挥想象,对故事进行续编。
提示:蚂蚁们把奶酪搬进洞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蚂蚁队长和蚂蚁们又会有怎样的对话呢
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和总结,让学生深入理解蚂蚁队长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发挥想象对故事进行续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深入学习了课文,体会了蚂蚁队长的品质,还进行了故事续编。
2.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像蚂蚁队长一样,遵守纪律,关爱他人。
五、布置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继续完善自己的故事续编,写在作文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