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3)

文档属性

名称 3.2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8-05 15:1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2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读我国自然灾害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关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干旱灾害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以伏旱为主,华北平原以春旱为主
B.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季风气候,华北平原是大陆性气候
C.长江中下游平原干旱发生在夏季,华北平原发生在冬季
D.两地干旱成因与亚洲高压有关
2.东北平原灾害多发区低温冷害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距海远,受海洋影响小
B.纬度高,热量少
C.地势高,热量不足
D.受寒流影响
3.(2011·北京文综)下图为某年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读图,该年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
)
A.横断山和秦岭
B.太行山和雪峰山
C.大巴山和巫山
D.祁连山和唐古拉山
4.(2011·北京文综)在下图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
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
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5.读下图从气候和灾害成因上的关联性方面分析该地区泥石流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是(
)
A.位于地震带上,地壳活动频繁
B.植被破坏
C.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下渗作用强
D.地势起伏大
读我国某地区区域图回答6、7题。
6.该区域属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
)
A.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
B.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
C.西南灾害多发区
D.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
7.该地主要的气象灾害类型是(
)
A.地震
B.泥石流
C.寒潮
D.暴雨、台风
二、非选择题(共15分)
8.(案例探究题)黄淮海平原某地A年的气候统计资料见下表,分析回答问题。(15分)
(1)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
(2)该地A年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由表中可以推测A年中国是________。(①南涝北旱②北涝南旱)
(4)该地A年发展农业的最大不利因素是(
)
A.干旱
B.洪涝
C.盐碱
D.风沙
答案解析
1、2.【解析】1选A,2选B。第1题,长江中下游平原7、8月份雨带北移,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形成伏旱,华北平原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少,蒸发旺盛,形成春旱。第2题,东北低温冷害严重主要是因为纬度高,气温低,又靠近冬季风源地,春季和秋季对农作物影响大。
3.【解析】选A。可逐项分析,如下所示:
4.【解析】选C。各种地质灾害之间的关联性具体思路分析如下所示:
5.【解析】选C。题干要求从气候和灾害成因上的关联性方面分析泥石流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上述四个答案都是该地泥石流多发的原因,只有C项是从气候角度进行分析。
读我国某地区区域图回答6、7题。
6、7.【解析】6选D,7选D。读图可知该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属于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主要的气象灾害是台风、暴雨。
8.【解析】第(1)题,从表格数据分析,该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温带季风气候。第(2)题,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春旱严重,春季大风天数多,结合其地理位置可得出该地多风沙,温差大,降水集中在夏季。第(3)题,该地正常年份降水集中在7、8月份,但表格显示降水集中在9月,说明季风在南方停留时间长,引起南涝北旱。第(4)题,降水总量A年较正常年份少,引起旱灾,影响农业发展。
答案:(1)温带季风气候
(2)春旱多风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量较少且集中在9月
(3)①(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