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训练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分歧(qí) 瘫痪(tān) 熬夜(áo) 沉寂(jì)
B.粼粼(lín) 诀别(jué) 姊妹(zí) 荫蔽(yīn)[]
C.一霎时(chà) 匿笑(nì) 沐浴(mù) 脸颊(xiá)[
D.捶打(chuí) 菡萏(hàndàn)徘徊(huí) 絮叨(xù)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春天是赏花的季节,广东各地春暖花开,花海烂漫。停驻于花的海洋,守住最美的时光。
B.广东气温在20℃左右徘徊,体感微凉,局地强对流天气频发,人们出行需穿上外套。
C.一天的学习生活终于结束了,王雅、崔凯和于真真经过二十分钟的行程,终于回到了家,真是各得其所。
D.小丽核酸检测被初检为阳性,夜里她翻来覆去地睡不着,直到第二天复检结果为阴性,她的整颗心才放下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B.沈阿姨说的胸针是用一块红色珊瑚雕成的漂亮工艺品。
C.以抗日战争、红军长征和雷锋等革命历史和人物为主题的各类游戏和网络产品,引发了舆论的广泛争议和关注。
D.为了防止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如果说鸟类是大地上的标点,那麻雀便是最朴实、最常见的“逗号”:机灵、随意、无处不在。
B.对于汉语的子民来说,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
C.郑板桥的字是有设计感的,熔楷、隶、行、草于一炉;同时兑入画竹、画兰的笔意,奇崛峭拔如“乱石铺街”。
D.如果把“信仰”二字拆开,就会发现“信”与“仰”的关系竟那么紧密——信者,仰也;仰者,信也。
5.将下面的四句话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为了达到最佳的言语交际效果,大师往往不动声色,没有任何直接的揭露, ; ; 。体悟出其中的奥妙,你就走近了大师,和他心照不宣地交流了,享受到和大师心灵沟通的幸福。 。
①最聪明的读者还要进一步联想其他类似作品的情况,体悟其奥秘②一般的读者觉得有意思,但是没有动脑筋③粗心的读者迷迷糊糊地放过去了④真正细心的读者却感到了这里有名堂
③④①② B.③②④① C.④③①② D.④②①③
6.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
B.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的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地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
C.光明啊,我景仰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首。
D.你认为我会想旅鼠那样不顾一切地跳下去吗
7.古诗文填空
(1)李白《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 。
(2)、《江南逢李龟年》中言过去之衰,为下文作了铺垫的是: 。
(3)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 ________,________ ”两句寄托 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4)、《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_
(5)刘禹锡中《秋词》中直接表达秋日胜春朝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下面《朝花夕拾》中《狗猫鼠》选段,回答问题
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
(1)作者在文中提到“虫蛆、鸷禽猛兽”的目的是什么?
(2)上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9.七年级(3)班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小题。
(1). 小张同学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帮他写一段开场白。
(2)请你从下面四幅作品中挑选一幅送给外国友人,并说明你选择的作品属于哪种字体,然后结合字体特点说明你选择那幅作品的理由。
(3). 在小组整理有关友情的诗文时,同学小谷和你展开了以下讨论。请你将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
小谷:有关友情的诗文,小学时我们学过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你:是呀,我还知道别的关于友情的诗句,如“(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谷:经你这么一提醒,我想起了最近阅读的名著《朝花夕拾》,这本书中也有回忆友情的文章,例如《范爱农》,它就写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概括事例)
你:读有关友情的诗文,我对友情有了更深的理解。友情是雨季的一把伞,撑起了一片晴空。
小谷:是啊,(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 古人关于交友,有许多言简意赅的习惯用语,小阳收集了一些,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君子之交:指贤者之间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虚华。
B. 刎颈之交: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指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C. 管鲍之交:指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深厚友情,后称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为“管鲍之交”。
D. 竹马之交:出自李白的诗句“郎骑竹马来”,指利益相关的朋友。
二、阅读理解
(一) 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
【甲】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乙】
滞雨
李商隐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10、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乙】诗“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的画面。
11、【甲】【乙】两诗的最后两句在写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在写景中抒发情怀。请加以赏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
【乙】黄琬①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②太守。建和③元年正月日食④,京师不见⑤而琼以状闻。太后诏⑥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⑦?”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选自《后汉书·黄琬传》)
【注释】①黄琬:东汉末大臣。②魏郡:古郡名。③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④食:同“蚀”,侵蚀。⑤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⑥诏:皇帝的命令。⑦初:一开始,刚刚。
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俄而雪骤(急) B.未若柳絮因风起(趁、乘)
C.为魏郡太守(担任) D.即以其言应诏(应该)
13.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A.俄而雪骤 B.黄琬幼而慧
C.学而不思则罔 D.而深奇爱之
14.下面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通过写谢家子弟咏雪的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
B.【甲】文中谢道韫用柳絮比喻白雪,突出雪的洁白和轻盈。
C.【乙】文中的黄琬用初月类比日食,形象说明了日食的形状,表现出他聪慧的才思。
D.【乙】文中黄琬父亲黄琼按照黄琬说的回答皇后,并更加喜爱他。
15.给下面句子划分节拍。(划两处)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
(三)阅读莫怀戚散文《散步》,回答问题。
【智能机器人】
材料一:
家用机器人
圆盘,一个全身布满传感器的机器“保姆”,能自动识别家居环境和计算行走路径,地板上的灰尘、毛发、碎屑,抑或平时难以打扫的角落和家具底部,都能搞定。当完成清扫任务时,小家伙还能自动返回充电插座给自己充电。
这一幕,自2012年以来,已经在国内10万个家庭悄悄上演。全球销量最大的家用机器人公司iRobot公司的机器“保姆”事实上已经对大城市中的家政市场产生了轻微的撬动。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购买更先进的产品来节省时间,减少劳动,享受生活。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统计,2012年全球家用机器人销量超过600万台。他们研判,家用机器人市场2015年将达到150亿美元。随着智能机器人技术在智能家电、人际交互的网络服务以及医疗设备和信息产业中的普及,家用机器人有望成为继电脑、手机之后,大批量进入家庭的消费类电子产品。
材料二:
“恐慌”:机器人要偷走我们的工作
亚马逊无人机替代快递电商
行业的高速发展同时也让快递行业兴起,不过亚马逊已经计划使用无人机来代替送货员了。在未来,亚马逊能够在30分钟内实现约16千米的送货范围,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一数据还有可能变得更高,显然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加快物流效率。
机器人保姆
机器人有望在未来成为保姆,实现幼儿监护、照顾老人等应用。目前,已经有类似“Russell”这样的机器人可以被应用于儿童自闭症辅助治疗中,一些发达国家也在积极研究机器人在养老领域的可行性。
机器人宇航员
美国宇航局近日表示,Robonaut机器人已经可以代替人类宇航员完成大部分太空作业。显然,在看过《地心引力》之后,很多人都会认为宇航员这种高危职业由机器人代替是再好不过了。
软件可以批改作业
由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创建的EdX,是一个致力于提供免费在线课程的系统,同时还提供了论文自动评级服务,让老师们不必再为阅卷烦恼。
记者也有可能下岗
Narrative Science是一款自动叙事软件,只要输入故事的大概,就可以根据原始数据丰满文章。显然,如果有一天此类软件能够集成更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就会写成更精彩的文章,编辑和记者就可以下岗了。
材料三:
困惑:智能替代,人工何去何从?
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大卫·奥特尔认为,无论人工智能、机器人以及数字化如何革新,在灵活的工作性面前,机器人始终做不到同人类一样有着基本思维常识与对事物的认知与判断。与此同时,虽然智能化给制造业带来了一定影响,尤其在那些体力劳动以及简单事务的认知方面,人工智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从整体来看,部分人工操作仍暂时无法被取代。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了解一个制造过程,而机器不能。“一些物品永远都无法被智能化的机器所取代,它会是人工制造,而且是手工制造。比如法拉利、保时捷、古驰包以及一些高质量的珠宝首饰工艺品,需要人们带着感性去创造,而机器永远不会具备这一能力。”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工业技术与管理教授威尔·莫勒(Will Maurer)说道。
如今,从家庭方面的小型扫地机器人、iPhone6到大型的智能监控系统,再到一些大型的工厂以及设备车间,从打印、焊接、装配、搬运等工作岗位,人们似乎已看到了人工智能化的魅力:它可以让人们解放双手,让智能设备打理得更多。但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在技术、信息不断更新的背景下,人们该如何开发并使用智能化产品,明天的人工智能会对人类形成威胁吗?
17.结合材料一说说家用机器人给人们带来的便利。
18.根据材料三,你认为人工不会被机器人替代的原因有哪些。
19.仔细阅读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购买更先进的产品来节省时间,减少劳动和享受生活。智能机器人技术在智能家电、人际交互的网络服务以及医疗设备和信息产业中会更加普及。
B.机器人有望在未来成为保姆,目前已经有类似“Russell”这样的机器人可以被应用于儿童自闭症辅助治疗中,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把机器人用于养老领域。
C.如今,从家庭生活中的小型机器人,到大型的智能监控系统,再到一些大型的工厂以及设备车间的应用,人工智能化已经让人们解放双手,减少了一些劳动时间和强度。
D.虽然机器人可以被应用于很多领域,但智能机器人是人力开发、制作的,人们应该学会合理设计并适当控制,让机器人不会对人类的未来造成威胁。
20.结合材料二,想一想还有哪些工作可以被智能机器人所替代呢,简要说明理由。(答一种即可)
(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卑微的力量
袁 凌
①小时候,外婆是院子里最沉默的人。
②外公拿着随时会教训人的烟杆,穿对襟大褂的身影笼罩了整个院子。外婆却是搁在角落里的一把干柴,没有多余的水分和气息,声音也消失了。在人前,她是空气里的一粒灰尘,是外公烟锅里揉碎的烟叶,只有未消逝的一丝苦味。她活在世上的时候,像是已经过世。她生下的几个孩子都已成家立业,可她却像是家族里辈分最低的人,无人传递她的姓氏,我这个外孙甚至不知道她的娘家和名字。
③但一个坚实的身影和一缕无限温暖的气息,留在了我的记忆里,比其他的大事更长久。记得那年我的生日,所有的人都忘记了,连同妈妈和我自己。外婆却把我叫到院子角,把一个煮熟了的温热的鸡蛋递到我手上,告诉我,今天我满六岁了。这个鸡蛋,是她从妯娌们拿的供养中存下来的。心中没有数字概念的外婆,记得院子里所有孩子的生日,用自己小小的物力,为他们留着一个个念想。
④另外一次,外婆和大舅娘在出猪圈里的粪,我在猪圈旁玩耍。开春时猪圈散发出一冬储藏的气息,这气息里含有玉米秆和茅草的芳香,却又混着一种深沉的腥味。外婆使着薅耙,挥动胳膊的姿势坚实有力,跟我平时在院子里见到的她大不相同。或许在人多的场合,她主动缩小了自己。忽然,外婆的薅耙碰到了什么东西,她弯下腰捡起了那个东西,看了一下,扬手向我扔过来:“拿去吧!”
⑤那个圆圆的小东西划出一道闪光的弧线,落到我的脚下,是一枚一分钱硬币。这是世上能有的面值最小的钱了,不知被谁丢到了猪圈里,但它被外婆的手拾起和抛给我的时候,却熠熠发光。外婆弯腰捡拾硬币的姿势很郑重,抛掷给我的手势坚决有力,吩咐的语调铿锵,不容置疑,我再也没有见到过比那一刻更有力量、决心和权威的外婆,她像是瞬间获得了魔力。
⑥尽管外婆变成了泥土,院子最终消逝了,那个鸡蛋散发出的温暖气息和外婆捡拾、抛掷硬币的坚实姿势,却一直留在我心上。
⑦在童年,外婆这一代的有一些人,她们像是别人生活的背景,似乎没有价值,随时可以拿掉。但实际上,她们却比那些在前台活动的人更可靠。她们像是砌筑田地的石坎,长了发黑的青苔,常年沉默,没有抽枝发芽的风光。但抽掉了石坎,田地会即刻崩塌,收成化为乌有。她们也像是田地本身,孕育了这里的一切,却从不发出响动。只有俯伏触地,才能听见摩挲泥土的风声。
⑧相比外婆,妈妈是个生疏的魔术师。爸爸不在场的情形下,她试图用家中短缺的劳力和物质,养活自己和三个孩子。她的道具不够用,常常捉襟见肘,四处露馅。她的手法是一味节省,省到尽头,仍旧面临无米之炊的境况。她拿不出外婆给的一个鸡蛋和一枚小小的硬币。冬天到头,阁楼只剩糠秕,铁锅无从修补。当贫穷无望的年景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时,她仍旧不能放弃,只能把泪水留给枕头。
⑨在妈妈那里,没有什么是不值得节省的,连同衣服上的一粒灰尘,因为要用挑回来的水洗掉。没有什么理由是可以用于放弃的,即使锄头奈何不了老天爷,那也要挖个坑给他看。
⑩我成年以后开始写作,我最先想要记叙她们,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她们不是时代的纪念碑,也算不上无名英雄。她们像土地一样,无比静寂,但质地无可怀疑。她们又是田地中的脚印,收集了汗水和收获的重量,标明世代生活的路径。没有她们,我无从确认真实和方向。
(有删改)
21. 阅读全文,请用文中的关键词句填写下表。
人物 卑微(处境) 力量(举动)
外婆 生养的孩子们都已成家立业,她却像是家族里辈分最低的人;外孙甚至不知道她的娘家和名字。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妈妈 (3)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一味节省,绝不放弃
22. 结合语境,根据括号中的提示,品味语言。
(1)外婆却是搁在角落里的一把干柴,没有多余的水分和气息,声音也消失了。在人前,她是空气里的一粒灰尘,是外公烟锅里揉碎的烟叶,只有未消逝的一丝苦味。(揣摩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2)相比外婆,妈妈是个生疏的魔术师。(为什么把妈妈比作魔术师?)
23、学习小组在交流本文的阅读体验时,有组员对文章的内容安排提出了疑问,请谈谈你的理解。
小语:本文用大量笔墨来描写外婆,但只用了两个段落写妈妈,为何这样安排?
小文:还有,第⑦段已经从外婆——个人写到“一些人”,第⑧⑨两段再写妈妈,又回到个人,没必要了吧?
我觉的作者这样安排是有原因的
24. 结合文章内容,联系【链接材料】,探究标题“卑微的力量”的含义。(4 分)
【链接材料】
青苔这个东西,很卑微。但是它有一个特征:虽然卑微,但还有一种青色,有一种生命。废墟下面长出的青苔,具有滋润性,具有一种修复的功能。
三、作文
25.请以“这就是我最美的妈妈”为结尾,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题目自拟;
(2)文体自选,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答案
1、A 2.C 3.A 4.C 5.B 6.A 7.(1)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3)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4)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8.(1)目的是在与“虫蛆和鸷禽猛兽”作对比,将“正人君子们”虚伪、丑恶的灵魂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2)作者是对“正人君子们”辛辣的嘲骂(嘲讽),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
9.(1)示例: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是今天活动的主持人小张。友谊,如同春天的阳光,温暖而明媚,它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给予我们无尽的勇气和力量。今天,让我们共同庆祝这份珍贵的友谊,让我们用掌声和欢笑来表达对朋友的感激之情。
(2)示例:一 草书 挥洒自如
(3)①示例一: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示例二: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示例三: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②鲁迅留学日本期间及回国后与范爱农由互相误解到相互欣赏的故事
③示例:友情是沙漠里的一泓清泉,滋润了干涸的心田
(4)D
10、示例:长安的秋夜笼罩在连绵的雨中,雨下个不停,许多人只能滞留在长安了。在一盏灯油将尽的孤灯之下,坐着一个满面愁容的独客,此时他抑不住的思乡之情愈发浓烈。
11、甲诗最后一句的意思是互相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乙诗最后一句的意思是怕自己归乡之梦在这个清秋显得不合时宜。这两句诗都用了虚实相生、情景相融的手法,通过诗人对未来的想象和现实情景描写,衬托出今夜的孤寂凄清以及孤独的游子的思想之情。
12.D 13.C 14.D
15.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6.(1)(白雪纷纷的样子)跟把盐撒到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2)为什么不说日食剩下的像月初出来的样子。
17.平时难以打扫的角落和家具底部,都能搞定;让人们节省时间,减少劳动,享受生活。 18.灵活的工作性面前,机器人始终做不到同人类一样有着基本思维常识与对事物的认知与判断。从整体来看,部分人工操作仍暂时无法被取代。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了解一个制造过程,而机器不能。一些物品永远都无法被智能化的机器所取代,它需要人们带着感性去创造,而机器永远不会具备这一能力。 19.B 20.示例:护士,护工们的工作可谓是单调而且艰辛。搬床位、抬担架、推送病患者在不同楼层间穿梭,这可不是一般人都能做好。这时候,机器人护士就显得高效的多。可以给机器人护士内置驱动马达,让病床自动前进,并且根据实时的路面情况调整运行速度。
21、(1)“我”六岁生日那天,外婆给了“我”一个煮熟的温热的鸡蛋
(2)外婆把一枚从猪圈里捡拾的硬币抛掷给“我”
(3)面临无米之炊的境况,贫穷无望
22、(1)“一把”“一粒”“一丝”三个数量词,极言数量之少,分量之轻,揭示了外婆在家里的地位极低,无足轻重。(1 分)三个数量词连用,强调了外婆的卑微地位,也暗含了作者对外婆的同情。
(2)魔术师能够“无中生有”,创造奇迹。在赤贫的境况下,妈妈要养活自己和三个孩子,就必须像一个魔术师,拥有“无中生有”的魔力,创造奇迹。
23、示例:外婆和妈妈都是卑微者,她们也都有着“卑微的力量”,详写外婆而略写妈妈,详略得当,既能使文章内容充实,又能突出重点。外婆和妈妈这两个人物,具有不同的特点,缺一不可。外婆的卑微体现在家族地位与社会地位的低下;妈妈的卑微主要体现在苦难重压下的个体生命的渺小无力。外婆的力量体现在劳作时的坚实有力和对家人温暖的爱,妈妈的力量体现在面对苦难绝不放弃。外婆和妈妈生活在不同的年代,先写外婆再写妈妈,与文末的“标明世代生活的路径”相照应,能让读者体会到每个时代都有独属于自己的“卑微的力量”。
24.示例:外婆是小院里最沉默的人,生养的孩子们都已成家立业,却连名字都被忽略。但她却记得院子里每个孩子的生日,并用极有限的物力给孩子们温暖的念想;她辛勤劳作,能干、坚定,充满力量,她用在猪圈中捡拾的一枚硬币带给了孩子快乐。妈妈独自带着三个孩子在贫穷无望的日子里一味节省,仍旧面临无米之炊的境况,可她仍旧没有放弃,仍旧辛勤劳作。在和老天爷挣命的日子里,她的坚持不放弃,就是伟大的力量。外婆、妈妈是像发黑的青苔一样生活在底层的人,他们被忽略、被遗忘,看似卑微弱小,却能用巨大的力量忍受苦难,默默地修复支离破碎的生活。卑微是这类人的生活状态,但他们卑微的生命里蕴含着抵抗命运、修复生活的巨大力量。作者写这类人的生活,替沉默的她们诉说,是希望社会反省并关注这一类人,给予她们同情与敬意的同时,能给予她们帮助。
2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