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二单元 6~10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10课时 加减混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青岛六三版
感悟数学与现实的关联,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和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
经历探索1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算法的过程,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运用10以内的加减混合解决简单问题。
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和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初步培养运算能力和初步的应用意识。
2
+3
+1
3
=6
9
-3
-5
=1
4
9-5=4
4-3=1
复习旧知
分析问题,感受“先减后加”
在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5只小猴子在学钓鱼。
走了3只小猴子。
又跑来1只小猴子。
钓了3条鱼。
又钓了2条鱼。
跳出去1条鱼。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5只小猴子在学钓鱼。
走了3只小猴子。
又跑来1只小猴子。
钓了3条鱼。
又钓了2条鱼。
跳出去1条鱼。
5只小猴子在学钓鱼。
走了3只小猴子。
又跑来1只小猴子。
钓了3条鱼。
又钓了2条鱼。
跳出去1条鱼。
现在有几只 在学钓鱼?
走了3只
原来有5只
先减后加,列式为5-3+1。
又来1只
怎样列式呢?
认识加减混合算式
5 - 3 + 1
既有减号,又有加号
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算式就是加减混合算式。
怎么计算呢?
讨论总结:加减混合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把算式分成两部分,先算出第一部分的结果,再把这个结果同第二部分的算式相加或者相减。
5 – 3 + 1= (只)
2
3
先算5-3=2。
再算2+1=3。
分析问题,感受“先加后减”
现在鱼缸里有几条鱼?
钓了3条鱼。
又钓了2条鱼。
跳出去1条鱼。
应该怎么列式呢?
怎样列式呢?
又钓了2条
原来有3条
先加后减,列式为3+2-1。
跳出去1条
怎么计算呢?
3 + 2 – 1 = (条)
5
4
先算3+2=5。
再算5-1=4。
+ - = (个)
7
2
4
1.看图列式。
9
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
6
3
2
+
2.看图列式。
=
(只)
-
7
6
4
2
+
3.看图列式。
=
(人)
-
8
车上现在一共有多少人?
1.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算式就是加减混合算式。
2.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按照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把算式分成两部分,先算出第一部分的结果,再把这个结果同第二部分的算式相加或者相减。
1. 绘制本节课知识的思维导图;
2. 完成《分层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