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河流 第一课时(分层作业)-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3 河流 第一课时(分层作业)-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26 20:0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河流 (第一课时)(分层作业)
知识挖空练
知识点一:中国的河流及其分布
结合教材“图2.18 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
1.中国主要的河流:
分类 主要河流 注入海洋
外流河 黑龙江、黄河、长江、淮河、珠江、澜沧江 太平洋
雅鲁藏布江、怒江 印度洋
额尔齐斯河 北冰洋
内流河 塔里木河 无
2.中国河流之最:
地位 河流
我国纬度最高、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黑龙江
我国第二长河、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黄河
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水能资源最丰富、航运价值最高的河流 长河
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流经区域为湿润区且雨季长) 珠江
中国最长的内流河 塔里木河
中国唯一一条注入北冰洋的河流(出国后称为鄂毕河) 额尔齐斯河
3.河流图例示意:
① 河流用较粗的线示意:干流/水量较大。
② 河流用较细的线示意:支流/水量较小。
③ 实线:常年性河流。
④ 虚线:季节性河流。
4.外流区和内流区
(1)定义:
① 外流河的汇水区域称为外流区;
② 内流河的汇水区域称为内流区。
(2)分布及其特征
汇水区域 约占全国总面积 分布 河网疏密 水量
外流区 约占2/3, 东部的湿润区、半湿润区 大 超过全国河流总水量的95%。
内流区 约占1/3, 西部的干旱区、半干旱区 稀疏 不足全国河流总水量的5%。
知识点二:中国河流的水文特征
结合教材“图2.19 中国东部主要河流的流量年变化曲线示意”,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
1.中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水文特征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北方地区 东北地区 南方地区
主要河流 黄河 黑龙江、松花江 长江、珠江
水量 较小 较大 大
水位变化 大 较小 小
汛期 短(夏汛) 较长(春汛和夏汛) 长(夏汛)
含沙量 大(黄河) 较小 小
结冰期 较短 长 无
2.中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① 主要分布:西北内陆地区;
② 水量:较小,河流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③ 汛期:短,汛期集中在夏季,多为季节性河流,流程不长。
知识点三:我国的湖泊
结合教材“图2.20 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群”和“图2.21 青藏高原湖泊群”,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
1.湖泊分布:
① 我国湖泊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但相对集中。
② 外流区的湖泊以淡水湖为主;内流区的湖泊以咸水湖为主。
2.湖泊群:
(1)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群:淡水湖泊群。
①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群的湖泊面积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1/3。
② 我国五大淡水湖分别是: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2)世界最大的高原湖泊群:青藏高原湖泊群。
① 世界最大的高原湖泊群的湖泊面积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一半,多为咸水湖。
② 我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
(3)湖泊分类:
①咸水湖:在干旱、半干旱区,没有排水出口的湖泊,湖水只能通过大量蒸发而消耗,矿物质则被留在湖中并逐渐积累。当湖水中矿物质累积到一定程度就成为咸水湖。
②淡水湖:有排水出口的湖泊,湖水主要通过河流排出,矿物质也就不断被流水带走,很少在湖中积累。这类湖泊因矿物质含量较低就成为淡水湖。
新情境命题练
石羊河(图1、图2)接纳源于祁连山的多条河流,以降水和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最终消失于沙漠。2013年以来,当地政府建立河、湖长管理制度,实施湿地公园建设、生态连通输水等14项工程,按照高标准改造污水处理厂。曾经生态严重恶化的石羊河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河湖”案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石羊河整体流向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
A.自西南向东北 B.自北向南 C.自东向西 D.自南向北
2.石羊河属于( )
A.地下河 B.外流河 C.人工河 D.内流河
【答案】1.A 2.D
【解析】1.一般来说,河流从地势高的地方流向地势低的地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从材料可知石羊河接纳源于祁连山的多条河流,祁连山位于石羊河的西南部,且最终消失于沙漠 ,说明河流是从祁连山流向沙漠方向;结合地图方向判断,整体是从西南流向东北,A正确;自北向南、自东向西、自南向北均不符合图中河流的实际流向,BCD错误;故选A。
2.地下河是指伏流在地面以下的河流;外流河是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人工河是人类为了特定目的开凿的河流;内流河是最终未流入海洋,消失于内陆或注入内陆湖泊的河流。材料明确提到石羊河“最终消失于沙漠”,并没有流入海洋,所以石羊河属于内流河,B错误,D正确;材料未表明石羊河是地下河,A错误;材料未提及石羊河是人工开凿,C错误;故选D。
范仲淹《岳阳楼记》有云:“予观夫巴陵盛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下图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材料中“吞长江”,体现了洞庭湖突出的功能是( )
A.保持水土 B.净化水质 C.调蓄水量 D.调节气候
4.为增强洞庭湖“吞长江”的功能,在洞庭湖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退田还湖 B.退湖还林 C.拓宽河道 D.围湖造田
【答案】3.C 4.A
【解析】3.保持水土主要是植被等在山区、坡地等发挥的功能,洞庭湖作为湖泊,其主要功能不是保持水土,A不符合;净化水质是湖泊的功能之一,但“吞长江”这一表述强调的不是对水质的净化,B不符合;“吞长江”意味着在长江水位高时,洞庭湖可以容纳长江的水,在长江水位低时,洞庭湖的水又可以补给长江,这体现了洞庭湖对长江水量的调蓄作用 ,C符合;调节气候是湖泊的功能,比如通过蒸发水汽影响周边地区的气候,但“吞长江”与调节气候的关联性不大,D不符合;故选C。
4.退田还湖可以扩大洞庭湖的面积,湖泊面积增大后,其容纳长江水的能力就会增强,也就是增强了洞庭湖“吞长江”的功能,A合理;退湖还林这种说法不符合常理,湖泊对于调蓄洪水等有重要作用,不应该将湖泊变为林地,B错误;拓宽河道主要是针对河道本身的治理措施,对增强洞庭湖“吞长江”的功能影响不大,洞庭湖“吞长江”功能主要与湖泊自身的面积等因素有关,C错误;围湖造田会使洞庭湖的面积减小,湖泊的调蓄能力下降,减弱了洞庭湖“吞长江”的功能,D错误;故选A。
如图为“我国主要河流分布图”,图中阴影部分为内流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有关我国河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的外流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 B.外流区的河流都注入了太平洋
C.与北方河流相比,南方河流流量大、无结冰期 D.外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6.图中四条河流中,汛期最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5.B 6.D
【解析】5.内流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36%,约占三分之一,外流区约占三分之二,A正确;外流区河流分别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B错误;受气候影响,与北方河流相比,南方河流流量大、无结冰期,C正确,外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季风区,D正确。依据题意,故选B。
6.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是珠江。图中①是塔里木河;②是黄河;③是长江;④是珠江,D正确,排除ABC。故选D。
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所经省份分别是( )
A.甲省和乙省 B.乙省和丁省 C.丙省和丁省 D.丁省和甲省
8.对流经四省河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省河流上游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B.乙省河流汛期较长,水量很小
C.丙省是我国第二大河流,含沙量小 D.丁省河流可全年通航,航运价值高
9.关于四省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省地面崎岖,适宜发展种植业 B.乙省气候湿热,盛产亚热带、热带水果
C.丙省为暖温带,作物可以两年三熟 D.丁省地形以山地为主
【答案】7.D 8.A 9.B
【解析】7.根据图中各省区的轮廓特征可知,甲、乙、丙、丁四省区分别为云南、广东、湖北、黑龙江。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丁黑龙江省黑河—甲云南省腾冲”一线所在的省区分别是丁省和甲省,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由图可知,甲云南省地形崎岖,上游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A正确。乙广东省被北回归线穿过,纬度低,气候类型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汛期较长,水量很大,B错误。丙湖北省经过我国第一大河流长江,含沙量小,C错误。丁黑龙江省河流有结冰期,不能全年通航,D错误。故选A。
9.由图可知,甲云南省地形崎岖,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多发,适宜发展林业,A错误。乙广东省被北回归线穿过,纬度低,气候类型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盛产亚热带、热带水果,B正确。丙湖北省为亚热带,作物可以达到一年两熟,C错误。丁黑龙江省地形以平原为主,D错误。故选B。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某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关于该河汛期和水源补给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夏季节—地下水 B.夏秋季节—降水
C.秋冬季节—冰雪融水 D.冬春季节—湖泊水
11.推测该河流7~8月输沙量较大的原因可能有( )
①径流量小②降水量大③河流沿岸植被破坏严重④气温高,蒸发强⑤河流流域陡坡耕地多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答案】10.B 11.B
【解析】10.我国3、4、5月是春季,6、7、8月是夏季,9、10、11月是秋季,12、1、2月是冬季。读图可知,该河流的汛期出现在7、8、9月,属于夏秋季节,此时降水量多,河流流量大,故该河流主要依靠降水补给,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读图可知,该河的输水量曲线跟降水量曲线大致吻合,7-8月份降水量大,径流量大,河流输沙量也大,该河的输沙量跟降水量相关,①错误,②正确;河流沿岸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③正确;气温高蒸发强与输沙量较大无关,④错误;河流流域陡坡耕地会加剧水土流失,增加输沙量,⑤正确; ②③⑤正确,故选B。
重难探究练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湖南省代表团替沼泽提出将“湘桂运河”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湘桂运河”北可达长三角和成渝经济圈,南可达北部湾和粤港澳大湾区。图示意“湘桂运河”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运河所在省级行政区简称为( )
A.粤、湘 B.桂、湘 C.湘、赣 D.桂、粤
2.湘江与桂江的共同水文特征是( )
A.水流量大,结冰期短 B.汛期长,无结冰期
C.水流湍急,水位季节变化小 D.结冰期短,流域面积广
3.该工程建成后有助于湖南省( )
A.彻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B.扩大省内耕地面积
C.带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 D.缩短水运入海通道降低物流成本
【答案】1.B 2.B 3.D
【解析】1.“湘桂运河” 涉及湖南(简称湘)、广西(简称桂),B正确。粤(广东)、赣(江西)、粤(广东)均不符合,ACD排除,故选B。
2.湘江、桂江均在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汛期长,冬季气温>0℃,无结冰期,B正确;AD错误;“水位季节变化小” 错误,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水位季节变化大,C错误。故选B。
3.该工程无法彻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A错误。该工程的建设会减少省内耕地面积,B错误。湖南省不在粤港澳大湾区,C错误。运河连通水系,缩短水运入海通道,能够降低物流成本,D正确。故选D。
我国正在实施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长江经济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充分发挥其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多种功能并兼顾环境效益,三峡水库采取“蓄清排浑”的运行方式。下图为三峡水库上游地区月平均降水量和三峡水库月平均水位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关于三峡水库水位和上游降水量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水位最低 B.春季水位最高 C.夏季降水量最大 D.秋季降水量最少
5.三峡水库每年保持一段时间的低水位,主要是为了( )
A.防洪 B.发电 C.航运 D.供水
6.三峡水库水位最低时( )
①水库库容达到最大 ②上游来水量增加
③流域内水土流失减轻 ④排放的泥沙最少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C 5.A 6.A
【解析】4.从图中可以看到,三峡水库水位在5-6月左右相对较低,并不是冬季水位最低,A错误;春季(3-5月)水位也不是最高的,从图中可知,水位较高的时期主要在10-11月等时段,B错误;观察图中降水量柱状图,夏季(6-8月)降水量的柱状图明显高于其他季节,所以夏季降水量最大,C正确;秋季(9-11月)降水量并不是最少,冬季降水量相对较少,D错误。故选C。
5.长江流域的雨季主要在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容易发生洪涝灾害。三峡水库在雨季来临前(5-6月左右)保持低水位,是为了腾出库容,以便在洪水到来时能够容纳更多的洪水,从而起到防洪的作用,A正确;发电需要有一定的水位落差和水量,低水位不利于发电,保持低水位不是为了发电,B错误;航运需要一定的水深,低水位会影响航运条件,不是为了航运,C错误;供水需要有一定的水量储备,低水位不利于供水,不是为了供水,D错误。故选A。
6.水库水位最低时,意味着水库里储存的水相对最少,而水库的库容是指水库能够容纳的最大水量。当水位最低,此时水库还未被大量蓄水,所以水库库容达到最大 ,①正确;三峡水库水位低时,一般不是因为上游来水量增加,②错误;三峡水库水位最低与流域内水土流失情况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③错误;三峡水库在低水位运行时,水库的水动力条件等会发生变化;水位低,水流速度等相对变化,携带泥沙的能力减弱,同时水库的调水调沙等作用也会使得排放的泥沙最少,④正确。综上,A①④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25年1月8日,青海湖景区相关部门为加强青海湖冰封期裸鲤资源的保护发布了最新公告。青海湖是世界高原内陆湖湿地类型的典型代表,青海湖裸鲤(俗称湟鱼)是该湖区特产,其因生存环境水温低,食料生物贫乏和生长期短,故生长缓慢。青海湖裸鲤有明显的生殖洄游现象,每年3月下旬至8月由青海湖进入河中繁殖。图左为青海湖位置示意图,图右为青海湖裸鲤外观图。完成下面小题。【跨学科融合+环境保护主题】
7.图中甲河的流向是( )
A.自东北向西南 B.自西南向东北 C.自东南向西北 D.自西北向东南
8.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生存在这里的青海湖裸鲤生长缓慢的自然原因是青海湖( )
A.水温低,湖水中饵料少 B.是咸水湖,不适宜裸鲤生长
C.氧气少,裸鲤高原反应严重 D.所在地光照强,紫外线会伤害裸鲤
9.青海湖附近居民在河流上修建拦河大坝,发展灌溉农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
①裸鲤数量减少 ②青稞的产量增加
③青海湖水位下降 ④青海湖的含盐量增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C 8.A 9.C
【解析】7.在经纬网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可知,甲河发源于拉脊山,自东南向西北注入青海湖,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根据材料可知,青海湖裸鲤是该湖特产,因生存环境水温低,食料生物贫乏和生长期短,故此鱼生长缓慢,A正确;青海湖虽为咸水湖,但裸鲤是经过长期演化适应的高原特有物种,B错误;青海湖海拔高,但裸鲤作为本地物种已适应高原低氧环境,C错误;水体对紫外线有较强吸收作用,水下紫外线强度显著降低,对鱼类影响有限,D错误;故选A。
9.青海湖附近居民在河流上修建拦河大坝,发展灌溉农业,会影响裸鲤生殖洄游,裸鲤数量减少,①正确;修建拦河大坝,使青海湖水位下降,注入的河流水减少,含盐量增加,③④正确;青稞的产量增加属于有利影响,②错误;故选C。
10.某地理小组开展以“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图1为鄱阳湖位置示意图,图2为南昌市气候资料图,图3为鄱阳湖景观图。请你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奇幻的“鄱湖景观”】每年雨季来临,河水丰盈之时,鄱阳湖烟波浩渺,成为“水世界”;雨季结束后,鄱阳湖“枯水一线”,湖滩大面积裸露,野草迅速生长,形成“大草原”。
(1)与夏季相比,秋冬季节鄱阳湖草原面积更 。
(2)分析鄱阳湖水域面积季节变化大的原因。
【美丽的“候鸟天堂”】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生态环境良好。每年秋冬季节,鄱阳湖吸引了大量候鸟来此越冬。
(3)简析鄱阳湖成为候鸟越冬地的有利条件。
【珍贵的“生态湖泊”】鄱阳湖处处是宝,水中有鱼,空中有鸟,水面有船,湖岸有厂,湖畔有田。由于不合理的开发,鄱阳湖曾出现环境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和修复鄱阳湖的生态环境,鄱阳湖焕发勃勃生机。
(4)请你为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献计献策。
10.(1)大
(2)降水季节变化大。
(3)冬季温暖;食物充足;冬季浅滩面积大,有充足的栖息空间;生态环境良好。
(4)建立自然保护区;设立禁渔区和禁渔期;禁止捕杀鸟类;污水达标排放;退田还湖;加大环保宣传力度。
【详解】(1)读材料可知,雨季(夏季等)鄱阳湖烟波浩渺,是水世界;雨季结束后(秋冬季节),鄱阳湖 枯水一线,湖滩大面积裸露形成大草原。所以与夏季相比,秋冬季节鄱阳湖草原面积更大。
(2)鄱阳湖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结合南昌市气候资料图,该地夏季降水多,为雨季,河流水量大,大量河水汇入鄱阳湖,使鄱阳湖水域面积大;秋冬季节降水少,为枯水期,河流水量小,汇入鄱阳湖水量少,水域面积小。故其水域面积季节变化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季节变化大。
(3)鄱阳湖成为候鸟越冬地的有利条件:①鄱阳湖地处亚热带地区,冬季气温相对较高,相对温暖,适宜候鸟生存;②鄱阳湖是大型淡水湖,水域中有丰富的鱼类等水生生物,秋冬季节湖滩裸露,也有杂草种子等,能为候鸟提供充足食物;③冬季鄱阳湖进入枯水期,浅滩面积大,为候鸟提供了广阔的栖息、觅食空间;④材料提到鄱阳湖生态环境良好,较少受人类活动的过度干扰,适合候鸟栖息越冬 。
(4)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从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划定自然保护区,对鄱阳湖生态系统进行重点保护,减少人类活动的破坏,保护其生态完整性;②设立禁渔区和禁渔期,保护鄱阳湖的鱼类资源,维持水域生态平衡,为候鸟提供稳定食物来源;③禁止捕杀鸟类,直接保护候鸟种群,避免人类的非法捕猎行为导致候鸟数量减少;④污水达标排放,减少工业、生活污水对鄱阳湖水域的污染,保护水质,保障水生生物和候鸟的生存环境;⑤退田还湖,恢复鄱阳湖的湖泊面积和湿地功能,增强其调蓄能力和生态服务功;⑥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当地居民和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让更多人参与到鄱阳湖生态保护中,形成保护合力。
11.汉江是长江的支流,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点。图1为汉江流域图,图2为丹江口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汉江流域位于秦岭山脉和 山脉之间,涉及甘、川、渝、陕、 、 六省市,汉江在 (城市)注入长江。
(2)据图说明汉江流域地形、气候的大致特征及对河流的影响,完成下面框图。
A 、B 、C 、D 、E 、F 。
11.(1) 大巴 豫 鄂 武汉
(2) 西北高,东南低 温和少雨 高温多雨 由快变慢 大 无
【详解】(1)由图可知,汉江流域位于秦岭和大巴山脉之间,涉及甘(甘肃省)、川(四川省)、渝(重庆市)、陕(陕西省)、豫(河南省)、鄂(湖北省)六省市,汉江在湖北省武汉注入长江。
(2)由图可知,汉江流域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A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汉江流域位于秦岭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该气候B冬季温和少雨,C夏季高温多雨;汉江源头和上游地形以山地为主,河流落差大,流速较快;汉江中下游地形以平原为主,河流落差小,流速较慢,因此流速D由快变慢,汉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多,受季风影响明显,降水夏秋多、冬春少,因此河流水量大,E季节变化大;汉江流域位于秦岭以南,冬季平均气温在0°C以上,F河流无结冰期。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