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气候及其异常变化往往成为许多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读我国四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1、2题。
1.①地霜冻灾害比②、④地严重的原因是( )
A.①地纬度高,农作物播种面积大
B.②地气候干旱,光照强,热量充足
C.④地农业不发达
D.②地更靠近冬季风源地,降温幅度更大
2.根据气候特点和农业发展状况,四地旱情最严重的地区及原因叙述正确的
是( )
A.①地降水较少,农业发达
B.②地气候干旱
C.③地降水最多,但季节分配不均
D.④地降水较少,春旱严重,农业需水多
(2012·临沂高二检测)下面为2011年9月我国某地区地质灾害等级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反映的主要地质灾害是( )
A.火山和泥石流 B.地震和滑坡
C.滑坡和泥石流 D.地震和火山
4.甲、乙、丙三地地质灾害等级高于周围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
B.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
C.地质构造活跃,地形破碎
D.河流众多,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读我国某种自然灾害点位图,回答5、6题。
5.我国此类自然灾害点位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沿边境线分布
B.沿海岸线分布
C.沿纬线分布
D.主要分布在中纬度与环太平洋相交处
6.图中自然灾害点位所代表的灾害类型是( )
A.洪涝 B.台风 C.地震 D.干旱
损失率是指受灾区域各类财产的损失值与灾前(正常)值之比,影响损失率的因素主要有灾害的强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抗灾能力等。读“中国自然灾害损失率(‰)等值线局部示意图”,完成7、8题。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灾害损失率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大
B.因为经济发达,甲地区损失率最大
C.乙地区损失率较大,其原因之一是抗灾能力差
D.丙地区损失率较小,其原因是灾害种类单一,强度小
8.据上图,推测上海及其周边地区自然灾害损失率最接近( )
下图为中国多年平均日降水量大于等于50毫米的日数分布图,据此回答9、10题。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洪水的时空分布与暴雨的时空分布存在着高度一致性
B.干旱半干旱地区没有洪灾发生
C.东北地区没有洪灾是因为降水较少
D.平原地区较山区洪涝少,山脉东坡和南坡较多
10.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在每年的( )
A.4~9月 B.5~11月 C.7~8月 D.6~8月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11.2012年3月8日,云南发生森林火灾,明火点一度仅距昆明主城区40千米。下表为近年气象卫星监测的我国西南三省林区火灾次数统计表(单位:次)。读表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说明西南三省林区火灾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请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指出森林火灾对当地造成的危害。
12.读中国地震和泥石流的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我国是泥石流分布最广的地区,其气候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泥石流形成的人为原因,我们应采取什么措施?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地震和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区有明显的一致性,试分析原因。
13.下图为全国气候干旱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我国干旱灾害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气候比较 _________ (湿润或干燥)的_________ (季风或非季风)气候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发生旱灾的季节相同吗?为什么?
(3)我国长江流域的_________、_________、重庆三座大城市被称为“三大火炉”。试分析重庆被称为“火炉”的自然原因。
答案解析
1、2.【解析】1选A,2选D。第1题,①地与②地相比,气候湿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农作物播种面积大。①地与④地相比,纬度更高,降温幅度更大,初霜开始更早,终霜结束更晚。第2题,①地气候湿润,农业发达,干旱损失较小;②地纬度高,蒸发弱,旱灾较轻;③地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但农业面积小,损失小;④地春季升温快,降水少,春旱严重,农业发达,需水多,旱灾最重。
3、4.【解析】3选C,4选A。第3题,图示地区为我国的江南丘陵,该地不是我国地震多发区,所以图示反映的主要地质灾害是滑坡和泥石流。第4题,甲、乙、丙三地为山地,地势起伏大,所以地质灾害等级高于周围地区。
5、6.【解析】5选D,6选A。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此类自然灾害分布于北半球中纬度与环太平洋灾害带相交的位置。第6题,图中所示灾害点位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和河流沿岸,因此灾害类型应是洪涝。
【规律方法】灾种的判读方法
根据区域图判读所在地区的主要灾种,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1)熟练掌握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及其主要灾种;
(2)判读区域,要明确图示区域大体与哪一个灾害多发区一致;
(3)根据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特点推断区域内可能形成的主要灾种,结合图例及所学知识,对照答案进行判断,同时要注意灾害的相关性。比如台风多发区往往是风暴潮的多发区。
(4)有时可以根据题组中上下题的相关信息推断灾种。
7、8.【解析】7选C,8选 A。第7题,中国自然灾害损失率存在地域差异,但并不是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大;灾害损失率最大的地区并不一定都是经济发达地区,损失率大小还要取决于当地的防抗灾能力;丙地区损失率较小,主要是该地区人口稀少,经济密度低。第8题,上海市经济发展水平高、防抗灾能力强、灾害易损性较低,而周边地区往往是自然灾害危害严重地区,损失率较高。
9、10.【解析】9选A,10选A。第9题,我国的洪水主要为暴雨洪水,故分布与暴雨的时空分布存在着高度一致性;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东北地区洪灾发生次数少,但不是没有;平原地区排水不畅,洪灾较山区多。第10题,据雨带推移规律,我国暴雨集中在每年的4~9月。
11.【解析】该题从热点材料切入,以近年气象卫星监测的我国西南三省林区火灾次数统计表为材料,主要分析西南三省林区火灾发生的时间、原因和危害。第(1)题,表格中三省林区火灾次数主要都集中在12、1、2、3、4月,即冬季和春季。由于西南三省气候为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和春季为干季。第(2)题,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指出森林火灾对当地造成的危害,应从森林本身的功能和森林减少后的危害分析。
答案:(1)多发生在冬季和春季,正值西南地区干季,晴天多,降水少。
(2)植被破坏导致地表侵蚀加剧,森林涵养水源功能降低,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
12.【解析】本题考查泥石流形成原因及其与地震的关系。第(1)题,泥石流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地质地貌条件,水源条件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地质地貌条件包括地质构造、岩性、新构造运动及沟坡坡度、坡向、集水区面积和沟谷形态等;水源条件主要是大气降水,其次为地下水和冰雪融水;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是毁林开荒、陡坡垦殖、矿山开采及筑路等对植被的破坏。第(2)题,针对植被的破坏提出应采取的措施。第(3)题,由图中所示信息分析地震灾害和泥石流灾害分布区一致性的原因。
答案:(1)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地壳运动强烈、山体断裂发育 对植被的破坏
(2)植树造林、保护植被。
(3)泥石流的形成有三个条件:一是陡峭的沟谷;二是大量松散的堆积物;三是充足的水源。地震多分布在现代地壳活动强烈的地区,地震频繁造成山体断裂发育、岩石破碎,为泥石流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来源,一旦有暴雨因素诱发,就容易形成泥石流。因此,在“中国地震和泥石流的分布图”上,二者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
13.【解析】我国季风气候具有不稳定性,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共同导致自然灾害频发。第(1)题,据图可知我国干旱灾害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气候比较湿润的季风气候区,主要由季风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第(2)题,我国南北方旱灾类型不同,南方为伏旱,北方为春旱,故发生的季节也不同。第(3)题,从气候、位置、地形等方面分析重庆被称为“火炉”的自然原因。
答案:(1)湿润 季风 夏季风进退变化的不稳定性
(2)北方旱灾主要发生在春季(春旱)。原因是:春季,锋面雨带停留在长江以南,北方少雨;加上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易形成春旱。南方旱灾主要发生在夏季(伏旱)。原因是:夏季锋面雨带北移至华北地区,长江以南地区在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之下;加上夏季太阳辐射强,高温少雨,易形成伏旱。
(3)南京 武汉 ①盛夏(7、8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下沉气流控制;②纬度较低,夏季太阳辐射强,蒸发旺盛;③地处四川盆地,不易向外辐射热量,温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