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少年生活与小说世界 能力提优A卷 答题卡
试卷类型:A
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
1. [A][B][C][D] 2. [A][B][C][D]
非选择题(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3.答:
4.答:
5.答:
6.答:
7.答:
8.答:
9.答:
10.答:
11.答:
12.答:
13.答:
14.答:
条 码 粘 贴 处
(正面朝上贴在此虚线框内)
缺考标记
考生禁止填涂缺考标记 !只能由监考老师负责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涂。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请将准考证条码粘贴在右侧的[条码粘贴处]的方框内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
4、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范围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卷上作答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6、填涂样例 正确 [■] 错误 [--][√]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少年生活与小说世界 基础巩固A卷
(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题;共4分)
【任务驱动型试题】某校学生在端午节期间开展“穿越千年古镇,感悟家乡变化”探究活动,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历朝历代在恩阳设郡置县,①古镇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和繁华的通商。古街古巷横陈,高低错落、层层叠叠的川北民居罗列,②恩阳古镇几乎差不多定整地堡存着传统格局。俗话说“客人哪里歇,早晚恩阳河”,恩阳河( )。而今,“恩阳船说”美轮美奂,“未来之眼”俯瞰全城……③千年米仓道上的重镇恩阳,在开发和保护中,以旧貌 新姿闪光亮彩。
巴山蜀水钟灵毓秀,文星闪烁。白衣是集自然美景和地理优势为一体的风水宝地。如今,④围绕白衣古镇核心区为中心,政府规划打造的旅游景点,给游客留下“有文化、有内涵、有特色、有深度”的全新旅游体验。
1.(2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句(在“通商”后加“口岸”)
B.②句(删掉“差不多”)
C.③句(将“开发”和“保护”互换)
D.④句(删掉“给”)
2.(2分)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到了恩阳河,脚步停下来,人就放松了,心也跟着安闲下来。
②是一个地域标记,从此到彼,是目标所在。
③恩阳,是旅人的归宿,是重新前行的起点,更是繁华的去处。
④其间包含着距离和时间,意即不论时间早晚,只有到了恩阳河才算告一段落。
A.④①②③ B.②④①③ C.②①③④ D.④②③①
二、语言表达(共1题;共6分)
3.(6分)下面是对某校学生2021年5月生活开支情况的调查,请阅读表格,得出结论。(至少写两条)
生活总开支 买资料 订刊 买零食 娱乐 送礼
30元以下 65% 25% 5% 5% /
30—60元 50% 15% 20% 10% 5%
61—100元 35% 10% 25% 15% 15%
100元以上 20% 5% 30% 25% 20%
三、综合性学习(共3题;共9分)
九年级各班将联合开展“走进小说天地之人物表演”活动,九年级(1)班学生林亦丹想加入班级的表演团队,下面是她向班主任张老师写的一份申请书,申请书中有些下对的地方,请你帮助修改。
申请书
敬的张老师:
您好!九年级各班将联合开展“走进小说天地之人物表演”活动。【甲】我平时喜欢读小说,并且喜欢对小说中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具备一定的表演,因此我请求加入班级的表演团队,为班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乙】请您务必批准。
2023年10月28日
4.(3分)【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5.(3分)【乙】处画线句子表达不得体,可以改为:
6.(3分)这份申请书在格式上有一处缺漏,如果要补写出来,应该写上 。
四、语段阅读(共3题;共9分)
语段阅读
①有人问价值观到底是什么?我觉得这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出来的。②所谓的民族价值观必须一定不能有“钱”这个字,一个只为钱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民族必须有精神。③就像一个人一样,使一个人富裕起来是容易的,给一个人一百万就富裕起来了。④____使一个人有文化、有气质是很难的。
7.(3分)第①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8.(3分)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9.(3分)请在第④句的横线处补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语。
五、现代文阅读(共4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月亮是夜晚的伤口
李良旭
①今天的晚饭,李子涵一点食欲也没有,吃着吃着还流下了眼泪,眼泪吧嗒吧嗒掉进了碗里,李子涵哽咽着将饭和着眼泪一起咽进了肚里。这一切,都没有逃过爸爸的眼睛。爸爸心想,子涵在学习上一定遇到了什么困难,平时吃饭可不是这样的,平时他都有说有笑,还把学校每天的见闻说给自己听,父子俩说说笑笑,一餐晚饭就吃完了,然后各干各的事。可是今天的情况就不一样,空气中似乎有一股沉闷的气息。爸爸仿佛什么也没有看见,不动声色地吃着饭。子涵饭没有吃完就离开了饭桌,进了自己的书房。
②子涵坐在书桌前,从书包里拿出了数学考试试卷,他面色沉重地将试卷铺展开来,看着上面的考试分数,他的眼泪忍不住又掉了下来,心里又是一阵疼痛。突然,他听到了敲门声,赶紧将试卷藏起来,然后打开了房门。
③爸爸站在门口,笑着说,走,出去散一会儿步,回来再看书。子涵站起身,一动没动,他似乎不想去散步。爸爸拉起他的手,有些执拗地说,犹豫什么呢?散一会儿步,耽误不了你多少时间!
④子涵见状,迟疑了一会儿,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终于迈开了步子。爸爸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⑤天已经黑了下来,远处家家户户窗口透露出来的光亮,让夜色多了一丝温暖。爸爸伸出手,搂住了子涵的肩膀,说:“你小时候,我每天晚上都带你出来散步,这条小路留下了你童年的足迹,你是踏着你童年的足迹长大的。现在你上学了,学习任务重了,散步的时间少了,可是无论多么忙,散一会儿步应该还是有时间的,饭后散一会儿步,对身体也有好处。”
⑥子涵沉默不语,他的心思还停留在试卷上,他沮丧地想,自己为什么没有考好?
⑦爸爸看出了子涵的心思,他指着天上的月亮说:“子涵,你看天上那轮弯弯的月亮,在漆黑的夜空中,它就像天上的一道伤口,这道伤口,在夜色中不仅不丑陋,反而是一种美丽,它使人们看清了脚下的路,从而走得更加踏实稳健,如果没有夜晚的月亮,我们出行是多么的不方便,所以说,这夜晚的月亮伤口,是一种美!”
⑧爸爸充满诗意的一番话,在子涵的心里掀起一丝微澜,他情不自禁地抬起头看着天上那轮弯弯的月亮,那弯弯的月亮,真的像爸爸说的那样像一道弯弯的伤口,但这道伤口,在夜色中显得格外美丽、娇艳。自己不知道看过多少次月亮,月亮的故事,爸爸也不知讲过多少种版本了。可今晚被爸爸这么一说,好像第一次看到月亮,看出了新意,看出了美。
⑨爸爸又说:“这夜晚的伤口啊,只是暂时的,等天亮了,这伤口就痊愈了,再也看不到了。有时学习成绩出现波折,其实就像这夜晚的月亮伤口,只是暂时的,不必有太多的纠结和沮丧,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攻坚克难,就一定会迎来明媚的一天!”
⑩爸爸说完,把子涵的肩膀又搂紧了一些,子涵忽然感到身上充满了一种力量,他觉得这力量能把自己的伤口慢慢治愈。想到这里,子涵一扫刚才的沉默,说:“爸爸,您说得真好,让我豁然开朗,我找到治愈自己伤口的良方了……”
爸爸笑了。子涵发现,爸爸咧开嘴的笑容,就像天上那轮弯弯的月亮,很好看……
子涵在学习上重新变得乐观开朗起来,学习上偶尔遇到一些挫折,也不再惊慌和沮丧,他会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然后积极解决。他觉得那些挫折,就像夜晚天上的月亮伤口,一点也不丑陋,反而有一种美和艳,它照亮了自己脚下的路,让自己走得更加踏实和稳健……
晚饭后,子涵又走在那条散步的小路上,月光很好,他情不自禁地抬起头,看着天上那轮弯弯的月亮。望着望着,他情不自禁地咧开嘴笑了,他觉得自己咧开嘴的笑容,就像天上那轮弯弯的月亮……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有删改)
10.(6分)本文标题想要表达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11.(4分)梳理本文故事情节,完成填空。
子涵吃饭流泪→① →爸爸叙说月亮作为夜晚的“伤口”之美→② 。
12.(6分)说说你对下面的句子含义的理解。
①爸爸咧开嘴的笑容,就像天上那轮弯弯的月亮……
②自己咧开嘴的笑容,就像天上那轮弯弯的月亮……
13.(6分)第13段在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请从内容与结构两方面加以概括。
六、写作题(共1题;共50分)
14.(50分)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事件发生的场所。描写环境可以渲染、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性各,推动情节的发展等。请以下面的画线句子为开头,写一个环境描写的片段。
一场春雨后,我回到乡下帮母亲种花生。母亲的地块小,用不上机器,只能人工种。
要求:①至少运用两种表现手法,如动静结合、渲染烘托、联想想象等。②200字左右。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B
【解析】(1)本题考查病句修改能力。要做好此类题首先要熟知病句的类型,然后要认真阅读原句,在了解原句的意思后,再逐项查找病因,找准了病因,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继而找到解决的办法,准确修改。要注意读题一定要仔细,不能疏漏,修改句子一定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且要做最小幅度的修改。
(2)本题考查句子排序。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语序排列答题技巧: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把握关联词的搭配;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
1.ABC正确;
D.有误,“围绕白衣古镇核心区为中心”句式杂糅,应把“围绕”改为“以”;
故答案为:D。
2.结合前一句主语“恩阳河”,后面应该紧跟谓语,②④两句的主语都是“恩阳河”,②句点明“恩阳河”的重要位置,所以为首句,④解释了前文“客人哪里歇,早晚恩阳河”的含义,因此④句承接②句,接下来①句描写来到恩阳河的感受,最后③承接①句进行总结。故正确排序为:②④①③;
故答案为:B。
3.【答案】(示例)①生活总开支越大,用于购买资料和订刊的开支所占比例越小。②生活总开支越大,用于购买零食、娱乐和送礼的开支所占比例越大。
【解析】 比较图中出现的几组数据会发现,当生活的总开支越大,用来购买资料和订刊的开支所占比例越小。相对来说,总开支越大,用于购买零食、娱乐和送礼的开支所占比例越大。
故答案为:(示例)①生活总开支越大,用于购买资料和订刊的开支所占比例越小。②生活总开支越大,用于购买零食、娱乐和送礼的开支所占比例越大。
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以及归纳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要仔细观察图表,尤其是数字的走势,进而发现规律,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写出结论。
【答案】4.在“一定的表演”后加上“能力”
5.请您批准
6.申请人:林亦丹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能力。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熟练掌握修改病句“增删调换”这四种方法。要尽量保持句子原意不变和尽量少改动。病句常见错误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歧义、分类不当、两面对一面。
(2)本题考查句子语言得体。语言表达适合形式的特点和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身份的需要,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有分寸感,做此类题目可以根据说话的对象与场合的不同,来选择运用敬辞或谦辞,书面语或口语。
(3)本题考查申请书。①标题,写在第一行中间,字体较正文稍大。②称谓,顶格写清被申请对象,其后加冒号。③正文,另起行,前空两格,写明活动的内容、时间、地点及其他应知事项。④敬语,一般以“特此申请”“此致敬礼”等作结。⑤落款和日期,写明申请单位或个人姓名。下边写日期。这两部分内容居右。
4.具备一定的表演,成分残缺,在“表演”后面加上“能力”。
故答案为:在“一定的表演”后加上“能力”
5.请您务必批准,语言不得体。“ 务必”常用于上级对下级或平等关系之间,学生对老师不能用这个词,此处使用错误,删去“ 务必”即可。
故答案为: 请您批准
6.申请单位或个人姓名要写出来,居右,在日期的上面。结合题干信息“九年级(1)班学生林亦丹想加人班级的表演团队”可知,补写内容是申请人:林亦丹
故答案为: 申请人:林亦丹
【答案】7.将问号改为逗号。
8.所谓的民族价值观一定不能有“钱”这个字,一个只为钱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民族必须有精神。
9.但是(或:可是)
【解析】
(1)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平时应熟练掌握各种标点的用法,尤其是易混淆的地方。 逗号, 表示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间隔。1、逗号用在句中的并列成分或并列分句之间。2、逗号用在介绍时间、地点、目的、条件的词、短语或句子之后。3、逗号用在句子中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宾语之间、状语后边等,表示停顿。4、用于突出、强调,像突出某种事物、某个人等可以使用逗号。问号是语气语调的辅助符号工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语气。用于疑问句、设问句和反问句结尾。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号。反问句的末尾也用问号。
(2) 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分析判断能力。平时的学习中,应熟练掌握常见语病类型,可以通过记忆病句实例来帮助自己理解记忆。 如:“约” 和“以上”语义重复,约表示大概,以上也是不确定数。不能同时用。
(3)本题考查关联词,应对此类题目,应该熟练掌握常见的关联词,并能分辨出彼此的不同,建议以记忆例句的方式记忆,这样可以增加理解。其次,教师在教学时候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总结。如:表示转折关系,前后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意思有转折。如:虽然……但是……、尽管……还……、虽(固然、尽管)……但(可是、而、却)……、……但是(可、却、可是、然而、不过、只是)……。例如:虽然立秋了,但是天气依然很热。这本书很有名,可我不喜欢它。
7.“有人问价值观到底是什么”这句话是陈述语气,不能使用问号,应将“?”换成“,”
故答案为:将问号改为逗号。
8.必须一定,语义重复,删除必须。
故答案为:所谓的民族价值观一定不能有“钱”这个字,一个只为钱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民族必须有精神。
9.这个空前面说“富裕起来是容易的”,后面紧接着“有文化、有气质是很难的”,两者是对比的关系,所以要用转折类关联词,故此处填“但是”恰当。
故答案为: 但是(或:可是)
【答案】10.示例:在前进的道路上,每个人都难免会遇到挫折,但挫折并不可怕,只要找出自己人问题和不足,积极去应对,就是进步。成长道路上的波折,不是人生的污点,而是另一种成长之美。
11.①爸爸邀请子涵晚上散步;②子涵受到感染,恢复前行的力量
12.第①句话,说明子涵明白了爸爸话语的含义,内心受到了触动与感染;第②句话,说明子涵已经走出了失败的阴影,看到了希望,充满了前行的力量。
13.内容上:这段话叙写了李子涵走出失败阴影后的快乐心态与表现,含蓄地表达了他积极进取的意愿,点明了小说的主题。结构上:这段话反复描写了“月亮”,照应文章的标题,前后呼应,结构严谨。
【解析】(1)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与作用。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分析标题的修辞义。2、分析标题的象征义。3、理解标题的双关义。4把握作者的情感出发点。
(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3)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解答句子理解的试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情感分析、区位分析、主旨分析、修辞分析。作答时学生可自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即可。
(4)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分析句段的作用需要关注两点:一是句段所处的位置来分析。二是从句子的表达内容来分析。
10.
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言外之意的理解。标题往往是文章主旨的凝练表达。“月亮是夜晚的伤口”这一标题,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将月亮比作伤口,暗示在人生的道路上,挫折和困境就像夜晚的伤口一样不可避免。但同时也提示读者,这些看似负面的经历并非完全是坏事,就如同夜晚的月亮伤口也有其独特的美,意味着我们应以积极的心态看待挫折,从中寻找成长和进步的机会。
故答案为:在前进的道路上,每个人都难免会遇到挫折,但挫折并不可怕,只要找出自己人问题和不足,积极去应对,就是进步。成长道路上的波折,不是人生的污点,而是另一种成长之美。
11.这道题主要考查对故事情节的梳理和概括能力。通过填空的形式,引导读者清晰地把握故事的发展脉络。从子涵最初的情绪低落,到爸爸邀请散步,再到爸爸通过讲述月亮伤口之美让子涵受到感染,最终子涵恢复前行的力量,展现了一个完整的情节发展过程。
故答案为:爸爸邀请子涵晚上散步;子涵受到感染,恢复前行的力量
12.这两句话含义的理解题,重点在于通过对父子二人相似笑容的描写,揭示他们内心状态的变化。第①句中爸爸的笑容像弯弯的月亮,表明爸爸的话成功触动了子涵,让子涵开始思考和领悟;第②句中子涵自己的笑容像月亮,意味着他已经从挫折的阴影中走出来,拥有了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力量。
故答案为:第①句话,说明子涵明白了爸爸话语的含义,内心受到了触动与感染;第②句话,说明子涵已经走出了失败的阴影,看到了希望,充满了前行的力量。
13.内容上,描述子涵走出阴影后的心态和表现,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积极向上的主题,让读者明确感受到他的转变;结构上,多次提及“月亮”,与标题呼应,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和紧密,增强了文章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故答案为:内容上:这段话叙写了李子涵走出失败阴影后的快乐心态与表现,含蓄地表达了他积极进取的意愿,点明了小说的主题。结构上:这段话反复描写了“月亮”,照应文章的标题,前后呼应,结构严谨。
14.【答案】略
【解析】第一审题本题要求以选文《俯向大地的身影》的第一句“一场春雨后”开头,后面可以接自己想要描绘的故事。题目要求是“环境描写”,所以应当接上自然风景或者人文环境的描写。再联系关键词“春雨”,可以想一想哪些素材时可以用チ“春雨”之后描绘的,这样的素材非常贴近生活,学生可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来完成作文。第二,立意。“一场春雨后”是作文的关键词,“这样春雨过后”发生了什么呢可以想一想故事发生的场景是热闹的街道变得干干净净,再没有了往日的嘈杂和喧嚣,可具体描写街道的各种事物;还可以设想故事发生的场景是静谧安然的乡村田野,各种花草长得正茂盛,一场春雨的洗礼让它们变得更加清新可爱、生机勃勃。这些都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来描绘。正文的内容是全篇的重点,要写出“我在“春雨”过后的所见到的景象,再在此基础上阐发“我”的自然感悟,抒发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第三,选材。本文以写景为主,要以具体的景物为文段写作的核心。写作时可以在内容上创新,不仅可以写乡村田野、热闹街道,还可以写窗台一角的植物,校园的某棵老树。这些都可以写,还要注意灵活运用两种以上的表现手法,让自己的文章更生动有趣。还可以从形式上创新,这篇文章限定了开头的句子,可以直接引入作文情境,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也可以使用丰富细腻的环境描写来表达“我”对大自然的由衷赞美,这样表现的情感更为真垫。注意字数的要求,详略得当也很重要。适当的创新是吸引读者,取得高分的关键。
故答案为:一场春雨后,我惊讶了!放眼望去,那洁白无瑕的茉莉花首先映入了我的眼帘。瞧!它那小小的花瓣,真是玲珑剔透,如同一个白衣飘飘的仙女般楚楚动人。此时此刻,一只蜜蜂停在茉莉花枝上休憩,还在绕着洁白无瑕的茉莉花起舞。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啊!你再瞧那茂密的小树,在春雨的灌溉下,它在茁壮成长着,那一片片翠绿的树叶,为春天添加了色彩。还有青翠欲滴的小草,特别吸引人的眼球,在春雨的浇灌下,它在成长着,看上去多么有生机啊。它那顽强而勇敢的品格,成了人类常常歌颂的对象。春雨后的场景是那么的多姿多彩,让我想到了很多很多……
本题考查情境片段写作。小作文或片段式作文,要求比较明确,在写作之前一定审准题意,看准要求,看要求要写哪方面的内容,然后根据要求去写,直接进入主题,不需要像写整篇文章那样,不需要有开头和结尾,直接根据要求去写就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