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我们怎样学地理》 2课时 六字教学法教案(表格式)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我们怎样学地理》 2课时 六字教学法教案(表格式)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26 07:10: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湘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教学设计(教案)
基于核心素养+六字教学法设计
本节内容需要 2课时 本学期累计课时总第 课时
主备教师 小组教师
上课教师 上课时间 20 年 月 日 星期
本节课题 我们怎样学地理
核心素养目标 1.区域认知:通过地图学习,培养学生从空间视角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能力
2.综合思维: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工具综合分析地理问题
3.地理实践力:培养学生使用地图、收集地理信息、开展简单地理考察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1.地图三要素的理解与应用
2.不同类型地图的识别与选择
3.简单地理信息的收集与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 1.比例尺的计算与换算
2.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类型
3.地理信息的有效筛选与整理
第一课时:学会使用地图(地图的概念,地图三要素)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学校周边实景照片和平面地图,提问:"介绍学校位置会选择哪一幅?为什么?" 观察比较两幅图,思考并回答问题 激发学习兴趣,引出地图的重要性
预习检测 提问: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地图?地图上通常有哪些内容?制作地图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根据预习情况回答问题 了解学生预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讲授新课 1.讲解地图概念及特点
2.详细讲解地图三要素:
- 方向:三种判断方法
- 比例尺:概念、表示方法、应用
- 图例和注记:识别与绘制
3.提问互动:展示地图让学生判断方向、转换比例尺、识别图例 1.听讲并做笔记
2.参与互动:
- 练习判断方向
- 进行比例尺换算
- 识别和绘制简单图例 1.系统传授基础知识
2.通过互动巩固重点内容
3.针对农村学生基础,详细讲解难点
分组讨论(议课) 组织讨论:绘制学校平面图需要考虑哪些要素?如何表示?巡视指导各小组 4-5人一组讨论,派代表分享方案 培养合作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拓展 介绍中国传统地图制作历史和现代电子地图技术 听讲并思考地图技术的发展 拓宽视野,增强文化自信
课堂练习 1.基础题:填空地图三要素、定向方法等
2.应用题:使用提供的地图判断方向、计算距离、识别图例 独立完成练习 巩固课堂知识,检测学习效果
课堂小结 用思维导图总结:地图概念、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跟随教师回顾重点内容 系统梳理知识结构,强化记忆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地理(第一课时)
一、学会使用地图
1. 地图概念:地球表面的简化表示
2. 地图三要素:
(1) 方向: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
(2) 比例尺:概念、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应用
(3) 图例和注记:符号系统、文字说明
教学反思 1. 学生对比例尺换算的掌握情况
2. 是否需要组织校园地图绘制活动
3. 如何引导基础较差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4. 教学节奏是否适合农村学生
第二课时:地图的分类;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学会思考地理问题;学会开展地理考察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复习上节课内容:展示地图指出三要素
2.展示不同类型地图,提问:"这些地图有什么不同?什么时候会用到?" 1.回顾地图三要素
2.观察不同类型地图并思考问题 衔接前后知识,激发对新课的兴趣
预习检测 提问:见过哪些类型地图?了解降雨情况应查什么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途径? 根据预习回答问题 检查预习效果,调整教学重点
讲授新课 1.讲解地图分类:
- 按内容:普通地图、专题地图
- 按比例尺:大、中、小比例尺
2.讲解地理信息收集:
- 途径:实地、书籍、网络、访谈
- 方法:观察、记录、测量
3.讲解地理思维方法:
- 空间分析、综合联系、区域比较
4.讲解地理考察:
- 步骤:主题→计划→考察→整理→报告
- 注意事项:安全、尊重、环保 1.听讲并记录要点
2.参与互动:
- 判断地图类型
- 设计信息收集方案
- 提出地理问题
3.思考考察注意事项 1.系统讲解知识体系
2.培养实践应用能力
3.针对农村学生特点,强调实用技能
分组讨论(议课) 组织讨论:设计家乡地理考察活动(主题、方法、路线、分工),巡视指导 分组讨论并制定简单考察计划,代表汇报 培养合作探究能力,联系生活实际
知识拓展 介绍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和古代地理学家考察故事 听讲并思考技术发展与地理学习的关系 拓展视野,激发学科兴趣
课堂练习 1.基础题:地图分类、信息收集途径等
2.应用题:
- 设计土地利用变化调查方案
- 分析"房屋沿河分布"的地理角度
- 设计"校园植被分布"考察方案 独立完成练习 巩固知识,培养应用能力
课堂小结 用表格总结:地图分类、信息收集、地理思维、考察方法 跟随教师回顾知识要点 系统梳理知识框架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地理(第二课时)
二、地图的分类
1. 按内容:普通地图、专题地图
2. 按比例尺:大、中、小比例尺
三、地理学习方法
1. 收集地理信息:途径、方法
2. 思考地理问题:空间分析、综合联系
3. 开展地理考察:步骤、注意事项
教学反思 1. 学生对地图分类的理解程度
2. 是否组织课外实地考察活动
3. 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更有价值的地理问题
4. 课堂练习难度是否适合农村学生
5. 如何更好地结合农村生活经验教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