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10.2事件的相互独立性
性质1:对任意的事件A,都有______________;
性质2:______事件的概率为1,________事件的概率为0,即P(Ω)=1,P( )=0.
性质3:如果事件A与事件B互斥,那么P(A∪B)=____________________.
性质4:如果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那么P(B)=______________,P(A)=1-P(B).
性质5:如果A B,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
性质6:设A,B是一个随机试验中的两个事件,我们有P(A∪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P(A)≥0
必然
不可能
P(A)+P(B)
1-P(A)
P(A)≤P(B)
P(A)+P(B)-P(A∩B)
复习引入
概率的基本性质
类比和事件:积事件AB就是事件A与B同时发生,那么积事件AB发生的概率与事件A,B发生的概率有怎样的关系
问题:下面两个随机试验各定义了两个随机事件A和B:
(1)试验1:分别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
A=“第一枚硬币正面朝上”,
B=“第二枚硬币正面朝上”,
C=“恰有一枚硬币正面朝上”
(2)试验2:一个袋子中装有标号分别是1,2,3,4,5的5个球,除标号外没有其他差异.采用有放回方式从袋中依次任意摸出两球.
A=“第一次摸到球的标号小于3”,
B=“第二次模到球的标号小于3”
1
2
3
4
5
思考1:两个随机试验中事件A和B是什么关系
是互斥事件吗?
不是互斥,那么这两个事件的关系用什么“词语”表达比较好?
独立的直观意义
思考2:两个随机试验中事件A发生与否影响事件B发生的概率吗?
事件B发生与否影响事件A发生的概率吗?
判断题:下列事件哪些是相互独立的
(1)袋中有三个红球,两个白球,采用不放回的取球.
事件A=“第一次取一球是白球”,
事件B=“第二次取一球是白球”。
(2)袋中有三个红球,两个白球,采用有放回的取球.
事件A=“第一次取一球是白球”,
事件B=“第二次取一球是白球”。
定义:事件A(或B)发生与否不影响事件B(或A)发生的概率,则称事件A与B是相互独立事件
独立的直观意义
思考3:上述两个随机试验中,事件A发生与否不影响事件B发生的概率,其数学本质是什么?
研究:分别计算两个试验的P(A),P(B),P(AB), 你有什么发现
相互独立事件的定义
(1)试验1:分别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
A=“第一枚硬币正面朝上”,
B=“第二枚硬币反面朝上”
(2)试验2:一个袋子中装有标号分别是1,2,3,4,5的5个球,除标号外没有其他差异.
采用有放回方式从袋中依次任意摸出两球.
A=“第一次摸到球的标号小于3”,
B=“第二次模到球的标号小于3”
研究:分别计算两个试验的P(A),P(B),P(AB), 你有什么发现
相互独立事件的定义
这两个实验都满足:事件A和B同时发生的概率是它们各自发生概率的乘积。
我们对具有这种概率关系的两个事件称为“相互独立”
定义:对任意两个事件A与B,如果
成立,则称事件A与事件B相互独立,简称为独立。
小结相互独立事件的两个定义:
定义1是两个事件相互独立的直观意义,是定性地对两个事件独立性做出判断。
定义2是两个事件相互独立的数学定义,是定量地对两个事
件独立性做出判断。
对于事件的独立性判断,我们往往用定义1
对于事件的独立性证明,我们往往用定义2。
探究1、必然事件Ω与任意事件是否相互独立?
用定义1:因为必然事件Ω总会发生,不会受任何事件是否发生的影响,当然也不影响其他事件是否发生,所以必然事件与任意事件是相互独立。
同理、不可能事件 与任意事件也相互独立
探究2:互为对立的两个事件是非常特殊的一种关系,如果事件A与B相互独立,那么它们的对立事件是否也相互独立
例:袋中有三个红球,两个白球,采用有放回的取球.
事件A =“第一次取一球是白球”,
事件B =“第二次取一球是白球”。
事件 =“第一次取一球不是白球”,
事件 =“第二次取一球不是白球”.
证明:若事件A和B是相互独立事件,则 与 也互相独立.
1.相互独立事件
对任意两个事件A与B,如果P(AB)=__________________成立,则称事件A与事件B相互独立,简称为______.
P(A)P(B)
独立
2.相互独立事件的性质
独立
相互独立
独立
总结
例1
一个袋子中有标号分别为1,2,3,4,5的5个球,除标号外没有其他差异. 采用不放回方式从中任意摸球两次.
设事件A=“第一次摸出球的标号小于3”,
事件B=“第二次摸出球的标号小于3”,
那么事件A与事件B是否相互独立
第一次 第二次 1 2 3 4 5
1
2
3
4
5
10.2事件的相互独立性二
1.相互独立事件
对任意两个事件A与B,如果P(AB)=__________________成立,则称事件A与事件B相互独立,简称为______.
P(A)P(B)
独立
2.相互独立事件的性质
独立
相互独立
独立
总结
虽然有上述确定的关系,但我们一般不同时研究互斥和独立,互斥事件和独立事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互斥强调的是事件之间的排斥关系,而独立强调的是事件之间的无影响关系!
例2
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进行射击比赛,甲中靶的概率为0.8,
乙中靶的概率为0.9,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两人都中靶; (2)恰好有一人中靶;
(3)两人都脱靶; (4)至少有一人中靶.
例2
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进行射击比赛,甲中靶的概率为0.8,
乙中靶的概率为0.9,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两人都中靶; (2)恰好有一人中靶;
(3)两人都脱靶; (4)至少有一人中靶.
例2
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进行射击比赛,甲中靶的概率为0.8,
乙中靶的概率为0.9,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两人都中靶; (2)恰好有一人中靶;
(3)两人都脱靶; (4)至少有一人中靶.
例3
甲、乙两人组成“星队”参加猜成语活动,每轮活动由甲、乙各猜一个成语,已知甲每轮猜对的概率为 ,乙每轮猜对的概率为 ,在每轮活动中,甲和乙猜对与否互不影响,各轮结果也互不影响. 求“星队”在两轮活动中猜对3个成语的概率.
例4.已知P(A)=0.3,P(B)=0.5,当事件A,B相互独立时,P(A∪B)=________.
解析 ∵A,B相互独立,∴P(A∪B)=P(A)+P(B)-P(AB)=0.3+0.5-0.3×0.5=0.65.
0.65
练习1、将一枚质地均匀的一元硬币抛3次,恰好出现一次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
练习2、将一枚质地均匀的一元硬币抛4次,恰好出现两次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
例5、有甲、乙、丙三支足球队互相进行比赛,每场都分出胜负,已知甲队胜乙队的概率为0.4,甲队胜丙队的概率为0.3,乙队胜丙队的概率为0.5,现规定比赛顺序,第一场甲队对乙队,第二场是第一场的胜者对丙队,第三场是第二场的胜者对第一场的败者,以后每一场都是上一场中的胜者对前一场中的败者,若某队连胜4场,则比赛结束.求
(1)第四场结束比赛的概率
(2)第五场结束比赛的概率
例6(北京)甲乙两人各进行3次射击,甲每次击中目
标的概率为 ,乙每次击中目标的概率为 ,求:
(1)甲恰好击中目标2次的概率;
(2)乙至少击中目标2次的概率;
(3)乙恰好比甲多击中目标2次的概率;
(4)甲、乙两人共击中5次的概率。
(例)试验1:分别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
A=“第一枚硬币正面朝上”,B=“第二枚硬币正面朝上”,
C=“恰有一枚硬币正面朝上”
判断下列事件是否相互独立:
(1)A与C;(2)B与C
注:有时候直觉认为不独立的两个事件可能计算的结果能证明是独立的,直觉很容易出现误判!
(例)试验1:分别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
A=“第一枚硬币正面朝上”,
B=“第二枚硬币正面朝上”,
C=“恰有一枚硬币正面朝上”
判断ABC表示什么事件?
注:两两独立与相互独立不是同一个概念,两两独立不一定相互独立,但相互独立一定两两独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试从知识、方法、思想等方面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