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六章第二节《国际合作》教学设计(教案)
基于核心素养+六字教学法设计
本节内容需要 1 课时 本学期累计课时总第 课时
主备教师 小组教师
上课教师 上课时间 20 年 月 日 星期
本节课题 第六章 第二节 国际合作
核心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通过国际合作案例,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相互依存关系 综合思维:分析国际合作对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性,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地理实践力: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提升收集、整理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人地协调观: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树立全球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和意义 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的主要职能和作用 国际合作在不同领域的具体表现
教学难点 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抽象概念 区分不同国际组织的职能和运作方式 结合农村学生生活实际,理解国际合作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5分钟) 1. 展示一组图片: 中国援建非洲的铁路项目 各国科学家共同研发新冠疫苗 联合国维和部队在执行任务 进口商品超市货架 2. 提问:"这些图片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什么现象?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国际合作的表现?" 3. 引导:"这就是国际合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国际合作》" 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可能回答:各国互相帮助、商品来自不同国家、科学家一起工作等 通过直观图片激发兴趣,联系学生已有经验,引出课题 为农村学生建立学习内容与生活的联系
预习检测
(5分钟) 提问: 什么是国际合作?能举出一个例子吗? 你知道哪些国际组织的名称? 为什么说各国是"命运共同体"? 对回答进行评价和补充 根据预习情况回答问题 可能回答不完整或错误 检测预习效果,了解学生起点 为新课讲授提供依据
讲授新课
(20分钟)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 概念:全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2. 提出背景: 全球化深入发展 全球性问题需要共同应对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3. 主要内容: 政治:对话协商,持久和平 安全:共建共享,普遍安全 经济:合作共赢,共同繁荣 文化:交流互鉴,开放包容 生态:绿色低碳,清洁美丽 4. 中国实践: "一带一路"倡议 参与联合国维和 抗疫国际合作 提问:"我们农村地区有没有感受到国际合作的影响?比如农机、化肥或外国产品?" 二、国际合作中的重要组织 1. 联合国(UN) 成立:1945年,纽约 机构:大会、安理会(中美俄英法)、经社理事会、国际法院、秘书处 专门机构:教科文组织、WHO、FAO等 职能:维护和平、促进合作、发展友好关系 2. 世界贸易组织(WTO) 成立:1995年,日内瓦 成员国:164个 职能:制定贸易规则、解决争端、促进自由化 中国加入:2001年 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成立:1945年,华盛顿 职能:促进货币合作、提供短期贷款、维护汇率稳定 4. 其他组织: 世界银行:长期贷款帮助发展中国家 G20:主要经济体讨论全球经济 APEC:亚太经济合作 上海合作组织:中国参与的区域组织 提问:"如果世界上没有这些国际组织,会发生什么?" 归纳:"国际组织为各国提供合作平台,解决全球性问题" 听讲、思考、做笔记 回答问题: 可能提到进口农机、外国品牌手机等 对"没有国际组织"的回答:战争更多、贸易混乱等 系统讲解核心概念,用具体案例帮助农村学生理解抽象内容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国际组织的重要性 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
分组讨论
(议课)
(8分钟) 组织讨论:国际合作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分组要求: 4-5人一组 选择角度:食品、电子产品、学习用品、服装、交通等 讨论问题: 你选择的领域中,有哪些国际合作的表现? 如果没有国际合作,这个领域会有什么不同? 国际合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 指导:巡视各组,提供帮助 总结:"国际合作已深入到生活方方面面" 分组讨论并准备汇报 可能讨论结果: 食品组:进口水果、跨国食品公司 电子产品组:手机零件来自不同国家 学习用品组:进口文具、教材国际知识 每组1名代表汇报(1分钟) 通过合作学习深化理解 培养收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锻炼表达和交流能力 强化国际合作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知识拓展
(5分钟) 拓展内容:中国在国际合作中的贡献 维和行动:派遣维和人员最多 对外援助:非洲铁路、医院建设 抗疫合作:提供疫苗和物资 气候治理:参与《巴黎协定》 农村相关案例: 农业专家在非洲推广杂交水稻 进口优质种畜改良品种 中日合作农机项目 听讲、思考 可能提问或发表看法 拓宽视野,增强民族自豪感 专门选取与农村相关的案例,增强共鸣
课堂练习
(7分钟) 基础题: 填空题: 联合国总部设在______。(纽约) 中国加入WTO是______年。(2001) 人类命运共同体包括: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______、清洁美丽。(开放包容) 选择题: 下列哪个不是联合国主要机构?(D) A. 联合国大会 B. 安全理事会 C. 国际法院 D. 世界银行 提高题: 简答题:为什么气候变化需要国际合作? 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你生活中的国际合作产品及其意义 点评:对回答进行即时反馈 独立完成练习 回答问题 可能困难:提高题的表述不够准确 检测学习效果 分层设计题目,照顾不同基础学生 特别关注农村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课堂小结
(3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和意义 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主要职能 国际合作在日常生活的表现 强调: "在全球化时代,国际合作是必须。我们要培养国际视野,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跟随教师回顾主要内容 可能提出疑问或补充例子 梳理知识框架,强化重点 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
板书设计 第六章 第二节 国际合作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 概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 内容: 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 3. 中国实践:"一带一路"、维和、抗疫 二、重要国际组织 1. 联合国(UN)—维护和平 2. 世贸组织(WTO)—促进贸易 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货币合作 三、国际合作影响生活 食品|电子产品|学习|交通...
教学反思 (教学后填写) 学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理解程度?是否需要更多农村相关案例? 讨论环节时间是否充足?哪些组需要更多指导? 基础薄弱学生对国际组织职能的掌握情况? 课堂练习的难度是否适当?农村学生的完成情况? 哪些教学策略最有效?如何进一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