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 )。
A.先算加、减法 B.先算乘、除法 C.同时算 D.以上都不对
2.计算675-75÷5×4时,先计算( )。
A.675-75 B.5×4 C.75÷5 D.675÷5
3.计算125×24时比较简便的方法是( )。
A.125×8×3 B.125×6×4 C.125×20×4
4.30与25的和除它们的积,求商的算式是( )
A.(30+25)÷30×25 B.30×25÷(30+25) C.30×25÷30+25 D.(30+25)÷(30×25)
5.34-24÷4=( )
A.0 B.28 C.16 D.50
6.气象小组在一天的2点、8点、14点、20点测得温度分别是13℃、16℃、25℃、18℃.请问这一天的平均温度是( )℃.
A.72 B.22 C.19 D.18
7.李师傅和王师傅加工1200个零件,李师傅每小时加工80个,王师傅每小时加工120个。求两人合干5小时还剩下多少个没做完?正确的列式是( )。
A.1200-(80+120)×5 B.(80+120)×3
C.1200÷(80+120) D.(1200-400)÷(80+120)
8.26+6×9=( )
A.39 B.32 C.80 D.54
9.1364÷44×(507-489)=( )
A.792 B.558 C.585 D.729
10.把算式80-30=50,50×6=300,800-300=500合并成综合算式是( ).
A.800-(80-30×6) B.800-(80-30)×6 C.800-80-30×6
二、填空题
11.在计算(12-4)+6÷3时,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
12.计算(40+67)×345-43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
13.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
14.计算4500÷45-40+60时,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计算结果是( )。
15.在横线上填“>”“<”或“=”。
18+15+25÷5 18+[15+(25÷5)] 24+(90-24)×2 [24+(90-24)]×2
18÷2×18÷2 18÷[2×(18÷2)] [75-(49+6)]×3 75-49+6×3
16.小明在计算除法时,错将除数36看成63,结果得到商12且没有余数。请你帮他算一算,正确的商应该是( )。
17.计算126÷(38×5-148),可以先算( ),再算( )。
18.450÷5×48-30最后一步算( )法,450÷[5×(48-30)]最后一步算( )法。
19.计算260×[(67﹣27)÷4]时,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
20.把1450÷2×16+9的运算顺序改为先求和,再求商,最后求积.则原式变为
三、判断题
21.把300-280=20,20×13=260合并成综合算式是300-280×13。( )
22.计算236÷(32+27)×20时,应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 )
23.一个算式里只要含有乘除法,就要先算乘除法。( )
24.在进行简便运算时,在同一题里常常需要用到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这两种运算定律. ( )
四、计算题
25.计算。
400÷50= 280÷70= 180÷90=
50×8= 70×4= 90×2=
26.下面是淘气计算400÷25的过程,观察计算的每一步,你一定会有所发现:
400÷25=(400×4)÷(25×4)=1600÷100=16
你能用这个方法计算下面题吗?
150÷25 2000÷125
五、解答题
27.某电视机厂要生产2000台电视机,前5天平均每天生产80台,其余的要求在16天内完成,后面16天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台电视机?
28.学校的阅览书吧有一个两层书架,上层书架放置了240本课外书,上层书本数是下层书本数的4倍,两层书架上共放置了多少本课外书?
29.早上军军以60米/分的速度步行上学,15分钟到达学校。放学后爸爸骑电瓶车来接他,原路返回只用5分钟,电瓶车的速度比军军的步行速度快多少?
30.乐乐和聪聪相约同时从家出发到博物院。
乐乐:我家距博物院大约600米。我平时每分走60米,从家到博物院需要10分钟。
聪聪:我平时每分走50米,从家到博物院需要14分钟。
(1)乐乐保持平时的速度,如果想同时到达博物院,聪聪平均每分要比平时多走多少米?
聪聪从问题开始进行分析,思考每一步需要什么信息,请你帮他写完整。
需要知道:
(2)用你喜欢的方法解答,聪聪平均每分要比平时多走多少米?
31.工人安装水管,前3天安装了225米,照这样的速度,又安装了17天才完成任务。这批水管共长多少米?
《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A B B D A C B B
1.B
【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同一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本题没有括号,含有两级运算,应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据此即可解答此题。
【详解】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所以选B。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C
【分析】根据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乘除法属于同级运算,谁在前先算谁,此式子中除法在前,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
【详解】根据分析计算675-75÷5×4时,先算75÷5。
故答案为:C
【点睛】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乘法,后算加减,乘除法是同级运算,加减法是同级运算。
3.A
【详解】略
4.B
【详解】略
5.B
【分析】计算34-24÷4时,先算除法,再算减法,由此计算出结果,再判断解答。
【详解】34-24÷4
=34-6
=28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是本题解答的关键。
6.D
【详解】略
7.A
【分析】由题意得,李师傅每小时加工80个零件,王师傅每小时加工120个零件,可以先用加法算出两人合干1小时可以做多少个零件。接着乘上5算出两人合干5小时后一共做了多少个零件,最后用1200减去前面的得数即可算出两人合干5小时后还剩下多少个零件没做完。
【详解】由分析得,列出的综合算式为:
1200-(80+120)×5
=1200-200×5
=1200-1000
=200(个)
故答案为:A
8.C
【详解】26+6×9
=26+54
=80
故答案为C.
9.B
【详解】略
10.B
【详解】略
11. 减 除 加
【分析】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面的,中括号和小括号的运算顺序为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在计算(12-4)+6÷3时,先算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加法。
12. 加 乘 减
【详解】略
13.图见详解
65-5×6=35;21÷(43-36)=3
【分析】根据运算顺序,不同级运算,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第1题中是用65减去一个结果,这个结果是5×6的结果,由于有乘法和减法,先算乘法,据此填写列式即可;
第2题中是用21除以一个结果,这个结果是43-36的结果,由于有除法和减法,若要先算减法,需要加小括号,据此填写列式即可。
【详解】由分析得:
算式: 算式:
65-5×6 21÷(43-36)
=65-30 =21÷7
=35 =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的掌握与运用。
14. 除 减 加 120
【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可知,计算4500÷45-40+60时,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最后算加法,由此计算出结果即可。
【详解】4500÷45-40+60
=100-40+60
=60+60
=120
计算4500÷45-40+60时,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最后算加法,计算结果是120。
【点睛】整数混合运算的关键是搞清运算顺序,正确按运算顺序计算即可。
15. = < > >
【分析】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先算乘、除法;
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小括号里面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据此先算出每组中两个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18+15+25÷5
=18+15+5
=33+5
=38
18+[15+(25÷5)]
=18+(15+5)
=18+20
=38
则18+15+25÷5=18+[15+(25÷5)];
24+(90-24)×2
=24+66×2
=24+132
=156
[24+(90-24)]×2
=(24+66)×2
=90×2
=180
156<180,则24+(90-24)×2< [24+(90-24)]×2;
18÷2×18÷2
=9×18÷2
=162÷2
=81
18÷[2×(18÷2)]
=18÷(2×9)
=18÷18
=1
81>1,则18÷2×18÷2>18÷[2×(18÷2)];
[75-(49+6)]×3
=(75-55)×3
=20×3
=60
75-49+6×3
=75-49+18
=26+18
=44
60>44,则[75-(49+6)]×3>75-49+6×3。
16.21
【分析】先用错误的除数乘错误的商求出被除数,然后用被除数除以正确的除数,求出商即可。
【详解】63×12÷36
=756÷36
=21
【点睛】解决此题关键是先根据错误的除数和商求出被除数的数值,进而问题得解。
17.
【分析】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既有乘除,又有加减的,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
所以计算,可以先算,再算。
18. 减 除
【分析】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既有乘除又有加减的,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解析可知,450÷5×48-30最后一步算减法,450÷[5×(48-30)]最后一步算除法。
19. 减 除 乘
【详解】260×[(67﹣27)÷4]
=260×[40÷4]
=260×10
=2600
是先算 减法,再算 除法,最后算 乘法.
故答案为减,除,乘.
20.1450÷2×(16+9)
【详解】略
21.×
【分析】分析算式的关系,算式20×13=260中的20是由算式300-280=20得来的,据此列综合算式。
【详解】把300-280=20,20×13=260合并成综合算式是(300-280)×13。
故答案为:×
【点睛】将分步算式列成综合算式时,需要从后往前进行代换。首先分析算式的关系,找出后面算式中的哪个数据是由上一道而来的,把相同数的式子带进来,不代换的数照原位抄下来。最后看需不需要小括号。
22.√
【分析】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据此解答。
【详解】236÷(32+27)×20
=236÷59×20
=4×20
=80
计算236÷(32+27)×20时,算式中有括号,应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3.×
【分析】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小括号里,再算小括号外;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小括号里,再算中括号里,最后算中括号外。
【详解】一个算式里只要含有乘除法,就要先算乘除法,这句话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24.√
【详解】略
25.8;4;2
400;280;180
【详解】略
26.6;16。
【分析】根据算式400÷25=(400×4)÷(25×4)=1600÷100=16可以看出,是利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一个不为0的数,商不变得性质,使算式的被除数和除数变成容易计算的成百成千的数。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150÷25
=(150×4)÷(25×4)
=600÷100
=6;
2000÷125
=(2000×8)÷(125×8)
=16000÷1000
=16。
27.100台
【分析】先用前5天平均每天生产的数量乘5,计算出前5天生产的数量,然后用某电视机厂要生产电视机的总数量减去前5天生产的数量计算出剩下的数量,再用剩下的数量除以16即可,根据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列式并解答即可。
【详解】(2000-80×5)÷16
=(2000-400)÷16
=1600÷16
=100(台)
答:后面16天平均每天生产100台电视机。
28.300本
【分析】上层书架放置课外书的本数除以4等于下层书的本数,再把上下两层书的本数相加即可解答。
【详解】240÷4+240
=60+240
=300(本)
答:两层书架上共放置了300本课外书。
【点睛】先计算出下层书架放置课外书的本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9.120米
【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代入数值求出军军从家到学校的距离;再根据“速度=路程÷时间”,代入数值即可求出电瓶车的速度,最后用电瓶车的速度减去军军步行的速度,即可解答本题。
【详解】60×15÷5-60
=900÷5-60
=180-60
=120(米)
答:电瓶车的速度比军军的步行速度快120米。
30.(1)
(2)20米
【分析】(1)要求出聪聪今天的速度,需要知道聪聪家到博物院的距离和今天到博物院用的时间;要求出聪聪家到博物院的距离,需要知道聪聪平时的速度和平时到博物院所用的时间,这两个信息是已知的。据此填出聪聪的思考过程。
(2)速度×时间=路程,据此求出聪聪家到博物院的路程,再用路程除以聪聪今天到博物院需要的时间求出聪聪今天的速度,最后和平时的速度相减即可。
【详解】
(1)
(2)50×14÷10-50
=700÷10-50
=70-50
=20(米)
答:聪聪平均每分要比平时多走20米。
【点睛】本题考查从问题出发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与路程的关系,逐步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信息。
31.1500米
【分析】根据题意,前3天安装了225米,根据“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求出每天安装的米数;已知又安装了17天才完成任务,那么一共安装了(3+17)天,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求出这批水管的总长。
【详解】(225÷3)×(3+17)
=75×20
=1500(米)
答:这批水管共长1500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