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买文具同步练习(含解析)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1买文具同步练习(含解析)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21.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26 12:5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1买文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若把算式“16×500-200÷50”的运算顺序改为先算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则算式变为( )。
A.16×(500-200)÷50 B.(16×500-200)÷50
C.16×[(500-200)÷50] D.16×(500-200÷50)
2.下面算式中,去掉括号后运算顺序不变的是( )。
A.150÷(8×5) B.(24×2)+45 C.(56-7)÷6
3.下列算式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除法的是( )。
A.972÷(3×7-12) B.972÷3×7-12 C.972÷(3×7)-12
4.9乘27减去14的差所得的积去除234,商是多少?列出综合算式解答是( )。
A. B. C.
5.下面的算式中,先算加法的是( )。
A.345+267+46÷2 B.30-10+2+204
C.25×[160÷(56+24)] D.112+82×40
6.下面三个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
A.437-156+134 B.437-(156+134) C.437-134+156
7.在下面各算式中。要想先算除法,必须添加小括号的是( )。
A.25÷5×6 B.8+72÷9 C.2×24÷8
8.把一根木头锯成三段要用6分钟,如果锯成五段要用( )分钟。
A.10 B.12 C.15 D.8
9.计算34+125÷5-12时,正确的运算顺序是( )。
A.加法→除法→减法 B.减法→加法→除法 C.除法→加法→减法
10.如果36-12÷2×3加上括号后最后计算除法,下面( )的括号加的正确。
A.36-(12÷2)×3 B.(36-12)÷(2×3) C.36-[12÷(2×3)]
二、填空题
11.把124+12×15-9的运算顺序改成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加法,那么算式应改为( )。
12.计算768÷(16×6)时,要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结果是( );计算5×[6÷(1+2)]时,应当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结果为( )。
13.先在方框里写出得数,再列出综合算式。
( )
14.在括号里填上“>”“<”或“=”。
4070万( )40702390 350×70( )305×70
450×30( )300×45 24×5+36×5( )24+36×5
15.计算(100-2)×30与100-2×30,结果相差( )。
16.在计算36-6×5+82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结果是( );在计算(36-6)×(5+82)时,可以同时算( )法和( )法,再算( )法,结果是( )。
17.4张扑克牌上的点数如图所示,一次用完这四张扑克牌,经过怎么样的运算才能等于24?请你写出其中一种算式:( )。
18.把200-150=50,25×50=1250,1250÷5=250改写成综合算式( )。
19.在有括号时,应先算( )里面的,再算( )外面的。
20.计算[480-(24+38)]×8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
三、判断题
21.将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
22.添上括号能使9÷3×5-2=1成立。( )
23.计算24×(27-19)÷16,应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 )
24.将72-5=67,95-67=28,420÷28=15 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420÷[95-(72-5)]=15。( )
四、计算题
25.比一比,算一算。


26.脱式计算。
600-55×7+36 32×(207÷3) 78+540÷(24-20)
五、解答题
27.百果园水果店上午运进菠萝蜜130千克,下午运进菠萝蜜比上午的3倍还多65千克。这一天一共运进菠萝蜜多少千克?
28.在学校的运动会上,四(1)班的同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奖人数见下表)。为此,班主任老师准备用350元给他们购买奖品。请你帮班主任老师设计一种购买方案并说明理由。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鼓励奖
3人 4人 6人 12人
29.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员把一些竹子分给若干只大熊猫,若每只大熊猫分7棵,还缺60棵竹子;若每只大熊猫分5棵,还缺4棵竹子。问有大熊猫多少只?竹子多少棵?
30.在学校举办的读书比赛中,三(1)班的同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奖人数见下表)。为此,班主任王老师准备用400元给他们购买图书作奖品。请你帮王老师设计一种购买方案并说明理由。
40元 35元 30元 25元 8元 20元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优秀奖
2 5 3 10
31.创文行动中,李洋村用两周时间清运完一堆建筑垃圾,第一周清运了140吨,第二周清运的比第一周的3倍少85吨。这堆建筑垃圾一共有多少吨?
《4.1买文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A A C C C B C B
1.C
【分析】“16×500-200÷50”的运算顺序改为先算减法,那么要在500-200两边加上小括号,变为16×(500-200)÷50,再算除法,需要在(500-200)÷50两边加中括号,变为16×[(500-200)÷50],最后算乘法。
【详解】16×[(500-200)÷50]
=16×[300÷50]
=16×6
=96
若把算式“16×500-200÷50”的运算顺序改为先算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则算式变为16×[(500-200)÷50]。
故答案为:C
2.B
【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规律,有小括号先计算小括号里的,没有小括号先计算乘除法,最后计算加减法,据此分析每个选项,选出去掉括号后运算顺序不变的即可。
【详解】A.150÷(8×5)先计算小括号里的乘法再计算括号外的除法,150÷8×5先计算除法再计算乘法,运算顺序变了,不符合题意;
B.(24×2)+45先计算小括号里的乘法再计算括号外的加法,24×2+45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运算顺序不变,符合题意;
C.(56-7)÷6先计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计算括号外的除法,56-7÷6先计算除法再计算减法,运算顺序变了,不符合题意。
运算顺序不变的是(24×2)+45。
故答案为:B
3.A
【分析】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据此逐项分析解答。
【详解】A. 972÷(3×7-1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法,再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B. 972÷3×7-12,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
C. 972÷(3×7)-1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法,再算括号外面的除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减法;
故答案为:A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4.A
【分析】先求出27减去14的差,再用9乘求出的差得出积,然后用234除以得出的积,即可解答。
【详解】列出综合算式如下:
234÷[9×(27-14)]
=234÷[9×13]
=234÷117
=2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列出算式解答即可。
5.C
【分析】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据此解答。
【详解】A.345+267+46÷2
=345+267+23
=612+23
=635
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B.30-10+2+204
=20+2+204
=22+204
=226
先算减法,再算加法。
C.25×[160÷(56+24)]
=25×[160÷80]
=25×2
=50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除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乘法。
D.112+82×40
=112+3280
=3392
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6.C
【分析】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先计算出三个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A.437-156+134=281+134=415
B.437-(156+134)=437-290=147
C.437-134+156=303+156=459
459>415>147,所以得数最大的是437-134+156。
故答案为:C
7.C
【分析】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小括号时,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依此即可选择。
【详解】A.25÷5×6此算式是先算除法,再算乘法,因此要想先算除法,不用添加小括号;
B.8+72÷9此算式是先算除法,再算加法,因此要想先算除法,不用添加小括号;
C.2×24÷8此算式本是先算乘法,再算除法,因此要想先算除法,必须添加小括号。
故答案为:C
8.B
【分析】锯成3段,需要锯(3-1)次,即2次,由此先求出锯1次需要的时间;则锯5段,需要锯(5-1)次,即4次;根据乘法意义,用锯的次数4乘锯一次的时间,就等于锯5段需要的时间。
【详解】6÷(3-1)
=6÷2
=3(分钟)
3×(5-1)
=3×4
=12(分钟)
所以锯5段要用12分钟。
故答案为:B
9.C
【分析】根据四则运算规律,先计算除法,再按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加法和减法。
【详解】先计算除法,再按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则为除法→加法→减法。
故答案为:C
10.B
【分析】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据此分别求出各个算式的运算顺序,再进行解答。
【详解】A.36-(12÷2)×3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
B.(36-12)÷(2×3)先算减法和乘法,最后算除法;
C.36-[12÷(2×3)]先算乘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减法;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关键是明确算式中有括号时的运算顺序。
11.124+12×(15-9)
【分析】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面的,中括号和小括号的运算顺序为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根据运算法则添加括号。
【详解】把124+12×15-9的运算顺序改成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加法,所以在减法15-9处加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算式应改为:
124+12×(15-9)
=124+12×6
=124+72
=196
即把124+12×15-9的运算顺序改成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加法,那么算式应改为124+12×(15-9)。
12. 乘 除 8 加 除 乘 10
【分析】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面的,中括号和小括号的运算顺序为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
【详解】768÷(16×6)
=768÷96
=8
5×[6÷(1+2)]
=5×[6÷3]
=5×2
=10
计算768÷(16×6)时,要先算( 乘 )法,再算( 除 )法,最后结果是( 8 );计算5×[6÷(1+2)]时,应当先算( 加 )法,再算( 除 )法,最后算( 乘 )法,结果为( 10 )。
13.154;133;2261;[287-(85+69)]×17=2261
【分析】先计算出各个算式为85+69=154,287-154=133,133×17=2261。分析算式的关系,算式133×17=2261中的133是由算式287-154=133得来的,而算式287-154=133中的154是由算式85+69=154得来的,据此列综合算式。
【详解】
综合算式:[287-(85+69)]×17=2261
【点睛】将分步算式列成综合算式时,需要从后往前进行代换。首先分析算式的关系,找出后面算式中的哪个数据是由上一道而来的,把相同数的式子带进来,不代换的数照原位抄下来。最后看需不需要括号。
14. < > = >
【分析】根据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数位不同时,数位多的数大,数位相同时,从高位比起,数位上数字大的数大。利用整数乘法的运算法则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先计算出结果,再比较,用“万”作单位的数先化成用“个”作单位的数,再比较,据此解答。
【详解】4070万=40700000,即4070万<40702390
350×70=24500,305×70=21350,即350×70>305×70
450×30=13500,300×45=13500,即450×30=300×45
24×5+36×5
=120+180
=300
24+36×5
=24+180
=204
即24×5+36×5>24+36×5
15.2900
【分析】计算(100-2)×30时,先计算括号里面的减法,再计算括号外面的乘法;计算100-2×30时,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减法,据此分别计算出两个算式的值,再求差值。
【详解】(100-2)×30
=98×30
=2940
100-2×30
=100-60
=40
2940-40=2900
所以计算(100-2)×30与100-2×30,结果相差2900。
16. 乘 减 加 88 减 加 乘 2610
【分析】(1)一个算式中既有加、减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在算式36-6×5+82中,要先算乘法。此时,算式中还剩下减法和加法。减法在加法的前面,所以要再算减法,最后算加法。
(2)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在算式(36-6)×(5+82)中,有两个小括号,可以同时算括号里面的减法和加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乘法。
【详解】36-6×5+82
=36-30+82
=6+82
=88
(36-6)×(5+82)
=30×87
=2610
故在计算36-6×5+82时,应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加法,结果是88;在计算(36-6)×(5+82)时,可以同时算减法和加法,再算乘法,结果是2610。
17.6×4÷(3-2)=24(答案不唯一)
【分析】本题可以把24先分解成两个数的和、差、商、积的形式,然后再通过给的已知数字,尝试调整凑成得数是24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得
6×4÷(3-2)
=24÷1
=24
所以其中一种算式为:6×4÷(3-2)=24(答案不唯一)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注意答案不唯一。
18.25×(200-150)÷5=250
【分析】分析算式的关系,1250÷5=250中的1250是由25×50=1250得来的,而25×50=1250中的50是由200-150=50得来的,所以要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要想先算减法,必须给减法算式加上小括号,据此列出综合算式。
【详解】把200-150=50,25×50=1250,1250÷5=250改写成综合算式25×(200-150)÷5=250。
【点睛】首先分析算式的关系,找出后面算式中的哪个数据是由上一道而来的,把相同数的式子带进来,不代换的数照原位抄下来。最后看需不需要小括号。
19. 括号 括号
【详解】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既有加减,又有乘除的,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0. 加 减 乘
【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乘除法或只含有加减法,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既含有乘除法又含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所以计算[480-(24+38)]×8时,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减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乘法;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计算[480-(24+38)]×8时,应先算加法,再算减法,最后算乘法。
21.√
【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先算括号内的加法,然后算乘法,最后算减法,再对比前面的算式,过程结果一样。
【详解】将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这种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2.√
【分析】原题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可以添上括号改变运算顺序,据此试算即可。
【详解】9÷[3×(5-2)]
=9÷[3×3]
=9÷9
=1
添上括号能使9÷3×5-2=1成立。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解题关键。
23.√
【分析】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据此解答。
【详解】在算式24×(27-19)÷16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乘法,最后算小括号外面的除法。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4.√
【分析】先求72减5的差,再求95减差的差,最后用420除以95减差的差,综合算式里72-5要用小括号括起来,再把95-(72-5)用中括号括起来,据此列综合算式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将72-5=67,95-67=28,420÷28=15 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420÷[95-(72-5)]=15,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5.72;234;
72;26
【分析】(1)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面的乘法,最后算除法;
(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从左至右依次计算即可;
(3)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除法,最后算乘法;
(4)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乘法,最后算除法,计算即可。
【详解】12×(8+4)÷2
=12×12÷2
=144÷2
=72
234÷(51 48)×3
=234÷3×3
=234
12×[(8+4)÷2]
=12×[12÷2]
=12×6
=72
234÷[(51 48)×3]
=234÷[3×3]
=234÷9
=26
26.251;2208;213
【分析】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往右计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1)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加法;(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除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乘法;(3)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除法,最后算加法。
【详解】600-55×7+36
=600-385+36
=215+36
=251
32×(207÷3)
=32×69
=2208
78+540÷(24-20)
=78+540÷4
=78+135
=213
27.585千克
【分析】用上午运进菠萝蜜的质量乘3,求出上午运进菠萝蜜的3倍是多少,再加上65,就是下午运进菠萝蜜的质量,再加上上午运进菠萝蜜的质量,即可求出这一天一共运进菠萝蜜多少千克。
【详解】130×3+65+130
=390+65+130
=455+130
=585(千克)
答:这一天一共运进菠萝蜜585千克。
28.购买的方案是:买3副羽毛球拍,4个计算器,6个铅笔盒,12支圆珠笔。(答案不唯一)
理由:体现了不同名次奖品的差异,既有体育锻炼的奖品,又有学习用品,兼顾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又保证所有奖品的钱数不超过350元。
【分析】为了体现不同名次的差异,可以为第一名3人购买羽毛球拍共3副,为第二名4人购买计算器共4个,为第三名6人购买铅笔盒共6个,为第四名12人购买圆珠笔共12支;再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先分别计算出4种奖品的总价,再相加得到一共需要的钱数,只要不超350元都是可以的。据此解答。
【详解】35×3+22×4+18×6+4×12
=105+88+108+48
=193+108+48
=301+48
=349(元)
答:购买的方案是:买3副羽毛球拍,4个计算器,6个铅笔盒,12支圆珠笔。(答案不唯一)
理由:体现了不同名次奖品的差异,既有体育锻炼的奖品,又有学习用品,兼顾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又保证所有奖品的钱数不超过350元。
29.28只;136棵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两种分法共相差(60-4)棵竹子,是因为两种分法每只大熊猫分得竹子相差(7-5)棵,看(60-4)里面有几个(7-5),就有几只大熊猫,再根据第一种或第二种分法求出竹子的棵数。
【详解】大熊猫有:
(60-4)÷(7-5)
=56÷2
=28(只)
竹子有:
28×7-60
=196-60
=136(棵)
答:有大熊猫28只,竹子136棵。
【点睛】本题考查盈亏问题中的“亏亏”情况,可以直接代入公式“(大亏-小亏)÷分配差=份数”来计算。
30.一等奖买40元的图书,二等奖买30元的图书,三等奖买25元的图书,优秀奖买8元的图书
理由见详解
【分析】先比较各种图书的单价大小,一等奖购买最贵的图书,优秀奖购买最便宜的图书。二等奖购买图书单价比三等奖购买图书单价要大,据此找出一个购买方案,求出花费的钱数。若花费钱数小于400元,这种方案是合适的,若花费钱数大于400元,则选择较便宜的图书,再求出花费的钱数,并与400元比较大小,直至找到合适的方案。
【详解】40>35>30>25>20>8
王老师可以一等奖买40元的图书,二等奖买30元的图书,三等奖买25元的图书,优秀奖买8元的图书。
一等奖:40×2=80(元)
二等奖:30×5=150(元)
三等奖:25×3=75(元)
优秀奖:8×10=80(元)
80+150+75+80=385(元)
385<400,钱完全够。
答:一等奖买40元的图书,二等奖买30元的图书,三等奖买25元的图书,优秀奖买8元的图书。
【点睛】解决本题时先明确一等奖购买最贵的图书,优秀奖购买最便宜的图书,再依据花费的钱数与400元的大小,调整购买方案。
31.475吨
【分析】用第一周清运垃圾重量乘3,再减去85吨,求出第二周清运垃圾重量。再将第一周清运垃圾重量加上第二周清运垃圾重量,求出垃圾总重量。
【详解】140×3-85+140
=420-85+140
=335+140
=475(吨)
答:这堆建筑垃圾一共有475吨。
【点睛】本题关键是正确理解倍数关系: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据此求出第二周清运垃圾重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